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香 第226章

作者:作者:15端木景晨 标签: 古代言情

  见四下无人,一头砸了进去。

  正好三奶奶身边的小丫鬟从外头回来,看见了,吓得尖叫声声,把歇在沐恩院东次间的三爷吵醒了。

  三爷急忙奔了出来,把诚哥儿捞了上来。

  这下子,阖府都惊动了,盛昌侯让人把乳娘和几个服侍的丫鬟都拉出去各打三十棍。

  盛夫人和东瑗死命求着,盛昌侯才同意各打十棍。

  诚哥儿则一脸惊慌看着满屋子担忧的人,小声嘀咕道:“祖父,乔妈妈和竹桃去了哪里?”

  竹桃是服侍他的人之一。

  盛昌侯无比宠溺搂住诚哥儿,笑道:“她们出去了。以后祖父另外寻几个人服侍诚哥儿好不好?”

  诚哥儿摇头似拨浪鼓:“我不要旁人,乔妈妈和竹桃好,我要乔妈妈和竹桃……”

  “好好,回头还让她们服侍诚哥儿……”盛昌侯眉开眼笑。

  太医也来诚哥儿瞧过,说他没事,开几副压惊的药就好了。

  晚夕东瑗和盛修颐回到静摄院时,两人都是满身疲惫。

  着实太累了,被诚哥儿这么一吓,东瑗感觉魂不归位。回来洗了澡,才感觉好多了。

  盛修颐也洗漱一番,夫妻俩躺下后,他对东瑗道:“诚哥儿简直无法无天,他根本没个怕处…….”

  东瑗也点头。

  谁家不满两岁的孩子直接往池塘里跳?

  “天和,咱们还是接过来养着,爹爹着实太宠溺他……”东瑗道。

  盛修颐就不说话。他也不知道怎么开口。

  这件事过去没几日,又听说诚哥儿把盛昌侯最喜欢的一只画眉弄死了。

  他趁着盛昌侯出去的功夫,让丫鬟把鸟笼子取下来,然后把画眉往水缸里呛。那可怜的画眉就死在他手里,旁边的丫鬟们还不敢多言。

  盛昌侯回来,也是肉疼,他着实喜欢那只鸟。

  可诚哥儿可怜兮兮的说:“祖父出去了,我怕它渴着……”

  盛昌侯立马眉开眼笑:“哎哟,诚哥儿真懂事!”

  这回不仅仅东瑗,就连盛夫人、盛修颐和三爷也是一脸黑线。

  平日里小丫鬟伺候那画眉时不小心撒了点水在画眉身上,盛昌侯就要骂那小丫鬟几句。如今诚哥儿直接把画眉呛死了,盛昌侯还夸诚哥儿懂事!

  他真是夸得下去啊!

  回去的路上,三爷语重心长对盛修颐道:“大哥,爹爹对诚哥儿可跟咱们兄弟不同啊。诚哥儿跟在爹爹身边,将来谁管束得了他?”

  这话是说,诚哥儿要被盛昌侯养成纨绔子弟。

  盛修颐何尝不知道,他叹了口气。

  回到静摄院,他就跟东瑗道:“诚哥儿还是接回来。爹爹着实…….太宠溺他了……”

  这是当初东瑗告诉盛修颐的话,盛修颐终于还了回来。

  第二天,盛修颐就开口说要接诚哥儿回去的话,被盛昌侯一顿臭骂:“诚哥儿是你儿子,难道不是我孙儿?我会害他,把他往下流引?孩子年纪小,不过是点趣事,你们当多大事!下次再来说这话,你就当没你这个儿子!”

  盛修颐空有满腹文采,在盛昌侯这个霸道老头面前,一点主意也没有,被盛昌侯骂的毫无还口之力。

  盛修颐都吃了排揎,东瑗自然不敢再去触霉头,夫妻俩一筹莫展。

  两人商议了半晌,还是从盛夫人身上下手。

  不成想,盛夫人是站在盛昌侯那边的。

  她道:“你爹爹一生也没有现在过得开怀,从前不是带兵打仗,就是操心政事,如今好不容易闲下来,你们非要如此惹得他不高兴?”

  “娘,爹爹养着诚哥儿,我们自然是高兴的。”东瑗道,“可您也瞧见了,诚哥儿跑去凫水,爹爹不说诚哥儿,只罚身边服侍的人;诚哥儿做错了事,叫声祖父,爹爹就不顾了……长此下去……”

  “你啊,太多心了。”盛夫人打断东瑗的话,“当初颐哥儿的祖父比你爹爹还要宠爱颐哥儿。你看颐哥儿现在这样,他小时候可是比诚哥儿还要调皮。孩子才一岁多,你们到底在多心些什么啊?”

  东瑗就彻底无语了,苦笑看着盛修颐。

  盛修颐只得安慰东瑗:“娘说得对,诚哥儿还小……”语气十分无奈。

  可到底不甘心,盛修颐连着几天去盛昌侯身边转悠,都被盛昌侯骂了回来。

  从此,他才不情愿的承认:他的儿子盛乐诚,从来教育方面,他和东瑗一点也插不上手了。

  倒是陛下听说盛修颐“病好”了,宣他重新入朝。

  盛修颐也病了快半年,再推辞下去也找不到理由,只得重新进宫给陛下讲学。至于当初他到底被何人陷害,盛修颐只字不提。

  东瑗也一个字不敢多问。

  万一问出是她最害怕的答案,她自己也承受不起。

  盛修颐入朝第一天,给东瑗带回来一个极大的好消息。(未完待续)

第257节喜讯(3)

    [..]“陛下要大赦天下,你五姐要回京了……”盛修颐从宫里回来后,对东瑗说道

  东瑗忍不住惊喜:“是真的?”

  盛修颐就笑笑点了点她的鼻头,道:“我扯谎做什么?可能七月底,你五姐就要回来你们家里姊妹,除了宫里的淑妃娘娘,只有你五姐和你比较亲近吧?”

  倒也不怎么亲近

  在娘家的时候觉得很平常,可出嫁后,总想着家里的姊妹们

  十一妹在宫里,相见着实不易;其他姊妹还来不及有什么交情,她们就出嫁了只剩下五姐……

  当年薛江晚挑拨东瑗和十一妹的感情时,五姐做过和事佬,东瑗出嫁时,她也陪过那些记忆,放佛就是姊妹的一生,弥足珍贵

  听说她要回京,东瑗忍不住高兴

  “三皇……”盛修颐见东瑗高兴,顿了一顿才说道

  三皇,就是盛贵妃娘娘诞下的皇元昌帝走得急,甚至没能给年幼的三皇封王

  “三皇……怎么了?”东瑗仔细看盛修颐的脸色,小心翼翼问道

  盛修颐则笑起来:“陛下封了他南昌王下个月,他就要去南昌,听说太妃娘娘也要同去……”

  太妃娘娘,就是三皇的母亲、盛修颐的姐姐

  东瑗听到这里,拉了盛修颐的,道:“这不是好事吗?太妃娘娘一辈在宫里过着拘束的日如今随了王爷去南昌,虽然苦了些,可万事自己做主,不是很好吗?”

  盛修颐笑,反握了东瑗的:“我知道,我今日还见到了太妃娘娘,她也是很高兴的虽说前朝有过这样的特例,可说到底是陛下和太后娘娘的恩典只是……以后娘相见太妃娘娘一面就不容易了……”

  见东瑗微愣担忧,盛修颐又笑:“来日方长总归是好事”

  东瑗连忙点头:“的确是好事,你告诉娘了吗?”

  “明日再说吧”盛修颐有些疲惫,起身去了净房,“三弟也见了太妃娘娘可能他告诉了娘呢”

  次日东瑗去给盛夫人请安,果然见盛夫人情绪有几分异样

  三奶奶也来请安

  盛夫人很喜欢三奶奶那份娴静不争,说话也不像以前避开二奶奶那样避开三奶奶,跟东瑗妯娌道:“……听说了吗?三皇封了南昌王,月底就要去江西了太后娘娘特意恩准太妃娘娘同去”

  东瑗笑着安慰盛夫人,又把昨晚安慰盛修颐的话说了一遍

  三奶奶也在一旁道:“我听我娘家大嫂说,宫里规矩多她每次进宫给太后娘娘请安,总是小心谨慎,生怕错了一步我想着,太妃娘娘整日在宫里,更是不易去了江西,没什么规矩,活得也自在,是不是娘?”

  盛夫人连连颔首拉了三,笑道:“说的对,我的儿”然后又对东瑗道“玉儿生了副七窍玲珑心……”

  东瑗也笑

  单嘉玉虽然腼腆,说话行事却是十分惹人怜爱

  盛夫人很喜欢她,东瑗也觉得她很亲热

  听到盛夫人夸赞,单嘉玉微微垂了首,脸颊染了红潮:“我总怕嘴笨,说得不得法,叫娘听着笑话”

  盛夫人就轻搂了她:“我的儿,你还是嘴笨的?那我们都是不会说话的了”

  说得东瑗和满屋服侍的丫鬟们都笑起来

  东瑗和三奶奶请安后,各自回了自己的院

  盛夫人还在想太妃娘娘和南昌王的事,等东瑗和三奶奶单嘉玉走后她跟康妈妈两人唠嗑:“我也不能离了这宅,将来见一面也难不过孩们说得对,可喜太妃娘娘能自在过些日她从进太府那天,就没有舒心过今日有太后娘娘和陛下的这番恩典,也是福气,我应该高兴的……”

  “是应该高兴”康妈妈笑着道

  盛夫人莞尔

  她心里还是舍不得

  说着说着话题就越来越轻松,从南昌王和太妃娘娘身上绕到了诚哥儿身上,又从诚哥儿身上绕到怀着身的两位儿媳妇身上

  “当初阿瑗进门,海哥儿媳妇就跟她不对付,两人一直不温不火的;玉儿一进门,阿瑗对她亲热不已可见两个人的情分如何,要看缘分阿瑗和玉儿那孩有缘分”盛夫人想着两个儿媳妇的和睦,不免笑道

  想到这里,她觉得二奶奶跟着二爷回了徽州府也好

  二性格有些好强,她和东瑗一直不怎么亲热要是让她看到单嘉玉进门就和东瑗亲近,只怕心里怀疑这两妯娌合伙孤立她,又要闹事

  如今这样,最是如意了

  康妈妈没有盛夫人想的那么多,她也喜欢两位少奶奶和睦,就笑着对盛夫人道:“大性格和三奶奶有些像,两人都不是那斤斤计较之人既是妯娌,就是有缘分的”

  盛夫人点点头

  没过几日,关于南昌王的事,京城都传遍了

  不过又传来另一个消息:五皇封了成禧王,他并不跟南昌王去江西,而是留在京都

  太妃娘娘听到这个消息,顿时就反悔,不肯跟南昌王走,要留下来陪着成禧王

  毕竟成禧王才满两岁,南昌王已经快十四岁了,总得取舍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