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为知己 第13章

作者:蓝色狮 标签: 古代言情

  “别傻了,你当立军功是容易的。”赵钟汶连连摇头:“匈奴人个个都彪悍得很,可不是吃素的主。”

  “老大,你怎得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缔素不以为然,“要我说,匈奴人也没什么可怕的,霍将军率八百人就能杀两千多匈奴人且全身而退,你算算,咱们汉军一个就能顶他们三个。”

  赵钟汶语塞,半晌低道:“你也会说这是天幸……再说那八百精骑都是羽林郎官出身,和咱们也不一样。”

  有些恼怒他的窝囊,缔素催马跑开,取箭搭弓,连射三箭,居然箭箭都中靶,且有一箭正中红心。他远远地朝这边得意地扬了扬下巴,赵钟汶瞧见,无奈苦笑。

  “这小子狂是狂了点,可箭法是真不赖。”

  易烨由衷笑道,转头看见子青不知何时已经跑开,也在一圈一圈地纵马射箭,东一箭西一箭歪歪扭扭。待她停下来时,徐大铁眯眼看去,指着笑道:“勺子,是根勺子。”

  众人闻言,好奇望去,木靶上钉了七支白羽,赫然就是一把勺子的模样,哄堂大笑。

  子青赧然笑了笑:“……碰巧了。”

  易烨盯着木靶,凝神看了会,又去瞧子青,后者早已复去纵马射箭,所射的箭依然歪歪扭扭,只是再看不出形状来。

  细雨蒙蒙。

  罩在袍外的素纱禅衣已被雨丝濡湿,李敢仍无避雨之意,站在后院小校场,挽着一柄黑漆旧弓,一箭又一箭,仿佛全神贯注,又仿佛是全然心不在焉。

  钉木靶上的白羽,水珠晶莹,七支白羽赫然组成北斗七星的图案。

  这少年时候的游戏,而今的他已经可以轻易做到,只是昔日游戏的同伴却不知再到何方寻去。

  “三少爷,夫人有请。”有人在他身后恭敬道。

  李敢暗叹口气,自然知道母亲所为何事,微点了下头:“知道了。”

  他返回屋中,细细把那柄旧弓上的水珠擦干净,在弓架上安放好,这才随意拂了拂发梢水珠,往母亲房中过去。

  年纪渐大的缘故,李老夫人的针线活已不能和年轻时相比,昔日碗大的牡丹花一日便可绣成,而今三、四日仍不可得。近来连着几日的阴雨绵绵,她手腕愈发酸痛,连针都拿不甚稳,仍勉力缝补着丈夫的一件绛色深衣。

  “母亲。”

  李敢进来,俯身在地施礼。

  李老夫人放下针,拍了拍合榻,笑唤道:“敢儿,过来坐。”

  李敢依言,上前坐到她旁边,看见李广的深衣,笑道:“爹爹这件衣裳可有些年头了,难为娘你补了又补,倒比缝件新衣费的神还多。”

  “谁说不是呢,可惜你爹爹是个老顽固,哪里肯换新衣。”李老夫人含着笑,伸手握住儿子的手,只觉得湿湿冷冷的,衣袍上还夹着一股子凉意,颦眉关切问道,“怎么淋雨了?冷不冷?”

  “不冷,”李敢忙笑着宽慰道,“在后院练箭,没在意下雨了。”

  “和你爹爹一样,握上弓就什么都忘了。”李老夫人摩挲着儿子的手,顿了半晌,才问道,“敢儿,我听说昨日中散大夫毛大人与你爹爹小酌,席间提出两家结亲,可被你回绝了。可有此事?”

  “是。”李敢恭顺答道。

  李老夫人摇头叹道:“你年纪也不小了,按理说弱冠之年就该给你成家,可你总是不肯,前前后后回绝了二十多门亲事。毛家小姐我是听说过的,知书达理,秀外慧中,论家世也与我们家门当户对,我想,不如……”

  “娘,”李敢打断她,“孩儿此时还不想成家,等过些日子再说吧。”

  “这话你已说了两年,还想糊弄我么。”

  李敢微笑:“孩儿不敢,只是我日日忙于军务,确是无心家事。便是娶一个回来,又顾不上人家,岂不是对不起人家姑娘。”

  “这话不对,你爹不也是忙么,可娘也生了你们三兄弟出来。”李老夫人劝道,“你早点成家,也好早点让我报孙子。”

  “娘,你不是已经有了陵儿了么。”李敢笑道。

  李老夫人叹口气道:“你大哥就留下陵儿一个孩子,对咱们李家,实在是单了点。所以我才想你早些成家。”

  “我看陵儿就挺好的。”李敢对这个唯一的侄儿也是爱宠有加。

  “说来说去,你就是不肯成家。”李老夫人望着儿子,“你今日给为娘的一句实话,你心里是不是已经有了中意的姑娘?”

  李敢仍是微笑着摇了摇头,只是笑意中透着几分苦涩。

  李老夫人又岂能看不出儿子的异样,仍如对待幼年时的他那般,抚着他的头:“敢儿,我知道你是个孝顺孩子,可你在娘面前不用遮遮掩掩这般辛苦。喜欢哪家的姑娘你尽管说出来,是不是怕你爹爹不同意?娘去和你爹说。”

  “娘……”

  外间雨势渐大,淅淅沥沥,李敢转头望去,雨水顺着屋檐滴下来,一串串,在石阶上溅开,玉珠般剔透。

  “敢儿……”李老夫人叹道,“你知不知道,看你这么辛苦,其实娘的心里更辛苦。”

  李敢静默了良久,转过头来,涩然问道:“娘,你还记不记得秦叔叔一家?”

  李老夫人沉重地点了点头:“当然记得,怎么会忘呢,他不辞而别,你爹找了这么些年都没有他们的消息,也不知她们现下究竟在哪里?”

  “我十六那年,爹爹和秦叔叔给我和阿原定了亲。”李敢静静道,“这亲事,我一直也没有忘记。”

  万想不到竟是为了此事,李老夫人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你一直惦记着阿原那孩子,你这傻孩子……且不说根本寻不到她们,我们两家弄得如此,又如此还能做亲家呢!”

  李敢平和地笑了笑:“这事是咱们对不起秦家,现下虽然寻不着他们,可秦家并没有提出退亲。我自然要守着约定,再不能对不起她们。”

  “你……”李老夫人着实不知道该如何劝自己这个傻儿子,“他们走了六年,算来阿原现下应是十八岁,应该是已嫁了人,你怎么还傻乎乎地等着她呢。”

  “若我寻到她,她当真嫁了人,我也才能安心。”

  “你这傻孩子,若是一辈子都寻不到她怎么办?难不成你还一辈子不成家?”李老夫人急得直叹气。

  李敢安抚地替母亲顺理后背,含笑道:“不会,当然不会。”

  在母亲的叹气声中,他施礼告退。缓步走在屋下的廊中,风中夹着雨丝迎面而来,几许清凉几许温柔,他低低自语道:“不会,当然不会,此生我怎会遇不见你。”

  16第八章操练(上)

  暴雨。

  这是陇西郡今年入春以来最大的一场雨,铺天盖地,如瓢泼盆倾,丈外便看不清人影,

  子青笔直地站在雨中,雨水沿着武弁疯狂地倾泻而下,铁甲、襦衣,再到里面的内衫,无一不是湿透。身旁是焦躁不安的马儿在刨着蹄子。每一次雷声自头顶滚过,她就得加倍用劲地拽紧缰绳,以防受惊的马儿脱缰而去。

  不光是她,此时此刻整个振武营的士卒们都在这暴雨之中咬紧牙关硬站着。因为蒙唐就在他们面前,跟他们一色一样地淋着雨。

  他不动,振武营中绝无一人敢动。

  这是他们与虎威营一同操练的第一日,当全体在霍将军所指定的地点集结完毕之后,天幸或不幸,碰上了这场暴雨。

  传令兵飞马而至,带来将令:原地待命。

  在下一个命令到来之前,他们只能在雨中直挺挺地站着,任凭雨疾如箭,径自岿然不动。

  一道滚雷,马儿差点脱缰,幸得子青赵钟汶齐齐援手方才拦住,易烨狠狠咬牙把缰绳在手臂上缠了三、四道。徐大铁高大的身躯挡在缔素身前,替他遮去部分雨水,两手分别牵住他和缔素的两匹马,铁桩子般地牢靠。缔素年纪尚幼,耐心有限,虽不敢动,但欲张口抱怨,岂不料被雨水灌了满口,只得悻悻闭了嘴。

  一个时辰过去。

  两个时辰过去。

  雨势终于慢慢转小,而众人所期盼的传令兵,却始终未见身影。

  饶得是蒙唐,在如此暴雨中立了这般久,腿也微不可见地有些打晃。他略挺了挺早已僵直的背脊,面无表情地看着千多名士卒……

  士卒们表情各异,大多是疲惫麻木的,也有呆滞的,茫然的,愤怒的,可队列总算还算整齐,铁戟、铁铩、铁戈齐刷刷地朝天而指,未有东倒西歪。没有一个人倒下,也没有一匹马脱缰。

  暴雨初歇,转为细细蒙蒙的雨丝,马匹们摇头抖鬃地甩去身上雨水,看上去它们比起它们的主人要更干爽惬意得多。天际乌云裂开条口子,阳光便从那处直洒下来,落在远处草地上,草尖上光芒闪耀。

  远处马蹄声起,姗姗来迟的传令兵总算还是来了。

  不管是对眼前一千多名淋成落汤鸡的士卒,还是对面色不善的蒙唐,传令兵皆是一脸的视若无睹,传将令:“将军有令,五里坡东,饭已备下,请蒙校尉带兵过去。”

  五里坡是虎威营素日操练之地,距离振武营却颇有段路,众士卒浑身湿透,都想着快些回营烘烤,此刻听说吃顿饭还得跑那么远,心下皆有些不满。

  “诺。”

  蒙唐面色不变的应了,振臂一挥:“上马!”

  身子全浸着水,加上皮甲,快有平常的两倍重,加上站得四肢僵硬,易烨试着跨了两下,差点掉下来,幸而子青在旁用肩膀一顶,才顺利骑上马背。徐大铁则结结实实摔了一跤,赵钟汶伸手拉了他一把,才骑上马。

  缔素倒还算轻巧,自己就上了马,拽了拽缰绳,皱眉道:“把咱们干晾了两个多时辰,他们那边倒吃上了,这算怎么回事!”

  “你闭上嘴,少说话。”

  赵钟汶疲倦地瞪了他一眼,示意他不要惹事。

  缔素本还想说话,待要出口之时,却打了个冷战,又接连打了几个大喷嚏,便把原要说的话给忘了。

  子青听见身遭喷嚏声此起彼伏,暗暗忧心,这场雨淋下来,又不能及时换干衣喝姜汤驱寒,只怕有不少人都要受凉。

  一路朝着五里坡驰去,将到虎威营的地界,蒙唐的头却愈发高昂起来。底下众士卒此时也无需命令,纵然武弁还在不停地渗着水,却个个昂首挺胸,一扫方才的倦怠之相。蒙唐间或着回头看了一眼,铁塑的唇角下冰冻着笑意,什么都未再说。

  五里坡将近,远远便听见那边传来的欢腾笑闹,一大群人围着,叫好喝彩之声,惊叫遗憾之声,夹杂着牛杂汤的香味。

  光是闻着那个味,众人神态虽不变,但脚下就不由地暗暗催动马匹再快些。

  再近些,便可看见那群人所围之处竟是个鞠城,上百士卒围成鞠墙,城中有十几人仅着绛红襦衣,飞腿腾挪,追赶跳跃,玩得正在兴头上。蒙唐领近千名士卒自鞠城旁过,马蹄如雷,场中人完全熟视无睹。场边观战的闲人,回头看见他们,也不过对他们浑身湿透的狼狈模样指点讥笑几句,便复转回头看蹴鞠。

  “那个是霍将军!”易烨低低惊道。

  赵钟汶缔素闻言望去,鞠城中果然一人,衣着虽与众人无异,但五官俊秀非常,身形修长,蹴鞠就在他足下盘带,虎虎生风,正是霍去病无疑。因刚下过大雨,草丛中尚有积水,脚步飞纵激起水花无数,光影闪烁间,衬得他愈发眉目清隽。

  “听说霍将军甚喜蹴鞠,京城里是出了名的,没想到他在军中也……”赵钟汶没再往下说。

  此时正好有蹴鞠被踢入门中,猛然间爆发出声浪极高的喝彩,如惊雷贯耳,子青微微皱眉,往鞠城内淡淡瞥了一眼,依旧策缰而行。

  “不是牛杂汤么?怎么是这个?”缔素盯着碗中粘稠焦黄之物,不可置信问道,“还有,这个是什么东西,什么味道?”

  见缔素长得如豆芽菜一般,负责舀羹的庖厨显然没把他放在眼中,道:“废什么话,有的吃就吃。”

  旁边士卒也纷纷恼道:“那边不是有牛杂汤么,怎么给我们吃这个!”

  “牛杂汤是你们吃的么,那是留着给将军蹴鞠之后下汤饼用的。”庖厨没好气道。

  “……”

  缔素纵然满肚子怨气,也没法说什么,只得端着自己的那碗焦豆糊走开,找到赵钟汶等人,低低抱怨道:“什么东西,一股子怪味,怎么吃啊!”

  “看上去好像是烧糊了的豆子而已,能吃。”赵钟汶安慰他道,用木柶在盘中搅了搅,试着找出焦黄之物的原貌来,忍不住惋惜道,“真是可惜了了,好好的豆子就如此糟蹋。”

  徐大铁端着盘走过来,才蹲下就扒拉了一口,紧接着忙不迭地吐了出来,皱着脸道:“……苦的,难吃。”

  “好像还加了生姜。”

  易烨皱眉盯着盘中物,焦味直冲鼻端,不用吃也能大概知道其味之差。他身旁子青垂着头一口一口地如常吃着,只比寻常慢了些,盘中已吃下一小半下去。

  “青儿,你还真吃得下啊?”看着她往下咽,易烨都觉得难受。

  子青点头道:“就是焦了点,能吃。”

  赵钟汶给自己塞了一大口,粗粗嚼了嚼,就赶着咽下去,硬撑着笑道:“就是,能吃能吃,都快吃……”话未说完,忽得涌上一阵反胃,赶忙捂上嘴。

  看他如此模样,缔素和徐大铁更是一口也吃不下。

上一篇:危宫惊梦

下一篇:公侯庶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