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扫娥眉 第266章

作者:作者:郁之 标签: 古代言情

  于是便有女子轻扬的声音由远及近,从大殿的一侧传过来到耳中:

  

  “伏维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然士之必怒,伏尸两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此非天子以身当者……”

  

  伴着这声响,麟德殿两侧门户洞开,拥出无数铠甲鲜明的雄壮卫士。卫士执戈扶戟,昂然肃立,其严整肃杀之处,有甚于边关百战之勇士。一名着深衣女子,脚踏木屐,头戴乌帽,手持折扇,施施然走到近处。叶十一定睛一看,正是传说中鼎鼎大名的帝师欧阳怜光。

  

  欧阳怜光向叶十一弯了弯身体,很快就直起了腰。按照方才宣读的圣旨的内容来来讲,这是很敷衍塞责的一礼。但在这个时候,大抵是没有人去追究欧阳怜光的失礼的。

  

  欧阳怜光在冬日里展开折扇,嘴角噙着微笑道:“还请君侯至清凉殿沐浴更衣……”

  

  *

  

  赵瑟从马车上跳下来,几乎是一把推开前来迎接的侍奴。

  

  她一边往府邸深处走,一边不停地开口吩咐道:

  

  “六军之中可有回报?城门守军可有回报?吩咐下去,一有异动,立即回报。”

  

  “叶十一现在在那座宫殿里?公主在什么地方?欧阳怜光在什么地方?立即去查。天亮前我要明白的位置。”

  

  “准备宴会,明日宴请各家的长辈,用国公的名义发请帖。”

  

  “请韩国夫人,请宋国夫人,请尚书右仆射霍大人……”

  

  “知会御史台,各处郡守……”

  

  “持节度使符节去渭河北面河东军大营,召庞玮来见。”

  

  “唤高储和秦卓书房来见。”

  

  “传令下去,明晚我要召见家臣.”

  

  黑暗中,不停地有人答应,却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赵箫坠在后面,抱着肩膀看着自己亲妹妹挺得极直的后背,气势非凡的身影。他打了个哈欠,往小厮身上一靠道:“妹妹你不先睡会儿去?磨刀不误砍柴工嘛!那我先去洗个澡啊!看我这一身冷汗出的。今儿晚上,真刺激!”

  

  赵瑟一踏进厅房,立即就被她的祖母芫国夫人抱了个满怀。赵瑟的祖父苑国公就站在苑国夫人的身畔扶着他。

  

  芫国夫人缠绵病榻久已,今日勉强起身,身上仍然透着什么样的香料都遮盖不住的药味。赵瑟的眼泪便止不住地流了下来,沾湿了苑国夫人的衣襟。

  

  “好孩子,想哭就哭吧,这里并没有其它人。”芫国夫人轻拍着赵瑟的背安慰着她,就想着抚慰年幼的女儿一样。

  

  “我真傻。”赵瑟低声说,“河东节度使如此重要的位置皇帝能如此轻易便许了十一,做得这般明显我怎么竟没想到!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阿傅提醒过我的,离开洛阳之前子周还提醒过我。天哪,我怎么竟能没想到……”

  

  “这不是你的错,乖孩子。”苑国夫人道,“谁能想到,她竟完全不按规矩行事,下手也实在太准太狠了……别伤心,我们还有办法的。”

  

  “祖母,我没事。”赵瑟抹了一把脸,道:“我去给父亲和铁衣写一封信。”

  

  “瑟儿,不要着急。”芫国夫人拉住赵瑟道;“此事在朝堂上并非一点儿转圜的余地都没有,大可先礼后兵,实在不必一上来就把事情做绝。”

  

  赵瑟点头道:“祖母放心,孙女有分寸。您安心养病,千万不要为此时劳神。”她亲自扶着芫国夫人回了卧房,安顿她躺好。以眼色示意祖父大人一会儿书房详谈,才去了。

  

  芫国夫人望着赵瑟的背影消失在门户之外,靠在苑国公身上,叹息着道:“瑟儿到底还是年轻啊。这样大的风潮,只怕她驾驭起来还是有所不足啊,可惜我……燕凝那孩子偏又早早地养了老,如今全不管用!”

  

  她发出撕心裂肺般的咳嗽声,苑国公兄弟三人慌忙去拍她的脊背。芫国夫人以手帕掩在嘴上,展开来已是染上了鲜血。众人纷纷大惊失色。芫国夫人笑了一下,丢了那手帕,道:“到时候了,硬留是留不住的……也罢,咱们看看明日上了朝,这桩事该怎么说。”

  

  宣华三十年十一月初一,皇帝没有任何预兆地颁下圣旨,赐婚新封为阳武侯的河东节度使叶十一为公主正君,一举打破了四家七氏之间艰难维持的政治平衡。

  

  上都一夜无眠。

  

  次日,朝堂之上。就皇帝赐婚的圣旨,朝廷上掀起了前所未有的滔天巨浪。宗室,士族,军阀,言官,所有所有的人,众口一词,要求皇帝必须收回成命!

  

  大郑的宗室不能接受握有巨大武力的河东节度使成为公主的正君,那样凤座就与她们或者她们的女儿彻底无缘了;士族不能接受未来的皇后不是出自四家七氏,否则他们的高贵子弟将不得不屈于一介武夫之下,向出身卑贱之人屈膝跪拜。军阀们不能接受足以打败他们的名将入主东宫掌握皇室的武力,那样削藩简直是可以看到的结局。至于言官们,他们之前在赵瑟那里受到的憋屈终于可以统统发泄出来了。

  

  一开始,朝堂上抛出来的反对理由是“叶十一是赵瑟的未婚夫,君夺臣夫,是为不君。”

  

  皇帝只一句话大家就哑口无言了——婚书何在?

  

  接下来,众人提出来的是叶十一的身世问题和名誉问题。众所周知,大郑的皇后正君例出名门,而且还非四家七氏不可。叶十一什么出身呢,现在是河东节度使,往前是河西军的大头兵,再往前呢?再往前就没有了!

  

  至于他的名声,这就不用说了吧。他和赵瑟在军中,那是明铺明盖,公然同宿。这天底下除了倡倌的小倌儿,谁都比他名声好,谁都比他冰清玉洁。咱公主金尊玉贵,哪能取这么个破棒槌,还是做正君?大郑列祖列宗的脸算是丢干净了。

  

  这个比较棘手,皇帝也觉得不好办,于是便开始耍无赖——皇后正君例出名门,那是惯例不是法律好不好?这是大郑律上有啊还是祖宗家法里写着呢呀?至于说声誉,我说诸位爱卿,圣旨既下,名分已定,尔等公然辱骂君上,该当何罪啊?

  

  这皇帝非要耍无赖,臣子们的确也没有什么办法好想了。而况皇帝也不是全然耍无赖。

  

  正当整场争论进行到□阶段,众人要就皇帝“圣旨既下,名分已定“这句无赖话展开辩论,强调”既然没有中书省签署,就是中旨而不是圣旨,所以断不能说名分已定”的时候,殿前司仪传报道:“息国夫人求见。”

  

  息国夫人者,谢氏族长,大郑四家七氏德高望重第一人也。大伙一听,便静了下来,眼巴巴地等着谢老夫人一语定乾坤。

  

  皇帝一笑道:“请夫人上殿吧。”

  

  谢老妇人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走上殿来,慢慢悠悠地下跪,磕头,起身,然后,在全体人等眼巴巴地盼望下,她说了一句话,大伙儿差儿没昏过去——

  

  “此天子家事,当乾纲独断,诸臣岂可置喙?”

  

  至此,终于大势去矣。

  

  赵瑟本身并没有直接参加这一场大政争。她在听到苑国公等人的复述时候,并没有如大家所担心的那样仰倒过去,而是站了起来。

  

  “君不君则臣不臣。”她说,“我要造反,把我的丈夫抢回来!”

  

谋逆

  大多数时候,赵瑟是个哲学家。

  

上一篇:《皇后重生手册》

下一篇:大药天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