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香记 第71章

作者:石头与水 标签: 古代言情

他从来没有见过这样鲜明的色彩,石青、雪白、湖蓝、玉青、赫红、大红、桃红、胭脂红,还有两色相间的精美布料。

不是绸缎,就是纯粹的棉布。

纵然在乌伊见过自家县尊身上的细棉布裁的衣裳,到月湾后,也见到裴县尊、裴太太亦是用这等精良棉布裁衣,但从织机上,还是第一次,这种细致精美在室内自然光线中泛着一丝雅光的棉布呈现在林主簿面前。林主簿几不能置信,他忍不住上前轻轻的用掌心摸了摸,面料的柔软透过掌心的肌肤传给大脑,林主簿不禁道,“真是好料子。”

白木香矜持一笑,小财腆了腆肚子,收着下巴,努力不表现出骄傲来。

白木香请林主簿出去说话,林主簿这话就没个完了,“倘非亲眼所见,我真不相信世间竟有这样好的棉布。我服了,我真是服了。”说着朝白木香拱手,“我在老家也见过姐妹母亲织布,不瞒您,再没见过您这里这样好的布。”

“过奖了。”白木香道,“布和布也不一样,刚刚你见的是最上等的木香布,这里还有普通的月湾布。”白木香请林主簿去了另一间织机的屋子。

果然这里的布打眼一瞧就差了一等,不说旁的,那种雅致光泽就暗淡许多,但这样的布拿出去,也是市面儿上的上等棉布了。

林主簿想了想,问了个很内行的问题,“我看旁的棉布,多是织出棉坯布再进行染色,您这里的料子,倒有一半是桨染纱线后直接上织机织出颜色来的。”

“其实先染纱线,还是织棉坯再染,差别不大。”白木香请林主簿到一间用横平竖直的木架挂着许多棉布料的屋子,这屋子的窗户应该是改建过,较之寻常北疆惯用的小窗要宽敞许多,而且,房间坐北朝南,光线极好。阳光透窗而入,勾勒出架子上一列列精致面料,蓝如天穹、绿若翡翠、红似樱桃、白若初雪。

“我自小在乡下长大,那时穿的衣裳也是买了坯布到染坊去染的,县里没好染坊,染出的土布爱掉色不说,颜色也得看染色师傅的手艺,湖蓝染成亮蓝,天蓝染成灰蓝。待到府城,棉布染色的手艺比县城强,可要我说,他们的颜色调的一般,而且,棉布固色可是一门学问。你看我们这颜色,刚刚他们织的有颜色的料子是人家定的成货,专门就要那些颜色的。我们本身能染的颜色更多,蓝色就有二十种,红色多达五十种,常见的青色、灰色、玄色等也都有,客商要直接染色的成布也行,买我们的染料也可以。”

白木香的指尖仿佛晕着光,引着林主簿的视线在一排排的布料上逡巡而过,而后在一块大红的料子前停住,指尖灵巧一挑,将这块大红的料子递给林主簿。林主簿接过,有些讶意,“这是块绸料,太太您这里也织绸么?”

“我并不织绸,但这块正红的绸料是用我的染料染的。”白木香道,“世间最难染的就是正色,你这块大红,染色之后晾晒,有严格的规定,什么样的天气晾晒多久,时间不够或者时间过久都不是正红。”

林主簿问,“这染色方子也是您琢磨出来的?”

“染色方子我不免费提供,你们如果用得花钱买。”

“自然自然。”林主簿望着白木香大大的神采飞扬的杏眼,从相貌看就是聪明有灵性的相貌,但白木香这种改织机制染料的才干,仍是令林主簿大为惊诧,“我们大人提起您必说您一代才女,太太您改织机,琢磨染料方子是不是有什么窍门?”

“这要告诉了你,我吃饭的家什都没了。”

“跟随在太太身边的人定然不少,要这么容易被学去,早遍地天才了。”林主簿厚着脸皮请教,“不瞒您,我家里也有个闺女,您小时候读什么书,跟下官说说,待我回去也叫我闺女去读。”

白木香摆摆手,“我不过是看过祖父留下的几本旧书,当初会改织机主要就是家父早逝,说句实在话,就是想织些好布多卖银钱,制染料也是一个理,坯布与带颜色的布也就差染色这一道工序,价钱却能差出一成,倘颜色够鲜亮够好,能差出两成价。我为着吃饭,自然用心。”

林主簿深觉裴太太年少不易,是个奋发上进的人,林主簿眼中掠过一丝感佩,“您这技术,只要不传出去,是咱们北疆头一份儿啊。”

“不只北疆,大江南北,我这技术都是头一份儿。去岁我的木香布就被选为贡品,呈进宫中。我的族人到江南做生意,江南的面料商一样要定我的布。”白木香神色中带着傲然,对林主簿一笑,“在我老家,三乡五里都是用我的织机织布,不论谁用我的织机,前三年给我纯利润的三成,之后便随他们用了。这价钱还算公道?”

“岂止公道,您完全是惠泽乡里。”

“你们乌伊县都一样,也是同样价码。”白木香笑,“我已有了新织机,新织机的技术暂且保密,不向外传,这得请你们体谅了。”

“这是应当的。只是您将来传授新织机时还请将我们乌伊县列入名单之内,什么价码都听您的。”林主簿恭恭敬敬的一揖。

“这没问题。”白木香示意林主簿不必多礼,两人又商量着乌伊县派手巧可靠的姑娘过来学技术的事,还有技术输出打造织机的事。

一直到中午,就要工坊吃的午饭。

白木香这里的饭菜不差,却也说不上多讲究,不过,都是实诚饭菜。林主簿还有一事,说,“我看浆纱弹棉的活都不轻松,这样活计,男子来做会更轻松,您为何不雇些力大的男子来做呢?倘是为避男女之嫌,另择一小院儿便是。”

白木香咬一口茶香豆干,慢慢的说,“以前在我老家,寻常农户里,下田种地以男人为主,毕竟,男人力气更大。男人出了力气,回家吃最好的干粮,说话也是整个家说了算的。偶尔心气不顺,打媳妇出气也不稀罕。自从村里开始织布,女人织的布能直接换来银子,补贴家用。村里打媳妇的事都少了,哪家生个闺女也不说是赔钱货了,家里吃肉,妇人女孩儿也都能分上一口。我们村儿姑娘说婆家,三乡五里抢着要。”

“因为谁挣钱,谁就有价值,而有价值的人,才会受到尊重。”

第68章 幸灾乐祸

聪明令人惊艳,但是, 怜悯会令人震憾。

哪怕听到这番话的是一个男人。

林主簿能感觉到白木香对同为女子产生的同情之心, 以及她力所能及会做的帮助。林主簿想的是,下次再来月湾, 我把我闺女带上。

虽然林主簿认为男尊女卑天经地义,但他是亲闺女,而裴太太是个非常有才能的女子,林主簿不介意闺女以后厉害一点,起码嫁人在婆家不吃亏。虽然他不认为自己闺女会遇到混账男人, 但是, 闺女能干些也不是坏事。

白木香这里用工都是女子,而且,白木香本人对女性偏爱同情, 那么, 乌伊县派来学技术的也要选择女子才行。午饭后,两个人继续谈派多少人的事情,白木香给出一些建议,而且,白木香非常大方, “她们过来, 开始头一个月都是先学着上手,我这里是按干活多少计价, 乌伊过来的人是一样的, 住宿我也准备好, 你只管放心。”

林主簿连忙说,“都听您的。”人家免费教技术还发工钱,这样的好事,也就在裴太太这里见过。寻常去给铺子做学徒帮工,头三五年都是给师傅做免费下人使唤,哪个会教你真本事,更不用说发工钱了。

“不过,”白木香话音一转,“这些织机怎么造,你们买回去自己琢磨我就不管了,开始你们必是从我这里买的。我这里有几个木匠师傅,一直在给我做织机。织机什么价钱,他们说多少是多少,你们不要还价。他们不容易,怎么也要让他们赚些。”

——

林主簿一直在月湾县住了五天,跟他一道过来的粮商棉商在头一天就把货物出手了,这几天主要是在月湾县走一走。最后,林主簿跟白木香商量,想带着棉商粮商再看一回织布作坊,白木香也没拒绝。

白木香对于技术输出的事驾轻就熟,参观结束后把契约递给林主簿,让林主簿拿回去细看,里面林林总总一两百页,连关于布料名字的约束都有,木香布的名字是不能随便用的,这个名字,只有白家人织出来的最顶级的棉布才能叫木香布。

便是朝廷里木香布的贡品,一年也不过五十匹,再多是没有的,织不出来。

林主簿表示,一定会拿回去细看。

跟着林主簿过来的棉商粮商,其实就是当地勉强算是大户且有威望的两个人,细打听了这里还要不要继续收棉花的事,他们帮着去收棉花,非独是为了收棉花赚些银钱,也是为了与县尊太太搞好关系。他们已经决定,回家就让家里最伶俐的闺女加入县里过来学手艺的技术团队,可真是了不得啊,这样的技艺学回去,一辈子饭碗就有了。

而且,县尊太太教的还不是最顶尖技术,最顶尖技术人家暂时不教,这也无妨,咱先学容易的。反正那最顶尖的,就县尊太太会,旁的人都不会。

林主簿急着回去复命,这里事情差不离,便辞别了裴县尊夫妇,带着随从回自己县去了。

林主簿刚走,新伊的波斯商人哈维尔的商队来到月湾,哈维尔一身月白色绣花长袍,颇有异域风情。英俊的哈维尔带着白文的书信而来,还有送给裴县尊和裴太太的礼物,两柄精美嵌宝石的波斯弯刀,两张华美的波斯细绒地毯。

哈维尔亲自从随从手中打开礼品匣,先将两把放在雕花红匣的银色波斯弯刀郑重的双手送上。

白木香很郑重的接受了礼物,“这实在太贵重了。”

“这是我们波斯人表达敬意的方式。”然后是两块尺见方的波斯地毯。

两方地毯非常小,卷在一起,系着彩色的丝绸带子交到白木香的手上。白木香解开丝带,不禁惊呼出声,“简直巧夺天工。”上面是一幅紫色嵌金色瓶边的波斯风格的宝瓶,周围稀疏错落的是几团洁白的绣球花伴着绿叶簇拥在旁,画面不算复杂,但是不论宝瓶还是花卉都栩栩而生,一片叶子在阳光下闪烁的绿色都细致到十几种深浅不一的绿来完成立体构图。而且,这与东方习惯的刺绣不同,波斯地方应该是另一种手工编织的方式。据白木香这位行家入手一摸,就能知道这里面用的不知是羊毛,应该还有染色的丝线和棉线。

倘是在关内,这样的一幅刺绣都要百两银子,何况是一对,做成插瓶之类的摆件,价钱会更高。白木香连忙说,“这太贵重了,我不能收。”

上一篇:清寥记

下一篇:五月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