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欲雪 第56章

作者:风里话 标签: 情有独钟 破镜重圆 古代言情

  “不必搬去了,这处也挺好。”

  足够安静。

  谢琼琚搁下手里的腰封,起身往净室走去,“我累了,先沐浴。”

  竹青看着她扔在榻上的腰封,还有才整理完一半的衣裳,不由有些莫名。她家姑娘,极少这般一桩事不完成,就去做下一桩事的。

  且还是关于主上的事情。

  然转念一想,到底在病中,许是真累了。遂赶紧跟上那虚浮的步伐,伺候她沐浴。

  盥洗毕,温泉水暖,又是药浴,谢琼琚觉得整个人舒服了些,躺在榻上让侍女将帘帐落了。

  三重帘帐,侍女落了两层,剩最外头的帷幔未落。

  谢琼琚蹙眉道,“外头的也落下。”

  侍女们面面相觑。

  前头是她自个吩咐的,她早睡时,若主上还未回来,留一层帷幔不落。

  彼时侍女们打笑道,“落不落的于主上都不差什么。反倒是夫人,还不如捂严实了,好好歇着。”

  竹青自然没有这话。

  因为这是谢琼琚很早前的习惯。

  那时还在谢园,贺兰泽白日里只是一个担着七品闲职的文官,大把的时间闲散着。而真正忙的事都是在晚间执行的。

  谢琼琚等得哈气连天,独自上榻便给他留一层最外头的帷幔。

  留灯晚照,留帘侯君,原是一个意思。

  贺兰泽每逢回来,见灯尚明,见帘未落,总是凝灯半晌,眼中星光灿灿,然后珍而重之地以指腹凑近,感受星火燃烧的温暖,舍不得熄灭。只小心翼翼上榻,落下最后一重帷幔,给半睡半醒的人掖好被角,拥她睡去。

  “主上还未回来!”竹青轻声提醒道。

  “可是……”谢琼琚愣了愣,她想说落下了更静些,然一想竹青说的对,他还未回来,便未再多言,只道,“那把灯也留着!”

  *

  这晚贺兰泽回来得很晚。

  交代好离开辽东郡这处的事宜后,他本是唤来了薛灵枢,翻看谢琼琚的脉案病情记录。他没有全看,只挑了她第二次发病的档案浏览着。

  复发的缘故自然是那日吕辞之事。但这是捋病情寻病因时,后来才记录上去的,因为彼时只当她是吓倒,未曾想到会复发。

  也是为此,他觉得她尚且好转中,不想没有几日便开始梦魇。

  “这病也蹊跷,案例又稀少,我也只得摸索着行进。”薛灵枢摇这扇子道,“同叔父商讨过,叔父道夫人恢复的那样好,又快,不太容易会复发的。”

  “不易复发?”贺兰泽问道,“可是这复发得猝不及然。”

  “谁说不是呢!”薛灵枢亦叹气。

  贺兰泽合上脉案,让他回去休息。

  踏着月色,他也未惊动人,只独自策马去了一趟金光寺。

  十月初一楼中做法事,七七四十九位高僧皆来自此寺庙。

  他这会私服而来,待人认清他回禀主持,他便在佛堂侯了片刻。只让小沙弥捧香于他,上前给满殿菩萨进香。

  小沙弥奉上一炷又一炷,额上渐渐生出虚汗。但贺兰泽佛心虔诚,让他一炷炷送上来。待住持到时,贺兰泽正好又接过一炷香,上前插入香炉中。

  结果香断了。

  他甩了甩手背上的香灰余烬,皂靴踩过地上无数断香,与住持两厢行礼。

  “殿下漏夜驾临,可是有何指教?”

  “是孤有事想向住持指教。”贺兰泽扫过过地上的香,温和道,“贵寺从来香火鼎盛,怎用如此劣质的香?这五柱香,皆在孤手里断了,实在不祥。”

  “这……”住持看了眼奉香的小沙弥,回道,“如今气候多雨寒凉,偶有不妥善保管受潮的,让殿下受惊了。此绝非天命不祥,乃人为之患。贫僧定然整束,望殿下海涵。”

  贺兰泽一时没有言语,只双目灼灼看着他。

  “香很好,未曾受潮。”半晌,贺兰泽重新看向地上那些香,依旧是含笑模样,却已经笑不盈底,“每柱香都是孤在接到手里的一瞬,暗里自个掐断的。”

  “不,是掐得将断为断。旁人看着尚且安好,然素手一动,香便断了。”

  住持尚且有一刻迟疑,只捻珠串微恐,“殿下何故如此?”

  “住持此等情状……”贺兰泽冷笑,“罢了,主持一个御下不严之罪总是有的。且您寺中有人不修方外心,欲染红尘事,那么这幽州第一寺之名且摘一摘吧。”

  “殿下——”住持连跪求情。

  “念你人间寺庙,受天下香火已久,孤不开杀戒。”贺兰泽居高临下看着他,然素手指示,两个暗卫便现了身形,一抽刀,一甩鞭,竟生生将一尊佛像搁下首级,转来住持身边。

  “孤敬神佛,亦无惧神佛。”贺兰泽俯下身,摸上住持脖颈,慢慢按下让他与地上佛头平视。

  须臾又给他挂正佛珠,扶他起身。

  谢琼琚那样复杂的病症,连薛灵枢尚且摸索中,他自然更不甚明白。但是府中法事,人人上香皆无事,偏她手中三柱香,无一完好,分明是有人故意断香,以此无声告诉她、告诉所有人,她乃不祥,天命不佑。

  贺兰泽回来千山小楼,入了陶庆堂。

  贺兰敏已经宽衣上,闻他所言只颔首道,“所以阿郎觉得是何人故意所为?”

  “香由寺来,出自僧人之手。所以我罚了住持,毁了佛像。”贺兰泽侍奉在榻,“深夜来看阿母,一为辞行,二为有事所托。”

  贺兰敏笑了笑,“你我母子,直说便是,谈何托付。”

  “我去冀州验兵,长意养病之中,安全全系阿母!”贺兰泽恭敬跪首,叩安,“待我回来,择个日子,我娶她过门。”

  贺兰敏看他半晌,合眼道,“你安心去。”

  看人影湮没在深夜里,送安神汤而来的薛素叹道,“早说主上敏锐,断香一事他转念便能回神。您啊,到底操之过急了。”

  “我不是想一鼓作气,直接让那女人疯了吗!”贺兰敏一贯端庄神定,唯有在薛素面前露出三分本真。

  薛素将药晾了一会,奉给她,唇口张了张,到底没说话。

  “有什么直说,欲言又止的。”贺兰敏剜他一眼。

  “您要不要试着接受少夫人!”薛素望着贺兰泽远去的背影,“当年在谢园,她实属真心的,待殿下也是真的好,阴差阳错……”

  “一个声名狼藉的女人!”贺兰敏将喝完汤药的碗盏递给他,缓声道,“如今阿郎都拐着弯警告我了,你就别啰嗦了。”

  薛素无奈退去。

  贺兰敏坐在榻上喘息,缓解怒意。

  安嬷嬷在一旁给她捏腿,安慰道,“这……会不会殿下怀疑的是萧氏,如此让您护着少夫人。”

  “让我护她?他就是警告,只是到底没敢撕破脸。再者萧桐成日在我院中逛,怀疑萧桐和怀疑我有甚区别!”贺兰敏叹气道,“这厢终是我心急了。 ”

  “那我们可要缓一缓。”安嬷嬷亦是遗憾,“再没有比殿下不在时更好的机会了。我们好不容易挨过前头殿下外出公务,让他放下了防备。”

  “缓什么?可惜什么?” 贺兰敏靠在榻上,“除了三柱断香,我对谢氏做什么了?即便谢氏过去或未来受到委屈,那也是出自阿郎自己的手!”

  “该做什么便还是做什么,不必停下。”贺兰敏笑道,“除非阿郎不要我这个母亲了,否则终有一日,他会明白的我的良苦用心。”

  默了默,她吩咐道,“去给萧桐递个话,这段日子且让她按兵不动,让阿芷也少去晃悠,且让她们收一收。如他愿,我护她两日。”

  *

  翌日,谢琼琚醒来,朦胧中见一人坐在榻畔,正在阅书。

  “几时了?”她往滴漏扫去,不由吓了一跳,“ 辰时四刻!你怎么还没走?”

  “左右是突击巡查,可提早可延后,晚些去也无妨。”贺兰泽扶她起来。

  她根本又是一夜未眠,直到平旦后疲惫不堪才合眼,到这会方睡了两个时辰。

  “是因为妾,您才延后的吗?”谢琼琚问道。

  “不是!”贺兰泽合上书,“是薛灵枢嘱咐我,手才好不久,山中多雨又严寒,所以养养再去。正好我们一起歇歇!”

  十月冀州验兵是上月就定的事,薛灵枢觉得不妥早就叮嘱了,怎会正好在这会才提出。

  谢琼琚将散落在鬓边的碎发别去耳后,顿了顿道,“妾无碍,郎君还是早去早回吧。”

  “你是不是还在为上月里吕氏一事生气?”贺兰泽低眉寻她眸光,他想了一夜,从断香一事往前推,他母亲的那颗药确实过于珍贵了。又念起谢琼琚病情复发的时间,左右是为了这几处事宜。

  然,吕辞已经回并州去,总没有再叫回来对峙的道理。多来是他自己后来没有处理好,这也是唯一可以弥补的地方。

  遂拉着她的手道, “我当初觉得无论你推没推她都无妨,是因为我觉得你没推自然好。即便你推了,也是她得罪了你,出了事我给你顶着便是。所以事情解决了,我便觉得可以过去了,并非不相信你的意思。就是你怎样做都行!”

  “你在说什么?”谢琼琚猛地抽回手,“我说了我没推!没推!怎么又成即便我推了……没推就是没推,你为何要假设?你为何就不用耳朵听?”

  “还有,过去的事,你为何要提?你为什么要提……”她从榻上起身,赤足披发,只一个劲将他往外推,“我不要看到你,你走……”

  “不是,长意,我只是想和你道个歉。”贺兰泽被她骤然地发怒怔了下,直被推出好几步方立定将人控制住,然尤觉肩头一阵刺痛,原是被他控在怀里的人狠咬了一口。

  是长久静默的发泄,谢琼琚咬得又狠又久。

  布帛和皮肉都在她贝齿间磨扯,直到舌尖弥散开血腥,她才有些回过神来,慢慢退开身,看着他磨损的衣衫,泛红的破皮,只垂着头往后退去,喃喃同他说“对不起”。

  “不要紧!”贺兰泽上来扶她,小心翼翼道,“你发泄出来,可好受些?”

  谢琼琚看着他的伤口,跑去寻来常备的药膏,给他抹上。

  之后,贺兰泽给她穿好衣袜,哄道,“我以后不提了,你也不气了,成吗?”

  谢琼琚点点头。

  她其实原也没有太过于纠结他是否相信。只是有句话,每次在她梦魇中徘徊。

  他说,你能承担什么!

  这是实话,她真的真的什么也做不了,承担不了。

  譬如眼下,分明就是他为了她特地晚走的。

  贺兰泽陪着她,原是很好的事。

  但如今谢琼琚并不这样觉得,她总觉的又给他添了麻烦。验兵那样大的事,几万人准备的事宜,就这样延后了。

  她告诉自己,是他一片心意,不要多想。想的越多,头就越疼,得不偿失。

  但是,她就是忍不住。

  每日她午后歇晌,他都去往兰汀处理公务。

  有那样一回,她借送茶点为名,在外院听得清楚。一波又一波的人都在催他前往,因为之后还有旁的事。

  他们说,殿下这是因私废公,还是为着一个女子,实在过于儿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