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香 第44章

作者:作者:15端木景晨 标签: 古代言情

从那时起,东瑗心里就不喜薛江晚,虽然她孤身一人在薛家,很可怜。

那次的事情,被老夫人敲打一顿后,薛江晚安分不少,再也没有弄出什么花样来,在薛府平静过了这些日子。

东瑗看来,薛江晚并不是灰心丧气,而是在韬光养晦等待时机。像她这样的人,没有达到目的,是不会罢休的。因为她一旦罢休,她的未来就看不到希冀。

她的目的,就是谋个好姻缘。

这是她客居薛府唯一的目的吧?

难道她搭上了盛家的关系?

这件事在东瑗心中留下浅浅印痕,随着薛老夫人对薛江晚态度的平常,东瑗也渐渐不放在心上。

四月十五,离她出阁还有五日。这日吃过晚饭,老夫人专门留了她说话。

薛老侯爷也坐在炕几上,笑眯眯望着东瑗。

詹妈妈就拿了个精致的礼单给老夫人,老夫人看了看,又递给东瑗,笑道:“瑗姐儿,这是祖母给你备的妆奁,过几日就要抬到盛家去,你先看看,还想要些什么,祖母再给你添置。”

东瑗脸微红,有些尴尬。

迎着老夫人慈爱目光,东瑗把单子过来瞧。

看了半晌,她抬眸望着老夫人,满眸惊讶,斜长眸子里就有了水光:“祖母,这也太多了,家里还有好几个妹妹未出阁……”

不说首饰丝帛、箱笼家具,只说黄金白银、田产铺子、房舍陪房,就太奢侈了。

老夫人给了她良田六千亩、白银五千两、五间在京城最繁华的东大街铺子、八房陪房人家,十六个陪嫁丫鬟,衣裳首饰分类繁华,难计其数。

“瑗姐儿,有些东西不是公中的,是你祖母的陪嫁。”老侯爷笑道,“你祖母的陪嫁,不管是给你还是留给家里旁人,都是随你祖母的意思。你是郡主,八十八抬嫁妆,不算铺张。”

东瑗知道这是祖父祖母和大伯大伯母等人商量好的,她再推辞,显得很虚伪。

况且嫁到婆家,陪嫁越多,底气也足,祖母的良苦用心,她岂能不知?

东瑗起身给老夫人磕头。

老夫人忙拉起她,笑呵呵把她搂在怀里:“祖母又不能带到棺材里去。不给你,也是给留给他们糟蹋了”

然后敛了笑意,对东瑗道,“瑗姐儿,还有一事,你陪嫁的滕妾,祖母定了晚儿,她会随你陪嫁的妆奁一起,四月十九日去盛家。”

第064节陪嫁(2)

东瑗微愣,不是宝巾吗?怎么陪嫁的滕妾换成了薛江晚?

她想起了前段日子盛夫人来访。

“盛家要替世子爷求娶她?”东瑗目光柔和,没有怨怼和震惊。她平静接受了这个事实。

既然来到这个世界,她就不能以一己之力和整个世界主流观念对抗。这个世界里,望族长男无妾,是会被人耻笑的。东瑗很务实,她是镇显侯府的嫡出小姐,将来会嫁入门当户对的簪缨望族,她从来不奢望未来的婚姻里无妾。

这个妾,是个自以为很聪明的薛江晚,比起蔷薇,她更加能忍受。至少这个女人不是东瑗的对手。

这就是古时婚姻的不平等。

这个时期的婚姻,男尊女卑,女子附属男子,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向来没有自主权。她有郡主封号,有位高权重的娘家,夫家不敢虐待她,不敢任意打骂她,比起那些寒门祚户的女子、比起那些任人辱、责打甚至买卖的妻子,她幸福很多。

又怎能去奢望跟后世一样平等的夫妻生活?

人,不贪心,量力而行,才能活得自在些。

可东瑗的平静,让老夫人以为是种委曲求全。

老侯爷和老夫人都面色微动,心疼起来。

“瑗姐儿,你可知祖母为何把薛江晚做你陪嫁的滕妾?”老夫人神色肃穆,不等东瑗回答,她继续道,“其实祖母原先是看好宝巾的,却临时换了薛江晚,因为盛夫人不喜她。”

老夫人口中的晚儿已经变成了薛江晚。

盛夫人不喜她?

东瑗不太明白。

老夫人就把薛江晚捡了盛昌侯世子爷的玉葫芦坠儿的事,告诉了东瑗,又微微冷笑:“她正月到咱们家时,说她不知送她的是何人,那人不肯告诉名讳,只知道京城人士。可是在涌莲寺,她听说盛夫人来了,就故意撒了汤在身上,回房更衣。出来时,腰际就多了个坠儿,就是盛昌侯世子爷之物。她正月里就知道了送她之人是盛昌侯世子,她是故意拿了人家的东西,给自己留了后手。正月里她挑拨你和姝姐儿,为了什么?哼,她想进宫”

东瑗错愕。

老夫人又是冷哼:“她先是挑拨姝姐儿,怎奈姝姐儿聪慧,不理她,她又想起了你。可喜你们姊妹都是通透的孩子,没有被她下绊儿。事情败露,她知进宫无望,又知你要嫁到盛昌侯府。大约是猜到了你下嫁盛昌侯府的用意,她就重新打起盛昌侯世子爷的主意。”

都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倘若薛江晚知道了送她之人身份显赫,又想到自己身份低微,可能嫁到普通寒户人家。

而她想过富足生活,又自恃聪明、貌美,那么她偷了盛修颐的贴身东西以备后手,东瑗一点也不惊讶。

从薛江晚这段日子的表现来看,她是做得出来的。

她原本就是仗着叔父跟镇显侯薛家微薄的血脉关系上京来,她和她的亲人对薛府没有恩惠,薛府凭什么替她谋划?

寻个靠谱的人家嫁了她,便是薛老夫人仁慈了。

所以得知自己半路上拦的恩公望族世子爷,未来的侯位世袭者,给他做妾也比给普通人做妻荣耀。

薛江晚的心很大。她来到薛家,知道薛家有女儿要送进宫,知道五小姐薛东蓉不愿意去,只要让九小姐和十一小姐两败俱伤,她就能坐享其成。

东瑗现在才知道,把薛江晚想的太简单了,她并不是要东瑗进宫,然后给她恩惠。她是想东瑗和十一姑娘薛东姝斗得两败俱伤,她坐收渔翁之利。

她真当薛家的人都是傻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