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堂入室 第37章

作者:吱吱 标签: 古代言情

  就为了看她收纳的瓷器吗?

  她一头雾水,人困站着都能睡着了,觉得既不明白就暂时别想好了,真有什么事,元允中自然会再来找她的。

  宋积云倒在床上就睡着了。

  她这一睡就睡到了第二天的早上。

  钱氏带了两支沙参过来,让郑嬷嬷督促宋积云泡茶喝,还叮嘱郑嬷嬷:“她不喜欢人参的味,你可得能我把人盯紧了。她这几天人都瘦了一圈了。”

  郑嬷嬷也心疼宋积云,道:“小姐哪里歇得住。要是往年,还可以去田庄住几天。”

  宋积云听着却心中一动。

  汪大海的事一日没有彻底解决,家里就一日不会消停,钱氏气成那样,不如避一避。

  她怂恿着母亲带着两个妹妹去报恩寺里住几天:“给父亲做个道场,给我们姐妹祈祈福。”

  钱氏不想把长女一个人留在家里抵御那些豺狼虎豹。

  宋积云只好朝着郑嬷嬷使眼色。

  郑嬷嬷就劝了钱氏半天,好不容易让她答应了。

  宋积云怕夜长梦多,用过午饭就送钱氏和两个妹妹出了门。

  结果钱氏几人的马车刚刚驶出大街,宋家的大门还没有来得及关上,宋九太爷、宋大良和宋三良就呼啦啦地带着一群人朝他们家走过来。

  宋三良还在那里叫嚣:“宋积云,你给我出来,宋家窑厂早上开的祭白瓷窑,一件成品都没有烧成!要不是你这个孽障,宋家窑厂怎么会发生这种事?”

  还有完没完!

  她正缺瞌睡,有人给她送枕头,她当然要笑纳!

  宋积云干脆也不关门了,带了吴管事和家里的护院、小厮站在大门口的台阶上等他们过来。

  宋三良等人看到宋积云等人,不由停下了脚步。

  喧嚣的人群也渐渐安静下来。

  宋积云这才发现除了窑厂的几位大师傅,还有一些能独挡一面的师傅和听到动静跑过来看热闹的人。

  她不禁冷笑。

  宋三良已指着她的道:“宋积云,你可知罪?”

  “不知道!”宋积云斜睨着他,干脆地道。

  宋三良看着越来越多的人群,把宋家窑厂一大早怎么开了窑,怎么发现烧的祭白瓷没有一件成功的事又说了一遍。

  人群嗡嗡直响。

  宋三良看着越来越多的人群,很是满意,再次指向宋积云道:“自古以来男是乾,女是坤。这女的要管到男人头上,那就是乾坤颠倒,大逆不道。就是因为你插手宋家窑厂的事,宋家窑厂才会此劫难的。”

  随后他痛心疾首的疾呼:“我昨天就说过了,窑厂的事不能让女人插手!你们看,今天报应就来了。这是老天爷都看不过去了,在警示我们。我们不可再视而不见了!”

  众人窃窃私语,都觉得宋三良说的有道理。

  宋积云嗤笑,道:“照三叔父这么说,景德镇这么多窑厂,我们宋家窑厂因为女人插手,所以烧不出祭白瓷了。那其他窑厂全都是男人管事,别说是祭白瓷了,青花、矾红、洒蓝,岂不是想烧什么就能烧出什么来?”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就是御窑厂也不敢说这大话。

  众人一默。

  宋积云高声道:“烧不出瓷器来,与是男是女有什么关系?”

  有人低下了头,觉得宋积云言之有理。

  宋三良一看形势不对,忙道:“宋积云,你不要转移话题。我们只说宋家窑厂,只说今天早上的那炉窑。宋家窑厂自成立以来,还从来没有遇到这种情况,不是你是谁?”

  “我也想知道,这炉窑没有烧成是为什么?”宋积云说着,扫了众人一眼,“为何我父亲在的时候就什么事都没有,我父亲不在了,汪大掌柜失踪了,库房的出库单不见了,御烧的杯子丢了,现在,给御窑厂的祭白瓷又出了问题。

  “是不是只要我不插手宋家窑厂的事,失踪的汪大掌柜就能找回来,给御窑厂的祭白瓷就能烧出来?”

  有人觉得有道理,更多的人却觉得这话有点不对劲,可仔细想想,又想不出什么地方不对劲。

  他们小声的议论着。

  宋三良生怕这些人会动摇,立马大声道:“宋积云,你不用狡辩。宋家窑厂就是因为你,才会落得这般境地的。”

  “是吗?”宋积云淡然地看了他一眼,道:“所以说,宋家窑厂落到这般境地,与男女无关,而是与我有关。只要我不管理窑厂,就什么事都没有。但只要我管理窑厂,那窑厂就会诸事不断!”

  “啊?!”众人惊呼。

  突然觉得宋积云说的很有道理,而且事情也是这样。

  所有的事都是从宋积云插手宋家的事开始的。

  他们把目光都投向了带他们来找宋积云理论的宋三良身上。

  “你胡说八道!”宋三良有些慌张,立刻道:“宋家窑厂之所以出事,就是因为你是女的……”

  宋积云见窑厂的人都开始怀疑宋三良的话,也就懒得和他多说什么。

  她从荷包里掏出了几张出库单交给了吴管事,示意吴管事拿给众人看。

  “御窑厂给宋家的出库单!”只是在窑厂做事的人,多半都认识它。

  “这是我在我三叔父的书房里找到的。”宋积云说完,斜睨着宋又良,“三叔父有什么可以解释吗?”

  宋三良惊呆了,他扑上去就要抢吴管事手中的单据,被早防备的吴管事躲开。

  “不可能!”他叫嚣道,“你这是陷害!”

第51章

  在宋三良看来,宋积云此时就是病急乱投医,以为靠着这么几句轻飘飘的话,就能胡乱地攀扯他,就能让她翻身。

  可汪大海的失踪与他半点关系都没有。

  他什么都没有做,他有什么可怕的?

  这一次,宋积云输定了!

  不枉他赶在找到汪大海之前快刀斩乱麻地带了人来找宋积云算账。

  想到宋家窑厂很快就会落到他的手里,他看宋积云的目光都闪烁一丝得意。

  而宋积云仿佛被他的话惊呆似的,片刻后才回神,一副不愿意和宋三良打赌的样子大声反对:“谁家会把掳来的人藏在家里?”

  可这么好的机会,他会让宋积云缩回去吗?

  他厉声道:“宋积云,饭可以乱吃,话却不能乱说。你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对我横加指责,坏我名声,必须给我一个交代。不然你可别怪我翻脸无情,把你告到官府去!”

  侄女被嫡亲的叔父告,这一脚踏进衙门的时候这名声也就全完了。

  也就是说,今天这事她查也得查,不查也得查。

  宋积云脸色有些发白,向来清脆的声音带着几分底气不足的暗沉,道:“莫欺少年穷。三叔父行事,就不给自己留一线吗?”

  宋三良面露轻蔑地把她上上下下地打量了一番,话里有话道:“少年郎,我是不敢欺负的。可其他人嘛,那就不一定了。”

  话里话外,瞧不上她一个女子。欺负她家里没有成年的男丁!

  宋积云的脸冷得能掉冰渣子。

  宋九太爷和宋大良这下子明白过来了。

  宋三良与汪大海失踪无关,宋积云却话赶话的把事情弄成了这个局面。

  这可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他们只要将宋积云除了,二房就没有一个能挑事的人了。

  两人不由交换了一个眼神,宋大良就急吼吼地冲上前去拽了宋积云的胳膊就往隔壁宋三良家里去。

  “是不是,搜搜就知道了!”他还嬉皮笑脸地招呼其他看热闹的人,“等会还要请你们帮忙四处找找,大家可别走了。”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都觉得宋三良那么大的宅子,就算是真藏了个人,这么闹哄哄地跑过去,估计也搜不出什么来。

  再想想来时宋三良在窑厂时说宋积云牝鸡司晨遭了天谴的那些话,他们又觉得若是能让宋积云从此不管窑厂的事也未尝不是件好事了。

  众人就簇拥着极不情愿的宋积云和满头是汗的吴管事去了宋三良家里。

  李氏不明所以,见来了这一大群人吓了一大跳,等知道是为何而来时,她立刻喜上眉梢,忍不住讥讽宋积云:“有些人,心比天高,命如纸薄。想做人上人,也不看看自己有没有那当凤凰的命!”

  宋积云没有理她,和宋九太爷、宋大良、宋三良等坐在厅堂里喝茶。

  去搜查的人都不是他们近身服侍的,而是由窑厂自己的人推选出来的,兵分几路,最先查的就是宋三良和李氏的内室。

  “免得人觉得不公平!”李氏十分宽宏大量的道,搂着两个儿子陪坐在厅堂里,后院只留了各房值守的丫鬟婆子。

  李氏的内室没有,宋天聪兄弟的院子没有,宋三良内院的书房没有……去搜索的人一个个地来回话。

  宋积云端坐在旁边的太师椅上,表情晦涩,面前的茶水一口也没有动。

  李氏抿了嘴笑。

  三个时辰之后,去搜查的人都回来了。

  众人都没有收获。

  宋三良压抑不住心底高兴,嘴角翘得高高的,装模作样的左右看了看,道:“大家还有没有什么地方要再看看的?就是我收藏字画古玩的库房都打开让你们搜了!”

  搜查的人都望着宋九太爷等人。

  他们都自认为已经尽心了,就算是再搜也搜不出什么来了。

  宋九太爷就捋着胡须,扭头和宋大良商量:“我这边好说,你还有什么地方要看看的吗?”

  宋大良呵呵地笑,瞥了眼正襟危坐的宋积云,笑道:“我也没什么说的了。”

  宋九太爷就站起身来,道:“那就这样了!”

  宋积云木着脸,也跟着站了起来。

  有人低头看不清表情,有人鄙视地睃着她,也有人同情地摇头叹息。

  大家都朝外走。

  “慢着!”厅堂里突然传来一声大喝。

上一篇:折青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