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家娘子 第169章

作者:云霓 标签: 古代言情

嘉宁长公主不做声。

皇后看向旁边的女官,女官立即退下去。

“快过来,”皇后向嘉宁长公主伸出手来,“跟我说说。”她嫁给到皇家来之后,不到两个月就怀上了孩子,那时候嘉宁长公主就围前围后地侍奉她,那时候先皇还没有决定立皇上还是端王为嗣,也是她太急躁,急于为皇上生下子嗣也好讨得先皇欢心,没想到却因此小产,她小产之后身子不好,也是嘉宁长公主照顾她。

所以她心里格外喜欢这个皇妹。

“跟本宫说说。”皇后轻声道,“在本宫面前你还有什么不能开口的。”

嘉宁长公主攥着手里的帕子,仿佛要将手帕撕碎了一般。

“皇后娘娘,”嘉宁长公主眼泪掉在黄缎褥子上,“臣妹这辈子难不成都要这样了?”

皇后一怔,没想到嘉宁长公主会说出这样的话。

从前皇上想要嘉宁长公主改嫁,可是嘉宁长公主没有答应,现在……

“不会的,”皇后劝慰着长公主,“慢慢来……总会好的,前些日子皇上还在本宫这里说,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你在外顶着一个公主府,有多么辛苦皇上都知晓,若不然……本宫跟皇上说说选个俊才,让你改嫁。”

听得这话,嘉宁长公主抬起头来,很快却害怕地皱起眉头,“娘娘,臣妹不敢……”

皇后低声道:“你心里有没有人?”

嘉宁长公主脸上顿时闪过一抹红晕,很快却遮掩过去,“没……没有……”

看着嘉宁长公主的模样,皇后娘娘点点头,“本宫知道了,本宫会替你做主……”

说了会儿话,嘉宁长公主要去看顺妃,带着人谢恩出了大殿。

皇后沉着眼睛,“长公主近来好像和从前不太一样。”

女官跟着颌首,“好像更加不爱笑了。”

先皇如今只剩下一个女儿在世,皇上又喜欢这个妹妹,皇后一直将嘉宁长公主的事放在心上,从前看着长公主还算好,她也就没多过问,如今看到长公主这样的情形,她怎么也不能眼看着不管。

……

婉宁交代好了家里的事坐车去了沈家。

两家离得近,来来往往方便了很多,现在她是明着和沈家做生意,就算有人阻拦,她也能大大方方地回过去。

沈氏过来接婉宁,笑着道:“听说如今家里让你管着了?”

婉宁点点头。

沈氏的手不禁收紧了些,“总算是熬到这一天了。”她还以为只要有张氏在,婉宁永远也不能出头。

“张氏真的是病了?”沈四太太也想要知晓。

张氏的事外面人知晓的并不多,婉宁也是点到为止。

沈氏听了有些惊讶,“你五叔怎么能不顾礼数。”

一个是在国子监读书的人,一个是出身于勋贵家,哪个能不懂得礼数做出这样的事来,就算五叔用嘉宁长公主遮掩过去,在父亲那里也结了一个大大的疙瘩,所以张氏才会病倒。

张氏病倒之后,父亲就将家里的事交给她,不是因为真的知道她能干,而是心里气张氏。

婉宁去看昆哥最近学的书,昆哥学的很快,一本书都被翻了很多遍,注解也写满了书本。

沈四太太笑着道:“昆哥央求着你舅舅买马呢。”

没想到昆哥跟着裴明诏还真的学出了兴趣。

说了一会儿话,沈氏去小厨房做点心,婉宁也跟脚过去,看着沈氏在小厨房里忙碌,婉宁觉得心里说不出的暖和。

小时候她想吃点心的时候,母亲就这样忙碌。

点心装了一盒子,都是她爱吃的,沈氏交给童妈妈,嘱咐童妈妈,“不能让小姐多吃。”

她就喜欢吃甜食,母亲做的点心都比外面买来的要甜很多,就是不能多吃,否则就会胃口不舒服。

厨娘笑着道:“剩下的奴婢明日一早做出来。”

沈氏道:“还是等我过来做,赶在六爷去杨先生那里做好就是了。”

厨娘点点头。

跟着沈氏从小厨房里出来,婉宁道:“杨先生肯吃我们送去的点心?”

沈氏点点头,“开始还让昆哥拿回来,后来我觉得厨娘做的不好,就亲手做了让昆哥送去,没想到杨先生会收下。”

“明日我跟昆哥一起去杨先生那里,”婉宁道,“眼见就要过年了,舅舅送去的东西定然不少,我也想尽尽心,送一份礼物过去。”

“去吧,”沈氏道,“你舅舅正愁没有人跟他一起去杨先生哪里送年礼呢,杨敬先生脾气不好,你啊可别说太多话,尤其不能提扬州的事,免得他心里不舒服。”

婉宁不由地一怔,母亲怎么会知道杨敬先生不喜欢提起扬州。

看到婉宁疑惑的目光,沈氏笑道:“我也是在扬州听说了些传言。”

原来母亲早就知道杨敬先生。

……

第二天一大早婉宁就跟昆哥去了杨敬先生住的院子。

青衣小童过来开门,昆哥规规矩矩地走进去。

婉宁还没有说话,青衣小童低声道:“今天先生不高兴,姚七小姐还是改日再来吧!”

不知道是因为什么事。

婉宁抬起眼睛,就看到院子里笔挺地跪着一个人。

然后杨敬先生的声音传过来,“快回去吧,我可经不住你这一跪,你是谁啊?在锦衣卫谋了官职,我不过是一介草民。”

昆哥转头看向婉宁,婉宁点了点头,昆哥轻手轻脚地走到堂屋里,站在门口不敢去看院子里的人,只是低声道:“先生,学生来了。”

“小姐,”童妈妈在旁边道,“要不然我们先回去,今天……不太好吧!”

**************************(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二章 相帮

婉宁没有挪动脚步,吩咐童妈妈,“拿着帖子正式通禀一声,就说舅舅和我过来拜见先生。”

既然走到了门口,没有转身就离开的道理。

杨敬先生不请他们进来是一码事,他们转身就走是另一码事。

童妈妈进去递帖子,不多时候,下人过来道:“沈四老爷、姚七小姐,我们先生说知道了,年礼就放下来,两位请回去吧!”

沈敬元没想到事情会这样好办,笑着看了一眼婉宁,“让管事将东西送进去。”没有哪家的先生脾气这样大,知道人来送年礼见也不见一面,可是对于杨敬先生来说,这样说话已经很客气。

毕竟杨敬是连国子监都请不动的人。

光是昆哥在这里读书,不知道多少人羡慕。

更何况今天可能真不是好时候,崔奕廷在院子里,他们总不好听着杨敬先生责骂崔奕廷。

沈敬元刚要转身,婉宁道:“从家里带过来的点心恐怕厨房不会热来给先生吃,我怎么也要交代一声。”

下人点点头,又蹲身行礼,“那奴婢再去向先生禀告。”

沈敬元看向婉宁,“你母亲不是已经将点心做好了吗?怎么还要做。”

婉宁微微一笑,“舅舅不知这些事,点心怎么能提前做好,送到了也是冷的,还是昆哥说,明日是下元节,先生没有回乡只能在院子里祭祖先,我们就将祭品、斋品提前准备好,免得先生这里人手不足。”

婉宁说完话看了一眼院子里的崔奕廷。

这么长时间他仿佛都没有动过,昆哥说过,杨敬先生从前教过一个学生,明明能科举入仕却不肯走了祖荫。因此将杨敬先生气得大病一场。

那个人就是崔奕廷?

“七小姐,”下人过来道,“那就劳烦您去吩咐厨娘。”

婉宁带着童妈妈几个一起去了小厨房。

……

杨敬听着昆哥背书。书童送来热茶,茶盖上挂着几滴水珠。书童急忙低声告罪,“外面下雪了,从堂屋端过来,没想到就沾了雪花。”

杨敬皱起眉头,外面下雪了?

书童说完话,下人又端来了一只火盆。

屋子里热气腾腾,崔奕廷却跪在外面。

“先生。”昆哥叫了两声杨敬才回过神来。

“接着背。”杨敬吩咐。

“先生,学生已经背完了。”

杨敬看了一眼旁边的沙漏。已经到了该用饭的时辰。

“让人摆饭吧!”

杨敬淡淡的吩咐。

下人立即去了小厨房。

片刻的功夫,就有人陆续端了饭菜上来,热腾腾的饭菜向外溢着香气,一看就不是自家厨娘准备的。

杨敬看向站在旁边的昆哥。

“沈四老爷走了没有?”

管事立即上来道:“还没有呢,在等着姚七小姐。”

姚七小姐是沈氏的女儿,有沈元坤在这里读书,杨敬对沈家的事也有所耳闻,姚七小姐不但救了沈家的铺子,还在宣府买了田地。

多么聪慧的人才能做到这些。

若是别人有了这样的本事,定然不会去厨房亲手给他准备点心。说到底他也不过就是个西席罢了。

不骄不躁,难得有这样的品性,因为姚七小姐。他也对沈家多有几分好感,沈家送过来的东西也不是金银细软,大多只是重在心意,这样一来他也不好三番两次的推辞。

这样想一想,杨敬道:“将沈四老爷请过来吧,大冷天,外面又下着雪,难得沈四老爷一直等着没有走。”

……

沈敬元看向婉宁,“我进去要怎么说?”

面对杨敬。沈敬元多少有些慎小慎微,生怕哪句话说得不对惹怒了杨敬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