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家娘子 第212章

作者:云霓 标签: 古代言情

张氏冷笑一声,先皇后她不是没见过,当了几天就死了的皇后,算什么正经的外戚,说到底没有留下子嗣的皇后,不过就是给了名号而已。

她不明白的是,皇后娘娘怎么会对先皇后的母家网开一面,没有去争这口气。

他们看上的就是汪家和崔家说不出的尴尬地位。

将婚事赐给了崔家。皇后脸上就十分难看,一个活人竟然争不过一个死人。

没想到皇后娘娘却这样忍气吞声。

屋子里的气氛低沉下来。张夫人眼睛里满是担忧,“那可怎么是好。那个崔奕廷本就不是善类,这次又会因为婚事恨上了爵爷,去了福建之后会不会想方设法陷害爵爷……”

“由不得他,”张氏抬起眼睛来,面目显得有些狰狞,“父亲要想办法和邓嗣昌里应外合,让崔奕廷回不了京城。”

这一路上她已经想了清楚,皇上虽然赐婚,婚事办起来却不能太过匆忙,定然要等到崔奕廷从福建回来再行大礼。

如果崔奕廷回不来呢?

姚婉宁就成了望门寡,到时候她就想方设法为姚婉宁求个贞节碑回来。

所以崔奕廷必须死。

一定要让崔奕廷死。

张戚程抬起眉毛,“谈何容易。”两个人一起去崔奕廷,怎么才能让崔奕廷死在那里,他却安然无恙地回京。

想要安排的天衣无缝并不容易,可是宫门前受辱,他一定会让崔奕廷加倍偿还。

……

天黑了张氏才从张家回来。

跨进了院子,银桂就上前伺候。

张氏一眼就望见银桂身边的甘露,甘露姚宜之身边的丫头。

甘露上前行礼,张氏点了点头。

紫鹃来换手炉子,甘露眼尖地接手过去,将新加了炭的手炉送到张氏手里。

张氏进了内室,甘露也在一旁说话,“好久没有和银桂姐姐说话了,正巧五老爷今晚歇在这里,奴婢也就来了这边。”

甘露在姚家的时候一直和银桂要好。

等到银桂几个出去,甘露趁机上前,拿出了自己绣的荷包和一双鞋,“眼见就到了年底,这是奴婢孝敬三太太的。”

水红色的绣鞋,绣着莲花的荷包。

张氏眉眼松开,“难得你还想着。”眼睛不由自主地在荷包上瞟着,是不是因为婉宁的事,姚宜之让甘露来传话,又碍于家里有太多眼线,才让甘露送了东西来。

银桂进门,甘露立即行礼退了出去。

张氏拿着绣鞋和荷包匆匆忙忙去了内室查看,荷包里果然有一张叠得整整齐齐的字条。

——明日巳时清华寺

张氏的手顿时抖起来,家里出了事姚宜之心里焦急所以遣甘露来见她,公公病着父亲身上也不舒坦,她就有借口去清华寺求药王符。

张氏将字条反反复复看了几遍凑在灯火下烧了,看着姚宜之那俊秀的字在火焰中化为灰烬,张氏的手指差点被烧到,她急忙将手松开,带着火光的纸灰飘飘摇摇地落在地上,最后一线火光也仿佛照亮了她的眼睛。

……

婉宁一大早就去了沈家。

沈氏看着女儿直笑,转眼之间婉宁都长这么大了,到了要成亲的年纪,这婚事还没有让她来操心,皇上赐婚的圣旨就到了。

婉宁还跟昆哥一起倒腾着茶,小泥炉和紫砂壶将新做好的茶叶泡的香气四溢,茶香很快就灌满了整个屋子。

婉宁和昆哥说说笑笑。

沈氏没有看出婉宁有什么难过来,轻轻地用手肘撞了撞身边的沈四太太,沈四太太也跟着点头,轻声道:“你就别担心了。”

听说赐婚,沈氏第一句话说,“婉宁愿不愿意啊。”

连她都在想,这门亲事多风光,到底还是亲娘才会有这样的反应。

沈四太太正想着,沈敬元走进门,袍子卷进了一阵风,风里带着几分的酒气。

沈四太太一怔,“这是怎么说的,一大早晨喝什么酒啊。”说着眼角带着几分的埋怨,一大早就出了门,说要请崔奕廷过来坐坐,却没想到倒喝了一顿酒回来。

沈敬元坐下来喝了口茶,“我早早就吃了醒酒的药丸,还请了几个人作陪在醉香楼吃了饭。”

“正好醉香楼没什么人,我就包下了二楼。”

昆哥听得很仔细,婉宁笑着道:“茶煮好了,我去看看你的课业如何。”

沈敬元满脸的笑容,看着婉宁带着昆哥走了,这才道:“崔奕廷那小子真是好酒量,吃了酒还能半个时辰内去了一趟我们京外的庄子。”

沈四太太越来越听不明白。

“老爷这是在做什么?”

沈敬元挥挥手,“姚宜闻不知道什么时候听说的这门亲事,明面上背地里都没听说他仔细问问,也不曾好好看看这个姑爷,我是想了一晚上才去试的他,别看是书香门第出身,可不像手无寸铁的书生,也没有看不起我们这些商贾,将来婉宁打理铺子他也不会阻拦。”

沈敬元连连点头,“婉宁有福气,是门好亲事。”

沈氏听了明白,哥哥原来是在试探崔奕廷。

虽然已经下了赐婚的圣旨,还是要仔细地试探,好知道自家闺女到底要嫁给什么样的人,到底有什么底细。

这是亲爹应该做的事。

沈氏感激地看着沈敬元,“都是哥哥为婉宁操心。”

沈敬元摇摇手,“娘亲舅大,古语就是这样说的,这都是我该当的。”

沈氏道:“如今人呢?”

沈敬元笑,“在小花园,说是要醒酒,我看他清醒的很。”

……

婉宁向前走了几步,就看到站在树下的崔奕廷。

穿着青色的袍子,玄狐氅衣映着树上的梅花,脸上是温暖的笑容,婉宁忽然觉得如今站在树下的崔奕廷很是耀眼。

  ☆、第二百一十四章 相见

婉宁正拿着取雪的小瓮子,这几日连着下了两次大雪,这次的雪好,她就想要留一些用来煮茶,刚走出屋子就在园子里遇到了崔奕廷。

崔奕廷眉眼都舒展开,看着她手里的物件儿,“这是要做什么?”

婉宁道:“取雪来煮茶。”说着要将瓮子交给身边的落英。

方才看到她穿着羊皮短靴,一副兴致勃勃四处观看的模样,还以为是在赏梅,原来是要取雪。

不想打扰婉宁的兴致,崔奕廷道:“要不然你取雪,我就在旁边跟着看看。”

本来是简单的取雪,结果成了拖着崔奕廷一同在园子里散步,走来走去就像是在走迷宫,脚印从这边到那边,崔奕廷好像也不厌烦,等她够不着枝桠的时候伸出手来,结果她取雪的时候手里的瓮子一滑差点从手心里掉下来,他又急忙去接瓮子,捏着树杈的手就豁然松开了,枝桠高高地弹起,积雪甩了两个人一脸。

婉宁下意识地缩起头,冰凉的雪沿着领子口落进去,两个人忍不住呵呵大笑。

落雨和童妈妈站在远处正打量着金童玉女的两个人,等到成亲之后夫妇和顺不知道多好呢,肯定要应了那句话:一个本就聪明,两个更加出众。

童妈妈的话刚出口就看到枝桠被高高地弹起来,差点就惊呼,呦,怎么溜达着还走出差错了。

落雨想要上前,却被童妈妈扯回来,落雨一瞧,前面的两个人站在自己弄出来的落雪下狼狈地笑着。

崔奕廷道:“小时候有没有用过这法子捉弄人?”

婉宁点头,“自然有。”

崔奕廷道:“怎么做?”

婉宁道:“走到树下的时候,突然之间晃动枝桠。”

谁知道崔奕廷却摇头。“那太明显了,不小心自己也要弄一身。我小时候就趴在树上,等到有人从下面走过去的时候。用力去拍枝桠,等下面的人发现的时候也逃不掉了。”

这种坏事谁没做过。只不过没有崔奕廷做的那么显眼,也不曾这般彻底,婉宁抬起头看向崔奕廷。

她穿了一件云锦,他就单手拿着瓮子,离她很近,树丫上沉积的雪将她的脸颊映的愈发白了,他想装作若无其事地和她谈笑风生,却不禁被她的笑容晃得晕了晕。他停下了脚步。

她抬起头来,看到他的目光中颇有几分的风情,却讶异这是从何而来,微微侧脸去问他。

这样一来,她就更漂亮了,长长的睫毛一闪一闪。

他的心跳也漏掉了几拍。

怪不得人人都愿意在家中修个园子,若是每天都能这样走下去,哪怕走个成百上千年,也不觉得累。

“怎么了?”她认真地问过去。

他笑得好看,“我脚麻了。”

她真的向他的脚上看去。

云纹的官靴。他站得笔挺,玄色的氅衣显得他十分的潇洒,这样气定神闲的模样。不像是脚麻了。

可是他又没理由去骗人。

“真的脚麻了?是不是天气太凉。”婉宁转头看看,他们已经走了很长时间,园子里差不多都是脚印了,一行行的,就差没到树上去踩。

没想到弄巧成拙,她就真的要吩咐下人准备回去了。

崔奕廷上前一步,轻声道:“你恼我吗?”

婉宁摇摇头,“没有,也是权宜之计。”婚事被人左右。开始就想着要怎么挽回,等到发现赐婚的圣旨果然不是汪家的时候。她竟然忘了自己也是要嫁人的,长长地松了口气。

他的头发很黑。映得眉目也传神,如今放下心来一笑,就如同水墨画中走出来的人一样。

她的淡漠、疏离去了几分,多了些许的暖意。

崔奕廷道:“你放心,家里已经在筹备婚事,我定然要风风观光地将你娶进门。”

他这样深谋远虑的人大约早就想好了日后的情形,婉宁不意外地点头。

崔奕廷忽然问,“和你想的一样吗?”

婉宁知道他问的是什么,也不想骗他,摇了摇头,“不太一样。”在现代她是一直期望有场轰轰烈烈你死我活的恋爱,谁知道每次都是看客,这件事迟迟不肯发生在她身上,她的死党就说她,属于后知后觉,迟钝的就像小猪,她颇不赞同,按理说她可是比别人都要心思敏锐,否则怎么能成为大名鼎鼎的心理医生。

到这里的时候她还保残守缺,经过了这一场场的事她也逐渐明白了,怦然心动不容易来,能有个信任的人在身边也是不易。

崔奕廷在身边至少让她觉得很踏实,毕竟两个人在一起,互相依靠的时间更长些。

在宫中出了事,那一刻她想的就是崔奕廷,或许他有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