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恩难负 第3章

作者:徐风吟 标签: 强强 天作之合 甜文 朝堂之上 古代言情

  **

  鱼听雪走后,拓拔晗推门进来,可直到他坐下,青音都不知在沉思什么。

  他敲了敲桌子,青音猛然回过神来。

  “殿下。”青音站起身,转身从枕头底下拿出一张纸,恭敬放到拓拔晗手中。

  他展开一看,赫然正是西楚重臣的各种信息,他叠了起来放到胸口,随口赞道:“做的不错。”

  “刚刚那是何人?”

  “是……丞相之女鱼听雪。”青音思忖半晌,最终如是说道。

  拓拔晗有片刻的惊讶,那姑娘看着是个乖巧规矩的,竟会放下身段来这种地方。

  但随后他便不甚在意,点点头走了出去。

  --------------------

第3章 读书人

  ================

  万籁俱寂,月白如雪,清寂冷辉洒满青石台阶。鱼听雪的房中却依旧灯火通明,尚能看到她抱膝而坐的身影。

  青音的字字句句就像古寺洪钟,在自己脑海里一遍遍回响。

  作为女子,她已比大多数人幸运,出身显赫,有机会读史明理,自该为她们走出一条路来。作为读书人,她亦有责任去教化百姓,为苍生谋一份安稳。

  命若浮萍又如何?

  今日落子生根,谁又能知晓来日是否可以开花结果呢?

  她嘴角露出笑来,熄灭了烛灯。

  翌日一早,她前去母亲院子,却被告知母亲一早便入了宫。她又套了车去宫门口等候,虽说母亲未曾留下片语,她却能猜到母亲是去求太后了。

  只是这天家旨意,又怎么可能朝令夕改?母亲不是不懂,只是仍旧想用尽一切手段留住自己。

  鱼听雪对这并无多少留恋,只是舍不得双亲。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可自己这何止远游,此一去恐怕今生都再无相见的可能。

  临近晌午,未见母亲出来,反倒是皇帝身边的内侍走了出来,见鱼听雪等在一旁,立马堆起笑走了过去。

  “奴才见过公主殿下。”说着便作势要跪下去。

  鱼听雪忙伸手虚扶了一把,温言道:“公公不必多礼。”

  “哎呦殿下,您在这就好了,奴才不用再去相府跑一趟了,”内侍满脸堆笑,老脸上布满了褶子,“您快随奴才进宫吧,陛下正等着您呢。”

  “陛下因何事寻我?”鱼听雪说着摘下腕间镯子,塞到内侍手中,忧虑道,“我母亲一早就进宫了,莫非是母亲出了事。”

  内侍不动声色地将镯子收了起来,闻言摆手道:“丞相夫人正在太后宫里喝茶呢。可陛下找您奴才们也不知道是为何事。”

  “多谢公公了,劳您带个路。”

  听闻母亲没事,她总算不再惊慌,落落大方的跟在内侍身后进了宫。

  一路七拐八拐,内侍带着她到了承德殿,这是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她在门口站立许久,才被传唤进去。

  殿内亮堂如新,皇帝坐于宽大桌案后的椅子上,正埋头批改奏折,身后是摆满了书籍的书架。

  听到脚步声他停下笔,眸光锐利地看向鱼听雪,她站在距离五米的地方,平静地与其对视,也未曾行礼。

  似是过了许久,又似只是一瞬,内侍出声提醒她。

  鱼听雪垂下眼皮,遮掩住眸中情绪,双手提裙跪倒在地:“臣女鱼听雪拜见陛下。”

  “起来吧。”皇帝又恢复了慈和的模样,指着一旁的椅子让她坐下,鱼听雪摇头拒绝。

  皇帝轻叹一声,眉间神色似是极为愧疚:“公主年幼,让你代替和亲委屈你了。”

  鱼听雪笑了笑没说话,她今年十七,公主可只比自己小一岁。

  皇帝抬手屏退了众人,温和道:“你可有什么心愿,说出来朕尽量满足你。”

  她刚想说没有,又心念一转,俯首恭敬道:“陛下,臣女的母亲尚未有诰命加身,臣女此去恐再无归来之日,唯一放心不下的便是母亲。”

  皇帝点点头:“是该如此。”

  他起身从桌案后走出,话锋又一转,似诱惑似威胁:“鱼听雪,你可愿替朕做一件事?”

  她尚未回话,他又自顾自道:“如果西楚能拿到漠北的边防图,那便可以最小的损失攻下漠北。”

  “而你就是西楚的大功臣,届时朕可许你一切要求,不管是太子妃之位,还是你鱼家世代袭爵,朕都可以满足你。”

  “鱼听雪,你愿意做这个大功臣吗?”皇帝居高临下地俯视着她,威压十足,不容拒绝。

  鱼听雪衣袖下的手紧紧攥着,后背出了层薄汗,她向后退了一步,盈盈拜倒:“臣女愿为陛下效劳。”

  她今日要说出不愿二字,恐怕连承德殿的门都走不出去,母亲也会被自己牵累。

  而至于他所许的那些承诺,更是无稽之谈。在西楚攻打漠北时,自己就要第一个被杀掉示威,又何来日后的太子妃,爵位世袭呢?

  皇帝赞许地点了点头,双掌轻拍,门外走进来一黑衣女子,神情冷漠。

  “这是飞鸢,日后在漠北,便由她护着你。”

  “是。”鱼听雪低垂着头,神情冷到了极致。

  **

  东街大使馆。

  霞光透过窗格照进屋子,地面上形成斑驳影格,自成画卷,可屋子深处却显得有些幽暗,不甚明朗。

  拓拔晗坐于桌案后,仔细擦拭着手中之剑,似是出了神。外面走廊传来轻微响动,不知藏身于何处的荆乌幽幽出声。

  “莫乘风来了。”

  他擦拭的手一顿,随后响起了敲门声。

  “进来。”

  门扉“嘎吱”一声,门口出现一道麻衣身影,身材干枯瘦小,头发灰白,脸上覆着一个玄铁面具。

  他合上剑鞘,抬头看着这个向来寡言少语的老者。

  此人他并不了解,只知晓多年前他凭空出现在漠北,只借一条收剿江湖势力之策一跃成为王庭座上宾,地位尊崇。

  而漠北这些年蒸蒸日上,亦得利于此人的治国良策。此次父王不知何意,竟将他也派了出来。

  “莫先生找我有事?”

  莫乘风的腿脚有些不好,短短几步路走了许久,他坐下歇了口气,嗓音嘶哑地问:“殿下下一步欲待如何?”

  拓拔晗起身提起茶壶,走到他面前倒了一盏,恭敬递给他:“莫先生以为如何?”

  “我刚接到消息,徐峥已出了燕北境,不出十日便要抵达太安城,”莫乘风端起茶盏吹了吹茶叶,又道:“今日晌午赐封公主的诏书也已下达。”

  他坐在了桤木桌子另一侧,试探着问道:“先生的意思是让我尽快辞行返回漠北?”

  莫乘风嗤笑了一声,似是觉得他这个问题有些幼稚,他反问:“殿下觉得徐峥如此急于回京是为何?”

  拓拔晗手指在桌面轻敲,眯着眼道:“徐峥这老匹夫向来视我为死敌,一直都想弄死我,此次匆忙返京,估摸着是想把我的命留在太安城。”

  莫乘风一瘸一拐往外走,嘶哑声音传了过来:“殿下比大殿下聪明上不少。”

  **

  入夜,亥时。

  鱼听雪侍奉母亲吃完安神药汤,关门出来刚想回房,便被父亲身边的随侍拦住。

  “小姐,老爷在书房等您。”

  鱼听雪点点头,跟在他身后往书房走去。泠泠银霜洒在鹅卵石铺就的小道上,略显孤寂。

  随侍推开门,她跨过门槛走进屋内。

  烛火昏黄,光影摇曳,鱼言哲坐在桌后捧着本书在读,头发花白。

  “父亲,您找我?”鱼听雪压抑着心头的酸涩,扬起笑脸,上前将烛火拨亮了些许。

  鱼言哲似是才注意到她来,“哎”了一声,放下手头的书,站起身到了桌榻旁,招了招手。

  “听雪啊,来陪爹下两盘棋,”他将棋盘寻了出来,摆在桌上,笑呵呵道,“咱父女俩好久没下棋了。”

  鱼听雪夹了两块银丝碳放进火炉内,又将茶壶架了上去,不一会水便滚开了,捻了两簇茶叶进去,茶香四溢。

  她倒了两杯放在桌上,坐在鱼言哲对面,佯怒道:“是啊,爹爹太忙了,都好久没陪我下棋了。”

  “是是,怪爹太忙了,该罚,”他摸了摸鱼听雪的脑袋,看着她一脸怒意的模样,又似回到了小时候她抱着自己的腿撒娇的样子。

  “那爹爹一会让我三步?”鱼听雪眨了眨眼,狡黠道。

  鱼言哲却已经落子了,捻着胡须道:“那可不行,我们听雪的棋艺可不差。”

  鱼听雪微微一笑,也落了一子。

  “听雪啊,此事你是怎么想的?”鱼言哲喝了口茶,眼睛盯在棋盘上,听不出情绪地询问道。

  即使他没说什么事,她却知晓。

  鱼听雪紧随一子,沉默着没说话,屋内一时间只有茶水咕嘟声和落子声。

  “我幼时读书,读到孟夫子的那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那时只以为是有钱的人应当接济穷苦人家,而这么多年我也的确是如此做的。”

  她又落了一子,围棋之上白子已被黑子包围。

  “可如今我已懂得了它真正的含义。达者,济天下,可何为天下?家国吗?”

  她摇了摇头,否定了这句话。

  “天下者,宇内四方。”

  “漠北贫苦,物资稀缺,所以才野蛮,而这并非他们的错。漠北要治国、要教化,便需要读书人。”

  她抬眸一笑,绝代风华。

  “而我,也是读书人。”

上一篇:固伦纯悫公主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