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香 第26章

作者:作者:15端木景晨 标签: 古代言情

  “好,好!”老夫人呵呵笑。

  薛江晚清湛眼波便在东瑗身上停留了一瞬。

  她还以为这个八面玲珑、住在老夫人暖阁的十一小姐最受宠爱。原来她错了,是文静娴雅的九小姐最得老夫人的喜欢。

  这样想着,薛江晚对十一姑娘的热情就减了两分。

  五姑娘薛东蓉把薛江晚的神态瞧在眼里,那清傲的表情就微微一滞,有些阴霾。

  詹妈妈叫人支了牌桌,东瑗和老夫人坐了一席,二夫人一席,詹妈妈和薛江晚一席,五姑娘和十一姑娘一席。

  直到晚夕世子夫人来请安,才散了局。

  老夫人把薛江晚介绍给世子夫人,笑着对世子夫人道:“你帮晚儿安排一个地方住,从我屋里挑四个丫鬟给她使。”

  然后对薛江晚道,“好孩子,你暂时委屈些。明年开春了重新盖一处馆楼,你和你十一妹妹再搬进去!”

  薛江晚忙起身,笑道:“老祖宗,夫人,不用麻烦的,我随意住在哪里都成!”然后眼珠子转了转,笑道,“十一妹歇在老祖宗这里,我是不便打搅的;也不敢打搅五姐姐,倘若九妹妹那里宽敞,我先落足,等盖了新楼再和十一妹去,也省得劳烦夫人重新安排地方。”

  东瑗一愣。

  世子夫人不置可否,只是看着东瑗。

  东瑗心中感觉不舒服,她的院子都是她的人。平日里她在拾翠馆很自在,突然搬个人进去,她会觉得不方便。

  她没有说话,而是淡淡含笑望了老夫人。

  老夫人见东瑗不热情,就知道她不喜,笑着对薛江晚道:“你有心了!你虽远道而来,以后也是咱们家的人,哪里能叫你委屈着跟瑗姐儿挤?”

  世子夫人见老夫人表态了,就笑道:“从前贵妃娘娘在家住的翠屏楼,我一直叫人打扫着,地方皆宽敞又舒适,丫鬟婆子、物品用度一应现成的。姝姐儿一直在这里挤着娘,不如趁此机会,跟晚儿姑娘一起搬到翠屏楼小住,等盖了新楼,再挪地方。”

  老夫人听了,微微颔首:“也好,就照你说的办吧!”

  十一姑娘薛东姝忙起身行礼道谢,薛江晚跟着道谢。

  刚刚薛江晚那一席话,十一姑娘早已暗暗留心,感叹这个女子的势利眼,看到高处就想着爬上去。薛东姝对薛江晚的心早冷却了八九分,表面上却不漏一点,依旧客气亲热。

  

  

第039节及笄

  正月里学堂里放学,闺阁忌针线,东瑗从荣德阁吃了晚饭回拾翠馆,怕积食,又不好拿鞋出来做,让屋里服侍的众人都去歇了,只留橘红和蔷薇在跟前说话消食。

  “今日来的那位晚儿小姐,长得比咱们家的姑娘们都小巧些……”橘红替东瑗拨弄着暖玉手炉里的炭火,一边跟她闲话。

  弄好之后,把手炉给东瑗捧着。

  东瑗接下,斜倚着朱色弹墨镂金引枕,神态慵懒,笑道:“她在南方长大嘛。南方姑娘自然比咱们北边的玲珑些。”

  北方亦有身量娇小的姑娘,只是薛家的姑娘们个个高挑,就显得薛江晚特别的娇俏婉约。

  “小姐,晚儿小姐都满十七岁,比咱们家五姑娘还要大几个月。您知道她为何没有说亲吗?”蔷薇坐在炕尾,笑容有些慧黠。

  “你这么快就打听出来了?”东瑗亦忍不住笑。

  薛江晚进府还不过十二个时辰呢,蔷薇就把她的底细摸清楚了,果然是家生子的优势啊!

  东瑗有将遇良才的满意。

  “晚儿小姐的乳娘姓李,从前住在我姥姥家隔壁,我妈打小就认得她。她跟我妈一起进府当差的,还是老太太把她赏给了霄二奶奶。后来霄二爷外放,她就跟着一块儿去了。如今跟着晚儿小姐回来,头一个打听我妈。知道我妈还在府里当差,就找我妈拉家常。您知道我妈那嘴,最会套人话,三言两语就问清楚了……”蔷薇说着,自己就笑了起来。

  惹得东瑗和橘红也跟着笑。

  橘红笑着骂她:“快说正经的,别东一句西一句的!这晚儿小姐什么来历?”

  “是铭大爷通房养的。铭大奶奶一直身子骨不好,生养不得,挨了两三年,就停了通房的药,生了晚儿小姐,抱到铭大奶奶名下养着。而后铭大爷身子也越发不好,就只有这一个姐儿。铭大爷和铭大奶奶去了后,霄二爷外放,就把晚儿小姐带了去。霄二爷有三个嫡女,两个庶女,霄二奶奶又是百伶百俐的人,听说对晚儿小姐总不太好。霄二爷倒是喜欢晚儿小姐,常常护着。如今霄二爷身子也不好,怕自己走后晚儿小姐没了着落,才想起咱们府里来,厚着脸皮求侯爷。侯爷当即同意了,才送了晚儿小姐来盛京。”

  “因为霄二奶奶不喜她,所以婚事一直耽搁至今?”橘红接口问道。

  “不是!”蔷薇看了眼东瑗,“是因为……”

  欲言又止。

  东瑗笑道:“咱们天天守在这深宅,无趣得很,你有什么就说,我只当顽笑话。”

  蔷薇这才大起胆子,低声道:“原先十四岁就定了当地富户。可她是通房生的这事,不知道哪个多嘴多舌说了出去,那户人家非要退亲。霄二爷没法子,就同意退了。后来,那户人家居然要娶霄二爷的一个庶女。”

  东瑗微骇,问蔷薇:“这是怎么个缘故?”

  她虽然是通房生的,却是养在嫡妻名下,比起庶女,身份应该尊贵些。那户人家退亲,她大约可以忍气吞声,却转身要娶叔叔家的庶妹,这不是响亮的一巴掌吗?

  任凭是什么人家,都不会答应吧?

  “不晓得,那户人家只说庶女的四小姐跟他们少爷八字极好,最是旺夫的,非要求娶!霄二爷不同意,霄二奶奶却满口应承,跟二爷吵了起来。说这样好的人家,不替自己的女儿打算,只为晚儿小姐,没有做父亲的担当。家里是二奶奶管着,二爷执拗不过她,就把庶出的四小姐嫁了。后来霄二奶奶又替晚儿小姐说了几门亲事,晚儿小姐都不同意,还闹着要出家,就一直耽误到今天……”

  东瑗听了,笑容意味深长:“二奶奶当家作主,连二爷都怕二奶奶。可晚儿小姐说不嫁就不嫁,想着上京就上京,这位小姐只怕比咱们瞧着要厉害些,可能不是个省事的。”

  又想起薛江晚提议要住到拾翠馆,东瑗又道:“咱们不与她深交,也不要得罪她,且慢慢看看她的秉性如何。”

  橘红和蔷薇应是。

  冬夜渐深,明日又是东瑗及笄礼,蔷薇和橘红服侍她歇下不提。

  正月里办及笄礼,不好请外人。老夫人赏了一根足踏流云金蝶嬉戏掐丝樱桃花簪,东瑗的父亲薛子明、继母杨氏做主,正宾由世子夫人担任,有司是四夫人,赞者是世子夫人荣氏的好友建昭侯府袁夫人。

  及笄礼成之后,老夫人就打发薛子明去外院,只留下娘们在跟前凑趣。

  “老祖宗,咱们郡主及笄,您就这样打发了?可委屈我们郡主了!”袁夫人十分活络,拉过东瑗在身边说话,对老夫人笑道。

  世子夫人笑道:“咱们郡主不喜铺张。”

  东瑗脸颊生霞,有些窘迫道:“袁夫人,大伯母,你们不要再叫郡主了。我还是喜欢听袁夫人和大伯母叫我瑗姐儿。”

  老夫人就哈哈大笑起来。

  世子夫人就忙装作一本正经道:“是,郡主吩咐了,以后只能叫瑗姐儿!”

  东瑗就往老夫人怀里钻。

  又惹得一屋子人笑起来。

  老夫人搂着她,对世子夫人道:“我们瑗姐儿及笄了,以后就是大姑娘了,不许你们取笑她!”

  众人都笑着应是,满屋子欢声笑语。

  “我们家姑娘多,每个姑娘及笄礼都这样简简单单的。娘怕礼节太重了,孩子承受不住那福气。”二夫人就在一旁跟袁夫人解释为何东瑗的及笄礼如此简单。

  袁夫人连连颔首:“还是老祖宗见识卓越。我们这些笨头笨脑的,只知道图个虚名,哪里想得到那么远啊?”

  说的众人又笑。

  正喧阗着,外院的管事急匆匆进来,对老夫人道:“宫里下了圣旨,请九小姐和十一小姐接旨,侯爷和世子爷已经预备香案,请老夫人和世子夫人带了两位小姐去。”

  东瑗微怔,手指猛然一紧,差点折断了她修长的指甲盖。

  封了郡主不过八天,后招来了!

  她和十一姑娘薛东姝的圣旨一起来,那么进宫的那位自然是薛东姝,而她呢?

  那位拿了她玉佩、封了她郡主的皇帝,会怎么对她?

  东瑗呼吸有些慢。

  满屋子都惊讶望着她二人,只有东瑗、薛东姝和老夫人瞧着很是平静。

  老夫人下炕,拉过两位孙女,道:“切不可让传旨的公公久等,我们去吧。你们都留在此地。”

  众人忙道是,世子夫人就急忙跟上。

  满屋子人,个个面面相觑。

  十二姑娘薛东琳感觉有些不妙,为何突然叫薛东瑗和薛东姝接旨?难道是进宫的诏书?

  不对啊,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明明很喜欢她,对薛九和薛十一很冷淡的啊!

  

第040节赐婚

  东瑗搀扶着老夫人,薛十二搀扶着世子夫人,四人去了外院接旨。

  停了半日的雪,不知何时又下起,朔风碎散,摇曳蹁跹碧穹间,缠绵若三月柳絮。

  丫鬟在一旁替她们打伞,各自脚步缓慢,生怕地上积雪滑了足。

  到了接旨的院子,檀香味混合着腊梅沁香,袅袅撩人。

  跪在地上,丫鬟递了蒲团,可来不及扫去的雪,依旧湿了襕裙的边角,缓慢浸湿衣裾。

  先下降的是薛东姝的圣旨:“……朕惟赞襄内政、每慎简乎六宫。弼佐王风、务先崇夫四教。眷兹懿行。沛以新恩。兹闻薛镇显之孙女薛氏东姝,聪慧敏捷,端庄淑睿,敬慎含章娴诗礼之风、克播清芬于彤管。兹以册印、封薛氏东姝为淑妃,着壬戌年五月初一进宫。尔其徽音益懋、积余庆于家邦。钦此。”

  淑妃,是正三品。

  听到此处,世子夫人心头微动,却默不作声。

  老夫人和东瑗皆有感触,纷纷将头深埋。

  十一姑娘薛东姝从薛家深宅一个前途未卜的庶女变成了正三品的皇妃,起因为何?

  若十妹不死,她就不会接到老夫人的住处,亦不会被寄养在韩氏名下,成为五房原配的嫡女。

  若五姐不病,她不会被取代进宫。

  这便是命运!

  上苍把每个人的人生都划了轨道,不管如何努力、如何挣扎,最后会一个因素而改变,去走一条难以想象的路!

  倘若时间倒回两个月前,薛东姝敢想象会有这般际遇吗?她那时,大概只求嫁个像样些的男人吧?

  薛东姝已起身,上前接过圣旨,道句谢主圣恩,声音有些遏制不住的哽咽。

  她如何不激动?

  多少名门嫡女进宫,封的都是正六品才人,在宫廷熬了多少年,诞下皇子龙女,或圣恩浩荡,才能封得正三品的淑妃。

  薛东姝的起步却比她们都高。

  东瑗预感,十一妹有这样的赏赐,这不仅仅是因为十一妹是镇显侯爷的孙女,而是皇家在补偿薛家。

  先补偿了东瑗,又补偿东姝,为何一而再再而三补偿薛家?皇家意欲何为?

  接下来给东瑗的圣旨,只怕就是皇家不停补偿薛家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