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重生手册》 第78章

作者:作者:茂林修竹 标签: 古代言情

  

  而哥哥该干什么干什么,一面往南方调度粮草,一面又散了沈家在河北的私仓米粮,借贷给代郡和渔阳的百姓,好度过青黄不接的时候。

  

  平阳与我说,哥哥这回在河北,一次便散了三百万钱和一万石粟米。

  

  偏偏选在这个时候露富,哥哥与苏恒,也确实是两不相疑了。

  

  听说太后为此事很埋怨了刘君宇一回,说是他早就知道苏恒要南征,急需钱粮。刘家在南阳也是乡绅豪富,三百万钱和一万石米还拿不出来?白白让沈君正出了一场风头。

  

  而后便在苏恒跟前夸赞了哥哥,却又委婉的提醒他,国家大事,让私家出钱粮,是不是不太好?

  

  苏恒只说:“外廷的事儿子心中有数,母亲便不必操心了。”

  

  太后身上才见“起色”,苏恒这么一说,她便又卧床了几天。

  

  *

  

  天气越热,我身上便越懒得厉害。

  

  这天傍晚的时候,苏恒来传话,说是留了周赐和哥哥喝酒,稍晚些再来。

  

  ——我这边头昏脑胀跟陈午打哑谜的当口,周赐却逍遥自在的失踪了好几天。

  

  然而马有失蹄,这一日他终于在灞桥西的酒肆里被人翻出来。

  

  据说苏恒就把寻找周赐的任务交到了长安府。褚令仪动了真气,不止张榜悬赏通缉,而且找到后不由分说直接押解到御前,愤慨不已的当面弹劾他:身为散骑常侍,不在御前侍奉以备顾问,反而私自离职饮酒游荡,简直是米蠹饭囊、官场败类。

  

  不过他倒也不算糊涂,知道周赐原本就是闲云野鹤一样的人物,让他受辱必然招致天下士子的口笔,总算没有自作主张先打了他再交差。只拿眼睛剜了他一顿,周赐自然不痛不痒。

  

  苏恒奖赏了褚令仪,好言好语将他打发走了。而后为周赐设宴压惊。

  

  周赐这回终于乖巧下来,只说:“陛下得了好鹰犬。”又看哥哥,便笑道:“我就是一包茅草,与沈大人同席,实在自惭形秽,陛下容我改日再来吧。”

  

  苏恒终于能抓住他说正事了,如何肯放他走?

  

  自从北宫门换了掌钥宫女,我这边的消息便灵通了不少。

  

  连楚平的车在路上与平阳的车对面遇到,楚平让了道,平阳一声谢也没说,都有人到我跟前来议论一番。关于周赐与刘君宇的流言,更是数不胜数。我已经懒得去听。

  

  然而这回哥哥和周赐同席,意义却又有不同。

  

  只怕刘君宇这回是真的失了先机,这一世伐蜀的主将,大约要换成周赐了。

  

  我便笑道:“周赐的嘴还是那么不饶人,总有一天要吃大亏的。”

  

  “鹰犬”二字用来形容褚令仪,确实再贴切不过。

  

  ——贴切固然贴切,然而这世上读书人,越是清肃的酷吏越是把自己当椽梁脊柱,被称作鹰犬只怕会恼羞成怒。褚令仪又是个敢带兵硬闯公主府,在平阳眼皮子底下杀人的混不吝。日后若让他拿到了周赐的错,还有善了吗?

  

  红叶说:“若不当官,其实也没这么要紧。周公子原本就不该被俗礼约束的。”

  

  问题恰恰是,苏恒要逼他当官了。

  

  我笑道:“那也得皇上给他清闲。”

  

  红叶便不说话了。

  

  虽说人各有志,强求不得,然而周赐出身世家,受一方奉养,又生在不那么太平的世道里,但凡他有一点志气和良心,也该有所作为。而不是一味避世自保。

  

  再看看红叶,她只是垂着睫毛,一副打死也不肯沾惹上周赐的是非的模样,只能无奈摇头。只能靠我自己来推周赐一把了。

  

  便道:“殿里不是新蒸了槐米饭吗?再你去膳食坊煮两道菜,一并给陛下送去吧——就说给他和周赐加酒肴的。”

  

  红叶脸上这才带了点笑意,道:“喏。”

  

  而后,便是太后的病了。

  

  我挥手招来青杏儿,对她道:“你去陈美人府上走一遭。”

  

第40章 射雁

才取出针线来绣了两针,苏恒便遣方生来,邀我去宣室殿赴宴。

  想来他们已聊完了正事。

  哥哥和周赐都不是外人,我也无需打扮得太庄重。何况红叶不在,别人我也用不趁手,便不想再换衣服。看看自己身上衣饰还算雅致,便起身随方生去了。

  时辰还早,但因着密云蔽空的关系,外间天光不甚明。草木越发绿得清鲜,玉冻一般暗摇。楼宇宫阙间风铎声声相应,玉响低回,像是随意敲动了编钟。

  下了步辇,忽听到远远传来雁鸣声。望去,便见天际尽头,黑雾似的密云滚了金红,阳光便从那出洒落下来,有觅食归来的大雁排成雁字,缓缓飞来。

  门前宦官唱报了,方生引着我进去。

  筵席开在宣室殿配殿的高台上。那高台建得繁复精巧,构筑了四座楼阙,屋宇层叠如云,单独成景。当中又有复道勾连,宫嫔们托了金盘往来侍筵,衣袂当风飘飞,恍若行在霁虹之上。

  复道狭长,楼台无窗纱蔽隔,已可以望见席上人影。

  周赐遍体风流藏不住,便是老老实实端坐着,背影也比别人肆意洒脱些,一眼便可以认得出。他下首坐的,自然就是哥哥。对面坐的两个人,却令人深思了。

  其中一个身形笔挺,青竹一般清隽,恭谨端坐着,正是刘君宇。另一个睫毛黑密,眸光内敛,从容与苏恒说笑着,却是楚平。

  我一面忖度着苏恒的心思,一面侧身问方生,“我殿里的红叶一直没回去。”

  方生答道:“陛下吩咐了几道菜,命她去煮。”

  我便点了点头。

  只要苏恒请的确实是周赐便好。

  楚平远远的便望见我过去,却直到我近前了,才笑着垂眸,收住了话头。

上一篇:花月佳期

下一篇:淡扫娥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