士为知己 第4章

作者:蓝色狮 标签: 古代言情

  “真是好险!没想到那人竟然是霍……将军。”直走出十几丈远,易烨才长吐口气,与子青悄声接耳道,“原来你差点被除名,幸而方才露了一手,才能留下。”

  “确是好险。”

  两人皆是松了口气,缘由却是各不相同。易烨只担心着子青离开自己会有被人发现身份的危险,子青则想得比他更多:圣上对霍去病恩宠有加,今日看营中状况,显然是预备让他来日领兵出征。至于这位天生富贵的霍去病是否是将帅之才,她几乎不抱任何希望,她只能期望来日不要败得太惨。易磐死后,易烨已是易家唯一根苗,她能留下来和他在一起,至少在战场上,她可以护着他些。

  已到了振武军,赵破奴将医工们两人一组各自分配到军中,易烨与子青被分到越骑校尉蒙唐麾下。汉军五人为伍,二伍为火,五火为队,二队为官,二官为曲,每曲设医士两人,负责诊病治伤。为问诊之便,医士有单独的医室,并不与其他士卒同住。

  领过军服铠甲,易烨两人被领至曲中医室,两位旧医士得知后忙急急忙忙地收拾各式各样私物准备即刻搬出。

  子青本就不善言辞,此时便静静侯在医室外。倒是易烨无端生出雀占鸠巢之感,心怀歉疚地想去帮忙,又担心被人给脸色看,面上陪着笑蹩在旁希望能帮上忙。

  “小兄弟,来来来,这边还有些跌打损伤的药,药酒还剩了小半坛子,我们就不带走了,都留给你们。”其中一位医士年纪约四十上下,笑指着角落里的大坛子告知易烨。

  易烨忙连连道谢:“多谢,多谢!”

  “你们最好赶紧再泡几坛子,剩得这点也用不了多久。”

  虽知跌打损伤是军中常事,但易烨隐隐察觉到他似乎话外有话:“常有兄弟受伤么?”

  另一位医士打了个哈哈,拍拍他肩膀:“你们多备些总是没错的,咱们在霍将军麾下,又碰上了越骑校尉……你们好自为之吧。”

  两位医士显然都不愿多说,物件不多,收拾好包袱,张望了下帐内,彼此相视一眼,目光中皆是掩饰不住的笑意,如释重负地出帐而去。

  子青缓步进来,见到易烨尚立在原地发呆,不解问道:“怎么?”

  “你看见他们出去了么?”易烨问道。

  “看见了。”

  “那你觉不觉得他们好像走得很……很……”易烨搜肠刮肚想把那俩医士的模样描述出来,“……看见他们脸上那模样了么?”

  子青点头:“满面春风。”

  “没错,就是满面春风,他们肯定早就想走了。”易烨皱着眉头打量医室,有点懊恼,“如此看来,此地必是凶多吉少。”

  子青沉默以对,跪坐下来,拿起案上的一摞旧竹简,翻开来看,上面所书都是人名与病症、所配汤药的方子,想来应是曲中士卒问诊的记录。

  易烨天性开朗,只懊恼了一会儿,便复欢喜起来:“不过咱俩能在一块,又单住医室,实在是再好不过,多亏祖宗保佑……”

  正说着,突然有一人猛地闯进来,玄甲上满是灰扑扑的尘土,站定时身后披风尚在烈烈飘动。此人一脸倦容,身量虽不算高,偏偏有种不怒自威的气势,沉着脸打量他二人。目光在易烨身上打了个转,便落到子青身上,眼中怒气渐盛,刚欲转身出去,正碰上赵破奴笑着缓步进来。

  5第二章从军(下)

  “这是新来的医士。”赵破奴无视他的怒气,温和笑道,“越骑校尉,上回没分到你骂我,这回你可得谢我了吧。”

  “就这样的,我还得谢你?!”越骑校尉蒙唐眉头皱得像铁疙瘩,大手一伸,把毫无防备的子青提溜到跟前,“长得跟个小鸡崽似的,被马踩两脚他小命就没了,还怎么打仗。”

  后衣领被他拎着,子青低垂着头,一声不吭。

  “你这脾气!别勒着他啊……”

  赵破奴从他手底下把子青拽出来,子青踉跄着站稳,禁不住连连咳嗽。易烨忙上前替她顺气,又将她拉到蒙唐伸手够不着的地方。

  蒙唐冷冷道:“上回送来个缔素,也是跟小鸡崽似的,你说他善寻水源,是军中不可或缺的人物,我也就没和你计较。这回你又居然送一个这样的来!”

  “你别看他生得单薄,很有把气力,” 赵破奴笑道,“长戟能扔出去三丈远呢,我亲眼看见的。”

  这点倒是出乎自己意料,蒙唐怔了一瞬,面上仍有不愉之色:“他才多大,有十五么?”

  赵破奴听出他语气缓和,凑上前笑道:“十八了,面皮子生得嫩而已,说不定家里都有老婆孩子了。”

  “十八,这也不合规矩吧。”蒙唐冷哼一声。

  “将军开口留下的。”赵破奴拍拍他,安慰道,“你最善练兵,在你手底下过俩月,这小子肯定就不一样。”

  “什么俩月,最多一个月。”蒙唐瞪眼,“一个月学不会骑马操戟,你就把人领回去。”

  “成成成。”

  见他不再撵人,赵破奴笑着就往外走,眨眼功夫就不见了。

  蒙唐立在原地,又打量了番子青,没好气地一把掀开帐帘出去。

  易烨与子青尚可听见帐外传来他不满的嘀咕——“赵破奴这小子,自当上鹰击司马,就光练嘴皮子功夫!”

  两人面面相觑,半晌,易烨长松口气,绽开笑容:“好险,咱们算是又过了一关,多亏祖宗保佑!”

  子青苦笑,整了整自己之前被拽过的衣领:“看来这位越骑校尉脾气不是很好。”

  易烨在榻上坐下,叹道:“咱们若是在卫大将军的军中就好了,听说卫大将军待兵如子,对了,还有李广将军,与士卒同甘共苦……”

  仿佛被利刃击中,瞳仁猛地一缩,子青冷冷道:“与士卒同甘共苦的,未必就是真仁义,也未必打得了胜仗。”

  听出她语气有异,易烨诧异地抬眼望向她,后者却已经背过身去整理物件,不愿再多言。

  几乎较常用的药材帐内都备用,两人各自翻检了下,又收拾好床榻。稍晚原来两位旧医士同睡一床,故而帐内仅有一床,易烨便将床让与子青,自己睡到榻上。

  子青欲推脱,被他一句“我是你哥,你便该听我的才是”堵了回来,只是依言睡床。

  因初到军营,这夜两人睡得都不甚踏实。次日天还未亮,外间忽然胡笳长鸣,尖锐高亢,骇易烨打挺坐起来,惊道:“出什么事了?”

  “像是集结的口令。”子青翻身起来,手摸索到旁边的军服铠甲,便飞快地穿起来,“要快!在笳声结束前需得到达校场。”

  “你怎么知道?”易烨奇怪,抓过军袍。

  子青含含糊糊说了句什么,他压根没听清楚。

  外间脚步声纷沓而过,顾不上再问,易烨手忙脚乱地穿衣披甲:“校场在哪?”

  “不知道,咱们跟着人走就行。”

  生怕受罚,两人连头发都只是胡乱束起,好在戴上武弁之后罩得密实,旁人也看不出来。两人匆匆忙忙出帐,随着其他士卒一起往校场疾奔而去。

  他们俩刚至校场,气喘未定,胡笳声便已嘎然而止。身后还有十几个的士卒犹在往这里狂奔,听见胡笳声停,绝望地刹住脚步,上气不接下气地立在校场边上,不敢再进一步。

  晨风冷得彻骨,打着旋刮过,寒气穿过铠甲直渗进去,透骨的凉意。高台上静静立着蒙唐,朱衣玄甲,石雕般纹丝不动,只用目光缓缓扫过校场上集结的士卒们。

  易烨与子青虽身处校场,却不知该在何处列队,两人站在队列之外,孤零零的,分外扎眼。蒙唐的目光在他们俩身上顿了顿,子青仍静静立着,易烨则□地缩了下脖子,便听见蒙唐大声道:

  “赵钟汶!”

  “在!”一名士卒出列。

  “这两名医士是你伍里的人,把他们领进去。”

  “诺。”

  那士卒依命将易烨与子青领入队列中,借着微弱的晨曦多打量了他们两眼,毫不掩饰眼中的诧异,却是一句多余的话都不敢说,只让他们站好而已。

  蒙唐不说话,底下黑压压的一千多人皆鸦雀无声,就这么在寒风中抖着。良久,蒙唐才冷冷扫过校场外的那十几名士卒,道:“未能入列者,持戟十圈,同伍连坐。”

  “持戟十圈,居然同伍还得连坐!”易烨倒抽口凉气,低低惊道。

  话音刚出,立时队列前后左右都有人朝他嘘声,示意他不要说话。

  易烨忙连连点头,悄声朝子青庆幸道:“幸好咱们跑得快,真是祖宗保佑!”

  子青以“嘘”字作答。

  易烨无奈,只得老老实实闭上嘴。

  高台上,胡笳声又起,一长一短,是各队散开各自训练之意。蒙唐也下了高台,自往马厩方向而去。

  此时士卒们这才敢开始说话,校场上嗡嗡声随着各队散开而此起彼伏。

  方才领他们入伍的赵钟汶回过头来,目光仍有好奇之意,倒无任何恶意,笑得温和道:“早就听说要换医士,原来你们就是。”

  “是,”易烨笑着应道,“我姓易,易烨;他是我弟弟,子青。”

  “亲弟弟?”

  赵钟汶奇道,打量着子青。子青低着头站在易烨身后,微点了下头。

  “……是,亲弟弟。”易烨笑道,伸出一只手拍拍子青脑袋,替她解释道,“他不爱说话,打小就这样,锯了嘴的葫芦。”

  赵钟汶笑道:“没事,兄弟俩能在一块好,也有个照应。”

  “就是,祖宗保佑,祖宗保佑。”

  易烨嘿嘿地笑,手仍在摸子青脑袋,越发像拍小狗一样。

  赵钟汶拉过旁边另外两人,一个黑黑瘦瘦看上去仅十六七岁的少年,另一个则生得虎背熊腰甚是壮实:“这是缔素,这是徐大铁,我姓赵,赵钟汶,以后咱们就是一个伍里的,大家还得多相互照应。”

  徐大铁挠着头,憨憨问道:“你认得字么?能不能帮俺写信回家给俺娘?”

  易烨点头笑道:“行。”

  徐大铁欢喜笑开,露出一口白生生的牙:“那俺替你刷马,洗衣裳。”

  “不用不用。”易烨忙道。

  子青在旁,抬头望向那名唤作缔素的少年,见他果然如蒙唐所说,生的甚是瘦小,个头比自己还要矮些。缔素也正打量着她,片刻后忍不住问道:“你多大了?”

  “……你呢?”子青反问。

  缔素显然不太愿意提自己这处软肋,梗梗脖子道:“反正肯定比你大。”

  子青微微一笑,没再说话。

  赵钟汶笑道:“这小子也是刚从羌骑营调过的,十七,你们别看他年纪小,本事可大,以后你们就知道了。……对了,你多大?”他问子青。

  “我弟弟十八,他就是长得嫩些,其实气力比我还大。”

  易烨摸着子青脑袋替她答道,见有人垫底,他底气也足多了。

  赵钟汶哈哈一笑:“如此看来,都是人不可貌相。成,大家都认识了!我去和队长说一声,得先带你们去选马匹,这是要紧事!”

  马厩相距并不远,却是极大的一片,比士卒们所住的营地还要大得多。马粪味、稻草味,还有粟米香全都夹杂在一起扑面而来,满耳听到的是马匹嚼草的沙沙声、马蹄声,和马儿打着响鼻的声响,易烨头一回见到那么多马,惊诧地嘴巴都合不拢:“这么多……这么多马!每个人都有么?”

  “这不算多的,咱们军中每名士卒只配两匹马,虎威军那边每人要配三匹马呢。”赵钟汶边走边道。

  易烨不解:“每人一匹马就足以,配两三匹马也骑不了啊。”

  子青却已经明白,淡道:“在大漠长途奔袭,换马不换人,这原是匈奴人的打法。”

  “这小兄弟聪明!”赵钟汶笑道,“所以待会你们每人也得各挑两匹马,以后训练隔天换一匹,务必要和两匹马都熟悉起来。”

  说话间,三人穿过一排排宽敞的马厩,直到饲养闲置马匹的马厩前才停下来。赵钟汶取了令牌给厩令,说明来意,厩令方打开栏门让他们去挑选马匹。

  易烨与子青两人都不谙相马之术。易烨转来绕去,想看牙口又不敢去掰马嘴,想看马蹄又不敢去搬马脚,便干脆绕到后面看马臀,倒被马尾巴扫了满脸,弄得直痒痒。待他再抬头时,看见子青已经牵了两匹马出去。

  “你挑好了?”他奇道。

  “嗯。”

上一篇:危宫惊梦

下一篇:公侯庶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