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家娘子 第18章

作者:云霓 标签: 古代言情

婉宁从什么时候开始算计她?

向她要好看的衣裙和首饰,非说只有这样才会出门,还大大方方地见了沈四太太。

通过了沈四太太认识李大太太。

这所有的事都是在她眼皮底下发生的。

今天她居然又上了当,让朱太太看了一个大大的笑话,姚婉宁,寿氏胸口忽然之间疼起来。

寿氏捂着胸口想要喘两口气,那边传来姚婉如的叫声,“来人,将婉宁给我叫回来,听到没有?”

寿氏不由地眼前一黑。

婉如这是气急败坏的声音,让人听了更会笑话。

……

“四太太。”

姜氏正坐在临窗的大炕做针线,看到袁妈妈急匆匆的进门。

“怎么了?”

姜氏转头从窗口看看安静的书房,老爷应该还在读书,谦哥去了族学,家里不会有什么事。

“那边闹起来了。”

看着眉飞色舞的袁妈妈,姜氏怔住,袁妈妈眉眼里是看笑话的神情。

谁出了笑话?

“是七小姐,”袁妈妈低声将婉宁的事说了,“六太太气得胸口疼,五小姐去了老太太面前告状,听说在朱太太面前闹了个没脸。”

姜氏停下手里的针线,不禁诧异,“婉宁胆子可真大。”

“可不是,”袁妈妈道,“从前怎么没看出来七小姐那么有本事。”

姜氏怔愣了片刻才道:“那孩子那么小却比我强多了,我也只能避开六弟妹,求着能在这个家里安身就好。”

说的也是,这个七小姐真是厉害,短短几天就将家里搅合的翻天覆地。

私下里大家都在议论,七小姐是不是因祸得福,掉进池塘之后,整个人也灵光起来。

袁妈妈有些怀疑,“七小姐真的会给人看病?”别说老太太、六太太不信,这个家里没有一个人相信。

“但愿她是真的会看病,”姜氏叹口气,“若不然日后可怎么办?七丫头在姚家可是无依无靠的啊。”

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女,都敢这样,还能让寿氏无可奈何,真是不一般。

姜氏想着李大太太来姚家那天老太太和寿氏看婉宁的神情,她心里真是又痛快又舒坦。

十二岁的孩子没有任何依仗就站在那里面对老太太和寿氏。

她心里真是敬佩。

因为她最清楚在这个家里安生过日子有多难。

她都忘记,她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只做一个不说话的媳妇。

是老爷没有考上功名,老太爷嫌弃她耽误了老爷的前程,主张给老爷纳妾。是她生谦哥时难产,老爷冲进房里去看她,却老太爷罚跪在书房外一天一夜。是老太太病了她衣不解带的侍奉却换来不周到的名声。还是她管家时家里办宴席,宾客第二日就病了大半。

她已经弄不清楚了,她原想替自己争出一块容身之地,可是却因为这一件件的事消磨掉了意气,只盼着能在这个家里不声不响地过日子。

老太太面前做个应声虫,和寿氏井水不犯河水,她要照顾老爷,还要护着两个孩子。

她的生活,早就面目全非,才嫁进姚家时,那种喜悦和期盼早就不见了。

老爷也是一样,明明不想科举,不想读书,却要日日夜夜在书房里煎熬。

他们一家过的到底是什么日子。

姜氏平静的心湖一下子起了万丈波澜。

为什么?

为什么她要这样忍着,连一个十二岁的孩子都不如?

一个十二岁的孩子还懂得为自己抗争,她却就这样认命了。

姜氏忽然按捺不住想要将这件事说给老爷听,“袁妈妈,你去准备一杯茶,我给老爷送去。”

袁妈妈飞快地看了一眼外面,书房里静悄悄的,老太太那边给过来的婆子肯定在里面,“您这时候过去,那些人定要向老太太禀告,又要说您耽搁了老爷的前程。”

姜氏的手不禁一抖,她现在竟然连几个下人都会害怕,将来老太爷若是做主让老爷休了她,她是不是也只能认命不敢反驳半句。

她不过是和老爷情投意合,多在一起些时间,老爷落榜时她在老太太面前替老爷说了几句话,就落得这样的下场。

姜氏茫然地坐在炕上,也许她不该这样。

……

童妈妈轻轻撩开车厢的帘子看向外面,马车像每天一样出了胡同,过了西街,今天去李家,小姐只带了她一个,没有耳目探听,童妈妈心里。

“奴婢还以为五小姐会等七小姐。”童妈妈低声道。

毕竟五小姐将那些首饰还了回来。

“我为什么要等她?”婉宁翻着手里的书,静静地道,“那些东西本来就是我的,她还回来我还要感谢她?东西我要拿回来,人我照样要利用,这一直都是她们的手段。”

马车拐进一个胡同停下来,婉宁看向外面,“到了吗?”

外面就传来婆子的声音,“七小姐,太太让我来接您了。”

车厢帘子被掀开,婉宁弯身走出去,站在旁边的沈四太太见到婉宁忙伸手拉着她上了沈家的马车。

婉宁刚坐下来,李家跟车的婆子就隔着车厢低声道:“姚小姐您放心,我们太太都安排好了,谁也不会知道您半路换了车,一会儿您过来李家的时候就吩咐车夫走后门,会有下人在那里接应。”

婉宁道:“和太太说一声,我过一会儿就到。”

她想要见舅舅和舅母,李大太太愿意帮忙,这样一来有人替她遮掩,她省了许多事。

马车到了一处宅子前停下。

沈四太太和婉宁一起走下车,刚进了门口,沈敬元迫不及待地迎了出来。

婉宁抬起头看到了舅舅。

舅舅穿着一身青色的直缀,严肃的脸上有几分动容,眼睛周围已经有了细细的皱纹,比她记忆中的老了不少。

记忆里,舅舅像是一个不拘言笑的贵公子,母亲常说,舅舅投错了胎,应该是书香门第家的少爷,身上不沾一点商贾之气,可是自从母亲出了事,外祖父身子愈发不好,沈家的重担就落在了舅舅肩上。

婉宁忽然觉得,沈家这些年也许并不像她得知的那样光鲜富贵,否则舅舅也不会老成这个样子。

舅舅看了看她,先急着问舅母,“怎么样?一路可顺利?”

舅母连连点头,舅舅才放下心。

婉宁心里如同淌过一股热流,暖暖的又酸酸的,让她欢喜又难过,隔了这么多年终于见到了关切她的人。

沈敬元嘴唇动了两下,不知道说什么才好,还是沈四太太道:“别在这里站着了,快进屋说话吧!”

沈敬元才回过神来,看向婉宁,“快,先进去。”

这是一处三进院的宅子,里面布置的很简单,一处小小的假山石,旁边种着琼花树。

沈四太太道:“你舅舅说,你要用,不要买太大了。”

婉宁点头,这样看起来更像是行商人落脚的地方,很好,简单不张扬。

院里院外都有下人在伺候。

舅舅和舅母安排的比她想的要快。

沈四太太道:“这里离扬州近,调人也容易,你放心,都是信得过的。”

几个人在屋子里坐下,沈敬元上上下下看了婉宁几遍,“个子小了些,身上是不是还不舒服?我请了郎中,一会儿给你看看脉。”

婉宁摇摇头,“舅舅放心,我已经好多了。”

还叫他舅舅,沈敬元只觉得眼前一片模糊,忙别开了眼睛,谁知道转头就看到沈四太太在偷偷抹泪,沈敬元咳嗽一声,岔开话题,“你说要在泰兴收米?你准备要怎么做?”

说起这个,婉宁笑着道:“我托人让舅母帮我准备的东西可准备好了?”

那些东西?

沈四太太点头,准备那些东西倒是容易,只是她想不明白,婉宁到底要用那些东西来做什么。

  ☆、第二十二章 弟弟

猪骨牛骨熬成的胶、炒熟的面、饴糖、糖霜、鸡蛋清、丹曲。

光是看着这些东西,谁也弄不清楚婉宁到底要做什么。

婉宁站起身和沈四太太一起去了厨房。

沈四太太看着婉宁伸手去拿鸡蛋,“要做什么让厨娘去做。”

婉宁摇摇头,“这东西,厨娘还真的不会做。”

不过却是她最拿手的,谁叫她最喜欢吃糖,各种味道的糖,每天兜里都要放几块,送走了病患她就剥开一块放进嘴里。

又酸又甜。

现在做的这个也是她最爱中的之一。

看着婉宁熟练地忙碌起来,沈四太太忍不住又问,“到底要做什么?”

“做糖。”婉宁打破鸡蛋,将蛋清留出来。

做糖?这孩子怎么想起来做糖,大街上有的是的东西,各种各样的糖,想吃就去买来,何必这样大费周章,再说,做糖为什么要用骨头熬成的东西。

“舅母别急,一会儿就会做好。”

婉宁看向旁边的厨娘,“你来帮我的忙,我怎么说,你就怎么做。”

厨娘安静地点头。

……

沈四太太眼看着婉宁和厨娘在屋子里忙碌,屋子里不时传来交谈声。

“七小姐,是这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