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家娘子 第68章

作者:云霓 标签: 古代言情

张瑜贞这才回过神来。

那是姚五老爷。

京里有名的美男子,不但人生的漂亮,为人又亲和,京里的妇人都小声议论,也不知道谁能嫁给他做继室。

欢哥抓着一大捧花,蹦蹦跳跳地进了门,然后一头扑进张氏怀里,“母亲,母亲,看五叔帮我一起摘的花,母亲喜欢吗?”

张氏眼睛笑成一条缝,“喜欢,母亲最喜欢,”从欢哥手里接过花,然后凑近鼻端,脸上笑容就像糕点上的糖霜,甜滋滋地化开。

欢哥从张氏身上爬下来,“我还要五叔,我要五叔……”

张氏忙道:“你五叔还有事。”

欢哥在张氏怀里扭动起来,“不要,我要找五叔。”

张氏顿时没了办法,外面的妈妈听了声音进门,“五老爷在前院呢,要不然奴婢将八爷带过去。”

张氏也没法子,只得顺着欢哥,“带去吧,让欢哥别捣乱。”

乳母立即上前将欢哥领了下去。

看到欢哥小小的身影离开院子,张瑜贞才想起来,“对了,有件事要跟你说,你家六太太的娘家,打听那个休妇的女儿,大约是想要结亲。”

张氏一脸的茫然。

“你瞧瞧你,这个都不知道,还要我这个外人提醒,”张瑜贞拉起妹妹的手,“多亏妹夫对你好,否则以你的性子,家里有个宠妾,还不逼死你。”

“你就是太宽厚。”

张氏看向张瑜贞,“寿家有年纪相合的?”

张瑜贞笑道:“怎么没有,寿远堂的儿子。”

张氏脸色顿时变了,“那可不行,那是……那是……”忙摇头,“谁家的好女儿愿意嫁过去。”

还替那个休妇的女儿说话。

“你啊,”张瑜贞皱起眉头,“你这样心善,我看还是别让那休妇的女儿回京来,否则又要将你吃的死死的,要不是她,你生产时也不会那般惊险,多亏我让爹爹出面训斥了妹夫,妹夫才狠下心将她送去泰兴。依着你,你肯定将她留下来……”

张氏抬起头,“是二姐心疼我。”

张瑜贞笑道:“你知道就好。”

张瑜贞坐了一会儿就离开。

张氏回到内室里坐在锦杌上不知道在想什么,外面传来清脆的鸟鸣声。风吹过来树叶哗哗作响,她忽然很期盼下场大雨。

这场雨下得透透的,让院子里积满了水,院子里的人出不去,外面的人进不来,这样她就能安心地躺在贵妃榻上休息,没有人打扰她享受这一刻的安宁。

张氏脸上露出笑容来。

“太太今天这样高兴,是不是因为亲家老爷承了爵?”孙妈妈轻声道。

就当她是因为父亲吧。

张氏点点头,轻轻地拢了拢衣襟儿,衣襟上有桃花的香气。就像帐子里熏的香。

“老爷回来了。”

小丫鬟香叶进来禀告。

张氏有些诧异,“这么早。”

整整衣衫要迎出去,却又回头道,“将我的那件葱绿色的褙子拿来。”

丫鬟急忙服侍张氏换衣服,桃红色的褙子换下来。张氏道:“叠好了,不用清洗。”衣服才穿了半日,不用洗。

“帐子也换了吧,老爷不喜欢桃红色,换成青色的纱帐,”张氏拢了拢头发,对着镜子露出一个欢喜的笑容。然后那表情就定在了她脸上。

说着话,姚宜闻大步进了门,张氏忙迎过去,一脸的喜气,“老爷今天怎么这样早,五叔还在前面等老爷。”

姚宜闻看着一脸娇羞笑容的张氏。本来绷着的心一下子松懈下来,看到丫鬟抱了桃花色的帐子,“怎么又要换帐子了?”

“拿出来挂一挂,老爷不喜欢鲜艳的颜色,妾身就让人换成青色的。”

知道妻子挂念着自己。姚宜闻叹口气,“不用那么麻烦。”

“看着顺眼,老爷也觉得心里舒坦。”

张氏就是这样对人柔顺,心里也没有太多的思量,进了姚家之后处处都顺着他,不像沈氏那么好强,凡事都要跟他讲个礼出来,小事也要记在心上,他出去应酬晚一些,在她耳边说个不停。

夫妻之间就应该像他和张氏这样。

不知怎么的,每次看到张氏,姚宜闻脑海里都会出现和他争辩的沈氏,沈氏就是性情不好,才结婚的那几年,他们之间的感情也不错,有了婉宁,家里的欢笑就更多了,就是从纳妾之后,沈氏不管大事、小事总是不依不饶,在他面前还经常说父亲的不是,没有父亲他怎么可能一直科举。

父亲是有才学的,只是不适合科举罢了。

在泰兴县谁不知道父亲的名声,没有父亲就没有姚家的今天,沈氏连这个都不明白,就因为这个他才闹气去书房,让沉香来服侍。

沉香有了身孕,沈氏就一脸不快,父亲怕沉香有个闪失,特意让沉香在祖宅养胎,一切都好端端的,沉香眼见就要生产,却滚下了楼梯……

姚宜闻将这些往事赶出脑子,享受这张氏的服侍,张氏的手很轻巧,很快就将他的衣服脱下来。

张氏道:“老爷今晚该去杨姨娘那里了,妾身已经让杨姨娘留了门。”

张氏自从上次小产之后,身子就不好,很少服侍他,“晚上我留在你这里。”

张氏脸上一红,却低头笑了,“哪里行,老爷好久没去杨姨娘那里了,既然定了规矩,老爷多少也要依照妾身的安排,别让妾身不好做。”

“我哪有这个心情,”姚宜闻道,“听说南直隶那边查出了些事……”

张氏没有抢话而是听着姚宜闻说。

“偏偏南直隶离京城又远,到底怎么回事谁也说不清楚,只能等着,我们这边还好,户部和刑部恐怕要麻烦。”

“不知道泰兴有没有事,”张氏道,“早知道那边不太平,应该将父亲、母亲接进京来。”

姚宜闻很肯定,“这些事牵扯不到父亲。”

张氏坐下来,姚宜闻伸出手来想拂一拂张氏黑亮的头发,张氏却躲过去,“大白天的,都有人看着。”

张氏是大户人家的女子,在他面前总是很矜持。无论是平日里还是床1笫间,总是压制着。

姚宜闻忽然皱起眉头,“也不知道父亲将婉宁教的如何了,婉宁的脾气千万不要像沈氏。将来再闹出什么事,可是要伤了名声。”

“好了,老爷快去见五叔吧,五叔陪着欢哥玩了大半天。”

在张氏的催促下,姚宜闻站起身,“我过去看看。”

张氏将姚宜闻送出门。

转眼的功夫,就下了雨,一滴雨落在张氏的衣领里,张氏皱起眉头,今天真不是个好日子。

……

大雨滂沱而下。

泰州府一整天都在下雨。

二老太太闭着眼睛仿佛昏昏欲睡。屋子里的姚氏族人互相看看,姚宜州低声道:“母亲,族里长辈都在问您,这件事怎么办?”

二老太太这才醒过来,看着大眼瞪小眼的族人。“这还不好办,欠债的还钱,欠米粮的去要米粮,你们和三房的事自己去解决。”

三房如今是丢了借票,米粮也被朝廷查抄,这些平日里跟着三房赚黑钱的族人现在好意思找到族里。

“我们去找三老太爷。”

二老太太从心里颌首,这就对了。

要的就是这句话。

送走了族人。姚宜先一家跪下来,“多亏了二老太太,要不是二老太太哪有我们一家抬头之日,如今大家都知道了三房的事,议论我们慧姐儿的人也少了许多。”

“不要谢我,”二老太太道。“该谢婉宁。”

该谢婉宁,没有婉宁,姚家一族照这样下去还不知道要怎么样。

桂妈妈欢欢喜喜地进门,“老太太,厨房里问呢。是不是该下饺子了。”

该吃饺子了。

姚婉慧上前服侍二老太太坐起身。

二老太太觉得心里十分的舒畅,“今天都留下陪着我吃饺子,这些年也委屈你们了。”

姚宜先和族兄们互相看着,“老太太这是哪里的话。”

姚家堂屋里顿时欢声笑语。

二老太太道:“我让人从泰兴楼拿了点心,将孩子叫出来吃点心。”

桂妈妈带着人将点心摆出来,族里的孩子们顿时在堂屋里跑来跑去。

二老太太看向屋外。

大雨不停地落下来,也不知道婉宁在哪里。

……

雨点不停地掉下来。

婉宁站在马车前,看着眼前这所小小的院子。

母亲回到沈家之后就住在这里。

不一会儿工夫,院子里的妈妈出来道:“七小姐,娘子请您回去,七小姐好不容易才在姚家立足,万万不能在这时候落人口实,娘子一切都好,收下您送来的东西,这就行了。”

沈四太太看向婉宁,“已经下雨了,我们先回去,明日我来跟你母亲说说。”

辰娘还不知道婉宁已经长大了,不是小时候那个任人摆布的孩子,所以才会这样害怕。

沈四太太不由地叹口气,凡是母亲都一样,小时候怕照应不好子女,等子女长大了,又怕连累他们。

辰娘现在处境不好,若是连累了婉宁的名声,婉宁要怎么嫁人。

女人不能有门好亲事,这辈子就完了。

辰娘还想婉宁能嫁进陈家,陈家是书香门第,要娶的媳妇绝不能在礼数、德行上被人诟病。

“你母亲已经知道了你的心思,这就行了,”沈四太太劝说婉宁,“来日方长,等过几年你安稳下来,你母亲也就能见你。”

婉宁知道古代的礼数,要对被休了的母亲不闻不问。

骨肉亲情抵不上一封休书。

这是她永远不能苟同的地方。

她并不怕被人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