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主发疯后 第173章

作者:莞尔wr 标签: 古代言情

  她若有所思,轻声叹了一句。

  陆执一听她赞叹,不知为何,心生不快的挑了下眉。

  不过温、姚两家本来就有亲上加亲的传闻,她赞叹温景随也没毛病。

  世子只当自己是少年意气,听闻别人被夸奖,心中不服气而已。

  他硬生生压下了这种感觉,随即猜出她话里的意思:

  “你之前就关注过‘应天书局’?”

  看她模样,不像是只关注,甚至还打听了一番,甚至温景随也牵进了此事,应该从中出了一分力。

第191章 当年事

  陆执天姿聪慧,略微一思索,随即便反应过来:

  “三十二年前的那一场应天书局!”

  传闻之中,三十二年前的辩机一族曾再次举办了一场‘应天书局’,那一场书局,大儒张饶之也是参与者之一。

  “你的外祖父有大儒之能,应该师从张先生。”

  他掌握的消息更多,将所有事情分析了个八九不离十。

  两人之间牵扯实在很多,姚守宁在得到传承之前,还需要他的保护,闻听这话,也不瞒他,点了点头:

  “我外祖父当年也是书局参与者之一。”

  越是对个中详情了解得多,姚守宁越发觉这‘应天书局’有秘密,她想要知道当年的‘应天书局’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最重要的,冥冥之中,她觉得这一场书局对自己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唉……”

  真是可惜!

  她有些轻声的叹了口气:可惜这是三十二年前的书局,否则她也想要参与,一来可以亲眼见证,二来也能见见书局的发起人——她有种预感,自己与这位前辈渊源极深。

  陆执有些莫名其妙的看她摇头晃脑,摸不清她在叹什么气。

  “若你外祖父是当年书局参与者,那么可能早料到如今的乱局。”

  姚守宁也点了点头,摸清自己身上的力量极有可能来自‘辩机一族’的传承,以及听到了更多关于‘应天书局’的消息之后,她对于陈太微的事又心生好奇。

  “你接着说陈太微。”

  先前陆执的皇室秘密说了一半便被打断,这会儿提到‘辩机一族’,姚守宁对于这皇室谶言自然再无怀疑。

  她虽说力量尚未完全觉醒,却有一个莫名的自信:辩机一族所提到的事,必会发生!

  陆执并没有和她计较,顺着她的要求又回到了先前的话题:

  “自七百年前,太祖定国之后,据说徐昭在离开之时,曾叮嘱过太祖:大庆的传承仅有31世!”

  他又重复了一遍这个事,但这次姚守宁并没有打断他。

  “大庆传承至今,当今天子是三十一世君,但从祖谱传代来说,却是三十代孙。”

  姚守宁双手交叠趴在桌上,下巴压着手背,有些迷惑不解的昂头望着陆执,隐约觉得他话中有隐情。

  “当年十一、十二世君王,是对兄弟。”

  陆执解释给她听:

  “十一代为武王,在位不过两年,在祭山途中病崩,他死的时候年纪很轻,没有子嗣,便由当时同母弟弟昭王继位,这位便是昭文帝。”

  姚守宁也很聪明,闻听此言,顿时就明白过来:

  “也就是说,谶言提到的是大庆皇室三十一世而亡,当今陛下若按皇室传承,恰好是三十一世,而按族辈传承,则是三十代君。”

  若谶言依照大庆朱家的子孙传承来算,到当今神启帝这一代时,大庆皇朝还有一代可残存气息。

  而要是这谶言按照实际皇位的传承制度来看,那么到了神启帝这一代,已经是末代皇帝。

  这可真是一件大事!

  姚守宁听到此处,总算明白当今神启帝为何沉迷修道长生,不问苍生世事的原因。

  任谁在刚登基不久,便知道自己会是末代皇帝,将来大庆的亡国之君,心情肯定是一言难尽。

  “所以你明白了吧?”陆执摸了摸胸口,感觉心跳趋于平和,理智也并没有失控的架势,显然正如姚守宁所说,妖蛊并未发作,这样一想,那紧绷的心弦才稍微松懈了些。

  “嗯!”姚守宁用力的点头:

  “所以陈太微这个时候出现,是不是提出了什么解决之策,才使得皇上信任他呢?”

  这样的话题若换了其他人来听,恐怕已经吓得半死。

  偏偏她懵懂天真,又生得十分好奇,胆大包天不说,还开始与他讨论起陈太微受宠的原因。

  陆执微微一笑:

  “说到这里,你有没有听说过,当年先帝有意要立我母亲为女帝。”

  “没有。”姚守宁眼睛晶亮,觉得世子简直就是一个行走的八卦体。

  这样的消息突破了她的眼界,先帝欲立女儿为帝,简直是奇思妙想的话本都不敢这么写。

  先帝是位难得的明君。

  在位期间勤政爱民,知人善用,且极富远见。

  在位二十多年,将大庆治理得井井有条,百姓安居乐业,是记在了史书之中的。

  唯独一点受朝臣垢病,那便是他是个难得的痴情种子。

  他爱正宫皇后,以致于宫中子嗣不丰。

  皇后身体弱,仅生一女便血崩,此后再难有孕。

  若是寻常百姓家便也罢了,可是这样的深情发生在皇室天子身上,那便是极为不负责的大忌。

  皇帝无子,大庆皇室后继无人,这无论是对皇家还是天下百姓都是不详之事。

  尤其是当年的大庆皇室有一条口口相传的三十一世而亡的秘闻,便如一把要命的铡刀悬在朱家皇朝的头顶。

  所以当年的朝臣集体誎言,逼迫先帝广开後宫,最终先后生下数位皇子。

  偏偏奇怪的是,几位皇子天资平庸,相反之下,出自于中宫的长公主朱姮蕊则从小就表现出了骁勇之姿。

  她天生便有神力,七岁便能开弓,表现出难得的天份。

  先帝那时因被朝臣逼迫生子,心中抑郁不快,见爱女有勇,便生出了在许多人看来惊世骇俗的念头:想将大庆七百年的基业,传承到朱姮蕊身上。

  他认为其余几子难堪大用,便一心想要扶持朱姮蕊,以便破掉朱家三十一世而亡的预言。

  先帝深知朝中文武大臣的厉害之处,因此在有了这个念头之后,他并没有急于求成,而是不动声色的开始替爱女铺路。

  当年大儒张饶之的名声满天下,他才华横溢,且性情豪爽公正。

  在为朝廷效力期间,提拔了不少人才,无论是声望、地位都达到了顶至。

  先帝并不忌惮他的才华与名望,与他私交甚好,于是利用彼此关系,将当年已经隐退南昭的张饶之费尽心力请了出来,使他成为自己的长女的老师。

  有了张饶之的背书,再加上他的手腕,将来朱姮蕊登基必定能压制下一批反对的声音。

  哪知张饶之最终确实是被他请了出来,但他只教导了朱姮蕊两年,最终拒绝了先帝的请托,直言长公主并非那个可以力挽狂澜的人。

  他曾说:天命早就注定,非人力可逆!

  先帝当时郁闷不解,追问其意,他却只道天机早有安排。

  这样的说法哪里能安抚先帝,反倒使他心生隔阂。

  此后由长公主点了太子,先帝始终不得如意,最后抑郁而终。

第192章 守门人

  姚守宁万万都没有想到,会从陆执口中听到这么一桩皇室的陈年八卦。

  这让她一扫先前被迫上了马车的颓丧,甚至认为今日跟世子出门真是十分正确的决定。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当今皇上对我父母是十分防备的。”

  虽说当年正是因为朱姮蕊的缘故,才使神启帝有了问鼎帝位的资格。

  但人性复杂,帝王也不例外。

  神启帝登基之后面临这样一个‘末代皇帝’的谶言,同时也大为顾忌手握大权的长公主。

  当年朱姮蕊的一句话能使他从不受人重视的皇子翻身,可见她对先帝影响力之大。

  “再者说,先帝当年去世之时,曾允我母亲可设私兵十万,同时有摄政专擅的权柄。”

  再加上先帝在位之时,因有意要扶持长公主上位,也替她铺过路,朝中她也有极大话语权。

  不少追随先帝的死忠之臣,纵然是在先帝去世之后,仍形成了一股对神启帝极有威胁的震慑力,使他深感屁股底下的江山不稳。

  这些种种都成为了神启帝对这位长姐的忌惮、防备之心,表面双方十分亲近,实则隔阂极深。

  “可是这件事情,与陈太微又有什么关系呢?”姚守宁的好奇心只限于对皇室的八卦传闻,但对于这些派系的纠葛却并不感兴趣。

  陆执轻轻的‘哼’了一声,看她的表情带着恨铁不成钢之色:

  “急什么?”

  她是真的有点着急,但听世子这样一说,便知道其中必有牵扯,因此又耐下性子听他接着往下说:

  “我爹师从神武门。”说到这里,他顿了片刻:

  “你听子文提过,神武门早年曾与皇室关系亲近。”

  姚守宁微微点了下头,道:

  “罗大哥说,后面心生龌龊,神武门的人便远离朝堂了。”

  她说话直接了当,半点儿掩饰也没有,陆执便也不拐弯抹角:

  “不错。”

上一篇:登堂入室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