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香 第97章

作者:作者:15端木景晨 标签: 古代言情

盛昌侯盛文晖有两个亲弟弟,二叔父叫盛文明,在京都做个小吏;三叔父盛文清,是个斯文的读书人。不曾入仕,都住在京都,离盛昌侯府不远。

没听说盛文晖还有大哥。

“我都没听说过徽州还有个大伯……”东瑗见盛夫人说起大伯家神色就微微黯了黯,不敢深问,只得随便寒暄一句,准备寻个话头把这话岔过去。

盛夫人却说:“大伯是侯爷的庶兄。没了十几年。他子嗣单薄,只有个辰哥儿在你大伯母跟前伺候。你大伯母姓程,是徽州当地人,不肯离乡,所以没跟我们上京都来。留在老家看守宅子。”

东瑗哦了声。

日子平静里过了两个月,盛京进入了冬月。

冬月初九这日,东瑗在案几的书上画了个圈。

盛修颐西北之行已经整整五个月。倘若事情办妥,他现在开始启程回京,也许能赶上东瑗孩子出世。

她已经七个月的身子了。

倘若不能,便要错过了。

这日的天气阴霾得骇人,黑云四压,寒风似刀子般割在脸上。

天气转冷后,盛夫人让她每日有空就去元阳阁坐坐,免了早晚请安。怕天黑路滑,她伤了身子。

东瑗也应允了。不管刮风下雨,每日巳初都要去盛夫人那里坐坐。

盛夫人嗔怪她。

她就说闷得慌,想和娘说说话。她很坚持,盛夫人也由着她,只是吩咐多派几个丫鬟婆子陪着。

冬月初九这日去了元阳阁,盛夫人正在叮嘱两个小丫鬟收拾包袱。

“娘,爹爹要出门吗?”东瑗给盛夫人行礼后,看到炕上的包袱里裹着男式的裘袄,就问盛夫人。

盛夫人神色哀婉:“不是,沐哥儿要出门。你徽州的大伯母没了。颐哥儿和侯爷都不能回去,让沐哥儿回去送送她。”

三爷盛修沐有差事的。

而二爷盛修海上次因为袁家小姐的事被打了一顿后,一直“卧床”,差事不做了,赋闲在家。

“二爷也去吗?”东瑗问。

盛夫人微顿,叹了口气才道:“海哥儿受了些风寒,不能赶路,才让沐哥儿去的。”

第123节子嗣单薄缘由(1)

盛夫人带着丫鬟们收拾好包袱,片刻盛修沐便进来了。

外面风很大,他穿着灰鼠缂丝风氅,还是冻得嘴唇紫乌。

他进了门,骤然感觉放了防寒帘布的东次间温暖如春,笑呵呵褪了风氅交给一旁的丫鬟,给盛夫人和东瑗行礼。

东瑗挺着大肚子,微微屈膝还礼。

盛夫人就把搁在炕上的盘螭铜手炉递给他:“我的儿,快暖和暖和。”然后感叹,“今年冷得特别早……”

盛修沐直笑,接过铜手炉送回盛夫人手里,将自己宽大结实的手裹着盛夫人的手:“娘,我不冷,您捧着暖和暖和……”

盛夫人的笑容就溢满了眼角。

丫鬟端了热茶来,盛修沐不顾东瑗在场,毫无形象一口气全部喝了下去。

胃里暖和了,身子就暖和。

听说他十五岁去了西北大营,在那里历练了三年才回盛京。回京后,一直御前行走。

给天子做伴当,将来会有锦绣的前程。

盛夫人对小儿子的事最满意。

只是他的婚事令盛夫人不太高兴。

皇上把萧家七小姐萧舞倾赐婚给盛修沐,是今年正月里的事。

可盛昌侯说,按照徽州老家的规矩,一门一年之内不能娶两房媳妇,今年办了盛修颐的婚事,就把三爷盛修沐的婚期定在明年三月间。

盛修沐都快二十了,还是孤身一人。

尚未娶妻,又不能先纳妾。盛夫人看着他房里没个知冷知热的人,心就疼了起来。

“你爹爹替你告了几日的假?”盛夫人问盛修沐。一边说着,一边拉着儿子的手摩挲。顺势又把铜手炉塞到了他手里。

东瑗坐在他们对面的炕上,含笑听着。

“娘。我自己告假的。”盛修沐觉得盛夫人把他当小孩子,就顺势用撒娇的口吻逗盛夫人开心,“您还当我在朝中凡事依仗爹爹?孩儿长大了,娘……”

盛夫人直笑,眼睛却有些湿润,喃喃道:“沐哥儿也长大了,你们兄弟姊妹都长大了。”

盛修沐见盛夫人善感起来,不敢再说这等煽情的话,笑道:“娘,我明日就去徽州。您想要徽州的什么东西?我给您带回来。”

盛夫人用帕子抹了抹眼角的湿濡。笑了笑道:“都不拘的。每年徽州那边庄子里都送东西来,娘倒是没什么想得紧的……”顿了顿,又道,“娘和你大伯母二十几年未见,你替娘在她灵前多磕几个头。”

说起那位大嫂。盛夫人语气里有掩饰不住的悲悯。

她一向善良,东瑗不曾多想。

盛修沐道是。

末初刚过,盛昌侯也从衙门里回来。

大家纷纷起身给他行礼。

他坐下后,问盛修沐:“明日清早赶路,谁跟着你去?”

盛修沐就把跟着的下人名字说给盛昌侯听。

盛昌侯听了直颔首,道:“先不说这些。有件喜事,方才内侍传出音儿,贵妃娘娘诞下了一位皇子……”

盛夫人一听,大喜。哎唷一声:“已经诞下了?”

盛贵妃娘娘的产期就在这几日,盛夫人一直知晓,但是没有想到是今日。

盛昌侯眼睛里也噙着笑:“刚刚诞下,内侍就连忙禀了我。我想着你总是记挂此事,就回来告诉你一声。一会儿大约就有喜讯传来。”

盛夫人喜不自禁。

盛修沐也欢喜,又懊恼:“我不该今日告假的。倘若我在宫里。陛下肯定赏我的恩典去瞧瞧贵妃娘娘。”

东瑗也跟着笑。

盛贵妃娘娘又诞下了位皇子。

元昌帝只有二皇子和三皇子,太后总念叨说龙脉单薄,这回盛贵妃诞下皇子,元昌帝和太后都应该很欢喜吧?

东瑗仿佛看到了一丝明朗的局势。

只要朝中局势稳定下来,她也能获得一次喘息的机会。

盛家的富贵又要更上一层了。

黄昏酉正左右,宫里有内侍来盛家,把盛贵妃娘娘诞下皇四子、母子平安的话告诉了盛家。

盛家开宗祠,祭祀祖宗。

入了夜,盛昌侯在大门口燃放了二十八响鞭炮。

第二日,京都簪缨望族都知晓盛贵妃娘娘诞下了皇四子。

洗三朝那日,盛夫人换了一品诰命夫人的朝服,进宫去朝贺。

东瑗没有封号,是不能进宫的,她待在家里看着罗妈妈和橘红、橘香给她未出生的孩子做小衣服。

天气依旧阴沉寒冷,静摄院的东次间垂了厚厚的防寒帘幕,两个铜鼎燃着银炭,将暖流源源不断送出东次间的角落里。

西北墙角一盆文竹青翠欲滴。

蔷薇从外面进来,一身的雪珠。

东瑗和罗妈妈、橘红、橘香都微愣,笑着问她:“外头落雪呢?”

蔷薇失笑:“落了半日,你们居然不知道?”

她们几个人一直在说笑,真的不曾留意到是否落雪了。

蔷薇看了东瑗一眼,好似有话跟她说,低声道:“奶奶……”

东瑗会意,笑着起身带蔷薇进了内室。

橘香在外面吐舌头,悄悄跟橘红和罗妈妈道:“蔷薇又跟奶奶咬耳朵,她们时常偷偷说悄悄话儿。我听听她们说什么……”

说罢,便要蹑手蹑脚跟过去,贴着毡帘要听。

橘红就高声道:“奶奶,橘香在帘外呢。”

橘香忙跑了回来,按住橘红要打。

东瑗撩起毡帘,笑道:“橘香,你敢偷听我们说话,我就把你的大庄打发回田庄去,不叫他在京都伺候。”

橘香脸刷的红了,气得直跺脚。

橘红和罗妈妈笑得不行,拉了橘香坐下,不准她再去偷听。

“奶奶。是二房和三房孩子的事。”东瑗折回内室,蔷薇低声告诉她。

二房是说盛昌侯的二弟盛文明。

三房是盛昌侯的三弟盛文清。

东瑗进门就听说两位叔叔家有四位兄弟。却都没有孩子,所以叫蔷薇先去打听到底为何。

她不由心中一动。

东瑗过府大半年了,盛昌侯夫人的两位妯娌只来过几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