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堂入室 第213章

作者:吱吱 标签: 古代言情

第312章

  宋积云是第一个交稿。

  刘大人接过来看了看,十二张图,有八张花卉,四张人物。八张花卉全是各式各样的缠枝,繁复艳丽。四张人物全是婴戏,三头身的小人儿个个都憨态可掬,看一眼能让人心都花了。

  宋积云还怕不满意,另附了十二张备选,并抱了个木匣子过来,笑道:“我怕宫里贵人看得不真切,把实物也做了出来。”

  刘大人的表情有些微妙。

  向来甄选都与主持人的喜好有很大的关系。

  他与计家交好,肯定会帮着计家出谋划策。

  太皇太后的爱好他是没办法打听的,却走关系走到了太皇太后身边得宠的一个宫女的侄儿,那人也不敢多言,只是告诉他,皇上如今专宠万贵妃,膝下空虚,是太皇太后的心病。

  他和计家的人琢磨良久,除了祥纹、花卉,还画了两幅婴戏图。

  可见宋氏也是胸有沟壑之人。

  刘大人暗暗有些后悔。

  她能以女子的身份在男子垄断的瓷器界独立鳌头,他就应该知道,她的心智、手段、谋略都非同一般。

  他从前还是小瞧了她。

  刘大人正色,反而不敢动手脚,把她的图稿按规矩全都收了起来,并用画筒封了起来。

  至于那匣子实物,他表示:“到时候我会如实上禀,若是需要,我就带过去,若是不需要,我再还给你。”

  宋积云连声道谢“多谢”。

  她烧出来自然个个都是精品,按道理,若是宫里的贵人不想看,她大可顺水推舟送给刘大人。可她信不过这些经手的人,很怕这些人“张冠李戴”,或者是“不小心拿错了”、“摔碎了”。就算是刘大人不说退给她,她也是要要回来的。

  而且她大可要回来之后再送给刘大人,也不能甄选还没有开始,就大方的说不要了。

  刘大人就端了茶。

  宋积云识趣地起身告辞。

  只是她出门的时候眼角的余光不经意地一瞥,看见了刘大人案几下也堆着几个装贵重器皿的木匣子。

  她微微一笑。

  要是她没有猜错,那应该是计家拿过来的东西。

  不过,她也并没有因此而气馁。

  而该做的防伪她都做了,若还出什么幺蛾子,她也只能想办法再去争取了。

  她出了造办处,突然有人喊她:“宋老板,请留步!”

  宋积云循声望去。

  见邓允虚扶着邓大通从造办处的拐角走了过来。

  “宋老板,惭愧啊!惭愧!”邓大通人还没有走近,已是满脸的羞惭之色朝着她连连作揖,“是我管教不严,让我这侄儿在虚名面前迷了眼,一时鬼迷了心窍,才会做错了事。“

  他在离她五、六步的距离停下,深深地给她鞠了一躬:“我是专程来给宋老板道歉的。还请宋老板大人大量,别和他一般计较。”

  说完,他脸一沉,推了邓允一把,喝斥道:“还不跪下来给宋老板赔不是。”

  邓允一改从前凶悍,乖顺得像个小绵羊似的,“扑通”一声就跪在了她的面前,“咚咚咚”地给她磕着头:“宋老板,我鬼使神差的,以为没了你们景德镇,就轮到我们德化瓷出头了,我错了,我错了!”

  造办处的、旁边路过的,或探头探脑,或伫足指点。

  宋积云心里瞬间冒出一团怒火来。

  可她是越遇事越冷静的性格。胸中的火束虽然烧得旺,她面上却是半点不显,忙侧身回避,对邓氏叔侄道:“您这是做什么?快起来!快起来!有话好好说。您这一跪,弄得我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你们不是要把我放在火上烤吗?我就让大伙儿也听听你们都干了什么事。

  邓大通目光闪烁。

  如果不是他们求爷爷告奶奶的用重金贿赂了刘御史家的幕僚,他们还不知道原来这宋积云身后站着的是元家。

  既然斗不过,那就趁早认输。

  “宋老板,他做错了事,就应该受到惩罚。您也别姑息他,让他好好给您磕几个头,认识到错了才行。”邓大通义正词严地道。

  宋积云在心里冷笑,面上却一副茫然困惑的样子,道:“邓师傅,您口口声声地说您侄儿错了,我这还一头雾水,不知道他做了什么,这么大小伙子了,应该已经做父亲了,被您逼着当街给我磕头,这里子面子全没了。您虽是他叔父,可到底出门在外,没有经过族老们,就这样处置他,会不会不好?”

  邓大通的表情差点维持不住。

  通常他们这么做的时候,对方都会觉得不好意思或者是不愿意把仇怨结得这么深,要不草草将人扶起完事,要么忙和他们和解。

  怎么这宋氏和别人完全不一样。

  宋积云看他的目光不由流露几分寒霜。

  邓大通心里咯噔一声,知道自己的计策被宋积云看透了。

  他神色微沉,又听见有人议论:“这是出了什么事?处置得这么严?杀人放火也不过头点地,这样一点颜面都不留的,的确有点过分。”

  其中有一个声音格外刺耳:“都说这德化瓷邓家的邓大通于人情世故上一窍不通,除了烧瓷,什么也不懂。我从前还不相信,如今看来,还真是这样。他侄儿也是倒霉,遇到这样一个叔父。有什么事不能私底下悄悄地说,把人堵在街上,丢脸丢到满京城都知道。”

  就有人问:“那他这侄儿都干了些什么?我没听清楚。有谁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吗?”

  郑全难得机敏了一回,大声道:“邓师傅,我们东家说得对。你们家为了霸占我们家的作坊,往我们家的作坊里丢蛇,我们也报了官,官府也处置了。就算是您这侄儿有错,那也得由宗祠的族老们,衙门的大人们来判。您这样做,太不妥当了。”

  他最后还插这邓大通一刀:“不怪别人都说您是‘瓷痴’。您烧瓷是这个。”他翘起大拇指,“可您不会处理这些庶务。还是请你们族里来个人帮您打点打点吧!”

  邓大通的脸都绿了。

  宋积云却不管这些,歉意地笑了笑,朝着他一福,扶着郑全就要上马车。

  “宋小姐!”又有男子的声音喊她。

  宋积云暗暗皱眉。

  今天怎么一个两个的,都喜欢在广庭大众之下堵她。

  她装着没听见,上了马车。

  “宋小姐!”喊她的人追了过来,声音也高了几分,“在下危杰,是元允中的发小。”

第313章

  宋积云回头。

  站在她马车前的男子二十五、六岁的样子,中等个子,皮肤白皙,眉目清秀,穿了件紫红色如意云团花曳撒,腰间镶金嵌玉的腰带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宋积云不动声色地朝他点了点头。

  元允中从来没有和她提过危杰。

  是因为在他的心里危杰并不算是他的发小还是他们相处的时间太短,他还来不及提及?

  “危公子!”她客气地道。

  危杰半晌没有吭声,看她的目光满是难掩的惊艳。

  只是这惊艳过后,他却蹙起了眉,显得有些烦躁,道:“宋小姐,久仰!”

  然后他扬了扬下颌,仿佛她是什么打秋风的穷亲戚似的,一副纡尊降贵的语气指了胡同口的茶楼:“我有话和宋小姐说,请宋小姐移步。”

  宋积云气笑了。

  就算他是元允中的发小,这样的不尊重她,她凭什么要去听他说话。

  一秒记住m.

  “抱歉!”她绵里藏针地把他给顶了回去,“我还有急事要办,恐怕没办法和危公子去茶楼浪费时间。若是危公子实在是着急,可以写封信派人送到我住的地方,我看了,觉得有必要,自然会回了危公子。”

  言下之意,如果没必要,她就不和他废话了。

  危杰大怒。

  宋积云却懒得理他,带着郑全扬长而去。

  可半路上,她却越想越气。回到口袋胡同就派人给元允中送了一封信,把遇到危杰的事告诉了他。

  元允中很快赶了过来。

  来通禀的香簪小心翼翼地打量着宋积云的神色,吞吞吐吐地道着:“大,大小姐,我要不要给开门?”

  宋积云正烦他,道:“不用。你去跟元公子说,有什么事,在信里说清楚就可以了。”

  香簪小心翼翼地去回了话,又轻手轻脚地进了屋:“大小姐,元大人在垂花门那里不愿意走。说有什么事,当面更能说得清楚。”

  宋积云想了想,去了垂花门,隔着黑漆铜环门扇道:“说吧!有什么在信里说不清楚的,现在都说清楚了。”

  门外,元允中沉默了一会儿,声音低沉地道:“云朵,兼祧的事,是我不对。我一直想当面向你道歉。”

  他说起了事情的经过:“舞勺之后,家里开始给我议亲。我舅舅在世的时候,曾经说过一门亲事。后来舅舅去世,外祖父就认了我舅舅的未婚妻做干女儿,并且亲自给她做媒,风光大嫁。听说我要议亲,她和她家里的人都想和我们家再续前缘。而我父亲当年也曾经和别人议过亲,为了娶我母亲,他要死要活的,把和元家彼此守望了几辈人的几家通家之好都得罪了。祖父想和那几家缓和一下关系,想我从那几家里挑一个订亲。

  “我外祖父和祖父暗中都不愿意相让,我父亲既不想得罪我外祖父,又不想让我祖父为难,脑子一抽,不知道从哪里找了本宗法之书,提出可以让我兼祧。

  “我外祖父和祖父原本都不答应。可那几家不知道怎么想的,听到风声之后居然都同意了,还劝我外祖父和祖父,说这是最好的办法。”

  宋积云听了好奇,强忍着才没有问元允中怎么没有订亲。

  好在元允中像是找到了好不容易才说这件事的机会,没有停顿地继续道:“他们几家为了和我们家结亲,把家里适龄的女孩子都找各种借口送到了我们家,明面上说是让我母亲见见,了解了解,私底下却这个给我送个点心,那个找我问个学问,偶尔还会找我下个棋,修个乐器什么的。”

  花团锦簇,姹紫嫣红,你方唱罢我登场。

  宋积云差点笑出声来。

  元允中的声音却一下子突然变得很是低落:“后来还发生了一件事。有个女孩子设计让另一个女孩失足落水,差点淹死了。”

  “啊!”宋积云愕然。

  “事后,我问那个女孩子,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她说,因为她想嫁给我。我就问她,你为什么想嫁给我。她说,我好看。我又问她,那你知道我喜欢什么?讨厌什么吗?她说,不知道。我说,你根本不了解我,就因为我好看,你就要嫁给我。她说,好看就够了。我又去问了另外几个女孩子,她们都说我好看。”元允中的声音里充满了茫然,“她们根本不关心我是谁,我是怎样一个人,只是看到我的外表,就能喜欢上我,就能为了自己的喜欢去伤害别人。这样的喜欢,于我又有什么意义呢?我在她们眼里,又是什么呢?”

  宋积云脑海里浮现出一个孤单寂寞的小人儿,独自在万人丛中手足无措地踯躅独行。

  “我说服外祖父和祖父打消兼祧的念头,又一家一家的上门,阐明这么做的坏处,好不容易把那几家都安抚下来,可我也不想就这样找个共度一生的人了。我甚至说服了外祖父和祖父,同意我自己挑妻子。当时,我父亲也同意了。”他声音更低沉了,“我以为这件事就这样结束了,没想到……他一直没有打消这个念头。”

  不是没有打消这个念头。

  宋积云猜测。

上一篇:折青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