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香 第157章

作者:假面的盛宴 标签: 市井生活 甜文 穿越重生

  幸亏是还有杜家,还有定国公府,帮着问玉。

  晚香知道问玉和杜家及定国公府联系密切,有了这两处当助力,她倒不太担忧外面的一些事。

  而杜家那边,在知晓太子还留有子嗣后,杜青一下子就振奋了起来。

  当然也不是说他以前就是在浑噩度日,他本就因为腿疾卧病了一些日子,难免远离朝堂。之前晚香的打算也是让杜家、让定国公府沉寂下来,明哲保身,不搀和任何是非。

  可小孩的出现,很明显给杜青注入了一股精气神,也很明显改变了一些东西。

  这些改变包括杜家、定国公府,包括问玉在内。

  晚香知道他们在干什么,也知道他们的打算,其实这件事问玉并没有瞒过她,只是没有明说,但问玉知道她明白,她也知道问玉的想法和打算。

  这个打算暂时还在雏形,能不能成谁也不知,但至少有了这么个打算在,就好像给了所有人一个明确的方向。

  而更让人诧异的是,似乎建仁帝也在促成这个打算。

  这是问玉和晚香说的,他甚至没办法举例说明,只能说是一种感觉,而晚香渐渐地也有了这种感觉,她的心里甚至有了种明悟感。

  在有了这种明悟感后,她似乎也就不再担心问玉的处境了。

  而就在这时,发生了一件事。

  当朝国师善元子竟和他师弟善成子一同失踪了。

第159章 小皇后(六十九) 问玉被讹

  “这事为何和你有关系?你的意思是说,是你和李院正一同把他们吓走了?”晚香诧异道。

  问玉犹豫了下,点了点头。

  “算是吧。”

  在问玉的解释下,晚香终于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这事还要说到之前,李院正受问玉唆使,告诉建仁帝皇后暂时没办法怀有身孕这件事。

  当时建仁帝大怒,差点没迁怒李院正,之后善元子的到来,以及善元子为了自保所说的一些话,阴错阳差让建仁帝暂时放弃了之前的打算。

  但这件事问玉并不知道,他只知道善元子劝住了建仁帝,至于善元子为何能劝住建仁帝?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事后隔了几日,有敬事房的太监例行去给建仁帝请安。

  敬事房作为曾经风光无限、被众多嫔妃捧着讨好着的地方,随着建仁帝渐渐地不近女色后,就变得门庭冷落。

  可再是门庭冷落,这地方到底没撤,里面的太监们也心急,宫里人人都有自己的差事,唯独他们就是摆设。

  今天是摆设,明天是摆设,摆设当久了说不定就真成摆设了。

  再加上宫里向来捧高踩低,在主子面前没存在感,人人都会踩你一脚,敬事房的太监们就心急啊,急得抓耳挠腮。

  后来就有人点拨道,急什么啊,别忘了你们是干什么的。

  这简直是一言惊醒梦中人!

  敬事房是干什么的?那是专管皇帝临幸嫔妃的,就算皇帝现在追求大道,不近女色,可狐假虎威是宫里每个人都必备的技能。

  以前敬事房每天都会和皇帝打交道,现在每天不成了,隔个三五天去主子跟前刷个存在感,也没人敢拦着,毕竟这可是关系到江山社稷、祖宗家法、繁衍皇嗣之大事。

  反正高帽子那么多,恢复不了以前的风光,但夹缝中求生存也不是不行。见不到陛下,见见陛下的宫殿,见见陛下身边的人,展示下‘敬事房的人还没死绝,还能出气呢’也不是不可。

  而就在这过程中,关于国师劝建仁帝神功大成之前不要近女色之事,就这么被敬事房的人知道了。

  这本来就是太监们之间的口舌,敬事房的人都知道了,问玉的消息自然不会落下。

  换做别人不会多想,可换做问玉——

  本来他之前就协同李院正,做了一番‘大逆不道’的事,本想着后续还得想法子一劳永逸,怎么善元子就这么凑巧地遂了他的意?

  有这么一句话,过于巧合就说明有异。

  而善元子师兄弟二人在斋宫里做什么,外臣们不清楚,可不代表宫里人不知道,甚至因他二人发生的一些事,只要有点心,都能看出来,只是没人敢说。

  那些事问玉知道,李院正也知道,之前问玉为何能凭着那些大逆不道之言说动李院正,不就是因为这个。

  捋清楚这中间的因果后,问玉灵机一动。

  ——他把这事告诉了李院正。

  其实他之所以会把这事告诉李院正,就是为了安抚对方。

  就像之前问玉说的那样,李院正这个人其实很‘迂腐’,他这个人的迂腐是当下许多读书人都具备的一种特质,譬如忠君爱国,譬如天地君亲师。

  当下的人,敬天地不必赘述,天地之下就是君。

  这个君指的是君王,是天子。

  所以读书人敬了天地,就是君王,亲人和老师还要排在后头。

  问玉之所以能‘唆使’李院正,很大的原因就是利用了李院正忠君爱国之心。

  李院正作为太医院的院正,主管着皇帝、皇后、太后请医问药之事,要知道太医院并不光只是为皇族看病治病,他们的日常工作超乎常人想象中复杂,他们甚至还承担着记录所有皇族的身体状况,每次诊脉看诊都会留档记录下医案,也就是俗称的脉案。

  皇族尚且如此,更不用说是皇帝。

  像太医院所存医案,甚至可以追溯到□□的,一般不出任何意外的情况下,这种东西是一直保存的。

  可想而知,这宫里恐怕没有人比李院正更清楚建仁帝的身体状况,也没有人比李院正更清楚陛下自打服了那劳什子‘仙丹’后,龙体所产生的种种异常。

  其实在事情发生之始,就是李院正刚开始注意到建仁帝龙体发生异变时,他就谏言过,却惨遭痛斥,差点没被罢官砍头。自那以后他就忌讳莫深,闭口再也不提相关之事,可不提不代表心里没数。

  在李院正心里,是恨着善元子师兄弟二人的。

  什么国师?

  就是妖道!妖道祸国!

  只是这话不敢说,也不能说。

  所以李院正才敢因为忠君爱国之心,而去犯所谓的‘欺君之罪’。在他心里,这不算欺君,他是为了君好,为了江山社稷,为了朝廷,所以他敢冒大不韪。

  可他的敢冒大不韪是凭着一股‘气’,一股忠君爱国的正气,这股气需要有东西支撑。

  如今这么好的机会摆在问玉面前——他只需要把这个故事讲一讲,就能让李院正同仇敌忾,就能加深李院正心中的那股‘正气’,让他立身正稳、理直气壮,不至于以后在建仁帝面前心虚漏底,以后他若是还有什么事需要用到对方,这就是助力。

  其实问玉主要是因为后者。

  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他似乎刺激过了头,竟把李院正刺激得连续很多天都十分恼怒和生气,三番两次在他面前痛骂善元子二人,甚至恼极生恨想设计这两人,让他二人在建仁帝面前失势。

  若是以前,李院正想都不敢这么想,可经过了问玉利用他设局那次之后,他意识到问玉这个人不简单,

  他觉得对方说不定有办法。

  为此,他磨了问玉十多天,不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也就是讲那些忠君爱国的大道理,讲修道对建仁帝的影响,以及君王不理朝政对江山社稷的影响等等。

  他似乎认定了问玉一定有办法,卯足劲儿地在问玉身上下功夫。

  最终,问玉被他说动了。

  “这人是不是有点痴?”听到这里,晚香忍不住道。

  所谓的痴,也可以说是犟、傻、一根筋、认死理等等。

  问玉失笑:“他哪是痴,他是在讹我。”

  “讹你?”

  .

  对,李院正就在讹问玉。

  开始问玉没觉得,可李院正‘痴’得过了头。李院正可不是这种人,不然他哪能在院正的位置上坐这么多年,还能保存自己的性命?

  这时候问玉意识到李院正在讹他。

  可能问玉利用李院正设局,让他联想到很多。

  一个太监怎可能就因为‘忠君爱国’,为了救自己,就干下这等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其实归根究底,这事跟皇后有关,是不是皇后不愿承宠?这事杜家可知道,定国公府可知道,还是皇后自己的意思?

  不管是什么意思,都让李院正意识到一件事——问玉手中有超乎寻常的力量,这股力量让他对宫里各处形势洞若观火。

  也只有洞若观火,才能利用他设下那个局。

  再加上有两人之前的‘狼狈为奸’,本质两人表面上都是忧心建仁帝龙体,憎恨妖道带来的贻害。

  不管这个忧心、憎恨是真是假,反正李院正是‘当真’了,既然如此,还会有比问玉更合适的合作对象吗?

  所以李院正赖上问玉了。

  “他是摆明了就算我对付不了善元子二人,我背后的人也能对付。”

  这是强行在拉皇后、拉杜家、拉定国公府上他的‘贼船’,也是以之前‘狼狈为奸’作为媒介,强行让问玉也帮他办事。

  所以李院正根本不傻,他很聪明,其实想想也是,一个不聪明的人能当上太医院院正?

  问玉明悟了这一切后,除了苦笑,也只能苦笑。

  他利用人心也不是一回两回了,第一次有人用这种‘阳谋’来对付他,而他竟没办法拒绝,他只能答应,并为李院正想法子。

  ……

  问玉的方法就是让李院正按照他说的做,其他什么都不用管。

  可能也明白自己手段有些‘卑劣’,这次李院正咬着牙什么异议都没提,问玉怎么说他怎么做。

  其实问玉也没让他干什么,就是让李院正在给建仁帝例行请平安脉时,开了一剂给建仁帝浸泡的汤药。

  建仁帝身上有毒疮,一直不好,这事没几个人知道,但李院正知道。

  只是建仁帝讳医忌疾,李院正又不能上杆子,也是不敢。这次他听从问玉的话,在建仁帝面前演了一场戏,大抵是有之前的例子,又有问玉的教导,李院正就想着自己的忠君之心,想着自己是为了江山社稷为了黎民百姓,把自己都给感动哭了,说这是他呕心沥血才调配出的方子,陛下一定要试试。

  李院正很坚决,一副建仁帝不试试他就撞柱子的决然模样。

  建仁帝果然被他感动了。

  虽然他心中不以为然,但面上还是要试试的。一个明君哪能敝帚自珍,要宽容,要大度,要海乃百川,有容乃大。而且建仁帝也想着,如果试完了无效,就证明他龙体上的毒疮确实是在排毒,而不是李院正说的那样是中毒,以后这李院正也不用这么‘呕心沥血’了。

  他真是个明君!

  这边建仁帝试着方子,那边问玉设了个局,安排了几个太监在善元子面前说漏了嘴。

  让他不光知道了这件事,还知道是陛下让李院正来看诊,来治那毒疮。

  再看斋宫里如此声势——每天都有太监进进出出安排浴汤。建仁帝的打算是多试几日,连试五天,因为李院正说的是连试五日,必有奇效,建仁帝就打算按照他说的做,也免得到时候李院正在他面前又有是非说。

  知道这些后,善元子心中各种忐忑不安,简直就别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