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堂入室 第216章

作者:吱吱 标签: 古代言情

  元允中长于官宦之家,自己又是官场上的人,不可能不清楚“尽快”是什么意思,可因为涉及到她,他还是把这件事当成了最重要的事来做。

  既然他愿意支持她,她当然也不会辜负他的好意。

  她按着自己的意愿做了选择。

  “好!”她道,“我们快去快回,就不去换衣服。知道宫里到底传了什么话出来,我也好早做准备。”

  只要给她机会,她就会尽全力抓住。

  现在皇后只是看中了她的婴戏图,可谁就敢肯定她没办法把她的观世音像、她的釉上彩推销给皇后呢?

  元允中颔首,陪着宋积云去了造办处。

  到了造办处,他没有下车,而是等在车里,道:“你别着急,该问的一定要问清楚。宫里的事,最怕含糊不清,不知道他们到底要什么。如果有必要,再让王华去打听打听。我听说你和秦公公搭上了话,他那边,能用就用。这关系是越走越亲的。可也别太亲近,秦公公在宫里也不是没有对手的。”

  “嗯!”宋积云笑盈盈地应着,觉得自己的步履都轻快了起来。

  (本章完)

第317章

  还好宋积云赶到了造办处。

  刘大人正要派人去叫她。

  看见她刘大人像看见了一根救命的稻草,急急地迎上前来。

  “您可算来了!”他擦着脸上的汗道,“原本不想打扰您的,可刚刚宫里又派人送了单子过来,点名要您帮着烧两套缠枝花的茶具,两对新青花的梅瓶,一幅釉上彩的挂屏,还有两尊观世音菩萨。”

  宋积云一愣,道:“都是哪些贵人要?可有什么具体的要求?”

  只要是花卉,就能画成缠枝花,而花卉的品种千千万,不说明具体的要求,她怎么烧?

  刘大人忙道:“有,有,有。”

  他说着,带着宋积云进了厅堂旁的书房,从书案上拿出一张单子递给了她。

  单子写着缠枝花要海棠和玉簪,梅瓶要莲花纹和八宝纹,挂屏要梅兰竹菊四君子。

  刘大人则在她身边道:“这海棠花茶具和莲花纹梅瓶是宸妃要的,玉簪花茶具是敬妃要的,八宝纹梅瓶和其中一尊观世音菩萨像是贤妃要的,另一尊观世音菩萨像则是樊太妃要的。”

  宋积云有些茫然。

  她虽然有意推广自己的瓷器,可深宫重重,她还什么都没有做,她这名声就打了出去。

  她问刘大人:“这单子什么时候要?我需不需要进宫谢恩?您之前说皇后要见我,宫里可定了章程?”

  “看我这记性。”刘大人闻言拍了拍额头,笑道,“这单子上的东西说是中秋节之前送进宫即可。至于去不去谢恩,等你见过皇后娘娘再说吧。这单子是皇后娘娘宫里的小太监拿过来,显然是过了皇后娘娘的明路的,你到时候进宫可以问问皇后娘娘的意思。”

  他还告诉她:“三天以后进宫。不过,也不知道是不是皇后娘娘不知道您进过宫,宫里还安排了一个教习嬷嬷明天过来教您规矩。”

  他说完,还颇有深意地道:“你若是觉得没有必要学规矩,可以跟昭德宫的人说一声。”

  昭德宫是万贵妃住的地方,他不会以为自己和万贵妃有什么交情吧?

  何况宫里的关系这么复杂。

  她笑道:“既然是皇后娘娘的安排,我肯定一早就到。只是不知道我要在哪里学规矩?明天什么时候到合适?”

  刘大人见她不接话,眼底闪过些许的失望,但态度还是很温和地道:“就在造办处。不过宫里卯时才开宫门,怎么也得巳时才能到。你赶在巳时之前到就行。”

  宋积云应下。

  刘大人这才笑道:“我还没有恭喜您得了太皇太后的甄选呢!”

  他说着,朝宋积云拱了拱手,很正式地道了几声“恭喜”,道:“早就听说您的东西做得好,没想到一出手就让宫里破了例,左看也好,右看也好,直接选十八幅图样。”还感慨道,“真是少年出英雄。宫里一共选了二十四幅图,另外六幅是计家的计双湖画的。德化邓家,一幅也没有选上。”

  宋积云没有评介邓家,夸了计双湖几声,又和刘大人客气一番,就起身告辞了:“还请大人原谅,我这一下子接了这么多的差事,难免心急如焚的,想早点回去把图案定下来。失礼之处,还请您多多包涵。”

  “应该的,应该的。”刘大人笑眯眯站了起来,想着时候不早了,他也要下衙了,索性送了宋积云出门。

  “明天记得过来,不要忘记了。”他站在大门口一面等轿子,一面叮嘱道,“若是遇到那脾气不好的嬷嬷,特别喜欢挑刺,回去后还要告你的状,你除了对她们要恭敬些,还要多准备几个红包。”

  宋积云谢过他的好意,上了马车。

  只是车帘撩起的时候,他看到了一张英气逼人的侧脸。

  他不由眨了眨眼睛。

  他要是没看错,那是元允中吧?

  刘大人忍不住出了大门,上前几步,踮着脚伸长了脖子打量那马车。

  普通的青色粗布帐子,大街上比比皆是的黑漆车厢。

  倒是他的随从指使着轿夫把轿子停在了他的面前,道:“老爷,您看什么呢?”

  “嗯!”刘大人讪讪然地收回了目光,道,“我看前面那辆马车,挺眼熟的。”

  谁知那随从道:“那是致仕的吏部尚书王大人家的马车,从前他女婿住在这附近的时候,他常从我们这里路过。”

  刘大人瞪目结舌:“你,你怎么知道那是王大人家的马车?”

  随从不以为然地道:“我之前看您这个时候还没有出来,就跑过来看,见那马车正停在门口,觉得把门堵住了,就想着上前去让他们挪个地方,免得您的轿子不好出来。谁知道那马车里居然坐着那位詹事府的元大人,我就没吭声。”

  元家大大小小六位元大人,不把任职的衙门说清楚,根本不知道是哪位元大人。

  刘大人直跺脚,道:“你怎么不去悄悄地跟我说一声。”

  不管那位宋氏和这位元大人最后会怎样,能借着这机会搭上话,谁知道以后能不能用得上呢。

  随从愕然。

  刘大人嘱咐:“明天你就给我蹲在这里,若是那位元大人再过来,你就去悄悄跟我说一声。”

  “是!”随从应道,第二天早早就蹲在了门房里,只是那马车送了位女子在门口,停了一会就走了。

  他去告诉刘大人。

  刘大人直皱眉,道:“马车在门口停了多久?”

  随从听他这口吻有点责怪他办事不力的味道,忙道:“我原本想上前的,就算不报了老爷您名讳也和那车夫打个招呼,可刚才进来的那位小娘子就站在马车前,一直在和元大人说话,我不好过去。等我想过去的时候,马车已经走了。”

  刘大人道:“说了很久的话?”

  随从有点不好意思,道:“那小娘子一要转身,那元大人就拉了她的手,小娘子一转身,元大人就拉了小娘子手,还是那小娘子说时候不早了,元大人还舍不得放手的样子,小娘子就把元大人推搡进了车厢里,看着马车走远了才进来的。”

  刘大人就摸着下巴,道:“你继续给我在门口蹲着,元大人一来你就叫我。”

  说不定他会来接宋氏。

  他还派了人去宋积云学规矩的厢房外守着——他没办法打听那嬷嬷什么时候回宫,只能死守了。

  (本章完)

第318章

  好在刘大人派去守宫里嬷嬷的小厮没久等,不到一个时辰就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道:“大人,那宫里的嬷嬷准备回宫了。您看您要不要送一送?”

  “怎么这么快?”刘大人说着,忙放下手中的公文,往宋积云学规矩的厢房去,“不是最少也得两、三个时辰吗?”

  小厮道:“我听那嬷嬷的语气,说那宋氏非常的聪明,一点就通,一点就透,只需要教她怎么给人行礼就行了,其他都挺好的。”

  刘大人听了在心里嘀咕,既然那么聪明,怎么不会给人行礼?难道平时也不给人行礼不成?

  他三步并作两步到了厢房,正巧宋积云陪着宫里的教习嬷嬷出门。

  那面相看着颇为刻薄的嬷嬷此时满脸的笑容,看宋积云的眼神要多慈祥有多慈祥,还跟宋积云道:“我家是世代在宫里做尚宫,你要是以后有什么事,直接来找我就是了。我虽说在教习所当差,但我还有个姐姐在坤宁宫当差呢!”

  刘大人目瞪口呆。

  什么时候这些宫里的人这么好说话了?

  还是说这宋氏有什么特别的手段让人一见如故?

  他心中一凛,打起十二万分精神上前打了声招呼:“听说您这就要回去了。今天的差事怎么样了?要不要安排轿子送您回宫?”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那嬷嬷的脸已经耷拉下来,一双眼睛也恢复了倒三角:“不用了!宋小姐已经安排好了,我坐宋小姐安排的轿子回宫就行了。”

  一秒记住m.

  刘大人想着他安排了轿子,这雇轿子的银子还得经尚宝监审核再拿到尚仪局报销。尚宝监属于二十四衙门,尚仪局属于六局一司,太监宫女都涉及到了,不知道有多麻烦。有的时候报销的那点银子还不够打点这两家的。

  宋氏愿意送这嬷嬷回宫当然更好。

  他客套了几句,陪着两人出了造办处。

  宋积云安排的轿子已经等在门外了。

  那嬷嬷拉着宋积云的手道:“等哪天我休沐出宫,我们再聚。”

  宋积云笑着连连点头,指了随轿的婆子道:“是我从景德镇带过来的,京城地界她虽然不熟悉,可人却机敏,您等会需要什么,直接让她去办就行了。”

  刘大人在心里暗暗咋舌。

  难怪宋氏能这么快讨了这嬷嬷的喜欢。

  瞧人家这手段,实在高明。

  他和宋积云一起目送轿子离开,这才笑道:“宋小姐是回去还是在这里等一会儿?”

  宋积云奇怪地望了他一眼,沉吟道:“这几天我忙着给宫里的单子定画样,忙的昏头转向的,实在是分身乏术,就算是想请您吃顿午饭也没时间,只能让家里的仆从给您叫桌席面了。只是不知道您有没有忌口?喜欢哪种菜系?”

  刘大人窘然,想着我就这么像那骗吃骗喝的不成?

  只是还没有等他说话,有小太监朝这边跑了过来。

  刘大人不由皱眉,那小太监却递了他一纸公函,道:“刘大人,前些日子你们不是送了二十四幅画进献给太皇太后吗?慈宁宫说了,那景德镇送选的就算了,让御窑厂的帮着烧也是一样的。那宋氏就不用进宫了。”

  宋积云和刘大人愕然,面面相觑。

  刘大人也管不得银子不银子的,忙塞给了那小太监一个红包,道:“宫里的教习嬷嬷刚走,怎么宫里突然就传出这样的话来?是不是我们哪里做得不对,还请大人指点。”

  小太监道:“我也不知道,慈宁宫前脚还在议论那宋氏长什么样子,后脚就说不用宋家帮着烧瓷器了。”他还好心地道,“你们要是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还是赶紧想办法找人打听打听吧!”

  宋积云就朝着小太监塞了两个大大的红包,客气地道:“大人,您知道慈宁宫那边还有什么动静吗?”

  小太监不要她的红包,道:“无功不受禄。我不是不想告诉你们,是我真的不知道。”

  宋积云眉心微锁,寻思着得赶紧派人去秦家打听打听。

上一篇:折青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