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墙万仞 第47章

作者:平章风月 标签: 古代言情

  锦屏没料到皇帝会这样突兀地发问,她背脊发凉,跪在皇帝靴前,叩首下去,“主子圣明。”

  皇帝重复着她的话,语调也有些森然,“圣明……你是从前跟着毓景的,却没学来她半分好处。御前的人忌讳多嘴,更忌讳生一些虚妄的念头,朕早就与你说过一次,想来你是,过耳就忘。”

第89章 当时唤渡

  李长顺虽然不明根底, 字里行间,却也知道锦屏是犯了错。早就说过这丫头心比天高,当初罚去四执库, 就该让她在四执库待一辈子。只因毓景念在师徒情分上,变着法地替她开路,才让她重新回到御前当差。如今主子爷冷不丁这样发问,想来昨天晚上的事情,与她脱不了干系。

  李长顺顺势道:“主子,按规矩……”皇帝却打断他的话,只说, “退下吧。”

  皇帝偏头, 望向窗外,禁城的夜晚,只能看见一半的天幕与一半的高墙。他心下凄凉万分, 又觉得头昏脑胀, 仿佛生生世世都不得超生一般。皇帝说,“拿一盏灯来。”说话间已然下了炕,往殿外走,他走得快,李长顺跟在后头, 赶忙接过四儿递来的一盏琉璃宫灯,恭恭敬敬地递给皇帝。皇帝默然接过了,却并没有往穿堂的方向走, 反倒是往宫人的榻榻里去。他穿得单薄,外罩的石青色褂子悬在肩头, 愈发显得整个人憔悴清瘦。

  德佑、四儿相互对视一眼, 都没敢说话, 李长顺踌躇半晌,重重叹了口气,“你们都别跟着。明儿就算是刀架在脖子上,也得把刘太医请来养心殿。”

  榻榻里寂静,隔着十步远挂一盏灯,将皇帝的影子拉得长。乌鸦立在树枝上,振着翅膀,扫得树叶哗啦啦地响。透过窗隙,却看不清她睡了没有,睡得好不好。明明只隔着一扇门,他却不敢进去,更不敢惊动。他缓缓伸出手来,想要去触碰什么,惟有夜风绕过他的手指,他的手伸到一半,隔着窗户,终究收了回来。

  他竟然对不住她,这样多。

  皇帝到底是病倒了,从白日里开始发烧,整个人都是倦倦的,没了精气神一样。李长顺伺候他这么多年,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主子爷,以前哪怕再累,再难,他的稳定恒常,是让人安心的所在,仿佛只要有主子爷在,哪怕外头兵临城下,也自有解决的办法。

  可如今这样,哪个能来劝他呢?五内郁结,积郁久了逼出病来,药石医得了身子,医不好心。

  因着圣躬抱恙,免了常朝。各部大臣得了消息,按照惯例要在这种时候表一表孝心。于是请安的折子足足比寻常多了两三倍,折子上来,该批复的还是皇帝,纵然是病了,纷纷扰扰的政务从来不会忍心给他一点喘气的时间。

  太皇太后得了信,就算先前生皇帝的气,到底捺不住性子,亲自来养心殿看皇帝。昨夜三更天的时候下起雨,春雨绵绵,闹得人也好没精神。太皇太后由苏塔与芳春搀着下了步辇,李长顺得了信,一早就迎在廊下等候。老太太见这他就指着鼻子骂:“冻着了也不赶快请太医,非要由着他的性子,熬到这一日。须知这病拖不得,愈拖愈坏。你们跟前的人,未免太不上心!”

  太皇太后就要进去,李长顺跪在老太太跟前,望了四周一眼,低声说,“老主子,主子爷正在里头跟人议事呢。”

  “议事!”这话倒把老太太回懵了,凤头鞋迈了一半,没好气地收回来,瞪着李长顺,“都这样了还议事!议的什么事?有什么大事非要没眼色赶在这种当口来议?”

  李长顺燥眉耷眼,小心翼翼地回话,“是宁古塔那头的事。”

  太皇太后便不则声了。老太太站在风口上,张了张嘴想要说点什么,却发现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她轻轻叹一口气,苏塔托着她的小臂,她却茫然地偏过头来看着苏塔,喃喃问:“我是不是错了。”

  苏塔知道她心里苦,事情变成这样,人人都苦。宫墙之下的哪个人不是可怜人,人人都有自己的苦,只是没法说,也分不出什么对与错。

  太皇太后又道,“我知道是催逼他紧了,他有什么错,摇丫头又有什么错?我知道他在前朝看似威风,实则势单力薄。宗室们纵然向着他,也有自己的私心。绰奇与额讷的事他没有办法,就连强行为舒宜里氏求个清白,都是困难重重,一个世家能抵得过两个?若没有他护着,估计舒氏到了宁古塔,几乎没了人。我懂得他的难处,我想她也懂得,可是有什么法子,种什么因得什么果,到了今天这样的地步。”

  苏塔安慰道:“先前忌惮着托奇楚氏与鄂硕特氏,纵然受欺负,也不敢声张,怕误了大事,打草惊蛇。老主子,主子是您一手带起来的人,您得信他,每一步棋,都有他的思量。”

  东暖阁里出来个人,太皇太后定睛一看,是当年力图替硕尚说话的徐惟直,那时他凭一己之力,在朝堂上公然顶撞绰奇,继而摘帽取翎,自请放归。皇帝虽然万般不忍,也没有法子,准他回建州老家。

  太皇太后仿佛瞬间了悟,什么颓废什么宗室离心,什么病重废朝什么不见太医,她的孙儿比谁都明白如何暗度陈仓,如何借力打力。

  徐惟直向太皇太后揖首问安,老太太含了气定神闲的笑,亦朝他颔首,“徐公一向还好?乡野之乐固然留人,隐于其间,不如致君尧舜。”

  徐惟直笑道:“托老主子、主子洪福,一切都好。臣子昔日不懂事,做了祭仲,好在迷途知返,效身于君,尚不算太迟。”

  老太太进去时,皇帝正在理折子,见她来了,从炕上起身,太皇太后却说不必了,挥挥手,让东暖阁的人都下去,一扇门内只留下祖孙两个。老太太今日穿着一身雀梅色的春袍,老人家怕冷,在外头罩上件黛色方领对襟褂子。她提袍往炕边坐下,锦屏进来奉茶,是她吃惯了的六安茶。太皇太后端详起皇帝的神色,皇帝本就清俊,这几日消磨得瘦了好些,反倒多了些朗然的风骨,老太太啜口茶,慢慢道:“我却不知该说你糊涂,还是说你聪明!”

  皇帝眉目平和,“孙儿的心思,再瞒不过玛玛。”

  太皇太后轻轻叹了口气,“那日你问我,求不得,是命不是?如今我只能告诉你,是。生在天家,这就是你的命。”

  皇帝默然半晌,炕桌上原本摆着一大束桃花,到底委败了。他迟迟不肯换,可是天下间哪有长盛不衰的花呢?

  皇帝掩面嗽了一阵,沉沉叹了口气,他的目光澹然,如同云雾中的山岚,他答道:“孙儿知道,孙儿还是那句话,没有办法。既已种下前因,就必要承担后果。她的玛玛已经没有了,我只想要她好好的。纵然恨我、怨我,也比没有念想好。如今不过是偷来的时光,能有一日是一日罢了。如今我拼尽气力,偿还清楚,等尘埃落定之后,她是去是留,孙儿都不会强求。”

  寻常午歇的时候,皇帝惯常歇在东暖阁的次间的随安室内,明黄帷幔重重低垂,苏合香升腾四散,无声无息。

  摇光在东暖阁里收拾折子,她近来总爱在窗前枯坐发呆,不知道该做什么,也不知道该念什么。惟一的执念也没有了,真的到这一天,眼前竟满是深凉的苍白。

  素纸裹黄绫,一折折叠在一起,再收归到匣中。明黄云龙纹的坐榻,紫檀雕八仙送寿玉云头如意,上用之物,尊贵无极。

  细细风来细细凉,间闻雷声成阵,明明桃花都落尽了,他竟然还没有让人换掉。

  四儿从随安室腾挪出来,悄悄在隔断前唤她:“姐姐。”见她转过身来,他伸手往帘幔中一比,说话的声音跟送气似地,“姐姐,我师父让我办事,您帮我守一守。”他也不等摇光回话,十分夸张地作了个大揖,头也不回地溜出去了。

  皇帝睡得并不安稳,就连睡着的时候,双眉都是紧蹙的。床榻前放着盆冷水,他额上搭着毛巾把子,想来是还在发烧,烧得脸上现出奇异的潮红。

  自从那日回来,这是第一次见着他。

  本以为会大恸,本以为会撕心裂肺的恨,可是都没有,没有鲜明的爱恨,没有曲折的悲喜。

  可是她能恨谁呢?找个人全心全意地恨起来也好啊。恨额讷?恨绰奇?还是恨他?

  她不会恨他,不知道为什么,她恨不起他。他在她窗前的每一夜,她都知道,只是再也没有力气,去打开那扇窗。她累了,没有力气再去恨,也没有力气再去爱了。

  摇光轻轻将皇帝额上的毛巾取下,在盆里浸透,换了冷的,重新搭上去。随安室里静得很,连风吹拂帷幔的声音都听得清晰,再静下心来,东暖阁里自鸣钟“嗒、嗒”的声音,也能听得一清二楚。

  在重重帘帷之间,她忽然听见他唤“错错”,就像一个丢失了至爱的无措孩童,一遍又一遍,茫然地唤着“错错”,他喃喃念,“别不要我。”

  仿佛是心中有什么东西霎时断了,猛地一钝,生出无数细密的痛,铺天盖地,不可断绝。

  她忽然起身,头也不回地,走出随安室。

第90章 霭霭停云

  皇帝的病缠绵了半月, 那一场雨也稀稀落落地下了半月,总以为要晴了,第二日却总是阴着, 春天不就是这样吗,人算不过天公,在红尘里作茧自缚。

  黄昏时分雨渐渐地停了,荣亲王府亮起灯,从银安殿蔓延至后头亭台楼阁。荣亲王有自己的雅好,下雨天爱点明瓦灯,在后花园拙湖上的风月平分亭四角挂上明瓦灯, 云母片在夜色中朦胧如月, 隔着霞影纱的帘幕,别有一番疏慵的美。

  使女则提惯用的羊角灯,将客人引到亭中来。荣、端二位亲王早已候在亭中许久, 端亲王面前的瓜子儿早换掉几盘。还是荣亲王警醒, 看见遥遥而来的一星灯火,赶忙提溜他起来,两个人将马蹄袖扫下来,低首问安。

  皇帝披着蓑,李长顺在前厅没让跟来, 他自己将伞收了交给使女,又接过她递上来的羊角灯,提袍拾阶, 到亭中来。

  风月平分,还是当年高宗皇帝赐的字, 荣敏亲王跟得了宝贝一样, 教人做成梅竹双清纹的匾额, 悬在后花园亭上。皇帝仰首,看着匾额上的四个字,神思万千。

  荣亲王备了好酒与几道小菜,将皇帝迎进来坐在上首,笑道:“我这儿的酒席,不重名贵,酒是埋在梨花树下的玉泉酒,前几年带回来的。菜乃是拙荆自己下厨,没有御厨的好手艺,全当吃一顿家常菜。”

  皇帝欣然道:“家常菜好,家常菜最难得。”

  端亲王却不乐意了,“你早说,早说我就不来了。见天儿喂马,还以为能在大哥哥这里吃一顿好的,谁知道拿这些打发我!”

  兄弟几个相视一笑,成明亦笑着,亲自取酒来斟,他眼中似乎有泪花,慨叹道:“当年大哥哥的席何等热闹,舒家老三、耗子、世家清俊们,冬天安上大颇黎窗,喝得面红耳赤,扬鞭骑马,吟诗作赋,扎进雪里头。如今就咱们几个了。”

  皇帝说你可算了吧,“你不学无术,你妈有一句话夸你最好,别人读书你喂猪,喜欢搞时兴玩意儿,还吟诗作赋,当年大哥哥要结集,你的他都不好意思排进去。”

  端亲王哼唧两声,幽怨地看着他,“哥子骂我不学无术,哥子别靠我。不知道是人品好,还是上驷院风水好,自打我到了那里,事儿办起来都顺利。绰奇是个嘴上没把儿的人,又精,又贪。他的罪证我熬几个大夜,在一堆马粪熏天里咬牙切齿地列了十二条。要是不能把他弹到姥姥家去,我就雇人拿马粪蛋子砸死他!”

  皇帝笑了,“明儿朝上,你不必来,照旧在上驷院喂马。绰奇依附的是额讷,额讷一倒,绰奇只是个虚架子。他们的底细,我与大哥哥这半年,已经摸得大差不差,明日且与大哥哥唱一出戏,先办掉额讷,再来办绰奇。”

  之前忍了那么久,托、鄂两家骄纵擅权,逼到皇帝眼前,也不能怨,不能怒。一时的忍耐要换来的是长久的干净与安泰,费劲心血下了每一个字,做一个又一个戏,周全,权衡,不想打草惊蛇,如今到了收尾的前夕,堵死最后一个气眼,换来满盘江山。

  纵然满怀荆棘,总算天明可待。

  好在虽然昔日少年们如今零落,这世间总还有人心怀炽热,纵然有算计,纵然有龃龉,有无数辛酸、误解与委屈,他们都满怀期待与热忱,期盼着海晏河清,期盼一个崭新的承平世界。

  荣亲王向来不自苦,他高高举起酒杯,敬皇帝,亦向端亲王,“筹谋了这么久,尽在明日,今日把盏,是为迎春。”

  “是为迎春。”

  小端亲王喝得一身酒气,跟皇帝勾肩搭背,打着酒嗝赖着皇帝,满脚乱蹬,蹬到门口。

  皇帝将将扶住他,细细嘱咐他跟前的不换,“你主子喝醉了,路上泥泞,你们跟前的人万要仔细,到府上打发人进宫来传消息。别在太福金跟前乱说话,教老人家忧心。”

  不换连连说是,要来扶端亲王,成明却一把打开他的手,哆哆嗦嗦地站稳了,哆哆嗦嗦地从怀里,取出一支金钗来。

  他眼睛亮亮的,小心翼翼地托起,将金钗送到皇帝手里。

  “如果事成,请替我将这金钗,转交给错错吧。”

  皇帝愕然看着他。

  他又补充了一句,“这是她额捏的。哥子,无论如何,请照顾好错错。已经让她伤心过一次,就不要让她伤心第二次了。”

  皇帝却没有收,他的话音里有散淡的寥落,笑着说,“你亲自交给她吧。”

  辰正时分,皇帝御太和门视朝。

  满堂朱紫俨俨,在山呼万岁中跪倒,大殿之上但闻衣袍窸窣。这里是帝国的枢纽,所有的赏罚、刑狱、颁诏,都自此而出。八方六合,俱归于一。

  君王南面,臣子执笏。缉熙敬止,日监在兹。

  荣亲王出列,高声奏道,“臣要参辅政大臣额讷,结党营私久蓄异志,共列罪状三十七项,恭呈御览。”

  皇帝身边的执事监将荣亲王托着的奏折取下,躬身递给皇帝。额讷却并不慌张,坦然出列,朝上行礼,“奴才托奇楚氏,世代为国尽忠,不敢有二。荣亲王今日要不明不白地就来奏奴才,奴才忧愤难当,悚惶不已。”

  皇帝将折子重重一撂,冷然望下去,“给他看看。”

  额讷接过,却笑了,当着朝臣朗声念,“引用奸党、聚货养奸、残害忠良、占用国家盐税、收受贿赂任人唯亲……”他边念,底下群臣便跟着议论纷纷,有发笑的,有窃窃私语的,他环视一遭,举起手中的奏章,朗声质问,“荣亲王真是太高看我,三十七条罪目,一百一十条罪行,真是骂得奴才体无完肤,颜面尽失!”

  荣亲王冷笑道,“还请额大人仔细看看,一百一十条哪一条冤了你?人证物证俱在,额大人但凡有一条有异议,还请明言,咱们在‘正大光明’下对证,而非矢口否认,强作苦情,博人怜悯。”

  额讷说好,“殿下说我收受贿赂任人唯亲,收广东总督克书三百二十八万两白银。请问是从何而来?”

  荣亲王拱手回道:“额讷名下几处田庄,的确毫无异样。但臣查得盛京钱华、金兴等人,他们只是地方小官,年俸不过四十两,何来如此多巨额田庄银两?仔细探访后,才发现这些人都有共同之处,即妻族馈产丰盛,其名下田庄银两,俱是妻族陪嫁。而钱华妻钱李氏,金兴妻金曹氏,族中都有您的家仆。”荣亲王睨他一眼,“靠姻亲分移财务,就算要查,也名正言顺,隔着千万层关系,查不到额大人您的头上来。可是好巧不巧,广东总督是您一手引荐,他上任前半月,钱华、金兴前脚后脚办了亲事,三百二十八万白银分在一群人头上,说是办喜事,随份子,没声没响地,收进了大人您的囊中。”

  额讷连连冷笑,他提起袍子便重重下跪,膝盖与坚硬的地面相撞,发出沉闷的声响。有几个朝臣看不惯,就要出来为他辩驳,“皇上!额大人忠心效主,自高宗、先帝到您,若早有二心,又何至今日?”

  却听额讷悲愤道:“请主子明鉴!钱华、金兴是何人,奴才一应不识,世间巧合无数,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若真要认真细论,天下的人都是奴才的姻亲!此事丢人,奴才本不愿明说。当年广东鼠疫,朝廷拨款三百万白银赈灾,无奈户部层层盘剥,中饱私囊,三百万两发到地方,不过一百五十万两。地方灾情严重,克书是奴才的门生,一心为民,焦急不已。奴才得知此事,若要上达天听,不仅让主子不安,一来二去,耽搁一刻便是耽搁万民之命!奴才只好让他瞒下,自行贴补齐全。收讫证明、来往书信,奴才与克书皆有保存,这三百五十万两白银的去向,当年赈济,朝廷与地方相应书册一清二楚,主子不信,但查便是。”

  户部尚书忙出来回道:“额大人所言俱是实情。广州鼠疫赈济一事,奴才等奉命下发三百万两与地方。当时朝中也有同僚捐济,主子要查,奴才等都有册的。只是当时荣亲王总理户部,好好的三百万两白银过户部到地方,无端端折损了一半,实在令臣面热汗下,不知何故了。”

  此话一出,朝中哗然,几位大臣纷纷出列,拱手道,“额大人公忠体国,反倒是宗室,仗着祖宗的好恩爵,不思进取,游手好闲,甚至沦落到上驷院喂马,不怕给主子丢脸就罢,还要当朝扰扰,污蔑忠良,坏我朝政,请主子明察,匡扶风气,勿让忠臣寒心,明珠蒙尘啊!”

  “是啊皇上!皇上让荣亲王总理户部,好好的赈灾银到底入了谁的口袋?如今荣王爷反要来告额大人,请圣君明察秋毫,还忠良清白!”

  纷纷扰扰,叨叨不休,下面热闹极了。荣亲王马蹄袖下的一双手紧紧攥在一起,他只觉得心底发凉,凉意从心底蔓延至肺腑。眼角的余光瞥一眼额讷,他在那里端正笔直地跪着,身后乌泱泱都是替他求情与攻忤自己的人群。他再向上看,皇帝仍是端稳的模样,分辨不清悲喜,静静地望着他们。听见他们一口一个“非圣君所为”、“让忠臣寒心”。

  他受到这样的群起攻之,尚且怨愤无比,那么坐在更高处的皇帝呢?从惩办舒氏起,到为太皇太后祭天,到如今,他承受的比自己要多得多。

  他又想起了在马厩里的成明,那时他要弹劾绰奇,反倒被绰奇气了个倒仰,赶到上驷院喂马去了。他以为自己会不一样的,结果还不是一样的下场,蛰伏这么久,筹谋这么久,又能怎样呢?便如暧暧的天气,没有半点晴的指望。

  额讷顺势道:“主子,单此一条,就纰漏重重,更何况是这剩下的一百零九条罪行,其中多少是捏造,又有多少可信,奴才深为忧切!奴才受辱蒙屈,还请主子明鉴!”

第91章 颇忆嬉庭

  廊下夜风涌动, 到底还是冷。荣亲王一个人在院中站着,满庭潇潇,时闻铃声轻簌, 倏忽却又听不见了。也许是花铃的声音,京中常有这样地习俗,为了防止鸟雀啄花,在花枝上系以金铃,就能吓走鸟雀的。他却忽然想起一个词,四面楚歌,项王被困垓下, 在帐中高唱“时不利兮骓不逝”的时候, 大抵也是如此,四面隐隐约约的楚歌,比刘邦的大军攻打到门前, 还要令人害怕。

  深浓的夜色, 云翳重重,看不见明月。哪怕很努力想要拨云见月,终究力不从心。

  小厮引人从抄手游廊引人过来,那是皇帝身边的内监,仿佛是叫四儿的。四儿恭恭敬敬地向他递上封信, 低声道:“主子如今是被朝臣架在火上的人,不便亲自来,故而叫奴才悄悄儿递消息给殿下。主子说, 纵有万难,一履行之, 请殿下放心, 再怎样艰难, 主子就是殿下的底。”

  一向骄傲的荣亲王微微低下头,“是我辜负主子。”

  四儿却笑说,“主子料到您会这么讲。他说不论荣辱,只论兄弟。当年气力尚弱,不得已搭进去舒氏,如今再不会了。”

上一篇:和离后我母仪天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