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家娘子 第163章

作者:云霓 标签: 古代言情

张氏惊讶地看着姚宜闻,“老爷,您还不会是觉得。这件事跟妾身有关。”

不是他觉得,赵四太太和婉宁无冤无仇,为何要对付婉宁。还不是因为张氏,想及张氏在耳边说的那些话。

让婉宁远离沈家。处处为婉宁着想。

姚宜闻嘴边浮起一丝的冷笑,“赵璠的事本来和我无关,今日刑部却查问我几年前的公文,徐以名从五品升为两浙盐运使,当年是由我做功考文书,这里面若是有半点的差错,我都会和赵璠一样。”

张氏满脸诧异。

“朝廷上已经有弹劾你父亲的奏折,说你父亲纵容赵璠。”姚宜闻沉着眼睛看张氏,“你也好自为之。”

张氏嘶声道:“老爷也会相信,外面那些话,婉宁的话老爷都放在心里,妾身的话呢?老爷什么时候听过。”

姚宜闻并不说话,转身掀开的琉璃帘子走出去,张氏怔愣地坐在那里,知道脸上爬满了泪痕,她张开嘴,“我这些年的名声是不是都完了。”

她在外的贤良名声。就因为这个茶铺,全都毁之一旦。

……

蒋姨娘侍奉姚老太爷睡下,沿着园子向西。进了里面的小院。

姚宜之还在灯下看书。

下人看到蒋姨娘上前行礼,“姨奶奶来送甜汤?”

蒋姨娘笑着颌首,“五老爷就爱喝这个,这样补起来,盼着来年他好杏榜有名。”

下人点点头,将蒋姨娘送进屋子。

屋子里放着两盆炭火,很是暖和。

蒋姨娘脱下身上的披风,将甜汤放在桌子上。

姚宜之这才抬起头,看到是蒋姨娘忙起身让她坐下。

蒋姨娘道:“家里的事你都听说了?”

姚宜之点点头。“听说了。”

桌子上放着一只炖盅,显然是有人来过。

蒋姨娘叹口气。“你虽说是因为方便才在你三哥府上住下,可有些事也不能不在意。如今家里更是来了不少的人,可不似从前了,就算是教欢哥,也要避着些,这个家可经不起大变动了。”

姚宜之点点头,“姨娘说的我都记住了。”

“三太太那边又出事了,从前给她办事的孙妈妈被传去了衙门,还不知会问出什么话来,”蒋姨娘说着叹口气,“这些事我都不该问,就是担心你。”

姚宜之脸上是温雅的笑容,“您放心,我就是一心读书,没有别的事。”

蒋姨娘的目光仍旧落在那炖盅上。

炖盅应该是大厨房送来的,蒋姨娘伸手碰了碰好像还温着。

“可要小心些。”

坐了一会儿,蒋姨娘就起身离开。

等到蒋姨娘走远,躲在院子里的紫鹃这才推门进屋,“大厨房让我来收炖盅。”

姚宜之放下手里的书笑着点点头。

紫鹃不由地心跳,忙低下头来,“五老爷明日一早就要去国子监吗?”

姚宜之道:“不去了,从明天开始一直到春闱我都留在家中读书。”

“太太说,请您去教教八爷,八爷这些日子课业又有些松懈。”

光影下,姚宜之显得有些迟疑,却还是垂下眼睛,“我知道了,明日我会抽空过去看欢哥。”

紫鹃欢欢喜喜地行礼,然后端了炖盅退了出去。

姚宜之转头看向窗外,一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天边。

……

崔奕廷翻身下马,等在一旁的吴照立即迎上去,“夫人让人过来说,明日就请二爷搬回去住,咱们院子里的东西,都被夫人搬走了。”

崔奕廷一直自己住在别院。

崔奕廷点点头,吴照边走边道:“那位蒋小姐好像要在京里开药铺,听说蒋家的情形不太好,蒋老太爷被召回京,住的院子都是租下的,看样子蒋家是想要靠着药铺赚些花销。”

崔奕廷没说话。

吴照有些摸不透崔奕廷的意思,“二爷,您还准不准备去看看那个蒋小姐。”

**************************

加更那。

求粉红票。(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六章 喜欢我

从崔家出来之后,二爷就让他打听蒋小姐的事,他们是从开始没头没脑到寻找点眉目,不知找了多少的人家的小姐,到了二爷那里都是不对头。

扬州的蒋小姐,之前是因为住在外祖母家他们才没查清楚,现在能找到也是费了好大的力气。

怎么好不容易找到人之后,二爷反而不像往常一样着急去看了。

崔奕廷坐下来低头喝了口茶,想起姚婉宁那双在他肩膀上穿梭的手,立在人前永远挂在脸上的笑容。

姚七小姐和他记忆中的那个人不甚相同,却在他脑海里慢慢重叠在一起。

如果他只是单单找一个姓蒋的小姐,何必要这样大费周章,他要找的是他心里的那个人。

“夫人。”

门外传来下人的声音。

青色的帘子被掀开,崔夫人跟着走进来。

崔奕廷站起身将母亲迎进屋里坐下。

崔夫人看着屋子里简陋的摆设,桌子上放着一堆公文,连个端茶送水的都没有,哪家的少爷、公子是这般,想及这里心头的怒气也消了些。

“你怎么连陈家大爷打成那个模样。”

听说陈家大爷被奕廷打了,她匆匆忙忙赶去陈家赔不是,她以为不过是误伤,谁知道陈家大爷眼睛青紫,脸也肿起来,整个人靠在软榻上不能起身,着实将她吓了一跳,她要上前询问,陈家大爷却是一脸的惧怕,连连说跟奕廷无关。

崔夫人看着儿子,“也就是我,若是换了旁人,早就被你气死了。”

今天衙门里本还有事。陈季然让小厮来找他,他就跟了过去,他心里知道姚七小姐不可能嫁过去。

陈老太爷和陈二老爷一心想要娶个书香门第的小姐。如今陈季然又考上了举人,再中进士就可以走仕途。

在寻常人看来已经是极好的婚配。陈季然那软弱的性子,在姚七小姐眼里却不值一提。

他到了陈家,才坐下来,陈仲然就闯进屋,说了姚七小姐那些话。

他听到一句,“除非她有好身段……”转身一拳就挥了出去。

那时候他才知道,他心里已经那么在意姚七小姐。

从开始他看不起商贾,到后来和她一起进京。他并不能立即记住她的模样,却只要想到她,就是那一脸的笑容,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

什么样的女子才有这样的性子。

那个他要寻找的人,也是这样的性子,在混乱的军营中,不论看到什么样的伤患都不害怕,满是是污血却不以为然。

在寒冬腊月,穿着一身的粗布衫,带着人搓药粉。教人晒带孔的煤球,寻常女子烧伤了容貌都会自卑、难过,她却毫不在意。经常撩开幂离见人,用低沉嘶哑的声音说话。

他听过她的笑声,唯独没有听过她的哭声。

他见过她站在城墙上向下张望,问他瓦剌都在什么地方,风将她的衣衫吹的呼啦啦的响,手里提着的灯忽闪忽灭,她并不害怕,有的只是一脸的笑容。

这世上不会有两个这样的女子。

他不会错。

要么他心里的那个人就是她,要么她变成了他心里的那个人。

结果。都是一样,因为他相信不管到什么时候他心里都是那一个人。

不管她姓姚还是姓蒋。

“母亲。”崔奕廷抬起头看崔夫人,“如果孩儿有喜欢的女子要怎么办?”

崔夫人一怔。半晌才道:“那就……跟母亲说说是哪家的女子,若是般配,我就寻保山上门说亲。”

崔奕廷仿佛没有听到,“我应该尽我所能,让她喜欢上我。”

……

婉宁一早去了忠义侯府。

赵太夫人带着赵茹茵等在垂花门,见到婉宁赵茹茵立即将手臂缠上来。

赵太夫人笑道:“平日里都是书信往来,如今可算是见到了。”

礼部送还了丹书铁劵,如今赵琦是正经的忠义侯,老忠义侯去世已久,现在忠义侯府才算重新有了喜气。

几个人进了堂屋,赵太夫人低声道:“赵璠被定了死罪,赵璠家里也被查抄了,还有那个华茗轩里找到了一箱子从你那里偷来的茶叶,跟沈家铺子里的伙计说的一样。”

“张家这次也被波及,我听说,你继母手底下的铺子都被盘查了。”

婉宁点点头。

赵茹茵道:“那你继母有没有欺负你?”

张氏倒是想,婉宁笑着道:“没事,这些我还能应付。”

“也就是你,”赵太夫人叹口气,“换做了旁人,早被吃的连骨头渣也不剩,你继母从前可是名声在外,如今,谁都在说她想要霸占继女手里的财物。”

她早已经抓住华茗轩的把柄,就是要等到合适的时机拿出来,达到最好的效果,以后在姚家,张氏再也不敢随便算计她。

陈太夫人低声道:“陈家的亲事呢?”

陈家收的快,为了不闹得满城风雨,特意就将张家和华茗轩的事传出来,所以知道怎么回事的只有陈姚两家的长辈。

她在父亲面前已经说得很清楚,打听她嫁妆有几何的人家她不可能嫁过去。

陈太夫人道:“听说了你不卖茶叶了,我还真是吓了一跳,多亏是峰回路转……”

要是没有华茗轩想方设法的算计,她的茶叶还不会接二连三的名气大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