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府美食探案录 第42章

作者:少地瓜 标签: 古代言情

  马冰凝神替她拿了一回脉,“此证因冲任虚寒,瘀血阻滞所致,你日常损耗太过,又爱多思多想,时常夜不能寐,这症状日积月累,没能及时调理,自然要发作起来。”

  张抱月闻言苦笑,“哪里有人不想调养,只是这污浊之地,哪里有大夫愿意来!”

  别说来,有时她们去医馆瞧病还要给人撵出来呢。

  三教九流,唯有下九流格外为人不齿,便是那些号称救死扶伤的大夫也避之不及,宁肯眼睁睁看着她们病死。

  多少所谓的花魁名动一时,不消数年便病魔缠身香消玉殒,最终也不过一口薄棺入了野坟场……

  马冰听得心里不是滋味,想安慰却又无从说起。

  此情此景,岂是她三言两语就能改变的?

  马冰请她取来纸笔,略一思索,写下“当归、川穹、芍药”等几样药材,“你还年轻,好生调理就不算晚,我给你开个温经汤,气味也好闻些,每副药一盏水煎至八分。过两日我再寻个由头来给你调方子,调理半个月也就差不多了。”

  张抱月怔怔看着她,也不说话,一时间室内只剩下笔尖划过纸面的细微摩擦声。

  不多时,方子写好,马冰拿起来吹了吹,担心老鸨不许她们抓药熬药,又问:“可能成?”

  张抱月回神,闻言点头,“妈妈也知细水长流的道理,难得有大夫愿意给奴家瞧病,自然没有拦着的道理。”

  “那就好。”马冰将药方递给她,又略吃了半碗荔枝膏儿,“那我就走啦。”

  说罢,真就起身要走。

  张抱月捏着方子,看着她一手拉住门扉,眼见着是真要走了,突然一跺脚,像是下定什么决心似的, “哎你等等!”

  她胡乱将方子袖起来,也顾不上什么袅娜了,急匆匆跑到马冰身边,面露哀求,“大人,奴家斗胆,求您救个人,她才十四呢,您救救她,奴家,奴家方才有些话没说……”

  此时的张抱月不再是名妓,只是一个抓住救命稻草的无助的姑娘。

  说到底,她也还不到二十岁。

  却说谢钰上午去宫门口看了一回,听值守的禁军说,涂爻昨夜已经被陛下召入宫中,后来又有几位大臣陆续汇合,想必是在里面热议,至今还没有消息传出来。

  士子们仍在外面静坐,扬言若没个结果,绝不离开。

  后面有大臣过来,名为劝和,实为驱逐,领头的李青禾等人与他们交涉未果,双方情绪渐渐激动,险些推搡起来。

  再后来,谢显也风风火火地来了,爷俩顾不上说话,只眼神交流一番,确认彼此无碍便擦肩而过。

  远离朝堂的普通人可能觉得国之栋梁们无论何时都必然风度翩翩,谈笑间灰飞烟灭,其实不然。

  尤其是文人吵架,因为不擅动手,所有的本事就都长在嘴上。

  引经据典只是入门,都是一路考过来的,谁不是经史子集倒背如流?那都不算什么,略一激动就开始互揭老底,甚至言辞典雅地慰问彼此的先人。

  谢钰要离开时,谢显已经撸着袖子跟那几个大臣舌战起来,隔着老远都能听见他亲切和善的声音:

  “……付大人,你口口声声国库不堪重负,但本官看你过得很好嘛,月初刚纳的第十九房小妾伺候得不错吧,几日不见便又痴肥许多……

  赵大人笑甚?你给那柳叶巷子里藏的外室送的珍珠衫造价几何?够多少学子交纳保银……

  看甚,本官敢散尽家财,你敢么?!”

  谢钰听得头大,双腿一夹马腹,率先离去。

  看着还得打几天,慢慢来吧。

  路上碰见几个去青楼问话的衙役,无一不是灰头土脸。

  “大人,那些娘们儿都忒难缠,”一个衙役无奈道,“又不好用强……”

  另一人也心有余悸道:“是呢,卑职这边倒还好些,可问了半天都是些不痛不痒的话,都没什么用嘛!”

  刚才他一进门就被一群窑姐儿包围了,他吓得够呛,立刻拿出官差的威风来,说是办案来的,试图将她们逼退。

  谁知那些女人先是一愣,继而大笑出声,几个胆大的干脆上手了。

  “哎呦呦,好大的威风,奴家好怕啊!”

  “啧啧,说起来,奴家还没尝过差爷的滋味呢,这来都来了,让奴家伺候你……”

  若非职责所在,他险些夺门而逃!

  看着他脸上没擦干净的唇脂印子,谢钰挑了挑眉,“明日继续。”

  众衙役齐齐哀嚎出声,引得路人纷纷侧目。

  正嚎着,就见马冰从远处过来,“哎,你们都在啊,正好,我有线索。”

  替张抱月的小姐妹诊治之后,马冰才得知周巡在开封竟然还有个表姐!

  “奴家也是在某日周巡酒后失言时偶然得知,”张抱月回忆道,“他表姐好像嫁了个粮商,就住在城南,那商人姓董,夫妻俩对周巡都很不错,经常会叫他回家住,还会帮忙置办衣裳什么的。”

  这倒是个新线索,马冰忙记下来,“就这些吗?”

  如果只是亲戚的话,又不是天天在一起……好像也不是什么特别有价值的线索。

  却见张抱月暧昧一笑,摇着扇子道:“他虽口口声声姐弟相称,可奴家却觉得,只怕是个情弟弟爱姐姐。”

  这是一种来自女人,尤其是风月场所女人的直觉。

  众人一听,都对马冰肃然起敬,“真有你的啊二两。”

  “是啊,看来衙门里还真得有个女人,这有时候女人还真比男人好使。”

  马冰仰头看谢钰,明显有点小得意,“怎么样大人,查不查?”

  我虽然去青楼,但我是个能干的好姑娘!

  谢钰摇头失笑,点了两个人,“走,出城!”

  马冰心头一喜,连忙翻身上马,紧追而去,“等等我!”

  把功臣甩下,自己去查,像话吗?!

第34章 喜脉?

  根据张抱月提供的线索,谢钰等人直奔城外,几番打听后确认了一座“董宅”。

  见官差登门,那董宅的管家不敢怠慢,忙先将人请进去吃茶,又遣人飞奔禀告家主。不多时,一个身材高大,容貌平平无奇的中年男人就来了。

  “小人董平,见过几位大人,”董平规规矩矩行了礼,微微弓着腰问,“不知有什么是小人可以效劳的?”

  谢钰开门见山道:“董老板是否有个叫周巡的妻弟?”

  他一摆手,身后的衙役就取出周巡的画像,董平茫然看了眼,点头,“正是小人的妻弟没错。”

  谢钰点头,又问:“尊夫人可在?”

  董平就有些愣,“这……”

  马冰忽然笑道:“董老板不要紧张嘛,只是有些事想问问。”

  董平干笑两声,看上去更紧张了。

  商人平时最想跟官府攀交情,恨不得日日守在对方家门口,可若对方突然登门……只怕是祸不是福。

  那拿画像的衙役就出声催促,“我家大人问你话呢。”

  “啊,”董平忙道,“在,在,只是贱内身子不爽,恐怕有些不便。”

  一般这么说的,就是女人家小日子来了,不等谢钰开口,马冰就主动请缨,“无妨,我去见她就是了。”

  说完,也不等董平反应,就对一旁伺候的小厮道,“带路吧。”

  谢钰在心中暗自点头,做得不错。

  董平已经说了自家夫人身子不爽,若强行把人叫来,难免有些不近人情。可若真等到几天之后,万一这对夫妻有猫腻,只怕黄花菜都凉了。

  况且分开问话也能防止这二人彼此串联,不错,真的不错。

  他对一名衙役道:“陪马姑娘过去,守在门外听她差遣。”

  “是!”

  那衙役抱拳领命,立刻站到马冰身后。

  男人不好见,可人家是女人呀,又纡尊降贵亲自过去,若再不让见,着实说不过去。

  董平也只好对下人点头,“去吧,让夫人好生招待。”

  马冰一走,董平自己就忍不住问道:“敢问大人,周巡可是惹了什么祸事?”

  谢钰端起茶盏,轻轻抹了两下茶面,“哦?何出此言?”

  董平实在没能从他脸上看出什么端倪,只好老实道:“他为人过于潇洒不羁,颇有魏晋名士风流,可能,这个,可能为时下所不喜……”

  谢钰有些意外地挑了下眉。

  说一个不务正业却整日流连秦楼楚馆的人“潇洒不羁”“名士风流”,这董平对周巡的评价之高,简直超乎想象。

  若换做一般人摊上这样的妻弟,哪怕不明着嫌弃,恐怕也不会多么喜欢吧?

  “看来,你对他了解颇深。”谢钰道。

  董平道:“早年他曾在小人家里住过,后来,后来才渐渐不大回来的。”

  “为什么?”谢钰追问。

  问完之后,他就发现董平垂在身体两侧的拳头很不自在地蜷缩几下,然后苦笑道:“青年知好色,则慕少艾,他天性不羁,难免沉溺。”

  “知好色,则慕少艾”出自孟子,全句为“人少,则慕父母;知好色,则慕少艾”,意思是人在小时候都会仰慕父母,而等长大后通晓男女情事了,自然而然就会转而爱慕年轻漂亮的人。

  董老板夫妻是周巡在开封的唯一亲眷,且自古以来“兄如父,姐如母”,虽然只是个表姐,套这句话倒也勉强说得通。

  “不曾想董老板还是位儒商,”谢钰道,“本官听你言语,似乎对他的行径多有不满,既如此,怎不劝他上进?”

  董平忙道不敢,又叹道:“小人何曾没劝过,奈何本性难移。”

  见对方问了这么多问题,却始终不说明来意,他心下越发忐忑,终于忍不住问:“大人,他到底怎么了?”

  谢钰不答反问,“你最后一次见他是什么时候?”

  董平脱口而出,“三天前。”

  谢钰轻笑出声,“你说谎。”

  人的脑袋就像一只皮球,而记忆就是皮球里面充的气,能存多少都是有数的,一旦超过,必然要把之前的挤出来。

  三天对任何人来说都不算太短,如果突然被问及,除非天纵奇才,一定需要仔细回忆才能确定。

  但董平却瞬间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