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堂入室 第220章

作者:吱吱 标签: 古代言情

  (本章完)

第323章

  宋积云不解。

  葆光仙君狐疑道:“你不知道吗?危维被陈跃弹劾了!”

  危维,姓危,应该和危杰有什么关系。

  陈跃这名字却是第一次听说。

  宋积云道:“危维是谁?那陈跃又是谁?怎么听你的口气,这陈跃弹劾危维,竟然与元公子有关系?”

  葆光仙君看她的目光就有些幽怨:“危维是危杰的爹。陈跃则是都察院的御史,和元家的大少爷元景年是同年。”

  “你是说元公子指使陈跃弹劾危维吗?”宋积云不相信,“元公子不可能做事这么没脑子!”

  众人都知道他和危家的罅隙,他怎么可能找熟人弹劾危维。

  “你倒对他挺信任的。”葆光仙君看她的目光有些复杂,道,“那陈跃和元景年不对付,他们有好几次都因为公事起过争执。他对元家几代人都在京城为官也彼有微词。你的元公子也不知道使了什么手段,让陈跃相信了危维为官不正,并安排他亲自找到了危维滥征税赋的证明。”

  他说到这里,痛心疾首地道:“我爹还告诫我,让我不准掺和到你和元家的事里去,不允许收你的报酬。我和我兄弟的活,白干了!”

  也就是说,皇后娘娘那里,是葆光仙君和他的兄弟帮忙说的情。

  “别介!”宋积云忙道,“一码归一码。哪有做了事不收报酬的。我悄悄给你,你悄悄收下就是了。”

  “不行!”葆光仙君一改之前贪婪,斩钉截铁地道,“我爹说过了,不知道有多少人想看着他老人家倒霉。我脑子不好使,要是还不听他老人家的话,就擎等着被别人生吞活剥吧!”

  宋积云汗颜,催着郑全去拿了两匣子金条给他,道:“拿去喝个茶好了。”

  葆光仙君硬是没收,只说:“你要记得你还欠我一个大人情呢!等什么时候我爹说没事了,你得记得我的好,还给我。”

  “一定,一定。”宋积云保证,送走了葆光仙君,忙叫了王华进来,问他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吗?

  王华连连摇头,道:“我去打听打听。”

  宋积云没有拦他。

  他到了第二天一大早才回来,有些窘然地道:“危维被弹劾的事,的确与我们家公子有点关系。”

  原来,那危家是自己主动找上门来的,主动提出和元家联姻的。

  王夫人一开始还怕元允中不管不顾,就算是有父母压着也不愿意,到时候会影响危小姐的声誉。可危夫人亲自进京,还把女儿带去了给王夫人看,劝王夫人:“这儿女亲事原本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们就是只有允中一个,太惯着他了。”

  把王夫人说动了心,和元浩然商量过后,决定行使父母的权力,强行给元允中和危小姐订亲。

  那危杰还上门打压宋积云,生怕这门亲事不成似的。

  元允中就觉得有点奇怪。

  他托了元景年在山东任知府的同年一打听才知道,原来那危维在布政使上干了快二十年都没能升迁。这些年他没少打点吏部的人。可不知道是运气不好还是其他原因,他总是功亏一篑。眼看着自己就是知天命的年纪了,再不努力,恐怕一辈子就是个地方官了。

  当他无意间听说元家的事,就起了心思。

  这才有了主动和元家联姻的举动。

  王华还急急地解释:“可是,我们家公子绝对没有诬陷他。是他自己贪心不足蛇吞象,非要结这个亲,公子才决定让他吃点苦头的。”

  这样的人就应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宋积云挥了挥手,道:“我知道了。”

  就继续去画她的画样子了。

  危维的事却越闹越大。

  从他私征山东课税开始,竟然查出了他伙同山东的很多官员一起走私私盐……可以说,在他任山东布政使的这几年,山东官场一半的官员都被他拖下了水,没被他拖下水的,都被他排挤得到了犄角旮旯去了。

  “皇上震怒。”郑全告诉她,“陈跃检举有功,这些日子可谓是春风得意,据说要升官了。”

  官场最忌出风头。

  还是这种掀了别人桌子的风头。

  宋积云道:“可有人把这件事和元公子联系到一起?”

  “这我倒没听说。”郑全道,“我这几天都混在茶馆听他们说八卦了。都说陈跃是包青天,倒没谁提元公子或者是元家。”

  那就好。

  宋积云松了口气。

  谁知道去斜街二条胡同时却被人拦了马车。

  “是宋小姐吧!”来人二十七、八岁的样子,中等个子,身姿却笔直,蒲扇般的大手,青筋虬结,一看就是个练家子,“我们家主子想见宋小姐一面。”

  郑全挡在宋积云前面,道:“不知道你们家主子怎么称呼?”

  那人倒客气,笑道:“宋小姐想必不陌生。是宋小姐的老乡,宁王殿下。”

  宋积云不由皱眉,想到宁王当初在景德镇所做的事,朝着周围看了看。

  他们正在出城的大街上,人来人往的,除了前面的马车旁有几个孔武有力的护院模样的人护着,都是些平常的普通百姓。

  可见这位宁王在京城并不敢轻举妄动。

  宋积云正襟危坐,道:“男女受授不亲。我就不去见宁王殿下了。宁王殿下有什么事,大可让身边的人带个话给我就成了。”

  那男子脸色微变。

  前面的马车却传来男子哈哈几声笑,有男子摇着川扇在随行侍从的搀扶下下了马车。

  “宋小姐!”他摇着扇子打量着宋积云,“闻名不如见面,宋小姐果然是花容月貌,难怪元允中冲冠一怒为红颜,搅得京城的官员都战战兢兢,再也没人敢和元家联姻了。”

  他朝着宋积云竖了个大拇指:“宋小姐,你果然是巾帼不让须眉,是个女中豪杰。”

  巾帼不让须眉,是当初江县令对她的夸奖。

  现在被他用在此地,不过是在威胁她,他不仅知道她的来历,还知道当初发生了些什么事而已。

  可宋积云更记得他利用她的安危陷元允中于困境的事。

  她冷笑,不软不硬地道:“不敢当您谬赞。元公子的脾气是有点不好,一言不发就喜欢白刃相见,还要请您多多担待些才是。”

  她这是在提醒他别忘了当初他是怎么被元允中赶出景德镇的。

  他果然脸都黑了。

第324章

  宋积云吩咐郑全:“我们走!”

  郑全还有些犹豫,怕得罪了宁王。

  宋积云道:“这里可不是南昌府。”

  郑全“诶”了一声,跳上了马车。

  宁王气得直哆嗦,看宋积云的目光像淬着毒的刀:“你最好求菩萨保佑你这辈子都不会踏进南昌府。”

  大话谁不会说。

  宋积云冷笑,道:“你能回南昌府再和我放这狠话也不迟。”

  “你!”宁王面露狰狞,上前就要去拽宋积云,却被他身边的人拦住了,并苦苦地劝道,“王爷,皇上还等着您的佛经呢!”

  宁王显然还没有失去理智,可也忍得额头青筋直跳。

  宋积云趁机出了正阳门。

  待看不见宁王等人的身影了,她这才问王华:“怎么一回事?我听他这口气,怎么好像大家都知道了弹劾危维是你们家公子的主意啊?”

  一秒记住m.

  王华跳下了马车,道:“大小姐您别着急,我这就去打听清楚了。”

  宋积云点头,和郑全去了二条胡同。

  那边已经烧好了一部分素坯,就等着她的图样开始给坤宁宫里烧瓷器了。

  宋积云先去看了看观世音的素坯。

  五官清晰明了,栩栩如生,只是太过秀丽了些。

  她对负责的周正道:“这个得改一改。其中有一尊是给樊太妃烧的。按理,她这样的身份不是出宫去了儿子的封地就去给先帝守陵了。她还能留在宫里,陪在太皇太后身边,可见不是和太皇太后的关系非常好,就是很得太皇太后的喜欢。如今葆光仙君那边没办法帮我们使力,还不知道慈宁宫是怎么看待我们的。这观世音像就格外的重要了。”

  周正立刻明白过来,道:“您是说要照那些年长一些,常年礼佛人的喜好雕塑吗?”

  “是的!”宋积云道,“我之前和宫里出来教习我规矩的嬷嬷谈过,我说你们宫里选宫女都有些什么标准。她曾经告诉我,太皇太后和皇太后都喜欢脸圆圆的女子,觉得有福气,看着就心生欢喜。皇后却喜欢稳沉安静的。这观世音的表情太活泼了些。”

  周正道:“您放心,我知道怎么办了。”

  宋积云又去检查了一下杯碟,指出了点小地方,这才开始和大师傅们讨论图案。

  洪熙找上门来。

  两人就开铺子的事又商讨了一个下午,临走时宋积云才和洪熙说起了入股的事。

  洪熙想了想,道:“什么事都是双刃剑,有利有弊,就看是利大还是弊大,看到时候能不能当机立断,转危为安了。”

  经过了洪家被抄没的事,宋积云感觉洪熙沉稳内敛了不少。

  “所以你一说合伙的事,我就立马答应了。”宋积云笑道,“我相信你的能力。”

  洪熙苦涩地笑了笑,感慨道:“不过是想过些安稳的日子,想讨口饭吃罢了。”

  “现下这光景,能过安稳的日子,能讨口饭吃,已是莫大的福气了。”宋积云也颇为感慨。

  两人沉默了片刻,还是洪熙笑着打破了宁静,道:“你看看有多少人想入股,到时候我再来想办法。”

  宋积云也想到了前世的控股公司,用洪熙能听得懂的话说给了他听,并道:“我目前能想到的就只有这些,你看看能不能用得上。”

  洪熙眼睛一亮,道:“我得回去仔细琢磨琢磨。”

  “那就辛苦洪大少爷了。”宋积云和他开了几句玩笑,这才送了洪熙出门。

  她在二条胡同守了七、八天,一窑把皇后娘娘要的瓷枕、茶具、挂屏都烧出来了,观世音像却出了点问题——有一尊的釉料没控制好,衣服褶皱有一处显得不够明晰。

  小郭师傅看了又看,道:“我们之前给御窑厂烧的还不如这一尊呢?东家是火眼金睛,您要是不指着,我都看不出来。而且,有时候利坯的师傅少了这么一笔,也是有的。这观世音像又没有谁规定一定得有多少条褶子。”

上一篇:折青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