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家娘子 第274章

作者:云霓 标签: 古代言情

崔奕廷说的轻描淡写,婉宁却知道里面的辛苦。

“那个高誊……”

崔奕廷点点头,“我去安排,你放心。”

婉宁道:“我让人守住了家里几个门。只是将庶子上族谱的事传了出去,今晚家里的宾客走之前,不会将段氏的事传出去。”

也就是说还有几个时辰能留给崔奕廷。

崔奕廷换了件宝蓝色的袍子出去。崔奕廷箱笼里的衣服,都是很单调的颜色,宝蓝色的居多,也都是一个样式,穿起来没有什么不同,如果不仔细看,还当他只有这样一件衣服。

崔奕廷是个心细如尘的人。却对穿着这样不讲究,甚至比寻常人还要追求方便、简单。可见他将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外面。

只有这样不遗余力地在外面奔波,才让内宅里的她有种很踏实、安宁的感觉。

……

姚宜之觉得整件事有些不太对。

说不出到底是因为什么,幕僚陈司去了高誊家中,身边的人又去了崔家打听。都得到一个结果,崔家长辈出面,要将崔实图的庶长子写上家谱。

崔实图为了息事宁人,认下了这个庶子。

崔实图是个讲究稳妥的人,见到素云之后,必然派了亲信去通州,一时半刻又找不到陆子明,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先将素云稳住。再慢慢做安排。

明明一切进行的十分顺利……

姚宜之看向陈司,“你去和长公主的幕僚说,让他告诉高誊。今晚尤其不能轻举妄动,还是要听到崔家的确切消息。”

陈司点点头,想要说话却欲言又止,半晌才道:“庆王爷很欣赏五老爷,为什么五老爷要事事都通过长公主,这样就算有功劳也减了一半。”

陈司说着看了姚宜之一眼。“我心里只是替五老爷不值。”

姚宜之忽然笑起来,如同瞬间绽开的桃花。明艳照人,“只要办好你的事,我自有计较。”再大的功劳,也要有命去算计,无论到什么时候,他都不能身先士卒。

……

高誊收到了长公主那边来的消息,顿时嗤之以鼻,“一个女子懂得些什么。”

他已经从崔家打听到了消息,段氏也让身边人来送口信,崔实图已经认下了庶子。

崔实图父子不是寻常人,今天认下了,明日说不得就能想出对策,事不宜迟,他现在就安排陆子明的人去崔家。

然后陆子明手里的诏书会被写成多份张贴出去。

到时候朝廷四处捉拿反贼,崔家就会被牵连,朝廷里也会引起轩然大波,至少许多人都会从心底里质疑皇上的皇位,这些年皇上推行新政,打压权贵,许多人心中已经有了怨言,有了这张诏书,他们就能更容易鼓动人心。

他忍了这么多年,终于可以放手一搏,做件大事。

高誊想着,就吩咐属下,“快去安排。”

不用等到天亮,免得夜长梦多。

高誊派出去人,就在屋子里等消息。

这一等比他想象的时间要长,他终于按捺不住,就要出去查看,刚推开屋门,就看到一个人影撞过来。

高誊就要破口大骂,鼻端闻到了血腥的味道。

撞过来的下人已经浑身是血。

他诧异地抬起头,看到了站在院子里的人。

一袭宝蓝色长衫的男子背手而立,安静的庭院忽然烧起了火把,火光映照在他眼睛里,增添了几分的肃穆和威严。

穿着飞鱼服的锦衣卫陆续走进来。

高誊的脸色彻底变了。

崔奕廷挥挥手,高誊立即听到府里传来杂乱的声音。

“崔奕廷,你这是要做什么?”高誊涨红了脸。

崔奕廷淡淡地道:“请高大人去锦衣卫诏狱里坐坐。”

……

崔实图觉得自己仿佛被封住了耳目,去通州的人没有回来,崔奕廷到底在外面做些什么他也不知晓。

即便是猜测和陆子明有关,他也没能让幕僚打听出一言半语。

“他这是要做什么?”

*********************************(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章 清理

皇帝坐在南书房里,灯光下脸色难看。

“崔奕廷怎么说?”皇帝看向身边的内侍,内侍立即端了热茶过来。

站在下手的锦衣卫曹佥事道:“大约是跟邓嗣昌的事有关,福建、广东都陆续有奏折进京,现在出事又是敢在皇上召见王卢江的时候,都说皇上是听了崔大人的话……”

皇帝抬起眼睛,“说得没有那么好听吧?是说朕,听信奸佞谗言,要招安王卢江的是朕,不是他崔奕廷,现在就因为崔奕廷办了这个差事,就成了众矢之的,朕看用不了多久,有人就会打着清君侧的旗子亲来逼宫。”

“不过是杀一个邓嗣昌,就像扯了他们的心头肉,过些日子若是真的开了海禁,他们哪里还能顾得什么是君,什么是臣。”

曹佥事低下头,皇帝的声音绕梁不绝。

皇帝道:“还说什么?”

曹佥事不敢说,低下头。

皇帝冷笑,“说,朕是大周天子,还不至于被这些乱臣贼子吓倒。”

曹佥事道:“无非是想要拿先皇祖制说事,说皇上年轻的时候就常有悖父训。”

有悖父训。

这几个字是先皇写给他的话,那时候他想要改革马政,联合了几个御史言官上奏折,想要推行新政,却换来先皇的责骂。

他因此闭门思过,在书房里过了个冷清的年,没想到先皇又说他,气量狭小,不成大事。

现在这些人旧事重提,是想说先皇想要传位的人不是他而是端王。

“怪不得朕登基之后,还有那么多人支持端王。那是因为端王能让他们发财。”皇帝说完这话剧烈地咳嗽起来,这么多年他励精图治,还有人旧事重提。

宫人忙上前服侍皇帝。皇帝摇了摇手。

曹佥事立即道:“皇上登基这么多年,整饬吏治是为了天下百姓。这是有目共睹,那些人之所以旧事重提,是想要阻碍新政,煽动朝廷百官,若是分出党派,他们便可以从中大做文章。”

皇帝抬起眼睛,“接着说。”

曹佥事道:“微臣也不知道说的对不对,这朝廷上乱起来。新政也就推行不下去,先帝在位时的那些老臣一旦被煽动,就会抬出先帝恩情来强辩,到时候必然要出大事,所以……朝廷不能乱,不如就交给锦衣卫去办,连夜审问那高誊一党,看看到底有多少党羽在其中,他们在密谋些什么。”

既然不能声张,就要交给最信任的人。

皇帝点点头。“崔奕廷还要帮朕推行新政,审问办案的事不能落在他身上,”说着看向曹佥事。“你去办,朕放心。”

曹佥事躬身道:“臣自当尽心竭力。”

皇帝道:“只要和邓嗣昌有牵连,不管是福建、广东官员,还是勋贵、京官,都给朕查个清清楚楚,一个也不要落下,朕到底看看,他们的根基扎的有多深。”

……

崔奕廷半夜才踏进家门。

婉宁靠在床边昏昏欲睡,听到外面的声音。立即就穿鞋下床。

崔奕廷撩开帘子刚迈进屋,就看到婉宁那双关切的眼睛。这么晚了她还没睡,是担心他。看着她翘起脚准备帮他解扣子,他不由地将手拂上去,自己利落地将扣子都解开。

“怎么不先睡下,眼睛都熬红了。”

崔奕廷换上了中衣,两个人靠在床头,婉宁将手里的书放在枕头底下,躺在软软的床铺上她顿时觉得舒坦。

“皇上将高誊的案子交给了锦衣卫。”

婉宁听着崔奕廷十分自然的一句话,脑子里那一点困意顿时被驱赶开来,脸上也浮起笑容,“那样就好了。”

崔奕廷选择进锦衣卫,必然是有几分的把握,绝不会是单枪匹马一个人进去乱闯,所以,但凡有事涉及锦衣卫,崔奕廷八成都能做主。

“那高誊那边有没有什么线索?”

眼见她兴致来了,这样说下去恐怕到天亮都说不完,他是不怕,她巴掌大的小脸再瘦下去可就没有了。

崔奕廷打了个哈欠,“我困了,睡一会儿再说。”

长长的手臂伸过去,灯就灭了。

婉宁觉得奇怪,想要抬头去瞧,那只手却又落在她的腰间,将她抱了个结实,“明天一早我还要去衙门。”

听着他懒洋洋的抱怨,她也只好闭上了眼睛。

他的呼吸声慢慢均匀,婉宁也彻底放心下来,长长地舒了口气,很快睡着了。

崔奕廷睁开眼睛,看着月光下她模糊的面孔,他轻轻地拨开她脸颊上的长发,微微低下头,她头发上淡淡的花香传进鼻端,他顿时也有了睡意。

婉宁起床的时候发现崔奕廷已经不见了,床铺上只留着一个人躺过的痕迹。

落雨进屋伺候婉宁穿衣。

婉宁转头询问,“二爷去哪里了?”

落雨道:“去了衙门,二爷说,让您给夫人请了安,就去趟园子里山坡上的小书房,帮他找几本书出来,书挺不好找的,让您慢慢翻。”

婉宁点点头,去给崔夫人请了安。

崔夫人笑着道:“奕廷说要麻烦你去找两本书,那书房是他前些日子用过的,旁人还不准过去。”

想必是很重要的书。

正说着话,宋妈妈进来道:“族里来马车接大爷、大奶奶一家了,大奶奶要来给您磕头。”

崔夫人摇摇头,“免了吧,让她到了二老爷家里,多多孝顺二太太。”

素云和段氏,一个不讲情义,一个阴谋算计,经过了昨天,两个人都知道怎么才能保住一条性命,不会再随便乱说。

不过素云的身份段氏再清楚不过,就这样接下个庶子,可想而知心里会多么不舒坦,素云也知晓自家男人是被段氏所害。虽然成了个主子,将来也不好生活,如今两个人在同一屋檐下生活。也算应了那句,恶人自有恶人磨。

婉宁从崔夫人屋里出来径直去了小书房。

拾阶而上。山坡上种满了玉兰花,风一吹,淡淡的花香就被送到了鼻端,婉宁四处看去,这书房其实是崔家最好的地方,前面种竹后面种花,站在石板路上能看到整个崔家园子,有种居高临下的感觉。

站了一会儿。婉宁才进了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