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为官指南 第24章

作者:枝问雁 标签: 宫廷侯爵 爽文 穿越重生

  只是在其余人走了之后,钱来又折了回来。

  他见了海伯后说道:“不知可否和您再谈一笔生意?”

  “嗯?什么生意,且说来听一听。”海伯也有些好奇。

  “以后来这边进货,我愿意出比现在多一倍的价钱,只是希望你能答应以后京城那边的货只卖给我,当然你放心,我每次来这边进的货物的数量一定不会比他们现在这次来的少的。”钱来说完,他自是认为这个提议肯定会被答应的,这样一来,他就垄断了京城那边关于这块的生意,而祁县这边的工厂的主家也能多赚一半的钱,这是双赢的事。

  谁知海伯却道:“这个提议请恕我不能答应了,我们祁县这边,连普通百姓都能来工厂进货,没道理京城那边便只许一家了,不过既然你这样说了,我这边也有一桩生意想和你谈谈。”

  钱来没有想到峰回路转,便也想听听这到底是什么生意,于是道:“请讲,在下洗耳恭听。”

  接下来海伯便把那套办厂的事说了出来,还特地说了,以后厂子办好之后,方子也是会给出去,而且办厂这事,是允许垄断的,一个地方只能办一个厂。

  钱来听到简直是震惊无比,他没有想到居然是让允许他在京城那边办厂,制作那些东西的方子也会给出来,这简直是闻所未闻,他这么多年来,就没有见过哪一家的有着独特方子,生意好了后还愿意把方子卖出去的,这可是一个泼天财富,居然就这样分了出去。

  “你确定是办厂后连方子也会给过来?”钱来不确定的问。

  “自然,这个到时候可以写在契书里,只要你可以按照契书里我们提的要求做,后面的方子我们自然会给。”海伯接着就把那一套要求说了一遍。

  钱来听了,觉得这要求很是简单,不就是要在招男工的时候也要招女工吗?这个容易得很。

  他家将军手下有不少伤残了的兵,也因此只能拿着一笔抚恤银归家,不能再上战场。但那些银子哪里够用的,而且军营里的军饷也再拿不出更多的抚恤银来,也不能多帮他们一把,因而日子都过得艰难。

  而现在这样情况下,到时候工厂建好后,他就可以优先招这些兵的妻子姐妹,也能帮他们的生活一把,钱来还盘算着,工厂里到时候有不少活计,总有那些兵能干的。伤残了的兵中,不能行走的只占少数,多数都是能行走的,只是腿脚不便而已,到时候有些轻省的伙计还能安排给那些兵,这样他们还能挣些银钱。

  而且等工厂建好后,肯定能赚大批银子,这样一来,今年将军那边也不必为军饷发愁了,这边京城里生意上赚的银子也能将那边支撑过去。

  以前因为朝廷上一直重文轻武,他们将军那边拨到的军饷一年比一年少,眼看最近几年就要撑不下去了,全靠私底下的生意在填罢了。今年等工厂办好后,银子多了,那边的将士下一年也能好过一点了。钱来兴奋的想着。

第54章 具体商谈   因为怕夜长梦多,煮熟的……

  因为怕夜长梦多, 煮熟的鸭子飞走了,所以钱来十分急切的想要赶紧签订契书,把事情定下来, 这样他才好放心。

  不过因为这建工厂一事不像来进些货物一样简单, 直接签个契书就完事了,这其中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商讨, 因而一时半会也没法先签订契书,钱来他还要在这边一段时间。与此同时, 他还立即写信给京城那边的人, 把事情在信里说清楚后, 让那边赶紧派人来送些银票。

  而海伯那边, 因为钱来是第一个要来建厂合作的,所以也对此十分慎重, 回去就把这事也汇报给了自家少爷。

  杨云清知道后,不禁感叹,没有想到这边的邻县还没有开始有建厂这回事, 京城那边倒是成了最先开始的了。按照他原本的设想,他是打算先在徽州府几个县城里先开始建厂, 然后慢慢扩展到其他地方, 至于京城, 他本来还想着若是这镜子肥皂等没有传过去, 那边没有商人过来, 他就等到几年后去京城科举的时候再着手办这件事。

  不过现在也好, 京城那边消息是最灵通的, 每天都有大量的外地人往来,若是在那边先把工厂建起来,全国各地闻到风声后, 自然会有跟风的,到那时估计会有很多商人来到祁县这边求合作。

  但是京城那边的势力一向是盘根错杂,牵扯甚广,不比其它地方,在京城办厂背后若是没有一定的势力也行不通,所以杨云清还得去和那个叫钱来的商人细细交谈一番。

  因为还有两天杨云清就要出发去府学了,所以必须要赶紧和那个钱来先把办厂的那些事情商谈好。事情宜早不宜迟,于是杨云清就把见面时间定为明天一早。

  次日清晨,得到见面消息的钱来,早早地赶到了约定的地方,等着那个杨氏的主人杨公子来这边。

  当然在这也有一天了,他也打听了不少消息,知道了一些这个杨氏铺子还有工厂的情况。这个杨氏铺子铺子还有工厂,主要是由这个杨公子一人筹划出来的,方子也都是在他手中,而且这个杨公子小小年纪还中了小三元,如今在府学读书。

  钱来在那边等了没有一会儿,便看见了一个十二三岁气度不凡的小少年朝他走了过来,他猜想那便是那位传闻之中的杨少爷吧。

  仔细定睛细看,钱来发现,这个杨公子虽然年纪尚小,但是也可以从现在略显青涩的面庞上,推断出他以后必是一个姿容不凡、芝兰玉树般的人物,若是以后科举路顺,殿试之上得见天颜,说不定圣上会直接把他点做探花郎,成就一番美谈,他暗自发散思绪想着。

  这个时候,直到听到了这位杨公子喊了他一声 ,钱来才从思绪中反应过来,然后起来拱手道:“杨公子好,在下钱来,来自京城那边。”

  杨云清也拱手还礼道:“在下杨云清,便是这工厂的主人了,这次来便是要和钱老爷谈谈这个工厂的事情的。”

  “不必叫我钱老爷,我也不过是京城那边铺子的一个管事的罢了,杨公子叫我一声钱掌柜的就行。”

  “好,钱掌柜,昨日和你见面的是我的管家,我叫他海伯,想必一些事情他也大概和你说了吧?”杨云清坐下之后问道。

  “这个是自然,那些都不成问题,我自然会照办的。”这桩生意简直就是稳赚不赔、日进斗金的大生意,就算是更苛刻的条件钱来他都能答应,更别说昨日提到的那些小小的条件了。

  “行,这些到时候都会写在契书之中,以后若是违反了我们契书里约定的内容,之后这边新推出的产品的方子将不会对阁下售卖,到那个时候,我这边也自会在京城那边再找一个合作的商人。”杨云清严肃说道。

  “这个杨公子请放心,我这边到时候绝对不会违反契书的内容的。”钱来紧张说道。

  “还有一点我这边需要提前说清楚,钱掌柜您那边到时候在京城那边建好工厂后,我这边方子也会卖给您的,但是这个不是一次性买断,我以后还会卖给其他人,不过不会是京城那边的,京城那边我可以保证只有您一家。”

  “这个我清楚,其他要求杨公子也尽管说吧,我这边都能答应。”

  “除了这些,还有一点那便是不能抬高价格,不过考虑到京城那边和我们祁县这边情况不同,到时候你们那边工厂生产出来这些东西后,价格可以比祁县这边高个半倍,不然价钱太高的话,普通百姓买起来也有些吃力。”

  “嗯,这个我会记下的。”钱来道。事实上,就算只提高半倍,也能多赚不少银子,京城那边有钱的主多的是,到时候有的是人来大笔撒钱。特别是镜子,现在在京城,那些得知消息的女眷,全都交代她们家中过来这边祁县跑腿的人,一定要把镜子带回去,等那边工厂若是建成了,那些女眷肯定回来下不少单子的。

  杨云清考虑了一下,又道:“虽然在下没有去过京城,但是也京城那边势力错杂,不知钱掌柜是否有底气有魄力开办工厂?”

  杨云清在这祁县这个地方,一来自己中了小三元,甚至在学政知府那边挂上了号,知县也和他关系不错,给与他不少帮助,二来他家中父母皆已过世,也无兄弟,这样的情况下,为了那些方子,威胁也只能威胁杨云清本人。

  但杨云清本人是个秀才,现在还在府学读书,就算那人势力再大,也不能把手插进府学,就算插进了府学,也不能对他造成什么影响,顶多被训斥一番,不痛不痒,想打压也无从下手。

  再者,这个时候,如果有人为了方子想要对杨云清下死手,那最后除非做得实在是天衣无缝,否则肯定能被查出来,哪个县里若是有功名在身的士人横死,那必定会当作一件大案,甚至会上交刑部处理。这样一来,危险性太高,还不如直接从杨云清这边把方子买回去来的快。

  但是钱来的情况在京城则就不同了,既然能买下方子在京城建厂,谁又愿到外地去。这个时候,那些京城里有些势力便会通过打压钱来他背后的主子所在的家族,来逼他妥协,就算钱来背后的主子在朝中做官也没用,朝中斗争更是严重,打压更具威胁性,若不是位高权重,还真的没法保住这工厂,只能让出去。

  而钱来他自然明白杨云清的意思,这是在问他背后靠山够不够硬,能不能安稳把工厂开下去,他郑重说道“杨公子不必多虑,我家主子也还算是有点势力,一般人可不敢惹到我们这边来,到时候自然也不怕那些宵小。”

第55章 安排银子去处   钱来既然都这样说了……

  钱来既然都这样说了, 显然也是对自己的主子有信心,杨云清因而也没有多问,去细究他背后的主子到底是何身份。

  “好, 既然上面那些事我们都谈妥了, 那接下来就来谈谈最后一步这银子的事吧。我这里给您两个选择,第一个是一次性付十万两银子, 第二个是若不能一次付十万两银子,那以后每年我这边都要工厂的一成利, 连续五年。”杨云清提出道。

  十万两这个价钱是非常便宜的, 等工厂建成之后, 一年的流水绝对会超过这个数, 这样的价钱,在钱来眼里, 杨云清就好像是做善事一样。

  钱来听完,毫不犹豫的选择第一种,十万两现在账面上还是能抽出来的, 这样一次性付齐才是最合算的,虽然后面账面上会紧张一些, 但是还是能撑过去的。若是选择第二种, 虽然可以缓一缓, 但是到时候要出的钱可比这十万两多多了, 工厂以后建起来后, 每年的利润肯定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这个我选择第一种, 一次性付清这十万两银子, 不过您也知道,出门在外,身上实在也没有带那么多银子, 这个还得您宽限数日,等我让人把银子送过来。”

  “我也理解,这个也不急,可以宽限。”杨云清回道。

  因为杨云清马上就要去府学了,所以他就把后面的一些事情简单和海伯安排了一下,让海伯到时候在这边派人和钱来接洽,商谈后续事宜。

  而在这不久后,钱来的信便抵达了京城,到了正在打理各种生意的荣盛手中。荣盛看了信中的内容,心里也十分高兴,知道这个到底对他们意味着什么。

  他以前本就是将军亲兵,跟随将军在军营里多年,最是能明白军营里所面对的问题。因为这近十年来,边关无战事,朝中的官员也忘记十年前那些战争到底有多么惨烈,这几年拨过去的军饷越来越少,到了冬日,更是时常粮草不足,每年甚至还有将士活活冻死,但是这些朝廷里那些活的安逸的官员全都看不到,每年到了拨饷的时候都在扯皮。

  为了让军营里的兵将过得好些,这些年一直都是将军在拿他们侯府的家底往里面填,每年数十个商铺赚的银子,也全部都换成了粮草送往了边关。

  不过幸亏他们将军还是当今皇后的亲哥哥,战功也立了无数,每年还能按时拨出军饷过来,虽然一年比一年少,但也聊胜于无。另一位镇守西南的裴将军那边,每年的军饷拨不到都是常事,后来还不得不将操练兵将的时间挪一点出去,让那些兵将去种地,这样才勉强维持下去。

  荣盛他和钱来想的一样,后面这工厂建起来后,肯定可以日进斗金,到时候能比往年多赚不少银子。不过这个怎么说也是件大事,将军远在边关,写信去商量肯定来不及,但是将军交代,若有什么大事,可以和皇后商量一下,让她帮忙拿一下主意。

  因而荣盛很快就写了一封信让人悄悄送进宫里,交到了皇后手中。皇后收到信后,也明白了情况,以往她只恨自己不能帮到哥哥,现在看到送来的这个好消息,哪有不准的道理?

  这些年,她每年都会拿出银子交给宫外的人,置换成粮草一起送往边关,这样一来,私库里早就不剩多少了,不过这个时候,她还是毫不犹豫的继续自己的私库中拿了十万两银票附在回信里,一起送出了宫外。

  毕竟,若不是因为她,哥哥也不会落入这个境地!他本可以在京里做他的侯爷,而不是在边关一待多年。

  荣盛收到回信还有那附着的十万两银子后,又从账面上抽出了五万两,然后派了一个会些功夫的心腹,将这些银子快马加鞭的送到了祁县。

  此后,祁县那边,两边商谈起后续的时候十分顺利,没有多久,钱来便带着一打工厂加各种仪器的设计图回到了京城,当然还跟着六个海伯派去帮忙指点的人。

  事实上,这六个人中,只有两人才是起实际作用,到了京城可以给钱来那边帮助的,剩下三人是过去跟着长经验的。

  海伯考虑到以后这样的事情肯定不少,而工厂那边现在管事的人不少,但是里面懂得这些建工厂还有各种设备安装以及人员调度的人实在的很少,到时候若是没有一些这方面可用的人手,也是十分麻烦,因而他干脆就从这次开始培养。

  至于之前那些从祁县这边采买了一通才返京的商人还有各家的下人,他们带回去的东西,没有几天,全部都给瓜分了个干净。

  一个家族有几百号人,有头有脸的也有几十个,运回去的几车东西看起来多,但是每人分去一点,也就不剩多少了,不过这也为那些去祁县采买的下人的主子赢了不少脸面,哪个不得为着分上几样东西巴结她一下?这个时候,主子高兴了,那几个去采买的下人也被赏了不少银子。

  而那些商人,他们则更是兴奋,几千两买来的货物,翻了五倍卖出去,一下子就赚来了几万两,这简直就是暴利。

  这次去祁县的商人还有各府的下人本来就不少,每个人都买了大几千两,但是最后京中也不过是只有一小撮人拿到了这些东西,还有不少人因为没有抢到正急的剁椒呢!

  而这个时候,又有更大的一大批的人去往了祁县,准备大肆采买一通。

  这些情况,一直呆在府学的杨云清毫不清楚,他还是继续着他每天看起来十分枯燥的读书生活。

  到了五月的“田假”时,杨云清他因为嫌一来一回太耽误时间,便没有回去,不过那段时间,和海伯之间写信倒是十分频繁。

  京城那边虽然一直有不少商人到祁县那边采买许多货物回去,但是依旧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目前还是只有极少数人才买的到,不过手里持一把镜子俨然已经成了京城上层社会的风尚,许多小娘子都会花费大把月银来买镜子香皂这些小东西。

  至于那几种酒,自然也在京城掀起了风潮,不过因为运输有些困难,路上损坏的也有不少,最后这些酒的量每次到的货都很少。但也因此,比起那些在小娘子中异常火爆的镜子香皂等,这些酒在那些好酒之人的眼里,可是珍稀多了,许多人好不容易买回去,根本就舍不得喝。

  再者,在祁县那边签订的契书上,最多只能涨价五倍,这样的情况下,比起镜子肥皂香皂等好运输的货物,这些酒也就不值一提了,有运酒的功夫,还不如多运几面镜子,多拉几车香皂回去呢!所以每次愿意运酒回京城的商人是寥寥无几。

  不过因为有了祁县那边建厂时的经验参考,再加上赶进度,这个时候,京城那边的工厂也快要建好了,再过个半月,一切就能准备就绪,开始招工了,到那时,京城这边的商人和各府的下人也不必一来一回花上一个多月去祁县了。

  而且,除了京城这边,海伯他也陆续接待了几个其他县城的要来求签订契书办厂的商人,短短几个月,便赚了几十万两。

  杨云清他对此情况乐见其成,当然他也没有担心后续会有方子泄露的风险。他当时在契书中以防万一,还加上了不得将方子转卖这一条,而且每个签订契书建厂的商人都会被登记到一个册子中,然后册子再发给其他商人。这样的情况下,若是哪一家没有从祁县这边买了方子便开始建厂售卖,就很容易被举报。

  商人重利,哪个商人愿意看见自己花了上万两,而同行一分银子不花,就能占尽便宜呢?

  而且大周朝没有专利权的说法,但是像这种窃取方子直接售卖的行为官府也是会监管一二的,如果上诉也是会受理的,举报之后,再打点一下关系,最后肯定能让那占便宜的人付出代价来。

  再者,杨云清他对这些商人的保密手段还是十分放心的,他们肯定比他自己这个半路才适应古代生活的半土著懂得多不少,他当时开铺子建厂招工那么久,方子都没有泄露出去,现在方子在那些精明的商人手中,泄露的可能应该会很小。

  现在就能靠着这些方子赚了这几十万两,以后等消息再扩散开一点,到时候来祁县的商人肯定会更多,那个时候,就又能接着躺赚上百万两。

  杨云清他现在用银子的地方也不多,而这些银子也都是卖方子得来的。那些方子虽然有很多地方都是他根据现代所学的知识调试出来的,但是不管怎么说,都是真正属于现代那些把这些发明出来的人,属于那片时空的,他所接受的教育让他不能心安理得的把这些真正视为己有。

  而且银子放在就只是银子,花不出去也没有什么意义,杨云清他在现代的时候,对金钱就没有什么太大的欲望,一向看的不重。这个也大概是因为家庭原因吧,他从未因为钱财烦忧过,自然也不会对金钱太过在意

  所以杨云清他打算把这些银子除了留下一部分外,其余的就用到祁县的百姓身上,以后自然也会扩散到其他县城。

  首先他先写信给海伯,让他将十万两捐给县衙,留作以后县城里修建沟渠大坝、抚恤孤老等民生建设上面去,不过这个每一笔支出自然都需要县衙那边详细记录下来,防止贪污。

  其次是再花五万两在县城里修建一座藏书楼,允许任何人进入免费读书甚至借阅。杨云清他比较幸运,穿越过来的这具身体的身份是个富家子弟,虽然家中所剩钱财不多,只有一千多两,但是比起很多农家子还有县城里普通家庭条件的读书人,可以说是幸福的多,从未有买不起书的情况。

  但是对于那些家境贫苦还有一般的读书人来说,一本书少说也要近一两银子,每次买书都是一笔巨大的支出。要知道,在县城里,一个家庭舒舒服服的过一年也不过需要十几两银子。这种情况下,买下一本书对于读书人所在的家庭来说可以说是巨款了。

  虽说这些读书人可以抄书赚些银子,但是这个不仅需要一笔好字,还需要心无旁骛,一个错字都不许有,抄个一本两本还行,抄个十几本,那就是很费精力和时间了。次数多了,也肯定会影响他们自己读书。当初王向松虽然也通过抄书赚了几两银子,但是那也是他来县城读书之后,几年下来积攒下的。

  至于最后一个举动,那便是修建几所学院,专教孩童识字算数。这个时代,若是说想把每一个孩子都按照以后要去考科举的路子教,这也不现实,更多的能识字算数就已经很好了。但这些孩子里若是有天分读书的,以后自然也会让夫子叫他们读书写文章。这些杨云清他之前也在工厂那边安排过,现在那边的孩子就已经在和夫子学认字了。

  当然附近几个村子里他也愿意修建几个村塾,农家子比起县城里的孩子读书是更加不易,许多人一生可能都没有摸过书。像王向松,他是农家子,但是是因为家中以前对张夫子有恩,所以才有了在这边读书甚至免束脩的机会,但就是这样,王父王母都供的吃力。

  其他的情况下,一个农家子想要读书出头,甚至有时需要倾全族之力。

第56章 各步计划   这个时候,杨云清让人在……

  这个时候, 杨云清让人在在那村里面建一座不错的村塾,然后再请个夫子去教书,如此一来, 顶多也不过一二百两银子而已, 到时候就算再加上笔墨纸砚的银子,顶天了也不会到三百两。

  这些银子对杨云清现在的身家来说, 实在只是九牛一毛,但是却能实实在在的改变这些农家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