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堂入室 第145章

作者:吱吱 标签: 古代言情

  如果他像宋积云一样赚了那么多的钱,他也愿意手掌心里漏一点,每个人都发一份年节礼, 走在路上人人都问,让大家都知道他待窑工有多好,他们窑厂有多红火。

  可他这不是穷吗?

  他看了看账册。

  今年只得去年利润的三分之二, 是这十多年来生意最差的一年。

  他把账册丢在了一旁。

  那管事见了,忙去给李子修续了杯茶。

  李子修端着茶杯想:罗子兴到底不如宋积云,现在就放春假,还是早了点。

  前段时间万公公之所以还能找御窑厂的麻烦,那是身体还好,可自他听说宋积云放弃了景德镇的市场,直接去了南京,原本就被宋积云气歪的嘴就更歪了,说话都有些含糊不清了,还不停地流口水。

  像是中了风似的。

  万公公吓了个半死。

  他虽说是二十四衙门的人,可那也是朝廷封的,朝廷命官,如果真的中了风,这官也就做到头了。

  他怕被人知道,不敢请梁县的大夫,也怕梁县的大夫没这本事,悄悄让人从龙虎山请了位道医过来,每天不是针灸就是按摩,哪还有心思找宋家窑厂的麻烦。

  不过,就算是宋家窑厂不放春假,也烧不了几窑了,而且没有宋积云在,还不知道成品能有几成, 能不能烧出等身高的瓶尊, 还不如放假。

  李子修喝了口茶,皱着眉头吩咐管事:“我们窑厂也提前放了春假吧!”

  能提早回家过年,谁不高兴。

  管事笑呵呵地应是,等着李子修继续示下。

  李子修诧异地望了管事一眼,道:“还有什么事?”

  今年的工钱怎么算?分红怎么算?别人宋家窑厂人人都得了一份年节礼,我们窑厂发不发?

  这些话在管事的舌尖打了几个滚,可他看李子修的样子,压根就没想学学宋家窑厂,他只好道:“没什么事,就是看东家还有没有其他的吩咐!”

  李子修顿时闹了个大红脸。

  他明白管事的意思。

  可他今年的生意又不好。

  他不由喝斥道:“今年除了宋家窑厂,大家的生意都这么差,有工钱发就不错了,你们还想分红?还要我送你们一份年节礼?你做梦吧!”

  管事顶着满脸的唾沫星子出了账房。

  李子修直叹气,并往火盆里丢了几片桔子皮。

  桔子的清香很快浮动在账房里。

  李子修和账房说着心里话:“这些人可真是饱汉子不知道饿汉子饥。宋积云烧了新的青花瓷,等她从南京回来的时候,就是景德镇改天换日的时候,我们这些烧旧青花的窑厂,能不能活下去还两说。结了全部的工钱,分红,年节礼,他们想啥呢?”

  账房是跟了他几十年的老账房,忠心耿耿的,这么多年相处下来,不像是下属,更像是朋友。

  他递了个桔子给李子修,道:“形势真的这么严峻?宋老板不是去了南京吗?我听人说,她可能再也不做景德镇的生意了,那新青花,也只有他们家能烧,他们家难道还能把青花瓷的生意全都做完了吗?”

  “是不能做完了。”李子修剥着桔子无奈地摇着头,道,“可是伱想想,高档瓷的那些买家,谁愿意退而求其次啊!以后在高档瓷的市场上,就是他们一家独大了。我们就算是想捡点她牙缝里漏下来的残羹,也要能捡得到才行啊!

  “做中低端市场,那就是赚个辛苦钱,有什么好赚的。

  “时间长了,说不定我也会沦落到给宋家窑厂做瓷坯!

  “没有新青花的配方,说什么都是虚的,就只有给人踩、给人当垫脚石的命!”

  账房心知他说的有道理,沉默良久。

  李子修觉得那桔子吃在嘴里都酸溜溜的了。

  他喃喃地道:“我和宋又良斗了一辈子,没想到,他走到我前头了,却生了个好女儿。到底把我给压下去了。我当初怎么就没想到把宋积云娶回家当儿媳妇?”

  当初宋又良给宋积云全县选夫的时候,他还曾经嘲笑过宋又良。

  现在看来,还是宋又良有眼光,没有敷衍了事地把宋积云嫁出去。

  不然哪有宋家窑厂的今天啊!

  他还教出了个宋桃。

  那也是个狠角色。

  可到底是女人家,干的都是些阴损的事,不像宋积云,大开大合的,要算计你也摆在明面上,让你吃了亏还得佩服她。

  像宋桃这样靠着小技起家,一时风光无限的,他见得多了。

  最终也都只会风光那几年。

  倒是到了明年,大家的日子肯定都不好过。

  新青花瓷在南京打出名声来,宋积云又摆明了要和万公公撕扯到底,那肯定是一阵腥风血雨,看谁压倒谁了。

  李子修想想那场景,不禁打了个寒颤。

  也不知道其他窑厂是怎么想的?

  万一要站队,他到底站谁好?

  这次可不像从前那么好和稀泥。万公公这一病,肯定不会放手,手段会比平时更激烈,宋积云呢,也是个母老虎,他得罪了万公公窑厂开不下去,他得罪了宋积云……宋积云也有一百种一千种办法让他的窑厂开不下去。

  他骂了一句娘。

  想到了一直和宋积云交好的严老爷。

  他思前想后,犹豫半晌,最后还是提了一坛上好的金华酒,冒雪去了严老爷家。

  (本章完)

第207章

  天气冷了,严老爷正烤着火笼喝小酒。

  见李子修来了,让人又整了几个下酒菜。

  李子修也没有客气,和严老爷喝了两盅,这才说明了来意:“您这边是个什么打算?您也知道,我现在都被这左一下右一下的给整懵了。我寻思着您是老经道了,跟着您走, 一准没错。”

  严老爷呵呵了几声,道:“我年纪大了,已经准备金盆洗手了,家里的生意开年之后就全交给大儿子,以后我啊,就在家里带带孩子,喝喝小酒了。”

  李子修当然不相信。

  可任他怎么套严老爷的话,严老爷都滴水不漏,还叫了长子出来和李子修打了个招呼,道:“以后你们打交道的时候多了,还望李老爷有什么事多多关照关照我们家这个榆木脑袋的。”

  严老爷的长子和李子修差不多大的年纪,因为家里一直是严老爷当家,平时严大爷见着李子修仿佛像短了一个辈份似的。

  可能还没有适应自己的身份。

  他给李子修敬了杯酒。

  李子修再多的话也给堵在了嗓子眼里。

  送走了李子修,父子两个又让人上了两盘下酒菜,一起喝了两盅。

  严大爷问父亲:“我们真的就这样把窑厂收了?”

  “不然呢!”严老爷感慨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我们家从前是从做拉坯起家的,大不了从拉坯重新做起。别的不说,宋家窑厂要是真的一枝独秀了,他们家那几个拉坯师傅肯定是不够的,大不了我们从他们家窑厂接活做。”

  严大爷想想,家里有山有地有窑, 把面子看得不那么重, 给宋家窑厂拉坯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又不是要他自己去拉坯!

  “那我过几天去宋家看看。”他打定了主意,倒也能舍得下脸, “宋老板走了, 家里孤儿寡母的, 能够搭把手就搭把手。”

  既然决定了做宋家的生意, 那就把态度摆正了。

  严老爷看着自己手把手教大的长子,很是欣慰地点了点头,道:“把我们家做的腊肉、腊鱼之类的也带些过去,做个通家之好。”

  可惜他们家的孙子都成了亲,不然和宋家做个亲家也是挺不错的。

  父子俩正说着话,熊老爷过来了。

  他爽朗的声音震得门框仿佛都在响。

  “严老弟啊!”他带了一车的东西,说是年节礼,看见严老爷就拉住了他的胳膊,“我们家的事,你家太太可得多费心啊!”

  严老爷脑子转了转,才明白他说的是求娶宋家小姐的事。

  两个人又在火笼旁坐下。

  “你得拿个章程,伱们家到底要娶宋家哪位小姐?”严老爷一边给他倒酒,一边道,“不说好了开春了再说吗?怎么这个时候你又赶了过来?”

  熊老爷嫌弃酒盅太小,让严大爷换了个小碗,这才叹息道:“老弟,我就和你说几句掏心窝子的话吧!宋老板这个亲家, 我可太稀罕了!

  “她这段时间所经历的事,我可一件件一桩桩都看在眼里。

  “你看她做的这些事, 哪一件不是连个男人都干不出来的。

  “有这样一个姐姐,妹妹怎么都差不到哪里去。

  “就算万一有了偏差,我也能找亲家去讲道理,把路给重新走直了。可比那些道理都讲不能通的强上百倍千倍。

  “老兄啊,你无论如何也要想办法帮我们把这门亲事做成了!”

  只是还没有等严老爷回他话,严大爷进来告诉他:“爹,吴老爷他们来了。说是想找您商量商量明年怎么办?”

  *

  宋府的荫余堂里,元允中书房的窗棂大开,随着冷风吹进来的,还有隐隐的梅香。

  元允中轻裘缓带,正站在大书案前拿着剪刀插梅花。

  青花瓷的四瓣花觚清雅明亮,朱砂色的梅花明**人。

  一旁的郑全却靠在落地的红漆柱子上,无聊地扣着手指头。

  看见飘在空中的雪花越来越大,越来越密,他不由喃喃地道:“也不知道大小姐走到哪里了?”

  冷不冷?能不能喝上口热汤?

  “铜陵!”

  屋子里突然传来元允中的声音。

  郑全惊讶地望着他。

  元允中眉眼淡然,在朱砂梅的掩映下,清冷如月。

上一篇:折青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