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小女官 第25章

作者:春溪笛晓 标签: 种田文 甜文 爽文 轻松 古代言情

  他们会不会盼着“始皇帝死而地分”的那一天到来?

  李泌心中有许多忧虑,却不是什么话都能讲出口,只能挑拣着三娘能听的部分给她分析了一番。

  俗话说“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方镇进奉本只是小事(换成不要脸的还能吹嘘成美事),却叫李泌看出了隐藏在背后的种种问题。

  三娘刚才只觉得看什么都很新鲜,现在听李泌这么一分析,顿时觉得那些珍惜至极的珍玩都不怎么稀罕了。

  她追问道:“那该怎么办呢?”

  李泌默了一瞬,不知该如何回答。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只要入了名利场,哪个不是想尽办法往上走,争取得到更高的地位、更高的身份。

  而皇帝恰好就是能轻松帮他们实现这些追求的人。如果讨好皇帝就能转迁去到心仪的职位上,且别人也是这么干的,那自己为什么不去做呢?

  真要那么清高,你别来当官啊。

  李泌年纪虽不大,却把这些事情看得很清楚。他顿了顿,才说道:“我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朝臣与百姓皆是皇帝的子民,儿子非要孝敬爹,爹当然只会开心。只要皇帝收得高兴,谁又能说什么?

  “这些都是我自己的想法,你莫要与旁人说起。”

  李泌也是平时经常与三娘凑一起讨论各种问题,才会把这些心里话说给三娘听。

  事实上这些东西哪里适合给一个五六岁的小娃娃讲?

  三娘听懂了,这是一次不能往外说的交谈,被别人知晓了可能会给李泌带来一点麻烦。她郑重点头,表示自己记下了。

  李泌才把她放在她们居住的院落门口。

  三娘挥别李泌,跑回去与她祖父和祖母说起今天的见闻,果真只字没有提及李泌说的那些隐忧。

  倒是郭家祖父注意到她是被李泌一路抱回来的,打趣道:“平日里你那般好强,从来不爱别人抱着你走,刚才怎么竟让旁人抱你了?”

  三娘心说,当然是方便他们凑近些讲小话。

  不过他们讲的小话和圣人有关,哪怕是亲祖父也不能说。

  三娘回道:“玩了这么久,阿晗太累了!”

  郭家祖父本来就是随口一问,听她这么说便没再深究。

  过了立春,年味越来越浓了。虽说今年他们不在家中过年,但家中还是送来了为她们裁的新衣。

  还有王氏写来的家书。

  三娘每天都有往家里写信的习惯,只不过得攒一段时间才能一并送回长安,所以看到她阿娘的来信还是非常高兴。

  结果信里居然还有转送过来的她阿耶的来信。

  三娘立刻凑到她祖父身边跟着看信,争取能第一时间知晓她阿耶在信上写了什么。

  她都没见过阿耶几次,只知道阿耶远在安西都护府。

  记得有句很有名的诗说“春风不度玉门关”,安西都护府可是在玉门关外的,路途特别特别远。

  郭家祖父见她一脸期盼,也没叫她失望,直接拆开了家中转交的那封信。

  郭子仪这封信应当是腊月前写的,说是他许久没归来,都没见过新出生的孩子,今年争取到了正月代表安西都护府回京朝贺的机会,若是顺利的话应当能在除夕前赶回来。

  三娘越读眼睛越亮,昂起脑袋问她祖父:“是不是很快就能见到阿耶了?”

  郭家祖父说道:“按照信中说的日期,这几天应该到了,不过他估计需要先在家休整几日再来温泉宫这边面圣。”

  三娘出来后每天读书玩耍,快活得不得了,只在写家书时会想念她阿娘和幺叔他们。如今听说她阿耶说不准已经回到长安了,才有些遗憾自己不在家。

  再不见见阿耶,她都不记得阿耶长什么样了!

  与此同时,郭子仪正巧风尘仆仆地回到长安。

  若非关外条件实在不好,他也不会把家里人安置在长安,谁不想日日有贤妻佳儿相伴?

  自从上回在信中得知三娘的种种际遇,郭子仪更是迫不及待地想回家看看。

  所以一路上他都没好好歇息过,大多是天还没亮就急匆匆开始赶路。

  可算让他提前好些天赶回来了。

  郭子仪迈步踏入府门,吩咐随行将士自去歇息,自己则去寻阔别多时的妻子王氏叙话。

第31章

  三娘自从知道她阿耶要回来, 每天都数着日子盼望元日到来。

  元日的“元”字指的是新年第一天,也就是正月初一,为了圣人的安危, 外官除非是圣人召见不能随便出入温泉宫。即便他们所住的院落不算内苑,武将也不能自行入内,只能等候圣人的召见。

  以郭子仪现在的品阶连单独进奉的机会都没有, 只能跟着文武百官在元日向李隆基上贺表,远远地向天子表达自己的敬慕拜服。

  三娘左盼右盼,盼到除夕夜都有些睡不着。

  说起来这本来就是大唐难得的“金吾不禁夜”之一,夜里坊市是不用关门了, 长安的百姓们可以自由地在坊市间行走, 不必担心回家晚了进不了坊门(兴许还进了大牢)。

  郭家祖母瞧见三娘那精神奕奕的模样,不由和丈夫感慨:“你看她与子仪也没见过几面, 竟是这么盼着见他, 可见父女天性便是相隔千里万里也没法阻挡的。”

  郭家祖父哼了一声,没说什么。郭子仪那小子常年镇守边关, 妻儿全扔在长安, 没尽过几天为人父的责任,哪里值当他宝贝孙女这般惦念?

  不过郭家祖父也就面上嫌弃,实际上也知道行伍生涯有多艰难,心里头同样盼着能见久别的儿子一面。

  郭家祖母摸着三娘的脑袋劝说:“你今晚若不好好睡下,明儿起不来可就见不着你阿耶了。”

  三娘这才乖乖去睡。

  翌日她天没亮就醒了,不仅自己醒, 还挨个去喊醒自己认识的所有人,说是元日醒得越早, 今年越有干劲。

  这也不知她是从哪听来的,反正她讲得头头是道。此时爆竹声也开始此起彼伏地响了起来, 众人便都随了她的意,与她早早相携在外苑散起步来。

  知晓她迫不及待想见她阿耶,李俨说道:“我知晓他们在哪里,我带你过去。”

  等候召见的文武百官也不会起太晚,大多都是天没亮就在外头候着。

  听李俨这么说,三娘目光一亮:“可以吗?”

  李俨点头,吩咐人领其他小萝卜头回去,自己带着三娘去外臣等候觐见的地方。李泌不放心他们两个小孩子乱跑,也抬脚跟了上去。

  三娘挥别自己的老朋友和小朋友们,满含期待地跟着李俨两人往前走,嘴里还说道:“我许久没见过阿耶了,不知能不能认出他来。”她记性再好也抵不过上回见到郭子仪时还太小,记不清人可太正常了。

  李俨说道:“我们一会可以找裴将军问问。”

  李泌闻言看了李俨一眼。

  三娘一想到马上便能见到她阿耶了,自是兴高采烈地答:“好!”

  李俨被她的快活感染了,笑着说:“你阿耶应当与你祖父他们挺像的,你这般聪明肯定不会认错。”

  两个小豆丁边说边走,不知不觉便抵达目的地。大年初一京师凡是五品以上的官员都要来向李隆基贺岁,再加上那些退休的、有爵位的,那更是满满当当排了一片的人。

  三娘看得有点眼晕,直至看见队伍末端正在检阅金吾卫的裴旻才一下子找着了目标,径直跑过去问裴旻:“裴将军,您知道我阿耶排哪儿吗?我阿耶姓郭,从安西都护府那边回来的!”

  没等裴旻低头看向跑到自己脚边的小豆丁,一只大手就从旁边伸了过来,一把将三娘捞了起来。

  三娘骤然被抱得老高,一下子呆住了。她转头看向叫自己突然腾空的人,却见抱住自己的是个络腮胡子高大男人。

  男人瞧着不过三十多岁的模样,身量极高,双目如炬。他虽长了满脸胡子,眉目却仍能瞧出几分他本来的英俊。

  他当初年纪轻轻便以武举第一的名次进了军队,到了行伍中怎么都得是个小长官,总得想些办法让自己看起来成熟一些。于是他从长胡子起便开始蓄须,永远把自己的一张俊脸藏在茂密的胡子后头。

  三娘近距离与男人对视了一会,才从他比上次更为浓密的胡子底下认出那双好看的眼睛。她惊喜地喊道:“阿耶!”

  男人正是远从安西都护府归来的郭子仪,他也许久不见自己女儿,本来是认不出来的,直至三娘跑到裴旻面前询问他在哪儿他才晓得那由两个俊秀小郎君送过来的小娃娃是他们家三娘。

  郭子仪朗笑道:“还以为我们阿晗认不出阿耶了。”

  三娘闻言有点小心虚,但坚决不承认自己确实没法在这么多人里找出郭子仪。她笃定地道:“才不会认不出来,阿晗记性可好了!”

  说完她还偷偷往李俨他们所在的方向看了眼,眼神里的意思是“你们可别出卖我”。

  郭子仪哪里会错过她的小动作,但还是贴心地没拆穿她,只笑着问她李俨两人的身份。其实光从衣着打扮他也能猜出几分,可听说李俨乃是太子长子后他还是顿了顿,侧身向李俨见礼。

  李俨目前还没被封郡王,见状自是避开郭子仪的礼,对郭子仪说道:“我和阿晗是好朋友,你是阿晗的阿耶,对我不必如此多礼。”

  郭子仪听了“好朋友”三个字,暗自挑了挑眉。

  看来妻子在信中说的还是太少了,信中分明直说她与贺知章他们成了传说中的忘年交,怎地到了行宫这边又和皇孙交上朋友了?

  想到太子李瑛近些年的处境,郭子仪有心想让女儿离东宫远一些。可面对眼前这么个满眼真诚的小子,郭子仪也没说什么,只笑道:“多谢你们照看阿晗。”

  李俨道:“阿晗很聪明的,不用我们特意照看。”

  李泌也跟着点头。

  郭子仪没有与他们再多说,只问三娘最近都在做什么。

  当今圣上因前宰相张说私自拜访岐王李范,又时常与相熟的道士凑一起搞各种封建迷信活动,曾正式下令申诫:诸王、公主、驸马、外戚家,除非至亲以外不得出入门庭、妄说言语。

  且还勒令百官不得与卜祝之人交游。

  所以别说他们这些镇守在外的武将了,连京中的文臣也不得私自与一众皇亲国戚往来。虽说太子看似没有包含在内,可谁又敢往太子那边凑?

  众所周知,当今陛下不仅长相肖似太宗,行事也肖似太宗。

  当年太宗曾策划玄武门之变,当今陛下则是分别策划了针对韦后和太平公主的两场夺权政变,一次杀了韦后、助睿宗皇帝复位成为太子,一次杀了太平公主、成为真正独掌大权的帝王。

  既然当今圣上有着这样的继位之路,他对待太子的态度就不难理解了。

  太子小的时候,赵丽妃正当圣宠,圣人自是怎么看怎么喜欢。

  可后来赵丽妃色衰爱弛、黯然离世,只留下个年纪渐长的太子独自面对圣人,父子关系无人居中调和;如今宫中又出了个宠冠六宫的武惠妃,武惠妃所出的寿王更是格外得圣人钟爱。

  这种情况下,东宫这趟浑水就更没人敢去蹚了。

  郭子仪虽是武将出身,实际上却并非莽夫,京中形势他还是看得很清楚的。

  不过他只是回京几日便又要赶回安西都护府去,倒是不必太操心这个。

  只是三娘还这般小,很多事还不该与她讲……

  三娘哪里知道郭子仪心中的复杂想法,只兴高采烈地与他讲了一会话。直至有人来通传说陛下开始宣见朝臣了,她才依依不舍地挣扎着下地,问郭子仪:“一会您过去看阿翁吗?”

  郭子仪点头。

  三娘便打算在外头等他。她眼巴巴地目送郭子仪缀在朝臣队伍末尾入内,才对李泌两人说道:“你们先回去吧,我在这里等阿耶出来就好。”

  李俨道:“外边冷,不如去东庑那边等,我领你过去。”他边说边拉着三娘往里走,李泌也跟了上去。

上一篇:锦鲤娘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