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扫娥眉 第171章

作者:作者:郁之 标签: 古代言情

  芫国公磨着手中的茶碗缓缓说道:“当然,我们也可以给你提供一些帮助。相信能让你事半功倍。要知道,封侯与拜帅什么时候都不是光凭军功就可以轻易得到的。”

  

  十一垂下眼帘,说:“那么,什么作为定金合适呢?”

  

  “最合适的莫过于夜叉……”秦合清说。

  

  “这不可能!”十一断然拒绝,“夜叉不是属于我的东西。可以帮你们杀人,但你们得付钱……”

  

  秦合清轻请轻拍掌,有侍奴捧着托盘放到十一面前。赵瑟瞥了一眼,是金丝银线织就得贞锁,顿时面颊绯红。秦合清说:“那么就请你接受这个吧。只要你能保证对瑟儿绝对忠诚,我们也就没有理由不相信你。我想你也不需要依靠那个位置。”

  

  十一很有些迟疑。贞锁本身没什么,问题在于超出贞锁本身的意味深长。赵瑟一阵反胃,这实在是太龌龊了!她猛得站起,奋力掀翻托盘,宣称道:“我相信十一,这就够了!”

  

  芫国夫人叹息:“罢了,我们也该留一点时间让他们聊聊,不是明天就该出征了吗?不知道什么时候再见。年轻的人,总是经不得离别的。”

  

  最后,他们留给赵瑟和十一独处的时间仅仅就够他们彼此相拥。

  

  “对不起,”赵瑟反复的说,“这都是我的错。”

  

  而十一则一直在回答:“等着我回来,瑟儿。”

  

  大管家赵斯诚谦恭地捧着十一的宝剑在一旁无声的催促他们。天快亮了,今日是出兵河西的日子,皇帝会亲至校场。赵瑟恨他。一个缠绵的亲吻之后,他们终于不得不分离。他们禁止赵瑟送十一。出于对张氏策略的考虑因,赵氏不允许赵瑟和十一公开他们之间的关系。

  

  赵瑟就站在祖父的院子里,目送着他的十一的背影消失在苍茫的拂晓里。他们总是在相聚后就离别,再也没有比这更甜美的事情,再也没有比这更哀伤的事情。

  

  “终于结束了!”赵瑟紧绷多日的心弦骤然放松下来。之后,一阵眩晕袭来,她陷入彻底的黑暗之中。

  

  “大夫呢!”尽管的确是不肖的女儿,长辈们也都着急了。

  

  大夫在赵瑟的左手上耗过脉,讶然换到右手。老半天三叔公都生气了,他才结结巴巴地说:“小姐她,小姐她,有身孕了”

  

  “你说什么?”秦合清揪起大夫的衣领,好像孩子是大夫弄出来的似地。再也没有比这更可笑的事了,刚刚搞砸了婚礼就怀了孕。这上什么地方去给孩子找一个人叫父亲啊!士家嫡女的第一个孩子生出来没有人可以叫父亲,还有比这更丢人显眼的事吗?看起来,就像专门把孩子的父亲赶跑一样啊!

  

  “好啦!终究是喜事。”芫国故人瞪了一眼秦合清,问大夫道:“大约多长时间了?”

  

  “三个月多一点儿。”大夫战战兢兢地回答。

  

  “三个月?”芫国夫人闻言一怔,“那时候不是……老三,查问一下。”

  

  三叔公自出去命人提了赵瑟的近身侍儿拷问。芫国公敲着桌子,不无遗憾道:“倘若早几日知道瑟儿有孕,必不在婚礼上如此行事。便是为了叫孩子有父亲也不会这般任性。”

  

  芫国夫人哼了一声道:“糊涂!哪有怀孕三月尚不自知的母亲 。此事大有不对儿,一会儿瑟儿醒来了你们都别说话。我来问她。”

  

  灌下一碗参汤,试过针后,赵瑟悠悠转醒。睁开眼就是祖母大人喜气盈盈的脸,赵瑟不用想也知道是怎么回事。索性耐着性子等祖母开口,反正现在都知道她有孕了,皇天后土都没她大。

  

  芫国夫人握着赵瑟的手说:“瑟儿,你有孕了。真是个傻孩子,怎么不说呢!出点儿什么事可怎生了得。”

  

  “现在没事吧?”赵瑟问。

  

  “没事,一切都好。”芫国夫人笑吟吟的回答。之后,感慨一声道:“瑟儿,是十一的孩子吗?是为了这个所以才要悔婚的吗?真是个傻孩子……”

  

  “不,不是的。”赵瑟苦笑了一下,“不是他的孩子。谢府那晚上,我们没能在一起。”

  

  “那么,为什么要……你明知道有了孩子,怎么还能随便悔婚……”

  

  “正是因为有了孩子才敢悔婚啊,祖母。这个孩子,是傅铁衣的。”终于说出这句震慑住所有人的话之后,赵瑟喟然叹道:“我就想啊,反正已经有了孩子……”

  

  芫国公站起来道:“你怎么能肯定。”

  

  赵瑟笑笑道:“我当然能肯定。”

  

  芫国公沉默了。是啊,这种事只有做母亲才能知道。

  

  “这件事情傅铁衣知道吗?你有没有告诉过其他人?”芫国夫人问。

  

  “当然不知道。”赵瑟答道:“我没有告诉任何人……子周知道了我有孕,大约能猜出来吧。他太了解我了……祖母,放子周出来吧,是我在亏欠他。”

  

  芫国夫人点点头。她看着赵瑟表情很有一些不知说什么才好的感慨。过了好长时间才以手掌梳着她的头发说:“瑟儿,我的孙女,你是太贪心了……”

  

  “我觉得也是。”赵瑟回应得极苦涩,眼里的泪水终于顺着眼角滑落。

  

  秦合清起身道:“我出去写封信。”

  

  “九叔!”赵瑟拭去眼泪阻止了他说道,“实在是不必急于一时啊,一切等孩子生出来再说不好吗?”

  

  是啊,一切都要等孩子生下来了再说。

  

  宣华二十四年的五月终于行进到了尾声,刚刚初夏的时节,上都的空气里就已经有了秋天的肃杀。

  

  卷三终

  

卷四 从此萧郎是路人

秋凉

  “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

  

  十月初的上都城,总是落叶最美。每年秋风一起,北燕南归,落叶满地,西域的商队便摇曳着驼铃回到魂牵梦萦的上都城,润湿而凉爽的秋风转眼拂去了他们满身的沙尘和疲惫。运送士家的庄园和作坊岁入的车辆和地方官员送礼的马队络绎不绝,马蹄踏在厚实的落叶上发出沙沙的响声。朝廷岁赋也开始陆陆续续到达上都。或者飞刍挽粟,逆黄河西上至潼关,经砥柱天险再逆渭水而上以至长安,或者取道荆襄,由武关而入关中。一时之间,渭水上大小船只布满了河面。于是,一年之中又一个寻欢作乐,醉生梦死的好时节就到了。

  

  内城士家贵族的宴会不好评说,外城目前最受追捧的所在则是开在外城第一坊的“清歌曼舞堂”,达官显贵早早就蜂拥而至。这座清歌曼舞堂与其正对门的由上都公认的流氓之首赵箫所经营的臭名昭著的销金窟“曼舞清歌堂”相映成辉,同为上都达官显贵们交口称赞的两朵奇葩。区别只在于两者有着南辕北辙、截然相反的格调。许多善于便装的达官贵人往往出了清歌曼舞堂的门就入曼舞清歌堂的室,前半夜找拍,后半夜拍人,实在是便宜之极。

  

  这天午后,清歌曼舞堂二楼临街的雅阁什音一卧一坐歇着两个男人。两个男人都穿着绿色的袍子,就是那种六、七品年轻的朝廷官员轻装外出时常用的服色。凭栏而坐的男子才二十出头,举止相貌很是温润儒雅,一看便知是出身高贵的士家公子。一比之下,另一个躺着的男人看起来可就怎么都不像他的同伴了。那男子就躺在栏杆内的横板上,发髻松散,胡子乱糟糟得像杂草也不知道修理修理,脸似乎也算不上洗得十分干净。他闭着眼睛,双手捧着壶酒放在胸口,隔三岔五地便高高地举起来倾一缕进口,却十次里有八次都准头不佳,搞得前襟一片水渍。他也没觉得狼狈,仍是怡然自得地晒他的太阳喝他的酒。

  

  此情此境,倘若赵瑟遇见,一定要会大叫一声“邋遢大哥!”没错,这位大哥就是当初在国子监学宫混日子几乎混进丐帮,后来托算命先生洪福齐天一举高中新科榜眼,一跃而官拜从六品下侍御史的江中流。大约这位不思进取的江大人不长记性,好了伤疤忘了疼,这才刚做了半年的官儿便懒病复发,由一颗油光水滑的鸭蛋生生懒成了丐帮票友。此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想来着实令人唏嘘。

  

  坐着的士家公子趁着江中流不提防,夺过他胸口的酒壶一蹦躲出老远,摇着酒壶道:“江兄,说好了今天庆贺你高升,怎得好不容易进了清歌曼舞堂,你歌也不听,舞也不看,连我秦舒白也一起不理,就这么闭上眼睛开始喝酒了呢?你让小弟我这情何以堪哪?”

  

  江中流伸了个懒腰,不情不愿地坐起来说:“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清歌曼舞堂的客人,有人是为了结交权贵而来,有人是为了附庸风雅而来,还有人则纯为了犯贱而来。我则只为了这一口新丰美酒而来,否则秋高气爽正该吃饱了睡觉的好时候,我才懒得出门呢!小白,劳你费心。要不是你那一个“秦”字,金字招牌,好用之极,咱说不定还进不来呢!承情之至,承情之至!”

  

上一篇:《皇后重生手册》

下一篇:大药天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