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千金不干了 第177章

作者:大江流 标签: 穿越重生

  【不可能的。体育竞技就是一点点练出来的,可能有量变到质变,但是有迹可循的,只差一个点,哪里会几天内突飞猛进?】

  【至于手感的确影响状态,但两个人都同时手感好,这几率太小了。一定是有什么问题。】

  就这时候,孟染射完了她的第十三箭,这一箭她打到了九环偏外的位置,回来时她显然不满意的,凑到了赵长缨身边说话。

  而赵长缨居然蹲了下来,用手指头现场在草坪上画图!

  这是什么?

  这在干什么?

  别说观众了,见多识广的两位解说都不敢确定自己看到的是真的吗?

  唯有毛大爷发出了这样一条长篇大论:【赵长缨在现场教学!她对孟染和薛琴琴尤其是薛琴琴实在太不熟悉了,无法将跟李梅梅和王晓茹的合作方法用在他们身上。所以她干脆现场教了!】

  可毛大爷还没说完:【每隔两箭指导一次简直太妙了。一方面这是定下标杆,给两个人自我调整的标准,另一方面每隔两箭一个十环,可以保证成绩的稳定。】

  【我算了一下,整场比赛赵长缨会指导每人24箭,这是保证十环的,也就是说孟染和薛琴琴这部分会有480环,加上赵长缨自己的700环,而孟染和薛琴琴在个人排位赛的平均成绩是9环,他们一人48箭,这部分总共是860环左右。那么最终南河的成绩在2040环左右。】

  毛大爷最终说道:【但全运会团体轮赛的最高纪录是1996环,所以长缨说要赢,并没有说大话。她就是会赢!她还有余量!而且,她还利用这场轮赛练了兵!展示了她的教练能力。】

  毛大爷一气呵成。

  而大家在惊叹的同时,就想到了一句话:那群教练不是说缨之队不好吗?赵长缨现场给所有人看她行不行!

  原来700环只是开始,真硬核在后面!

  而与此同时,华国体坛十大出彩人物评选组委会,主席林建国正在开会的时候,门被敲响了,“您好,我们是京城警察局,关于赵长缨在全运会赛场被蓄意伤害一事,需要您配合调查一下。麻烦您跟我们走一趟!”

第75章

  这里是华国体育局。

  也就是管理所有运动员的地方。

  这会儿警察孟丹江带着两个同事,就站在华国体育局的会议室门口,面前是个年轻的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听到孟丹江的话,直接愣了,“你要找林老?你是不是搞错了!”

  孟丹江把自己的证件又举高了,“这是我的证件,麻烦你通知一下林建国。”

  说是通知,其实在门口已经看到了林建国了。

  刚刚孟丹江的话,就是对着林建国说的。

  工作人员看了一眼还是不敢相信,倒是林建国自己却站起来了,“小胡,找我吗?别拦着,让这几位同志进来。”

  小胡应了,但显然很护着林建国的,让开的同时就说,“你们闹什么呢,那事儿怎么可能跟林老有关系?”

  孟丹江压根没理他,直接走上前去了。

  林建国今年已经六十岁了,保养的一般,看着并不年轻,头发甚至都花白了。不过风度翩翩,一看就是有底蕴的人。

  这人也的确社会地位高,他的爸爸是华国曾经最著名的射箭冠军林贺楠,母亲是华国著名作家雨薇,自己则继承了父母的资源,是著名文学家教授,又对体育非常了解,二十年前,体育局开始每年评选体坛十大出彩人物,就直接找了林建国。

  当年林建国为这四十位候选人都写了评语,因为文采斐然而红遍了华国大江南北。

  现在虽然没有什么实职,但其实影响力非同小可。

  但他人看着却是很和善,冲着孟丹江等人说,“警察同志,我不知道为什么这件事会找到我,但是我们这个会议非常重要。我们现在正在进行今年华国十大出彩人物的候选人提名,不可以中断,要不等结束我自己过去?”

  孟丹江看了一眼,的确会议室里坐着不少人,他就说,“不用,那我就等着吧!”

  说着,就找了几个没人的椅子坐下了。

  不少人与会人员都看着他们,倒是林建国也是个人物,居然不变声色,冲着大家解释一句,“赵长缨的事,贺蒙前几天被问询了,现在还没回来。”

  这一句话就足够了,贺蒙是林建国的学生,这是了解林建国的人都知道的事情。

  赵长缨的事儿与贺蒙有关?

  不过一想贺蒙的关系就明白了,他爸爸是著名的速滑教练贺毅飞,能做这事儿显然也能说得过去。

  大家就挺理解的,这林老是被学生连累了。

  一时间居然同情居多。

  还有人说,“这贺蒙也是不省心!”

  孟丹江倒没什么,他后面的同事小声说,“怎么他们还挺理解的?”

  但很快就有了答案。

  会议接着开始后,那位小胡就继续主持,“林老的候选人给出的是赵长缨,理由是不屈不挠,勇往直前,永不言败,代表了华国竞技精神。”

  说完这句,小胡还意有所指地说,“这可是中断前就交上来的,林老对赵长缨一直赞叹有加。前几天林老参加文艺工作者会议的时候,还跟大家推荐赵长缨呢,说华国箭坛指日可待。”

  这的确是真的,进来之前候选人提名已经交了。

  本来就觉得是贺蒙连累,这会儿更觉得林老可怜了。

  有位穿着中山装的男士就说,“林老对华国体育一直是关怀有加,你们呀,想问什么先打个电话就行了,却跑到这里来,说什么跟着走一趟,也不说清楚,哪里有你们这么做工作的?”

  “就是啊,林老一向大度,不跟年轻人计较,你们也不能这么干工作。这要是碰上不懂事的,该怎么想?”

  孟丹江倒是想说话,可惜被林建国直接接过去了,“人家那是工作,都是这个程序,我就一个普通人,没什么特殊的。感谢大家理解,不过赶快进行吧,别让警察同志等久了。”

  这又拉了一波好感。

  孟丹江的同事都气蒙了,孟丹江给他个眼神,也没插嘴,反正你进去就出不来了,现在再好听有用吗?

  而网络上,华国射箭论坛毛大爷一番科普,很快就被传了出来,顺便四处发散。

  于是,原本不理解赵长缨的办法的人,都明白了,【赵长缨居然现在教学?!这也太疯狂了吧。】

  【如果不是赵长缨,我都觉得这是哗众取宠,怎么可能呢,可变成赵长缨,我却觉得是可能的。】

  【我仿佛回到了一个月前的锦标赛团体赛第一场,那次和现在一样,所有人都不知道赵长缨带着两个成绩一般的队友怎么赢,可赵长缨现场指点,让所有人知道她说行就行。现在这种激动感又来了!】

  【我是上次已经佩服的五体投地的那位,我现在在挖坑埋了自己,否则我无法表达我的佩服!这别说做到,怎么想到的!但是我喜欢,这比小说还魔幻,我太爱赵长缨这种永远不按套路射箭了,牛!】

  解说李军和谭世凡在看到了赵长缨蹲下在草地里画图的样子,也看出来了。

  李军:“长缨这是现场指导吗?怪不得她隔两箭才指导一箭,她这是要放开手了!”

  “众所周知,南河射运中心因为赵长缨成绩出众,所以专门为她成立了缨之队,而且还推行了运动员兼任教练制度。这其实是一个创举,也是南河诚意,但因为和先行教练制度相悖,遭到了不少反对,不少人攻击赵长缨只需要工具人,缨之队就是赵长缨的工具人候选队,她不会教学,只是为自己所用,对运动员没有任何帮助。”

  “但现在,赵长缨显然是用行动告诉所有人,她就是有这个执教能力!她开始放手了!不知道这次会是怎么样的成绩?”

  谭世凡紧接着跟上了,“但她怎么做到的呢?她说的什么?”

  这简直是所有人的疑问。

  观众们这么想——“是不是让他们知道正确的怎么打后,然后自己感觉?”

  在后面看比赛的教练们也这么想——“赵长缨肯定不是一般的方法,可惜不懂唇语啊,也看不到。”

  所以只能接着看比赛了。

  孟染的第十三支箭结束,就轮到了跟赵长缨刚刚讨论过的薛琴琴。

  她很快走到了起射线,所有人的眼睛都盯着她。

  不止是看她的成绩,还看她的动作。

  如果赵长缨现场教的话,总不能改变心态吧,她又不是心理学家。肯定是指出薛琴琴的技术错误,让薛琴琴现场改正。

  事实上,这会儿但凡懂一点的都在想薛琴琴的射箭片段,如果有条件的,还会拿着手机去向前翻看,找团体赛刚开始时,因为属于缨之队,大赛给薛琴琴第一支箭的特写。

  这么一看,薛琴琴的动作的确可以挑出问题。

  她的瞄准时间太长了,导致撒放时,已经整个手臂的力气已经殆尽,推弓的手不自觉地慢慢下移,而撒放的右手也显得生涩。

  这种角度如果瞄准的是准星的话,那么她的箭始终应该是处于靶子的下方区域。

  但事实上,排位赛她的箭都分布在箭靶的上方区域。

  显然,她也知道自己的毛病,却无法改正,只能在瞄准上做出校正。

  这也是大部分人的特点,其实射到这个时候,有了大几年的经验,动作熟练了,流利了,习惯也就养成了。

  发现缺点是很多人都能做到的事情,但是改正缺点大部分人就是说说而已。

  太难了!

  显然对于薛琴琴而言,也是如此。

  这样一个知道自身缺点,而又无法自我纠正的运动员,赵长缨凭什么在赛场段段时间,替她校正过来呢?

  所有人都有疑问。

  就在这时,薛琴琴终于准备完毕,抽出了她的箭,随后的动作大家睁大了眼睛想要看看她在哪里做了改变,但从举弓到推弓到勾弦到靠位到撒放,完全一样。

  和她的第一支箭没有任何差别。

  甚至连瞄准后的犹豫也是一样,足足三秒,比任何运动员都要长,可以和东省的谭笑有的一拼,都是特别慢。

  因为瞄准时间过长,箭出发的时候,她的推弓手的确下滑了一些。

  这教了什么?

  【我看没变化,是我眼睛不好用吗?】

  【我也看没变化,我还截图了,对比了一下,一点没有。】

  【我也是,眼睛要瞎了,也没看出什么问题。】

  就在这时,薛琴琴的箭终于要到了。

  不少人都停了下来,专心去看那支箭,虽然不相信几句话能够成功,但大家还是想看看结果。

  因为赵长缨的关系,一直有个镜头对准了南河的箭靶。

  而现在,一支黑箭破空而来,在所有人的不看好下,插入了黄心!

  寂静!

  无声!

  谁也没想到,居然是十环!

  这是怎么做到的?

  明明什么都没改变啊。

  李军:“这有些让人匪夷所思了,赵长缨改变了什么?为什么同样的动作一点没变会打出十环,这真是不可思议!”

  谭世凡:“我现在也很好奇,我真想知道,赵长缨到底说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