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谁说京官有钱有肉? 第63章

作者:作者:赵熙之 标签: 古代言情

  沈英闷了一口气,回政事堂看到收拾东西回宫的董肖佚,心中很不是滋味。

  正月廿三那日,董肖佚忽然有了孕吐反应,第二日便没有在政事堂出现过。沈英知道她定然也是有孕了,才掩人耳目地彻底搬进宫里住了。

  教一介孕妇千里迢迢公出楚州的确不像话,但自己家中也有待产的孕妇啊,楚地这一趟,估计没有五六月根本搞不定,那时候指不定孟景春都已经生了。

  沈英愈想愈烦躁,皇上那儿却根本说不通,回家亦不敢同孟景春说。

  故而孟景春得知此事,还是从旁人口里听到的。

  孟景春得知此事虽有些惆怅,但到底君命不可违,便只好由得沈英去了。她这边舍得放手,沈英那边却别扭得要命,拖拖拉拉,硬是在京城多捱了七八天。

  走之前孟景春同他算了算产期,沈英又将楚地那边要做的事情理了理,若不旁生枝节,在孟景春临盆之日,也正是盛夏时节,他也该从楚地回来复命了。

  沈英舍不下她,临走前嘱托了许多事情,拜托了一众人。沈时苓却叫他放心,诸事她会帮着弄妥当。至于产婆乳母之类,更是用不着他多烦,让他速去楚地办完差速回即可。

  他离府后,孟景春不适应得很,晚上睡得并不好,但只好自己克服,指望不了旁人。

  董肖佚有孕的消息被封得死死,知道的人少之又少。自她告假后,京城再无人见过董肖佚,全然没有她的消息。

  她毕竟年纪不小,先前又小产过一回,这次脉象仍是不大好,身体很虚,故而在深宫静养。如今宫中基本是空的,清净得很,一些到了年纪或快到年纪的宫人也都放出了宫,几乎没有闲言碎语。至于以前在楚地时娶的那两位,现下都还未到京城。

  那时襄王亲政不久,娶的那两位,一位是大将军戎彬的小女,另一位则是当时辅相宋秩家的千金。两位亦是很小时便被送进了宫,如今也才二十三四岁的年纪。许多事是没有办法的,年少时碍于他的身份,董肖佚偶尔也会觉着不甘心,后来年纪渐长身体也不是特别好,这才陡然察觉出这不甘心的无用。

  人生不过短短几十年春秋,她已经没精力同他犟上一辈子了,实在太累。何况彼此的心意都是再清楚不过,到这把年纪,已实在不必有什么证明。人心这般最难琢磨的东西,他们彼此都能互相知悉得如此透彻,夫复何求。

  对于那两位娘娘,董肖佚有的是尊敬,隐隐还会有愧疚。戎宋家的两位千金,均是因自己的出身被安排了命运,至于是不是自己想要,抑或所嫁之人是否知心是否是良人,全然没有选择的余地。这两位娘娘她均是见过,多年的深宫生活养就了清冷的性子,也不愿与人往来,有时看着也会心疼。

  每个人皆有自己的局限,或是出身或是样貌或是智力,有时身处布好的局中无法获得自由,有时想要拼出一片天地只能苦苦求存,有时用尽全力却终归比不上旁人轻而易举获得的成绩。抛却所谓机缘巧合与幸运,现实终是现实,忍不下静心来看,仔细琢磨便发觉其中各种不如心意,只能拆解入腹,独自吞咽,各有结局。

  董肖佚想通了,心亦舒坦得多。一展愁眉想一想开心的事情,身体也渐渐好起来。

  她身子开始显怀时,孟景春却已快临近生产月份了。

  孕后期难免累一些,她走路开始吃力,弯腰穿鞋也得磨蹭半天,盛夏将近,经常出一身汗,摇半夜的蒲扇,也总是热得睡不着。睡觉时侧躺着肋骨疼,只好拖过毯子揉成一团垫着。

  所幸她也不娇气,沈时苓问起来,她便说没什么,沈时苓未怀过毕竟没有经验,孟景春这般说她却也信了。

  产期将近,沈时苓已找好了京城口碑最好的产婆,连乳母也是提前给她找好了。孟景春越发懒怠,整理好的札子早就已付梓,她便更是无所事事。沈时苓却十分紧张,索性搬到了菽园来陪着她。

  沈英前阵子的家书中说事情已处理得差不多,正在往回赶,应是能在产期前回京。

  可又过了十日,算算产期也该到了,沈英却还未回京,想来是路上给耽搁了。

  孟景春腹中的小家伙也像是算好了一般,父亲不回家便不肯出来。

  ——*——*——*——*——

  这日一早,沈代悦便去了印社,拿到了已经印好的孟院判诊病札。她将几本册子装进书匣,正要拿去送给孟景春,然才刚到门口,便见多了辆马车。

  她全然不知府上发生了何事,一想恐是嫂嫂要生了,便赶紧往里去。

  产房单独用帘子隔了起来,素来从容不迫的沈时苓,此时却万分焦急地站在门口,走来走去很是沉不住气。

  沈代悦刚进去,便被沈时苓给赶了出来:“大姑娘家的不要进产房。”

  沈代悦便只好拎着重重的书匣站在走廊里候着,希望嫂嫂能平安顺利地产下孩子。

  里头孟景春硬扛着,哼也不哼一声,产婆也是不慌不忙的,极有经验地说孟景春至少还要再等一个时辰才可能生得下来,叫沈时苓也不要着急。

  沈时苓如何静得下心?她都快烦死了。

  沈英这会儿居然还没有回来,自己夫人都要生了,居然让她一个人在里头吃苦,干熬着也没人可骂啊。

  她焦急地在外踱步,暗暗骂了沈英与那皇帝几句,门口小厮报道:“相爷回来了,回来了!”

  沈时苓刚抬头,便见沈英步子匆匆地往这边走来,一身风尘仆仆的样子,满脸倦容。想来也是马不停蹄地往回赶,这才赶得上孟景春生产这时候。

  沈英紧蹙着眉,亦是很着急的样子,逮住沈时苓便问:“怎样了怎样了?”

  沈时苓说:“还没生呢,产婆说还得再等一个时辰。”

  沈英嘴唇干燥,连口水都来不及喝,便要进去陪孟景春。沈时苓一把拖住他:“你一个大老爷们怎么能进产房呢?出去出去。”

  沈英便只好在外与沈代悦一块儿等着。

  等了许久,日头渐高,天气也燥热起来,蝉鸣一声高过一声,听得人无端烦躁。沈时苓见沈英回来了,心也稍稍放了放,喊小厮去倒杯水来给沈英,便在屋中坐下了,她隔着布帘子同里头的产婆道:“怎么样了?”

  产婆道:“快了快了。”

  屋中一下子又安静下来,只听到孟景春的轻哼声,听起来很压制,像是预备着力气留到最后一般。

  沈英知道孟景春的性子,这会儿在外面再也呆不住了,直接迈进了屋子,四五步便走到那帘子前,正要掀帘子时,里头却传出略低哑的一声阻止。

  “别……别进来。”

  孟景春深吸一口气,又重复了一句,便将沈英挡在了帘子外头。

  产婆见她不娇气也不乱哼,觉着这小娘子硬气,便对她很是和善,耐心地教她怎么呼吸什么时候该省力什么时候该用力。

  天气本来就热,孟景春更是一头汗,攥在手里的床单都湿了。她深吸一口气再用力时,产婆高兴道:“头快出来了,再加把劲。”

  孟景春紧闭着眼咬牙用力,等孩子头出来时,只转眼间便已到了产婆手中。产婆还未来得及剪脐带,小家伙便哇地一声哭了出来,声音格外响亮。

  孟景春舒了一口气,顿时有些脱力。产婆麻利地剪完脐带,将孩子交给旁边的助手,便上前压肚子,告诉孟景春再使一把力,将胎盘分娩出来。

  沈英在外都紧张得冒汗,等孟景春分娩完胎盘,那边也将孩子洗干净包好了,产婆稍稍收拾了一番,这才终于道了一声:“好了。”

  她抱着孩子出来,刚说完“恭喜相爷”,沈英却顾也没顾那孩子,直接撩开布帘子去看孟景春。

  孟景春此时脱力地躺在产床上,瞧见他还笑了一下,声音喑哑:“回来了啊。”

  沈英方才瞥见盆里那血水,心狠狠揪了一下,疼得不得了,这会儿都没缓过来。他蹲下来抱住孟景春,一时间竟说不出话来。

  孟景春伸指无力戳戳他:“热的啊,快告诉我是不是儿子。”

  沈英不放,过了会儿才松手,又亲亲她额头。这时产婆才敢将孩子抱进来,见这情形讪讪道:“恭喜相爷和夫人,是个小子。”

  孟景春头扭到一边去,又扭回来瞧了一眼不在状态的沈英,低低笑出了声。

  沈英拿过热毛巾给她擦脸,见她笑成这样,道:“笑什么?”

  孟景春喘一口气,定了定神,没力气地笑着:“相爷……预备的那些小物件小衣服,好像是白准备了……”

  沈英神情略微复杂,有种自信满满却判断失误的尴尬。他给孟景春擦完脸和脖子,又握过她的手,替她轻揉揉一直紧张的关节,瞅见那床单,不由难受。

  沈时苓过来抱了孩子,朝他们俩道:“腻歪够了吗?亲爹亲娘养的,生出来都不带看一眼?”

  沈英这才起身抱过小家伙,小家伙却突然嚎哭起来。

  他一时有些无措,便又被沈时苓抱过去,沈时苓抱着给孟景春瞧了瞧,又瞥了一眼沈英道:“孩子名字事先想好了吗?”

  沈英先前倒是预备过女孩儿的名字,儿子的名字倒真是没想过,一时还真说不上来。他想孟景春一直觉得会生儿子,兴许已经想好了,便看向孟景春。

  孟景春却支吾道:“我、我不会起名字的……”

  沈英一愣,那边沈时苓见他俩压根没准备,便随口道:“依我看就叫沈孟好啦。”

  

☆、【八五】树

  沈时苓的提议让孟景春愣了一下,沈英走过去将孩子抱过来:“叫沈孟也太敷衍了。急着取名做什么,这么小丁点儿的人现下还用不到名字,先给个小名喊着,往后若要用到名字,再议无妨。”

  他这话说完,孟景春招招手,他便凑过去:“什么事?”

  孟景春道:“小名叫树好不好?”

  沈英也不问为什么,立即表示赞同:“恩,就用这个。”

  一旁的沈时苓见状也意识到自己的提议打了水漂,估计此时若孟景春随意说个名字沈英也会立时叫好的,便不再多说。起名一事,便就此打住。

  那边沈代悦将书匣送了过来,说札子已是印了出来,今日才刚拿到,便先拿来给孟景春过目。沈英打开书匣,将书册取了出来递给孟景春,她看了半晌,这才回神接过去。

  书皮干净,内页整齐。孟院判诊病札,这是父亲短暂一生的心血,如今能重见天日,她心下的慨然一时间难以言表。

  适逢产子之日又拿到父亲的札记,人生两重大事了却,实在已不能再圆满。

  ——*——*——*——*——

  盛夏里坐月子十分熬人,这个不让碰那个不让吃,主要是连澡都不让洗,孟景春自觉十分狼狈,连沈英都不让进门。于是这一个月里头,沈英便被逼着在隔壁屋子睡觉,每晚偶尔能听到隔壁屋子的孩子哭声,起身去敲敲门,孟景春这才让他进去瞧一眼。

  孟景春坐月子又要带孩子,府上请的乳母几乎都快没事做了。沈英瞅着觉得孟景春太辛苦,便让乳母多帮帮手,孟景春也好喘口气,安心坐月子。

  好不容易熬过了这一个月,府上办了满月酒,热热闹闹请了许多人。小家伙被抱出来围观,粉粉嫩嫩的看着甚是可爱,然对人却是爱理不理的,怎么逗都不哭不笑,很是无趣。宗亭调侃道,这回外甥女是生了个小沈英,往后家里的日子估计要难过。

  沈英闻言没给他好脸色看,小气吧啦地又让乳母将孩子给抱回去了。孟景春见孩子又被抱回来,不知发生了何事,听乳母一讲经过,抱着孩子不禁笑了。仔细瞧一瞧,小家伙眉眼确实是像沈英,若将来也是差不多的性子,那真是有得受了。

  孟景春到底是年轻身体好,恢复起来也快,且最近忙着带孩子,吃得又不多,半夜也没法好眠,故而好不容易长起来的肉又迅速消减了下去。

  孕期颐养了性情,生产之后整个人似乎也变了不少,她改了发式,肤色更亮,看起来倒是真长开了的样子。为人母的姿态要闲适大度得多,她也不与小心眼的沈英计较,每日笑盈盈的,看起来很是自足。

  孟景春每晚都带着小家伙睡觉,沈英觉得床太小,每次一翻身,小家伙就醒了,甚是不方便,遂趁休沐,居然自己动手做了个小木床摆进房中。孟景春看着那小木床笑道:“结不结实?会塌掉么?”

  沈英瞥她一眼,铺好垫子,将小家伙放进去,逗了一会儿,道:“往后让他一个人睡,男孩子跟爹娘挤在一块儿睡像什么样子。”

  孟景春听他这样讲不免觉得好笑,有时候觉着自己在长大,对方却越发像个孩子,偶尔撒娇闹别扭求包容,却丝毫不伤生活之意趣,不减反增。

  如今才觉得,对方是真实生动的普通人,不是清清冷冷离群索居的世外人,亦不是无情无欲对诸事心灰意冷虚度光阴的人,更不是心中空空外面却蓊蓊郁郁的空心树。

  ——*——*——*——*——

  京城的秋日来得一如既往的早,菽园枫叶转红,淅淅沥沥的秋雨一场凉过一场。孟景春辞了衙门里的事情,却并没有因此闲下来。虽然府小人少,事情却并不少,加上又有孩子添乱,孟景春每日忙得却也充实。

  她趁天好将棉被拿出来曝晒,免得晚上睡到半夜被冻醒。京城这秋日既舒服又美丽,临近傍晚时,孟景春收了被子,又在庭院里坐了一会儿,起身去伙房。

  董肖佚不在,沈英自然忙得不得了,加上秋日干燥,便有些上火。孟景春一早嘱托厨工买了梨子,这会儿眼看着天要黑,便下锅炖了。

  那边乳母抱了孩子喂完奶,早早地便让他睡了,孟景春也得了个空,等着沈英回来吃晚饭。

  孟景春在伙房坐着,等得有些晚。沈英姗姗来迟,正要揉她的头,却被孟景春给推开了:“老大不小了别老做这么幼稚的事,会揉乱的。”

  沈英给她盛了汤盛了饭,等到两个人都吃完,孟景春又将炖好的梨端上来给他,说:“凉会儿再吃罢。”

  沈英拿过调羹挖了一勺子汤汁,轻抿了一口,随口道:“你如今倒是越发贴心了。”

  孟景春笑笑:“吃相爷的用相爷的,全家都指望着相爷那点俸银过日子,不贴心倒是不尽职了。”

  沈英不理她这打趣,又挖了一勺子递给她吃:“近来天气是燥,你自己也得顾着些。”

  孟景春吃了后,又是一副很好奇的样子盯着他问道:“相爷年俸多少从来都不告诉我,以前听人讲说是三千六百两,后来某次,张太医又说压根不到三千六百两。现下都过去这么久了,也不知相爷年俸涨了没有,往后府中若是开销大了,能否负担得起。”

上一篇:书名:侯门美妾

下一篇: 寸寸销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