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娶弱腰 第50章

作者:再枯荣 标签: 情有独钟 天之骄子 相爱相杀 古代言情

  这话像道电光劈进梦迢黑漆漆的心底,在哪里听过,仿佛隔了好多年传进她耳朵里。吃饭是什么顶天大的事情么?回想起来,董墨是最不爱说废话的,偏把一筐废话都说给了她,耳朵也要给他磨出茧子来。一往清雨园去,他就问吃过饭没有,从散淡疏离的态度,到温柔地走来揽住她的腰,吃饭一直是那么要紧的事情。

  她站定了,不禁扭回一张笑脸,“你做官的人,怎么跟个傻子似的?”

  庞云藩给她笑得手脚也没处放,抬手蹭了蹭鼻尖,在石阶上笑,“我,除了这些傻话,我一时想不起别的来,让太太见笑。”

  梦迢轻剪眼皮,又转回去了,娉婷婀娜地向前走,“一个人吃饭怪没趣的,胃口也提不起来……”

  岸上几棵柳树,正是枝密叶嫩,映着她苍青的裙,正是流光熙攘。

  午饭当下一并摆到了东园一间小花厅内,梦迢并不避人耳目,还向厨房里要了一壶桃花酒,彩衣服侍在左右斟酒。

  梦迢吃了几口,忽然掩帕笑起来,“你就不怕么?那年吃的亏,如今就忘了?”

  那年的当业已是上了,从此这庞云藩竟将梦迢挂在心上念念不忘。如今与孟玉同乘一船,也不见得他是个傻的,孟玉在泰安州与那些大商户的生意还靠着他从中斡旋,他量孟玉不能拿他怎么样。

  他接了彩衣手上的白玉瓷壶,反筛了盅酒搁在她面前,“不怕,我在太太府上住着,受太太礼待,名正言顺坦坦荡荡,有什么可怕的?”

  “就不怕我家老爷?”

  庞云藩笑着摇头,“我不过与太太坐着吃顿饭,孟大人从前没这样小器,我想如今也不会。”

  梦迢见他有些泰然自若,跟着一笑,“倒也是,你是我们家的恩人。我们老爷买卖上的事你没少帮忙,就是泰安州那几位大盐商,也是你替他拉来的。要是没有你,我家老爷的买卖不见得能做得这样大。你这回到我家来,大约也是有生意同我们老爷商议囖?多大的买卖,说给我听听,也叫我高兴高兴啊。”

  因孟玉许多事不同她说了,她只得迂回着在这头打探。这庞云藩也不避讳,一气都说了,“我这次来历城,一是为述职,二是为上回耽搁住的八百石盐的事情。几位盐商在催,托我带了契书来,孟大人签订了,我这里捎带回去。”

  梦迢想起来仿佛是有这桩事,原本定下去年底就要签契的,那时候因董墨那头风声紧,便俄延至今。梦迢点了点头,咕哝着,“还真是一桩大买卖。”说话抬起眼来,宝靥含笑,“契书呢?给我瞧瞧嚜。”

  “太太瞧这个做什么?没什么好瞧的,钱来钱去的事情,满纸的铜臭味,仔细熏着太太。”

  不知他这是有意防范还是真话,梦迢也不好再说,低着头不言语,噙着笑,把一小搓白饭挑进嘴里。

  庞云藩只管在对面看着,心里飞进只蛾子似的,左右轻轻地扑着翅膀,扇出一点风来,使得人痒痒的。他方才假山上一下想不起说的话,这会慢慢都想起来了,略略张口,“太太,我……”

  不曾想就这犹豫的功夫,跑进来个丫头,凑到梦迢耳边嘀咕了两句。梦迢脸色微变,起身告辞了。

  原来不知是谁,将梦迢陪着庞云藩在小厅内吃饭的事情报给了孟玉。孟玉赶回家来,打发丫头将梦迢叫回屋去。

  梦迢甫进门,就见他补服未换,只摘了乌纱,板着面孔在榻上坐着,一双眼阴恻恻的垂在地上。听见轻细的脚步声,噌地抬起来,走到梦迢面前,难置信地睃她好几眼,冷笑道:“听说你是十分殷勤,我请在外头的客人,你倒替我招呼起来。”

  “我说呢,什么风火急火燎地把你给吹回来了。”梦迢轻描淡写地笑笑,一径掠过他,走到榻上坐着,向丫头要茶吃。

  那丫头下去,不一时端了茶来,待要进门,给孟玉猩红的眼睛一横,立马颤颤巍巍退了出去,连两扇门也拉来阖上。

  刺眼的阳光也被忽然关在外头,窗户上的光就格外瞩目起来,梦迢嫌榻上不好坐,又起身挑帘子进了卧房里去。

  孟玉追进去,欲待要说什么,不想梦迢在榻上微微笑道:“这有什么啊?从前又不是没替你招呼过。这庞云藩与我也算是老相识了,他大老远的从泰安州上来,在家里住着,我主人家,不该应酬几句么?”

  孟玉那腔火往上窜了窜,疾步走到榻前,“谁家外头住着男客,女主人往跟前凑的?”

  梦迢斜挑一眼,“我不过是闲坐不住,到园子里逛逛,不想遇见了他。”

  孟玉不由得咬牙吼道:“你闲不住,你前两日不是还嫌家务操心推了出去,这会你又闲不住了!”

  这一吼,梦迢也提起嗓子来,“难道我走动不得么?!你要嫌我走动多了,就还将我锁起来,又不是没锁过,装什么好人样子!”

  果然,他就晓得她是有些故意的,成日这里不顺那里不好,说到底还是为了董墨,安心要让所有人不好过。

  他恼得面上通红,袖里紧攥着拳,不住点头,满屋里乱踱。气急了,说话便口无遮拦,“我不叫你应酬,你反倒爱去理会这些人!你说你是什么?你是不是天生下.贱?!”

  言讫,正背着身在床前,最尾两个字像场地震,落下来便地动山摇,在他自己心里。他以为了结了董墨的事一切都能好的,想不到一切竟然往更坏里发展。

  他久久背立在那里,不敢再转过来,身后静得出奇,窗纱滤得温柔的阳光晒得脊梁刺痛,但他仍然不敢转过来,顶着那痛,期盼着梦迢能扑上来打他。

  然而梦迢只是不以为意地哼了声,“你才晓得呀?”

  孟玉惊骇地扭头,她不知几时点了烟袋,吐出一层烟障,将她掩在里头。那些烟像是阴司里冒出来的,隐着她极其靡丽松懈的笑脸。

  他心头忽然涌起一股暴怒,冲破重重烟幕,打了她一记耳光。

  有时候,这张脸出现在董墨的梦里,同样的五官,却仿佛变了个人似的,充满着一种稚嫩天然的媚冶,低着下颏噘着嘴,腮帮子兜着几句话,要讲不讲的,等着他去猜。

  他猜对了,她便云淡风轻地抬起脸来,猜错了,她就把眼瞥到另一块地转上去。偏偏这个梦里,她不同以往,细碎地颤着下巴,一双兜满眼泪的眼歪着,弯着唇角向着他笑了很久。

  直到晨起,董墨也没能猜着她想说的话。他一面好奇,又想,孟玉升了官,她也比从前更享尽尊荣了吧?这一想,便自嘲地丢开不想了。他尚有一堆事情忙。

  这一向为北边战事隐有起势,朝廷里主战派与主和派争论不休。董太傅是为兵部尚书,一力主战。可一旦打起来,就是几百万的军需,楚沛把着户部,有些吃紧,一味主和。

  董墨暗忖了几日,走到老太爷房里来商议,“孙儿思量几日,不能苦等济南那头的结果,眼下倒是个大好的时机。楚沛一味主和,引得许多朝臣不满,不如趁此发动弹劾。”

  老太爷沿着偌大的书案蹒跚,一个指端在案面上刮着,敲了敲,“这个时候,就是要打也缺些银子。我算过了,要是真打,还缺个二百来万两银子。皇上顾虑的是这个。”

  “这场仗打起来,一时半刻也不能了结,恐怕得耗个一年之久。孙儿想,先顾着前头,后头的银子可在富庶的省份增收税银。百姓虽有怨言,可以将今年增收的税抵明年的税。”

  “那明年呢?你这是拆东墙补西墙,到底是有个窟窿填不平。”

  董墨拱手道:“先把眼前的窟窿填上要紧,只要填了眼下这个窟窿,皇上就能下决心打这一仗,主战的诸位得了势,涨了气焰,自然就要压一压楚沛。”

  老太爷思量一会,颔首笑了,“说到底还是楚沛无能,真在这些国之大业上头,不堪用。我估摸着,只要皇上有旨意开战,就要斟酌户部尚书的人选了。你这个拆东墙补西墙的主意,我去向皇上提,眼下也没有别的法子,这场仗不能不打。”

  这会老太爷再看董墨,又觉得他是个可用之人了,看他的眼色比先前温和了许多。

  倒是老太太比往日更恨起他来。她自己亲生的儿子孙子不过是仗着家世在官场上混着,在国之大事上皆没有大作为,但得权势富贵,却无功标青史,这于当官的始终是美中不足的大憾事。偏个庶出儿子生下的孙子能在这些事上说得上话。

  再有一桩,家中的小五爷要议亲事,看准了老太太妹妹家的孙女,也是公爵之家,算是亲上做亲美上添美的好事。

  可那位玉烟小姐前两年因来家吃席见过董墨一面,早已芳心暗许,前些时她祖母试探起姻缘大事,她便趁势表白了一番,与董家结亲自然好,只是想嫁的是董墨。

  老太太听见生气,转头将董墨叫来,说起这桩事,满嘴的讥锋,“我也不知道你,瞧着一副不近人情的样子,私底下却比你几个兄弟更风流。听说你在济南的那个女人,是别人家的媳妇?我不好说,只劝你一句,天底下到处是未出阁的小姐,同有了人家的姑娘厮混,就是男人家,也到底不体面。”

  董墨连那玉烟小姐什么模样也想不起,只得漠然应承,“祖母教训得很是。”

  老太太略吃一惊,在榻上歪着眼睃他,“你的意思,你对玉烟没有别的心思?”

  “不敢窥想。”

  老太太这才放心,又怕人说她偏心,笑道:“等你五弟的婚事定下了,我就该为你操心了。只是你在济南的事如今传得沸沸扬扬,门第太高的人家,有些顾虑,我懒得去招些奚落。你委屈一点,不拘什么品衔官职,只要清清白白的人家就好,你说呢?”

  董墨以为搁置的念头,又浮到心上来。面上还是一贯的冷淡态度,“凭祖母定夺。”

  比及回房吃过晚饭,又吃罢药,天色落下去,那念头却仍没能沉下去。但他从不敢对人提起,提起来他自己也要笑自己。

  斜春来掌灯,他伏案修书,信是写给柳朝如的,问询他济南盐案的进展。写了一半,屋里渐渐变得闷沉沉的,窗外漆黑得不透一丝月光,风从窗缝里渗进来,将案上清灯吹得东倒西歪,绢罩刚笼上,便下起雨来。

  虽不下雪了,三月里还是风声肃杀,春意一贯的姗姗来迟。那雨点偏砸在门窗上,“咣咣咣”像无数只手在急促地叩门。胳膊肘碰下一本书,他弯腰去拾,看见边上掉出来一张纸。

  他拾起来,凑到蜡烛底下看。原来是梦迢在清雨园里写下的信,她那时候怕他认出字迹,刻意将字写得歪歪扭扭的,像个不常写字的人,稚嫩可爱。

  此刻那些字在昏暗的烛光里歪着,又成了个瘸子一般,走得很艰难。他看到最后几句:

  章平,倘或你也做梦,那你梦里听见的雨,一定是我的脚步声。我下在夜里,就在你窗外,请你将窗户打开一扇,让我撇进来。

  董墨将那纸凑到蜡烛上,待要烧了,又不知什么原因,像被烫着了似的一下抽回手。反而走去将门窗统统敞开。

  雨点乱着斜打进来,屋里顷刻湿了半丈,蜡烛被狂风吹灭。那些雨滴落在他脚下,溅湿大半衣袂,水花透着如月的冷辉,似乎有个女人伏在他膝上,哭湿了他大片腿。

  作者有话说:

  董章平快要回济南了,去开展他嘴硬心软的“报复行动”。

  我再不预告下,怕你们熬得艰难。

第51章 盼几番(一)

  月末始见绿扶疏, 瓦墙护竹,莺雀幽栖。董墨由都察院骑马归家, 换下补服便直往老太爷书房来。途径园中, 撞见好一堆红男绿女在一处欢笑放风筝耍乐。

  原来董墨底下两位出了阁妹妹回家来,兄弟姊妹并几位妯娌凑在一处玩闹。牵牵连连的,多半都是亲戚绊亲戚, 藤瓜似的联出许多,自幼一处玩耍长大, 倒没甚避忌。

  董墨远远瞥见一眼, 隔着花明柳暗的一片池塘, 形同隔着一个世界, 他无论如何是融入不进去的。他们也瞧见了他, 只当做没瞧见, 也不给他融。

  他依旧走着,在绿茫茫的林荫里。走到老太爷房里来, 老太爷笑呵呵说皇上与内阁商议,采纳了那则先税后抵的建议,用于支撑后续宁夏的战事。

  更叫老爷子高兴的, 却是另一桩事, “这批在各省曾收的税银, 皇上不叫地方衙门直接收缴, 除两京外,要在南北钦定四位巡抚,监督各省衙门收缴, 所收税银由巡抚押送北京入账。”

  说着, 老太爷落到椅上, 两手扣在腹前笑叹, “你叫通政司上的那些弹劾楚沛的奏疏起效用了,真遇着这等军国大事,皇上还是信不过楚沛,眼下又有意要将娄大人提为户部尚书。”

  “楚沛终归不过是靠着谄媚迎合圣心才得势,皇上也不过是渐渐年迈,偶然好奢靡,也情有可原。”许多结果董墨早有预料,心头倒是更在意另一桩事,“这四位巡抚可有定员么?”

  “暂且还没定下,共由六部举荐。”

  暗忖须臾,董墨一撩袍子跪在案前,“卑职自请前往山西山东河南三地,请太傅向内阁举荐。”

  闻言,老太爷将发皱的额头往深里更皱了些,俨然一片老旧布头,熨也熨不平整了,“你在济南失利,想找补回来?我看算了吧,你在山东闹的笑话还不够多的?况且皇上调你回来才半年,哪里又会派你去?”

  实则老太爷是想举荐家中大老爷去。钦点巡抚,体面风光,正是个在朝廷露头的大好时机。大老爷在当着个员外郎,经年没有挪升的迹象,恰缺这样个现成机会。

  为这桩事,连老太太也没少与老太爷抱怨:“你也不要太偏了,什么拔尖的事都叫三墨去办。常说三墨办事情比他们如何如何得力,老大都四十好几的人了,你常拿他与孙子辈的比,叫他脸上如何过得去?三墨这回可是得力了,把你几辈子的老脸都丢在济南了!”

  老太爷咂舌道:“这回收税是为了后头宁夏的军需,耽误不得,老大一向没有到地方上办过……”

  “那一向没去过,这去一回,不就好啦!”老太太打榻上起来,追在他背后唠叨,“你在内阁坐着,许多事能拿下个主意,帮衬帮衬自己亲儿子怎么了?再说,三墨为什么在济南闹出那些笑话?还不是到年纪没娶妻的缘故,男人家在外头忙,家里得有个女人栓他的心。你把他又派出去,那亲事几时才能完?”

  这会老太太倒有热肠替董墨张罗起婚事来了,“保定府府台家的夫人上月来京,向我打听了三墨几句,他们家有位小姐二十三了,还未出阁,正与三墨相配。”

  老太爷想一想,眉间攒起些疑惑,“不大配吧,我仿佛听见他们家的小姐生得体壮如牛,大字不识,脸上哪里还有颗痦子,这才耽搁到这岁数。”

  “你懂什么!娶妻娶贤,就你们这些男人贪色贪貌,娶个狐狸似的女人,要才无才,要德无德,过几日还不是丢在脑后!”

  “好好好,我不同你理论,你说的都在理。”

  这般定下,要用婚事绊住董墨,仍举荐大老爷初任山西山东河北之巡抚。

  董墨当日在灯下反复思量,铜壶慢滴,红焰轻煎,想起老太太说的亲事。什么人家的小姐不要紧,相貌品行也都不要紧。不如就安定下来,娶了妻,叫女人管一管,许多事就管住了,从此不必再去想它。

  有的事情错就错过去,落后一生回想起来,也不过是点唏嘘遗憾,命运并没有什么具体的更改,连个可靠的旁证也没有,有什么打紧?谁的一生没点憾事?

  愈是这么想,心里便愈同阴天,像有个女人在他心里背过面去,任性得怎么也不肯再回身,钗断今生,缘尽于此,弱条条向着天涯走去了。

  他又似舍不得,总忍不住要向那则背影伸出手。世事总有差池,或许就在伸手与缩手,也或许是一阵风一场雨,这分毫之间,就变了格局。

  他的思想就定在那碗常吃的药上头。千不该万不该,斜春这时辰端了药来搁在案上,“爷吃了药好睡,老太医新换的方子,说是能缓您胸闷的病症。”

  董墨端起碗来,马上想到,难道白白病这一场?也不必什么佐证,他爱她一场,以疾痛为证。只有寻到她,他恐怕才能好了。

  于是一口吃尽药,赶在次日老太爷举荐前进宫面圣,在皇上书房里自荐了一番。不曾想皇上笑看他半日,倒一口应下了此事。

  如此,愈发将阖家人口得罪得深了,大老爷不必说,气得蹬鼻子上脸,叫了董墨去言酸语刺一番。董墨倒不甚往心里去,告了两句罪,不痛不痒地出来。

  不想在路上撞见他那大堂兄,手上提着马鞭,穿着见绉纱玄色直身,手脚束带,像是哪里刚打猎回来,老远见他,三两步冲来揪住他的襟口问:“驻到山东的那位冯千户,是你上本参到皇上那里的?”

  董墨掰下他的手,弹了弹襟口,向侧立着,“他罔顾国法,滥杀灾民,参不得么?”

  大爷将绕了几圈的马鞭在他脸上点了几下,恨得咬牙切齿,“你有本事,这回占了我父亲的派又要赶着去山西,我姑且放你去,等你回来我再一并同你算账。”

  他这大堂兄,一向耍横惯了,董墨并不理会,正了下衣襟,漠然擦身而去。

上一篇:和离后我选暴君

下一篇:君子怀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