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恨他的白月光 第11章

作者:桑狸 标签: 破镜重圆 天作之合 古代言情

  萧琅饮下半瓯茶,眉间愁绪难解,叹道:“殿下,照理我是不该说什么的,可是这孩子……我总是担心……”

  赵璟不想听他说鱼郦的不好,有些不耐烦应付他,一边拨弄棋局,一边敷衍着问:“舅舅担心什么?”

  萧琅犹豫片刻,压低声音:“明德帝可是死在这东宫里。”

  赵璟捏棋的手僵住,目中湛凉,如有碎冰浮荡。

  萧琅不曾察觉,只觉这东宫里阴风飕飕,似有冤魂不散,他抱住自己的胳膊,舌头打颤:“死就死了,偏偏不是好死,是被越王和他的神策卫……”

  “好了!”赵璟打断他,“舅舅突然说这些,是什么意思?”

  萧琅道:“我总疑心那孩子什么都知道,人都说父女连心,重逢后每见一回窈窈,我都觉得她古怪,好像压着恨,憋着劲,要把我们都……都砍了一样。”

  赵璟听得失神,棋子自手缝里滑落,叮叮咚咚,满地莹润玉光。

  他哂笑:“舅舅,你这父女连心来得好迟。当年窈窈不想嫁那鳏夫,日夜哭泣时,你怎么没有跟她连心?她被困在宫里,受尽委屈时你怎么没有连心?偏偏如今她快要熬出头了,你却跑到孤面前跟她父女连起心了,你到底安得什么心?生怕自己女儿过几天好日子吗?”

  萧琅被他噎住,脸涨得通红,半天没说出话来。

  叫他这么一搅和,赵璟连敷衍他的耐心都没有了,托辞宴见宾客,把他请走。

  临了,萧琅还在絮叨:“殿下,您千万要看住她,还有越王……不要让她再见越王。”

  赵璟内心烦躁,把棋篓扫到地上。

  鱼郦来时,正见玉棋子滚落了一地,而她爹正被嵇其羽半推半请。

  她脸上带着澄净的疑惑:“爹爹,你怎么才来就要走?”

  嵇其羽不好再往外轰人,只有放萧琅进屋,而那厢坐在棋桌前出神的赵璟也迎了出来,柔声问她:“你怎么起来了?不是说昨夜没睡好,要好好睡一会儿吗?”

  鱼郦揉搓着惺忪睡眼,呢喃:“睡一会儿就醒了,身边空荡荡的,总觉得冷。”

  赵璟轻刮了下她的鼻梁,宠溺地说:“好,我这就去陪你。”

  萧琅在一旁看着,倍感局促,扭捏了一阵儿,自己呆不住了,要告辞。

  鱼郦冲他甜甜道:“爹爹,你替我向母亲和三妹妹问好,我挺挂念她们的,改日我会再回家看她们。”

  萧琅瞧向自己的女儿,一双娇媚潋滟的桃花眸如冰潭清澈,笑得眉宇弯弯,像快要融化的糖,甜腻腻的,却让他无端觉得可怖。

  阴森可怖,他打了个冷颤,“好……好,她……她们也想你。”

  说完,头也不回地趔趄着跑了。

  嵇其羽念叨:“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

  鱼郦瞪眼:“你说谁是鬼?”

  嵇其羽连忙举手投降,一溜烟地跑了。

  赵璟藏着甸甸的心事,神色复杂地觑鱼郦,半晌才道:“尚宫局送来几匹料子,要给你裁衣裳,等你睡饱了,也吃饱了,就去挑一挑,从前的衣裳都不要了,以后只穿新的。”

  鱼郦有些恍惚,这个场景莫名熟悉,好像在从前上演过。

  她想了许久,才想起来,她挨了杖责,身体刚刚将养好,不想干躺着吃白饭,就帮着狄姑姑给瑾穆熬羹,有雪霞羹,有玉蝉羹,各种各样,但瑾穆吃得很少,他有太多要侵占用膳时间的公务,也有太多会影响食欲的烦心事。

  但鱼郦仍旧每天勤勤恳恳,熬了一锅又一锅,倒了一锅又一锅。

  直到有一天,狄姑姑领着瑾穆来看,笑着说:“奴没有骗殿下,每碗羹都是姑娘亲自熬的,殿下如果不喝,那可就枉费了姑娘的一番心意。”

  瑾穆吃惊地看她,调笑:“这下可成了烧火丫头。”他滑过她被火灼破的袖角和沾染炭灰的裙裾,随口道:“尚宫局新送来了几匹布料,你去挑一挑吧。”

  鱼郦目光迷离,抚向那俊美的眼眉,赵璟握住她的手,笑问:“怎么了?见到鬼了?”

  鱼郦遽然惊醒。

  她摇头,却万分流连于赵璟的眉目,舍不得移开眼,轻声问:“我能不能亲亲你的眼睛。”

  “啊?”赵璟有些懵。

  鱼郦踮起脚,柔润的吻落在他的眼角,她笑得意满:“就是这样。”

  赵璟愣了愣,颊边悄然飞上两边酡红,一直漫到耳尖。

  他捏住鱼郦的鼻子,故作气恼:“女登徒子。”

  鱼郦扑进他怀里撒娇,又开始打哈欠,赵璟便陪着她回去歇息。

  那夜的父子纷争,拳脚相向并没有将矛盾激化,朝堂禁宫风平浪静,又或者只是表面的平静。

  赵璟如常上朝理政,下朝后崔良春领着御医来给赵璟换药。

  他沾了年轻修武的光,只发热一晚,几副外敷内服的药下去,倒是不影响日常活动。

  崔良春是城破当日被困在宫里的老内官,被赵璟顺手救了,才发现他是前朝文泰帝身边伺候书墨的秉笔太监,便将他留在身边,主理东宫庶务。

  他很心疼赵璟,一边往炉里添炭,一边苦口婆心地劝:“殿下该爱惜身体,不要仗着年轻不拿着当回事,等到老了会受罪的。”

  赵璟刚翻开从韶关送来的军事邸报,萧琅的话总在他脑子打旋,看不进去邸报,索性合上,问崔良春:“你从前是文泰帝身边的人,可见过萧姑娘?”

  崔春良颔首:“有过几回照面。”

  当年的文泰帝残暴乖戾,忌讳宫人在他眼皮子底下私相授受,内侍和宫女来往本就不多,又刻意避嫌,只在奉茶添墨时有过几回擦肩而过。

  赵璟问:“那她后来为什么去了东宫?”

  这一桩事崔春良只知道个大概,文泰帝下令杖责,内侍通风报信,当时还是太子的明德帝仗义相救。

  赵璟追问他知不知道鱼郦为什么被杖责。

  崔春良说不知:“萧姑娘就在东宫里住着,殿下为什么不自己问她?”

  赵璟不说话了。

  他不是不想知道鱼郦这五年是如何过来的,不是不想问,而是一旦问了,这里头总有一个永远也绕不开的人。

  崔春良觉察出赵璟的低落,将话题岔开:“不过后来姑娘去东宫当差,奴有幸倒是又见过几回。”

  鱼郦在东宫做了一段时间的“烧火丫头”,很快就被明德帝指派去照顾他的独子,当时的扶皖郡王李雍明。

  当年的李雍明才六七岁的年纪,文武皆已开蒙,文有龙图阁学士授书,武有皇城司中郎将,而明德帝空闲时也会亲自指点。

  当时崔春良奉命往东宫送一份要紧的奏报,刚进阆苑,便听见孩子的欢笑声传出来,他站在游廊看去,见李雍明一直练的剑到了鱼郦的手里,明德帝亲自为她摆弄出剑的角度,而那孩子则坐在廊檐下,十分捧场地鼓掌:“萧姐姐好棒。”

  崔春良之所以对这个场面记忆尤新,是因为那日明德帝很高兴,留他说了会儿话,还赏了他一小碟玫瑰瓤酥卷。

  “习武?”赵璟皱眉,他从未听鱼郦说起过,也从未见过她在他面前施展什么武艺。

  明德帝还做蜀王时,就是剑术顶尖的高手,若这五年里鱼郦一直得明德帝亲自指教,那她的武艺应是相当不俗的。

  赵璟只觉心头压下沉重峦石,密得透不过气。

  他站起身,慢踱到窗边,时至隆冬,飘起了细碎的霰雪,如筛盐在地上铺了白白薄薄的一层。

  红梅初绽,如火般灿烂明艳的红,在风雪中舒展婆娑枝影。

  赵璟想起在都亭驿做质子的时候,每当这种风雪天,鱼郦就会给他送一只羊肉锅子,棒骨细细熬就的高汤,羊肉片得比纸还薄,还有精心调制出来的莳萝与茴香蘸料。

  那时的他们什么都没有,连自由都没有,却过得那么温暖心安,对未来充满憧憬。如今大权在握,得享尊荣,却反倒把日子过得没滋没味。

  赵璟深思良久,最终决定还是不问了。过去的就该彻底消失,他们都要往前看,他会把他所能拿出来的最好的东西都捧给鱼郦,让她母仪天下,永远高高在上。

  明德帝能给的,他也能给;明德帝给不了她的,他照样能给。

  想通了这一层,他长长呼气,外殿宫女进来,凑到崔春良耳边低语几句,崔春良冲赵璟禀道:“殿下,昨夜浣衣局有几个老嬷嬷跑到东华门外烧纸,内侍省捉了严加审讯,才审出来昨日是前朝雍明太子的生忌,那几个老嬷嬷是从前伺候过雍明太子的。”

  赵玮率魏军攻进来后,曾命人大肆血洗宫闱,而这几个老嬷嬷之所以能幸免于难,还是因为她们带着雍明太子藏进了冷宫。

  李雍明年纪虽小,但秉性刚烈。惊闻父皇薨逝的噩耗,紧跟着服毒殉国。

  他用得是牵机,毒性剧烈,死前痛苦无比,导致面目扭曲。这几个老嬷嬷听闻越王赵玮血洗内宫,生怕李雍明的尸身被辱,便带着他的尸体躲藏在冷宫半月,逢上天气转热,尸体腐烂,等把人拉出来的时候,几乎容颜全毁,只能通过年龄身形和衣物来判断他的身份。

  当初,乾祐帝还让鱼郦去认过尸。

  赵璟突然想到一件事,当初他率军入宫时是在紫宸殿发现的鱼郦,那么在赵玮先到他还没到的半个多月里,她都去哪儿了。

  崔春良兀自喟叹:“殿下,那几位老嬷嬷年事已高,被内侍省用了刑,怕……”

  赵璟皱眉:“谁让他们用刑的?”

  “是皇后。内侍省向紫宸殿禀奏了这件事,恰逢上皇后心情不爽落,没有细问,只说用刑。”

  赵璟脸上闪过厌烦之色,吩咐:“把她们放了,给她们找御医看看。”

  他思忖再三,想写几道批示,一抬头,见鱼郦站在窗边,也不知听了多久。

  赵璟惊惶万分,把她拉进来,“怎得来了也不出声。”

  鱼郦脸上敷着精致艳丽的妆容,额间贴上蓝色优昙花甸,饰以珍珠,将一张花朵般白嫩美艳的脸勾勒得莹光四射。可她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眼睛幽黑深邃,像无边无底的万仞深渊。

  赵璟嘘寒问暖,她那眼珠才像木偶似的僵硬转了几下,“我做噩梦了,醒来时身边一个人都没有,就想来看看你。”

  崔春良道:“伺候姑娘的宫人不尽心,奴这就去罚。”

  鱼郦摇头:“是我不想她们老在跟前晃,才把她们都支派出去。”

  赵璟说:“让青栀来伺候你。”

  鱼郦仍旧摇头:“上回回家,见祖母身边只有一个善玉姑姑还算尽心,这些年她老得厉害,父亲母亲又对她不尽心。祖母说在金陵住久了有些腻,想回兰陵老家,我想让青栀跟她一起回去,姑娘大了,该找婆家了。”

  见她说话条缕清晰,与平常并无二致,赵璟才稍稍安心,道都听她的。

  鱼郦住在东宫的日子里,并不跟外面接触,也不跟宫人多言。白天赵璟去上朝,她就自己关起门来睡觉,要多省心有多省心。

  白天睡多了,晚上辗转难眠。

  三更鼓声传进来,赵璟在鱼郦身边睡得酣沉,她从他身上爬过去,披上鹤氅,悄悄开门出去。

  浣衣局在西六宫,偏僻迂回,宫道上还时有沈策卫巡夜,所幸鱼郦对禁宫很熟悉,又有功夫在身,一路躲躲闪闪,溜进了浣衣局。

  院子里晾着大片的罗衫绣袍,散发着茉莉皂角的清香,一爿低矮的屋舍,黑漆漆的,只有其中一间亮着稀微的光。

  鱼郦推门钻进去,里头有压低的哭泣声,见人闯进来吓坏了,正要高喊救命,被鱼郦捂住口鼻,“刘嬷嬷,是我。”

  惊惶的老嬷嬷霎时停止挣扎,回头看去,脸色惨白:“姑娘,你怎么能来这里!”

  鱼郦未与她多言,借着微弱的烛光往里走,窄短破旧的卧榻上躺着一个老妇人,头发蓬乱,脸色乌青,双眸紧闭着,呼出的气息弱似游丝,随时都能断了。

  严寒隆冬,她只盖了薄薄的被片子,上面补丁歪歪扭扭。

  几个老嬷嬷围榻站着,在低头抹眼泪。

  鱼郦蹲在榻前,握住老妇人的手,轻唤:“狄姑姑。”

  她是瑾穆的乳娘,随他从蜀地入京,从前在周宫,因为哺育过天子,人人都敬奉她,过着优渥体面的日子。

  可是如今,她正躺在黑暗发臭的破败屋舍里,气息奄奄地等死。

上一篇:鬓边待诏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