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香 第21章

作者:作者:15端木景晨 标签: 古代言情

  袁夫人的娘家姓陈,祖籍陕西岆城,靠贩马起家,十分富足。后来袁夫人的父亲刻苦攻读,官拜兵部侍郎中,又嫁女建昭侯府,陈家在京都才算真正立足。

  可老夫人还是瞧不上陈家的家底,除了富足,陈家发家史也太过于草莽,簪缨望族不屑。

  袁夫人说替她娘家侄儿说亲薛东瑗的时候,老夫人就心中怪袁夫人轻狂。有钱就了不得?东瑗可是三朝元勋镇显侯府的嫡亲孙女,嫁到陈家去也太委屈了!

  除了这件事,世子夫人想不到老夫人想见袁夫人的其他原因。

  难道老夫人改了主意,同意把东瑗嫁到陈家?

  世子夫人又想起今日进宫之事。

  太后娘娘、皇后娘娘甚至薛贵妃娘娘都不太喜欢九姑娘东瑗。

  世子夫人叹气,以貌取人的话,太后娘娘大约是觉得九姑娘太妖冶,这等女子放在皇帝身边,皇帝只怕芙蓉帐暖度春宵,从此不早朝了,耽误了朝政,成为千古罪人吧?

  而皇后娘娘和薛贵妃娘娘是担心东瑗圣宠过旺,从此她们地位岌岌可危吗?

  世子夫人看得出,老夫人自然看得明白。

  因为进宫无望,所以想把东瑗说给袁夫人的娘家陈家?

  陈家落户京都根基浅,点着脚尖想巴结京都大户,所以薛家嫡女嫁过去,陈家自然会礼遇万分,对她客气恭敬。

  东瑗长得太秾艳了,嫁到其他人家,婆婆和妯娌会不会忌惮她,从此对她刻薄些?嫁到陈家,东瑗才会得到敬重?

  老夫人是这样打算的吗?

  了解东瑗的脾气心性后,世子夫人心中有些遗憾,像东瑗这般聪慧明理的媳妇,是婆家的福音。可人人第一印象都是她的容貌,反而不会认真思量她这个人,就否定了她是个贤妻良母!

  倘若东瑗性子轻浮,怎得老夫人喜欢?

  老夫人年轻时可是出了名的精明强干的!

  老夫人喜欢她,她的行事秉性就不会差,单单这一点,东瑗就是个值得迎娶的媳妇啊!

  世子夫人想着,又是默默叹气一回,真可惜,还以为可以送她进宫去,帮衬贵妃娘娘一把!可贵妃娘娘分明不是这样想的,她也不想东瑗进宫。在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刻意冷落东瑗的时候,她并没有提携东瑗,而是故意视若不见。

  东瑗嫁到陈家,是委屈了些;可婆家因为地位不及镇显侯府,从而对她刮目相看,亦是好处之一。

  世子夫人想着,心中虽遗憾,却也忍不住笑一回:这下子,建昭侯陈氏要高兴坏了。

第030节教习

  东瑗送走袁太太母女,再三客气让她们时常到府里走动,送到穿堂就折身回了自己的拾翠馆,歇下不提。

  过了两天,蔷薇便免了红莲和绿篱原先的差事,只跟在她身后,然后对东瑗道:“小姐让再选一个人,我想让紫薇跟在学学规矩。”

  东瑗听了,脑海里就迅速掠过紫薇拎着半桶水穿着木屐却健步如飞的模样,顿了顿才笑道:“既叫你拿主意,你拿主意便是。”

  蔷薇面上浮现几缕笑容,感激般给东瑗福了福身子道谢。

  然后笑着解释给东瑗听:“紫薇不太会说话,做事却勤勉。”

  东瑗手下的针黹不停,淡淡绣着一副海屋添筹的花样子,准备过了年给老侯爷和老夫人做两双鞋,等三月份老侯爷生辰时做寿礼。

  她的绣活不算出彩,亦是自己的心意。

  蔷薇见东瑗表情平淡,看不明白她对这件事的态度,心中惴惴,一边奉茶,一边闲聊般笑道:“小姐,前年紫薇进府当差,还是我娘保她的……”

  东瑗手里的纤细绣花针一顿,抬眸望着蔷薇,眼眸清湛盈盈:“蔷薇,从前我不管交代橘香和橘香做什么,都不会再过问。既叫了你拿主意,我自然是信得过你。你才来,不晓得我的脾气,我向来用人不疑,你放心做事吧!”

  蔷薇愣住,心尖涌动了些许感激。

  片刻,她稳住了心神,笑道:“小姐,我用人不避亲,怕总怕旁人多言。与其旁人说三道四,不如自己跟小姐说明了好…….”

  用人不避亲?

  见蔷薇很想把她和紫薇的关系说清楚,东瑗就放下手里的针线,接过蔷薇奉的茶,笑着问她:“你们是亲戚?”

  “不算亲戚。”蔷薇见东瑗愿意听,就连忙道,“她在我家里住过一年多。”

  东瑗微微颔首,示意她继续说下去。

  “三年前,也是滴水成冰的深冬,我爹和几位管事对了账,去崔仙楼吃酒,晚歇回来,看到西边院墙躺着个孩子,九、十岁的模样,穿着一件毡袍,怪模怪样的,打着赤脚,昏死在墙角。我爹不忍心,就抱她回家吃了杯热汤。醒来后瞧着,跟我四妹差不多年纪,又说是北边牧人家的,大雪盖了牧场,牛羊都冻死了,就逃到了盛京。一路上爹娘和长兄也去了,只剩她。我爹动了恻隐,就说留下她……”

  蔷薇看了眼东瑗,见她认真听着,继续道,“我家里也不富足,我妈就不想要她。但见她可怜兮兮的,又做事勤快极了,我妈也动了心,她在我家住了一年多,前年府里买丫鬟,我妈见她这一年又勤快又寡言,心中喜欢她,想着替她寻个前程,就送了她进府。我妈在荣妈妈面前走了几遭,死皮赖脸把她塞到了老夫人院里。”

  东瑗又抿了茶,问蔷薇:“你们家姊妹几人?”

  蔷薇一愣,不知何意,老实道:“兄弟姊妹六人。我大哥是二房的三少爷跟前服侍的,从小的恩情,三少爷放了四川知府,我大哥也举家跟着去服侍了。二姐是二房四小姐跟前得意的,跟着去了定远侯府。我家里排行老三,下面有两个妹妹,一个弟弟…….”

  东瑗听了,目露赞许:“你们家人口多,生计也难,你爹娘还能收养一个小孤女,是宅心仁厚的。”

  谁家愿意多个人吃饭?像莫管事家里,是府里有定制的小丫鬟照拂的,不需要一个孤女替他们做粗使丫鬟,还是把紫薇能留下来,无疑是雪中送炭的恩情。

  莫管事夫妻是心地善良之辈。

  父母如此品行,蔷薇能差点哪里?

  东瑗欣慰的是这个。

  而蔷薇听到东瑗夸奖自己的父母,脸微红,而后又与有荣焉,谦虚说是举手之劳。

  “既是这样,你带着紫薇,在屋里服侍吧。”东瑗笑着放了茶盏,重新拿了针线。

  “多谢小姐!”蔷薇又福身,还不忘解释一句,“紫薇是吃过苦的人,她最懂感怀。小姐对她的好,她会全心全意服侍小姐的。”

  东瑗一愣,须臾跌了眼帘,淡淡嗯了一声。

  举贤不避亲,这个蔷薇有些胆魄;想到的不仅仅是她自己,还有东瑗,才把紫薇调到屋里服侍,她是个忠心耿耿的。

  但愿她表里如一。

  腊月二十二,世子夫人派人去了建衡伯府,接五夫人杨氏回镇显侯府。

  早上派人去接,却到黄昏时分过了酉初三刻才回,中间发生了什么,世子夫人一句也不敢跟老夫人提,只说建衡伯夫人舍不得五夫人,才耽误了。

  东瑗和十一姑娘薛东姝留在老夫人处吃晚饭,五夫人杨氏衣着锦簇来请安,老夫人语气淡淡说了句:“回来了?早些歇了吧,我这里不用服侍的。”就端了茶让她出去。

  五夫人眼睛瞟了下东瑗和十一姑娘薛东姝,有些不快,给老夫人行礼告退了。

  五夫人一走,老夫人唇角有抹冷笑。

  东瑗和薛东姝埋头吃饭,权当没有瞧见。

  腊月二十三祭灶后,家里处处开始贴春帖、挂灯笼,喜气洋洋,新年的氛围越来越浓,东瑗的心情也逐渐好起来。

  她喜欢喜庆的节日。

  五夫人回府后,得知十一姑娘寄养在五爷原配韩氏的名下了,居然风平浪静的。

  东瑗有些诧异,还以为她要大闹一场。

  “你去打听打听,五夫人怎么说十一小姐的事。”东瑗对蔷薇说道。

  这好似是东瑗第一次见她去打听事,蔷薇受宠若惊般去了。

  橘红便蹙眉对东瑗道:“小姐,您怎让她去?她才来,别没有打听出什么,反而叫夫人抓了把柄!”

  东瑗笑道:“她在老夫人屋里也是二等丫鬟。她是家生子,自小就在府里玩耍,哥哥姐姐以前都是少爷小姐身边得力的,论人脉亲疏,你不及她的。看看她回来怎么说。”

  两盏茶的功夫,蔷薇便回来了,对东瑗道:“小姐,五夫人想给十二小姐从外面请个教习嬷嬷,这几日都在筹划这事,就顾不上十一小姐了。”

  从外面请教习嬷嬷?薛东琳身边有乳娘和丫鬟,还要请教习嬷嬷?

  再说了,府里的妈妈什么教不了,非要外面的?

  东瑗想起那日出宫后十二姑娘薛东琳的得意,忍不住扑哧一声笑出来。

  橘红一头雾水,问蔷薇:“十二小姐都十三岁了,请教习嬷嬷做什么?”

  蔷薇有些不好明说,看了眼东瑗。这些事她心中清楚,但是不能从她心中说出来。

  东瑗便对橘红笑道:“大约是教十二小姐一些宫廷礼仪吧!”

  “宫廷礼仪?”橘红愣了愣,倏然变色道,“小姐,太后娘娘看中了十二小姐吗?她要进宫做娘娘啊?”

  “悄声些!”东瑗压低了声音,忍不住又笑,“十二小姐觉得太后娘娘看中了她,可我瞧着未必。你等着,有笑话看呢!”有些孩子气的促狭。

  橘红被东瑗的语气逗得笑了起来。

  蔷薇见东瑗在橘红面前说这些,就知道东瑗对橘红的情谊,并不是主仆,而似姊妹,眼眸微黯:什么时候,她也能得到小姐这样的信任啊?

  可想想橘红在小姐身边都五年了,她又心存希望,微笑起来。

第031节圣旨

  腊月二十四除尘过后,家里便忙着过年的诸事,世子夫人荣氏整日脚不沾地,回事的一拨一拨全部紧着她一个人。

  当五夫人杨氏亲自登门,说要请教习嬷嬷的时候,世子夫人微愣,瞬间就明白过来,心中有些不耐烦。倘若是平常,她还能委婉点拨五夫人几句,此刻她又忙又累,情绪不善,不冷不热说了句:“五弟妹,等过了年再说不迟。正月里拜年的时候,不妨和建衡伯夫人商议,看看她老人家可有好人选。”

  建衡伯夫人并不是愚笨之人,但愿她比五夫人母女清醒些。

  五夫人没有听出世子夫人的推脱之意,却也想应该跟母亲说说,顿时改了主意,笑道:“那我不打搅大嫂了。”脚步轻盈回去了。

  世子夫人又好气又好笑。

  等回事的婆子们都去了,抱厦里只剩世子夫人和身边最得力的荣妈妈。荣妈妈给她递了杯参茶,让她养养精气,劝世子夫人:“您何必跟五夫人兜圈子?不如明了说,省得她到时美梦不成,心中记恨您!”

  荣妈妈听世子夫人说过那日进宫诸位姑娘的表现和老夫人的态度,知道肯定不会是十二姑娘进宫。

  可五夫人洋洋自得来要教习嬷嬷,分明就是误会了。

  世子夫人这样拖延着,等宫里下了旨,送旁的姑娘进宫时,五夫人大约会以为世子夫人早就知道,只等那日看笑话,从此就埋下了怨恨。

  妯娌之间,抬头不见低头见,最忌讳这些。

  五夫人又是个不省事的。

  “你没见我这忙得脑壳都疼么?”世子夫人喝了茶,微微叹气,“你也晓得她,不到黄河心不死。既然她动了这个念头,现在告诉她,她还不知道闹出什么事来!你忘了十姑娘…….”

  说罢,她微微一顿,把十姑娘的话遮掩过去,才继续道:“快过年了,她要是闹起来,五房又不安生,一家子谁都别想痛快!任由她吧,该怨就怨恨,我难道要看她脸色过日子么?”

  荣妈妈笑:“也是!”

  如今世子夫人是长嫂,主持家里中馈,等老侯爷驾鹤西去,世子爷承袭,世子夫人就是镇显侯夫人。

  到那时,五房要分出去单过,五夫人如何闹腾,碍不了世子夫人的眼;倘若不分出去,就是在世子夫人手下讨生活,五夫人还敢如何?

  蔷薇打听到杨氏去了世子夫人那里说教习嬷嬷的事,被世子夫人拒绝了,又惹得拾翠馆众人笑了一回。

  转眼间,便是除夕夜。从早上开始,家里佣人、主子都忙碌不停,俱洒扫庭院,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祭祀祖宗。

  镇显侯府热热闹闹的,几十口人坐了四桌,团团圆圆吃了年夜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