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堂入室 第17章

作者:吱吱 标签: 古代言情

  宋九太爷觉得这是家丑,不禁瞪了宋大良一眼,换了副温和的面容,这才对元允中道:“你是担心到时候说不清楚?那你是什么意思?想让老二家的大姑娘热孝的时候嫁过去吗?”

  宋大良一听,没等元允中说话,已急急地道:“这也未尝不可。那曾家不也说了,嫁过去了,照样可以守孝。”

  元允中斜睨了宋大良一眼,对宋九太爷道:“我想把这婚书拿去衙门里造个册。”

  这样一来,这门亲事就铁板钉钉了,比什么热孝里出嫁都要体面,还保险。

  原本宋九太爷对元允中是否认识李大人还心有存疑,这一下子完全没有了。

  如果不是家里有当官的长辈,谁愿意往衙门里跑。

  他不由击掌道:“好!这是最好不过的了。以后再有谁敢跳出来冒认婚事,就可以把他送到衙门里去。”

  元允中翘了翘嘴角。

  *

  曾氏院子里的小茶房里,宋积云也在吃饭。

  大家“食不语,寝不言”分长幼坐着,偶尔有瓷器相撞的声音会打破室内的宁静,却也让小茶房显得更静谧了。

  有小丫鬟快步走了进来,在宋积云的耳边低语数声。

  宋积云放下手中的筷子,毫不避讳地道:“不是说侍疾吗?端了饭菜进去算是怎么一回事。你去跟她说,等祖母要醒了,会有人去换她吃饭的,让她好好的照顾祖母。”

  恐怕不是宋三良夫妻饿了,而是她祖母饿了吧!

  众人抬头望她,却没有一个人说话。

  小丫鬟应诺。

  郑嬷嬷站在帘子外面,朝着宋积云使了个眼色。

  宋积云放下手中的汤匙,伸了伸手,立刻有丫鬟递了湿帕子过去。

  她擦着手站了起来,道:“我出去看看有什么事?”

  钱氏点头。

  宋桃的目光随着她追了出去。

  隔着细细的竹帘,宋积云和郑嬷嬷站院子的玉簪花旁说着话。

  洁白如玉的玉簪花开了满树,在灯光下如一簇簇的雪花。

  却看不清宋积云和郑嬷嬷的表情。

  “她想干什么?”宋积云低声道。

  郑嬷嬷显得有些疲惫,道:“不知道!丁香找到廖婆子,说是好奇元公子是个什么样的人,让廖婆子想办法帮着打探打探。廖婆子不敢自作主张,特意来找我拿主意。”

  宋积云“哦”了一声,凉凉地道:“那就帮她打听打听!”

  “我也是这么想的。”郑嬷嬷应道,“怕打草惊蛇,已经交待下去了,阿全那里也会帮着盯着的。”

  宋积云颔首,在花树旁站了一会儿才回小茶房。

  有小丫鬟正在和王氏说话:“三太太说,老太太有些不好,她心里有点慌。您年纪比她长,经历的事也比她多,让您赶紧过去帮着瞧瞧。”

  王氏一听,丢下碗筷就站了起来。

  宋桃一把拽住了母亲,对那小丫鬟道:“你去回了三太太,黄大夫在抱厦里候着。要是黄大夫都看不好,我母亲一个既不懂医术,也不懂药理的,就更不敢帮着瞧瞧了。”

  她还道:“三太太要是拿不定主意,可以去请九太爷。他老人家可是秀才,比我们这些深宅内院的妇人有主见多了。”

  那小丫鬟强忍着笑意躬身应“是”,退了下去。

  宋桃就朝着宋积云笑,眉宇间流露着扬眉吐气般的畅快,和她打招呼:“云妹妹,回来了。郑嬷嬷找你有什么要紧的事吗?”

  宋积云不动声色地打量着她。

  玉色虫草花纱褙子,月白色杭绢挑线单拖裙,乌黑的青丝用根白玉簪子绾着,插了一小排茉莉花,耳朵坠着的珍珠耳坠发出莹润的光泽。淡雅又不失小姑娘家的活泼。

  和平时并无二样。

  那是哪里有了变化呢?

  她淡然地道:“没什么要紧的事,说了说明天的安排。”

第23章

  宋桃不相信宋积云的话。可平时她们的关系就一般,更何况这个特殊时期?

  最主要的还是她此刻太高兴了。

  两世为人,她第一次这样怼人,太痛快!

  难怪前世宋积云对不喜欢的人说话那么刻薄了。

  她笑盈盈地重新落座,直到她们吃完了晚饭,丫鬟们上了茶,丁香找过来,她的心情还非常的愉悦。

  “打听到什么了?”宋桃和丁香在玉簪花旁说话。

  丁香低声道:“那位元公子自幼随家人在江南生活。那年李大人调任苏州府同知,二老爷去拜访李大人,认识了元公子的父亲。二老爷见元公子聪明伶俐,就把大小姐许配给了元公子。”

  宋桃算了算时间,对得上。

  “只不过他家的祖业在京城,他们家的人就陆陆续续去了京城,”丁香道,“两家这才渐渐断了联系。”

  宋桃道:“那他没有说他们家是做什么营生的?”

  丁香道:“没说。不过,元公子说,他们兄弟四人,除了他二哥在他父亲身边服侍,其他都子承父业了。”

  子承父业的多了。做生意可以子承父业,拉坯的也可以子承父业。

  若这行当好,有什么不可对人说的?

  宋桃皱眉,道:“元公子可带了随从或小厮?”

  烂船也有三斤钉。从京城到这里千里迢迢的,孤身出门是很危险的,就算是家里再落魄,也应该买个人跑腿、做伴。

  丁香摇头:“没有,元公子是一个人来的。”

  “知道他都带了些什么东西吗?”宋桃问。

  或者能从他带的东西看出点什么来?

  丁香道:“只带了一个包袱。去拜见二太太的时候还拎在手上,来老太太屋里就没看见了。应该放在了二太太那里。”

  说了等于没说。

  宋桃捏了簇玉簪花,举在鼻下细细地闻着。

  她越想越觉得宋积云冒出来的这个未婚夫有蹊跷。

  不仅是因为前世的记忆,更多的,还是因为宋积云的性格。

  宋积云这个时候还名声不显,大家都不怎么知道她。

  但在前世,她是出了名的诡计多端,胆大妄为,做过太多离经叛道的事。

  一般女人视为性命的名声、闺誉,对她来说仿佛不值一提。

  但她又偏偏做出了连男子都做不到的事,让那些男人在她面前都束手无策,敬而远之。

  就像现在。别人遇到这样的事,通常都会惊慌失措,不知道如何是好,可宋积云不同,她一定不会认输,而且还会用大家都想不到的办法去解决这件事。

  宋桃听了丁香的话,怀疑元允中就算不是骗子,也是宋积云请来演戏的人。

  只是不知道宋积云从哪里请的他?他原本是做什么的?

  甚至她还猜测,说不定这个元允中原本就是个骗子,不曾想骗到了从不按理出牌的宋积云手里,反而被宋积云给利用了。

  如果是这样,那就有趣了!

  宋桃心里蠢蠢欲动。

  如果她能弄清楚这个人的来历,可以策反这个人,也可以揭穿这个婚约,她可做的事情就太多了。

  宋桃咬了半天的指甲,最终神色一肃,把玉簪花丢在了地上,用脚碾了碾,沉声对丁香道:“趁着那边的酒席没散,我们去看看元公子去。”

  丁香吓得脸色都变了,忙道:“不可呀!这里是二房,要是被人发现了怎么办?”

  宋桃心里顿时涌起一股烦闷。

  这个时候宋积云还只是个二房刚刚冒头的小姑娘,大家就已经知道她的厉害了吗?

  宋桃很不服气。

  前世,她一心一意的信任、依靠她父亲,才没反抗,随波逐浪的。这一世,她有了前世的经历和教训,有心算计无心,难道还斗不过一个什么也不知道的宋积云?

  她挺直了腰,道:“我一个做堂姐的,好奇突然冒出来的未来妹夫是什么样的人,不管是谁知道了,这理由都说得通吧?”

  丁香觉得她们家三小姐说的有道理。

  宋桃回了小茶房,见宋积云正和母亲说话:“……我二妹还守在灵堂,不知道用了晚饭没有。祖母这边,若是有什么事指使我们,还要烦请您派个丫鬟去叫一声。”

  她母亲估计也不想掺和到二房和她祖母之间去,只在钱氏面前做好人,道:“你们只管去,若是婆婆问起来,我立刻派人去叫你们。”

  宋积云朝她点了点头,扶着钱氏带着幼妹转身离开。

  这样更便于宋桃行事。

  她没有拦宋积云,反而对母亲道:“我不想等会被三婶呼来喝去的,我去外面走走,等会您要走了,再让人来叫我。”

  王氏是个心疼儿女的,闻言点头,还拿了把蒲扇给丁香,让丁香给她扇蚊子,让她别走远了:“水榭那边,还有外客。”

  宋桃含笑应诺,带着丁香绕过曾氏住的地方,去了水榭。

  水榭灯火通明,小厮、婆子穿流如梭,远远的,宋桃就听到了父亲呵呵笑的劝酒声。

  宋桃不悦地沉了脸,在水榭旁边转悠了半天,也没能找到能窥视水榭酒宴的地方。

  丁香还是有点害怕,劝宋桃:“要不,我们下次再找机会。”

  宋桃想到宋积云,不甘心地道:“我们再想想其他办法。”

  两人又在水榭旁边转悠了一圈,胳膊和肩膀上都被蚊子咬了好几个包,才发现水榭对面有块被杨柳树掩遮的大青石。

  宋桃心喜,让丁香扶着她站了上去。

  水榭窗扇四开,有男子突然走到了窗边,凭窗而眺。

  皎皎月色照在他的脸上,他眸子里仿若铺了千万星辰,让四周的景色都没有了颜色。

上一篇:折青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