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堂入室 第124章

作者:吱吱 标签: 古代言情

  说不定还会有人来闹事。

  甚至还得把已经卖出去的瓷器召回。

第175章

  宋积云想想这些就头痛。

  而那小厮已一溜烟地跑去报信去了。

  宋积云则快步追上钱三和周正,三个人说着话去了账房。

  等到小厮上了茶点,她又郑重地给钱三道了歉,以至于钱三有些局促地道:“宋小姐要不要再看看那些瓷器?”

  “不用!”宋积云大方地笑道,“您既然说是,那肯定是。”

  钱三顿时流露出副百感交流集的模样,道:“毕竟是大窑厂, 就是有气魄。”

  有没有气魄宋积云不知道,但送走了钱三,宋积云立刻去见了熊老爷。

  熊老爷显然已知道了事情的经过,他没有啰嗦就告辞了。

  宋积云松了口气,面沉如水地亲自去了库房,问正在库房盘点的罗子兴:“知道是哪一窑出了问题吗?”

  瓷器一批一批烧制的, 若是出问题,也会一炉窑一炉窑出问题。

  罗子兴一面指使着学徒把从每一炉挑选出来的样品泡在烧沸了的开水里验证是否出了问题,一面焦头烂额地回复宋积云:“现在已经查出了两窑。”并告诉她,“查出来的结果我已经交给了项师傅,他带着几个学徒在核实经手人是谁?”

  窑厂为了好核算工钱,每道工序是由谁经手的,都有很详细的记载。

  宋积云接管窑厂之后,加强管理,这些手续更完善了。

  罗子兴等人当初还觉得宋积云有些小题大做,现在却不由暗暗庆幸。

  宋积云的初衷则是完全为了避免有些做师傅的侵占徒弟的工钱。

  两人在库房里等着结果,汪大海气喘吁吁地跑过来,急急地道:“听说惊釉了?这是谁他妈干的事?”

  罗子兴看了眼脸色始终阴沉着的宋积云,朝他使着眼色,示意他别说了,给宋积云添堵。

  汪大海回过神来, 讪讪然地笑,道:“东家,我们那边到现在为止只查了一炉窑, 我看问题不大。”

  宋积云心烦气躁, 道:“你不在库房里守着跑来这里做什么?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若是让惊了釉的瓷器发出去, 我们窑厂的名声还要不要了?”

  别人也不是没有惊釉的情况发生,只有他们窑厂,从老东家到现在的东家,都大惊小怪的。

  可这话汪大海不敢说。

  东家让干什么就干什么。

  他立刻道:“我这就回去盯着,保证我那边不会出事。”

  宋积云的脸色这才好了一点。

  这时,周正面色惨白地跑了进来,道:“东家,是釉料。是釉料出了问题。颜记那边以次充好,我们的货才会出问题。”

  “什么?”宋积云愕然,“怎么会是釉料?”

  颜记自她父亲起就给他们家供应釉料,已经二十几年了。

  事情若是证实,传了出去,他们家也别想在景德镇立足了。

  他们家这是要自绝生路吗?

  宋积云沉声道:“你敢肯定吗?”

  周正连连点头,道:“东家,我觉得这件事不对劲。我们家窑厂,再怎么疏忽,也不可能出现这种错误。大家都在查出事的瓷器, 我就去查了查原材料, 真给我发现了问题。”

  他说到这里, 声音都有些哽咽了。

  不仅因为原材料是他在负责, 而且因为如果这件事还涉及到原材料,那窑厂的损失是一笔让人不敢直视的数目。

  有可能还会全员停工。

  宋积云目泛寒光,道:“走!去看看!”

  周正忙在前面领路,一行人去了放釉料的库房。

  几个负责上釉的师傅正在一包包的检查釉料。

  偌大的仓库,粉尘四起。

  负责上釉的大师傅顾清全身灰扑扑地迎了上来,急急地道:“东家,您怎亲自来了?您放心,我们保证把出问题的釉料都找出来。”

  大家都这么焦急了,宋积云这个时候就得更沉得住气才行。

  她安抚众人:“你们辛苦了!我相信我们齐心协力,一定能渡过这个难关。”

  又让周正去给众人准备夜宵,发加班费:“学徒按平时的两个满工计,大师傅们按平时三个工计。查出问题的,加班费翻倍。”

  她此话一说,整个窑厂都沸腾起来,个个都干劲十足的,因为窑厂出事而低沉的气氛都不翼而飞。

  窑厂生意好了,最多也就给像罗子兴、周正这样的大师傅和大掌柜分点红。

  重奖之下,必有勇夫。

  当务之急是把事情解决了。

  周正心痛道:“这几天赚的钱恐怕都要打水漂了。”

  宋积云道:“总比窑厂倒了好!”

  怎么可能!

  就凭他们东家的这手烧瓷的手艺,谁家窑厂倒闭他们家窑厂也倒不了啊!

  这话周正同样不敢说。

  他怕宋积云不高兴。

  他道:“东家,您看要不要封锁消息,也免得那些妒忌我们家生意好的推波助澜,乱嚼舌根子!”

  “不!”宋积云断然道:“不仅不要封锁消息,还要大肆地把这件事传出去!”

  她解释道:“钱三的事已经有那么多人亲眼看见了,伱能一个个上门去让人家不要往外说吗?既然止不住,那就让大家都知道我们在做什么,让大家都知道我们对自家出问题的瓷器是怎么解决的,让他们知道我们能卖出的瓷器都是有保障的。”

  周正还有些犹豫,道:“会不会有人因此拿这件事生事?我现在担心有人会依葫芦画瓢,弄虚作假,为了佛像的订单特意找了惊釉的瓷器冒充我们家的瓷器。”

  佛像的销量太好了,订单已经排到两年以后了。

  宋积云笑着调侃着说了句后世流传的话:“毕竟黑红也是红!要紧的是让大家知道我们为质量出问题的瓷器做了些什么。只要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就算是赢了。”

  周正细细地消化着她的话。

  他们又回了灯火通明的库房。

  罗子兴劝宋积云:“您回去歇了吧!这深更半夜,也不是一时半会能查得完的。”

  宋积云觉得自己在这里主要的作用是鼓舞士气,忙倒未必能帮得上多少。

  “没事!”她强打起精神,“我和大家一道。你们在这里忙着,就算我回去,也睡不着啊!”

  罗子兴不再勉强。

  整个窑厂停产停工,都在查这件事。

  宋积云还让人在窑厂门口贴了告示,说有问题的瓷器窑厂一律收回,可按三倍赔偿退货,也可换货。

  加上昨天那三尊观世音像的事,宋家窑厂烧出了惊釉的事像长了翅膀似的,不过半日工夫,就传遍了景德镇的大街小巷和码头客栈。

  (本章完)

第176章

  邵青自然也知道了。

  他问翘着腿躺在醉翁椅上看书的元允中道:「宋太太派了宋家二小姐和三小姐去给宋小姐送饭,我们不去看看吗?」

  宋,宋,送……

  这话落在元允中的耳朵里,全是「宋」。

  他心头罕见地掠过一丝烦躁,不耐烦地道:「别人家的事,与我们有什么干系?」

  邵青奇怪地看了他一眼。

  就这一眼,也让元允中面如锅底。

  邵青只好解释道:「我看你以前很关心宋小姐的事,如今宋家出了这么大事,你却不闻不问的。」

  他还猜测:「难道是宋家窑厂和宁王走私的事扯上了关系?」

  元允中听着,冷冷地看了他一眼,道:「宋家出了事,与我们能有什么好?」

  邵青总算明白了。

  他和元允中说人情世故,元允中和他说远近亲疏。他和元允中说远近亲疏,元允中和他说人情世故。

  总之,道理都站在元允中那边。

  他把嘴闭得紧紧的。

  元允中却偏偏问他:「颜记是怎么一回事?谁在后面捣鬼?」

  邵青和他做了个「你让我闭嘴」姿势,却被元允中嫌弃地瞥了一眼,威胁道:「你还想不想在锦衣卫干了?」

  「不想!」邵青很干脆地道,「我想回去伺候老太爷!」

  元允中鄙视他:「你就这点出息!」

  邵青光棍地道:「我只想老婆孩子热炕头。」

  皮完了,却不敢真的得罪元允中,低声道:「您说,我们要不要帮帮宋小姐?」

  元允中却依旧陷在之前的情绪里没有出来似的,厉声道:「怎么帮?把那些嚼舌根的都杀了?」

  「当然不是!」邵青越发觉得元允中今天很怪异了。

  可他也没有什么办法。

  他接触的都是庙堂之上的事,和经商完全是两回事。

上一篇:折青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