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生活游戏去古代 第157章

作者:穆烟 标签: 情有独钟 升级流 穿越重生

  如果是齐睿达自己写的信, 必定不会过于在意字迹,而是会按照他的习惯进行书写。

  而徐哲本身写信就刻意模仿了他的字迹, 怕泄露痕迹,不敢自己发挥, 信件的字迹相似度几乎能达到百分百。

  这样的信件, 乍一看不会发现问题, 可一旦将徐哲送过去的信全部摆在一起一一对比, 就很容易能发现其中的相似度和问题。

  石雄的信送过来,徐哲的第一反应就是自责,怪他自己没能再仔细一些。

  会议室内,除了徐哲之外,刚回来的林成福和鲁英也坐着,除了他们之外,因为临春府的事,目前神灵镇大部分的管理人员全部落座。

  徐哲连声自责后,林成福开口:“此事徐师爷已经做的很好了,换成是我,也不能想到这一点,不过如今的重点还是要落在临春府的百姓身上。”

  林成福的话音落下,一旁的赵图皱眉:“没想到闻平这次竟然会这么疯狂。”

  “他这么做许是为了齐睿达,”楼同义也开了口,“这些年齐睿达一直都带着驻军留守阳南县,我也不止一次听说闻平对他的关心,他知道齐睿达出事,突然发疯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不管怎么说,我们现在还是要保证临春府百姓的安全。”梅祈说道,目光认真的看向田唐。

  “对,现在最重要的是临春府百姓的安全,”田唐抬头看着众人,“闻平突然闹这么一桩,临春府百姓必定会有所反应,到时候若是乱起来,最先出事的也会是他们,无论如何,要确保临春府百姓都能安然抵达阳南县,需要让他们知道来阳南县并不是送死,而是新的活路。”

  “若是有人去劝说呢?”应莲看着田唐,见众人的目光落在她身上,仅仅只是犹豫片刻就继续往下说,“我是说就像林大人之前做的那样,让临春府的百姓也能知道神灵镇的存在,这样他们才能放心过来。”

  “恐怕很难,”田红草也说了话,“如果临春府的百姓都能知道神灵镇的存在,闻平也能知道。”

  应莲想了想,点头:“你说的是。”

  “我觉得应大人说的算是一个好方法,”梅祈说道,“如果我们可以隐瞒闻平闻大人,只让百姓了解神灵镇的真相,或许就不会造成伤亡了。”

  赵图摇了摇头:“煽动人心很容易,但是想要安抚人心,却并没有那么简单。”

  “安抚人心很难,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人数不够,”田唐开口,看着在场的众人,“闻平可以不把百姓的性命放在心上,我们却不可以,无论如何,这次临春府的百姓,一个都不能出事,但凡有一个人出事,闻平的计划就算成功了,我不想看到发生这样的情况,也不愿意看到闻平得意的面孔。”

  众人齐刷刷抬头。

  “目前临春府的士兵不说一半都是我们的人,但也差不多有个三分之一了,让他们想办法混入其中,若是发现有闹事的,立即从人群中带离,还有神灵镇的驻军,全部在官道两侧待命,临春府的百姓走上官道后,想办法一一处理,逐一送到阳南县,还有,让人去临春府宣传,就说仁王如今正蠢蠢欲动,临春府或许不安全,让他们自发往阳南县迁移。”

  就像赵图所说,煽动人心很容易,哪怕只是寥寥数人,只要他们足够胡搅蛮缠,就能让一个和谐的团体起纷争,可想要安抚人心,只靠区区几人根本做不到。

  处理这件事的方法越简单粗暴,就越有可能出现伤亡。

  田唐能想到的,就是做的再细致一些,深入到百姓之中,真正安抚百姓的心,才能使得临春府的百姓都能顺利安全地抵达神灵镇。

  ……

  临春府府衙。

  “大人,仁王当真要打来了?”

  “你在胡说什么?”闻平皱眉,“本官得到的消息,仁王早就退兵,怎么可能突然打来?”

  “可是如今临春府都在传,说是仁王打来,临春府可能会支撑不住,让大家收拾东西从阳南县跑去京城。”

  闻平正要发怒,突然听到“阳南县”三个字,蓦地抬头:“你说阳南县?”

  “是啊,”手下点头,茫然地看着闻平,“这有何不妥?”

  闻平一拍桌子:“去,把石雄叫来!”

  “是,大人。”

  不久之后,石雄淡定走来,一进门就跟闻平对视。

  闻平不满地看着他:“石大人想的好主意。”

  “多谢大人夸奖。”石雄微微拱了拱手,淡定将闻平的嘲讽当成夸奖收下。

  闻平冷笑,完全没有要隐瞒他的嘲讽的意思:“石大人也算是一心为民了,为了让百姓心甘情愿去阳南县,竟然不惜捏造事实,石大人就不怕弄巧成拙,反而让阳南县那边仁王的人察觉到,对这些百姓动手吗?”

  “闻大人大摇大摆地驱赶临春府的百姓去阳南县,与如今这般有何区别?两相对比之下,这样岂不更好?”石雄摊手,“闻大人不就是想让这些百姓去阳南县当探路石,这么做,他们也能顺着闻大人的意思过去,若是闻大人不愿意,我这就去澄清,到时候再想把百姓都赶去阳南县,可没有那么容易了。”

  石雄说完,直直地看着闻平。

  闻平也直直地看着他。

  许久之后,闻平率先开口:“不必了,石大人如今的想法不错,就让他们就这样去吧,只是石大人莫要打草惊蛇才是,此事若是先被阳南县那边察觉到,临春府或许真会失守,到时候天下千万百姓,一定会记得石大人的大名。”

  “彼此彼此,我想到时天下百姓一定也会记得闻大人的大名。”石雄抱拳。

  从闻平拿临春府失守,拿天下百姓威胁之后,石雄对他就一直不满,哪怕知道临春府的百姓去阳南县并不会有事,也不妨碍他看不惯闻平。

  闻平选择这样大摇大摆的方法,一来阳南县那个地方本来就没有太大的价值,二来阳南县的位置其实更像是夹在临春府和朝廷之间。

  百姓蜂拥而至,阳南县仁王的人要么选择悄悄脱身离去,要么选择大开杀戒,再不然就是以齐睿达的性命威胁谈判,但无论如何都一定会暴露他们的身份。

  齐睿达如今就在对方手里,按理说闻平想要齐睿达的命,本不该这么做,但他很清楚,如果这么做了,齐睿达或许还有一条活路,可不这么做的话,齐睿达必死无疑。

  他想要的是对方主动找他谈判。

  阳南县的位置,注定了如果在阳南县的那些人是仁王的人,仁王的士兵增援很难出现。

  闻平跟石雄聊完之后,两人都更加看不惯对方。

  但闻平也默认了石雄的方法。

  与此同时,他立即派了人紧盯着阳南县的动态。

  闻平作为临春府知府,手下亲信不少,除了马泰之外,还有几个忠诚的手下,他让这些人带人盯着,一旦发现阳南县的异常,或者是发现齐睿达的动向,也可以立即处理。

  短短几天时间里,在闻平和石雄的刻意放纵下,关于仁王可能会打到临春府的消息立即传开,引得府城百姓人心惶惶,也有人悄悄收拾行李,拖家带口往阳南县走去。

  事情又发酵几天后,临春府的百姓见官府一直没有出来说话,愈发心慌,再某一天要离开临春府的情绪突然达到巅峰,就像逃难一样,所有人都收拾东西,拖着车一路往阳南县走去。

  这其中也不乏后打算浑水摸鱼的人,可他们还没有动手,就已经被人悄悄带走,没有留下一丝丝痕迹。

  而去到阳南县的人,却没有一个回来的。

  眼看着时机差不多了,闻平立即召集人手,带着大批人马往阳南县过去。

  有了百姓作掩护,哪怕对方在阳南县藏匿的人数再多,他们都能占得上风。

  “大人。”马泰骑着马在闻平身旁停驻。

  “本官给你最后一次机会,”闻平转头看他,“若是你再优柔寡断,本官这里可容不下你了。”

  马泰轻叹一声,微微点头:“是,大人,属下知错。”

  “走吧。”闻平牵着缰绳,转头走出临春府城门。

  走出城门后没过多久,他们就踏上了一条宽阔的道路。

  闻平皱着眉环顾四周。

  “大人,这便是先前阳南县修复的官道。”马泰见闻平面露疑惑,立即解释道。

  闻平不屑地撇嘴:“这样的路,修出来又有何用?区区一条路而已,他们可真舍得下大手笔,驾!!!”

  马泰连忙跟上闻平。

  两人都没有发现,在他们踏上这条路的瞬间,不远处有人露出了笑容。

第一百九十一章 凭空消失

  “娘, 我害怕。”

  “不怕不怕,只要我们跑的远,就不会出事, 大不了我们去京城!”

  “不知道京城能撑多久?”

  一家人坐在马车上,中年男人坐在前面驾着车, 听到身后传来的声音,不禁叹了一声。

  “你胡说什么呢, 京城肯定能一直撑着, 肯定不会有事,”妇人掀开车帘,狠狠地瞪了男人一眼,“我们都能好好的,你可别瞎说。”

  “好好好, 不瞎说不瞎说。”男人连忙应着, 但是从他的语气中可以听出,他对去京城这件事并不看好。

  妇人表面硬着, 手却紧紧攥着车帘, 抬手将坐在她身旁的小孩搂在怀里:“没事的,有爹娘在呢, 别害怕。”

  小孩埋在妇人怀里, 轻轻地应了一声。

  妇人抬头,跟驾车的中年男人对视一眼。

  中年男人无声叹息。

  妇人不愿看着这样的局面, 偏过头去看外头的情形,突然, 她瞪大眼睛, 抬手指着远处:“当家的, 你看那里在做什么?”

  中年男人顺着妇人手指的方向看去, 下意识揉了揉眼睛。

  他们大概知道阳南县所在,可前面那些人去朝着另外的方向走去,似乎有人在刻意引导一样。

  中年男人有意放缓速度,想要看清楚前面到底发生了什么,眼看着越来越近,他握着缰绳的力气也大了一些,甚至忍不住低声抱怨:“这路也太好了,我都放缓速度了,竟然还能走这么快。”

  妇人拍了拍他的手臂:“我们迟早都要过去的,你小心些。”

  这会儿时间,马车已经到了近处,夫妇俩也终于看清了前面的人,就像他们猜测的那样,前面果然有人在引路。

  见马车过去,那边有人走出来,拱了拱手:“二位,前不久那边打了一阵巨雷,使得一颗百年树木被雷劈倒,拦在了道路中央,恐怕暂时无法从那边前往阳南县,楼县令特意让我们候在这里,你们的马车要往阳南县去,不妨走这条路,绕一圈也能抵达阳南县。”

  听到对方这么说,夫妇俩立即松口气,连忙道谢:“多谢小哥,还好楼大人叫你们来了,不然我们的人都往那边去,恐怕连回头都不行。”

  “不必客气,那我就不打扰你们赶路了,请往这边走吧。”拦路的人让开道路,让他们的马车过去。

  夫妇俩又道了谢,这才驾着马车往前走。

  他们不知道的是,同样的情况发生在这条官道上的许多地方。

  以人数算,神灵镇的如今的人数在万余,占地面积300 平方公里,而在临春府的人,撇去士兵之外,其实总共也就万余百姓,此次拖家带口到阳南县的,大约估算只是几千人而已。

  以神灵镇如今的面积,容纳下几万人都足够,更何况只是区区几千人,这还不够田唐小镇升一级需要的居民数量。

  只是临春府的百姓并不是分批抵达,而是一股脑涌来。

  几千人的转移,又是聚集性的转移,哪怕是神灵镇,也需要时间和空间消化。

  阳南县属于临春府管辖范围内,从阳南县到临春府的官道不算太长,但也不短,优势在于若是走官道,可以大大节约时间,但并不代表只有从官道走,才能抵达阳南县。

  更何况这些百姓并不一定非得到阳南县,只需要走到神灵镇安全区范围内的任何一个地方,都算是踏入神灵镇的地界,到时再处理这些百姓会方便许多。

  也因此,在这条官道上,分散着许多卫队队员,以各种理由和借口将这些百姓分散,让他们从不同的方向往神灵镇去。

  这么做一方面可以将百姓分散,让他们能在不同的时间抵达神灵镇,使得神灵镇那边有足够的缓冲时间来安置这些人,另一方面,在这些百姓身后就跟着闻平和他带来的大批士兵,如果这两方混杂在一起,他们也不好处理闻平的事。

  在“条条小路去阳南”的指导下,从临春府来的百姓一批批踏上不同的道路,然后渐渐从宽阔的官道上消失。

  闻平的人是在百姓离开临春府一阵之后才出发,但因为如今官道宽阔平坦,哪怕他们已经放缓速度,也很快到达近处,眼看着就要抵达阳南县城门外。

  就要靠近之前,闻平派出了人去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