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家长女 第43章

作者:南山硕硕 标签: 女强 穿越重生

  穆王点了点头说:“唐大人说的在理,你是大理寺的官员,人证你看过了,供词也看过了,现在你可以问问这人犯所招供的事情可属实。”

  向南辰不解穆王说此话的意思,但他不是愚笨之人, 已然猜测到唐中智手里拿着的供词和这带上来的人犯跟他有莫大的关系。慌忙对着穆王了起来:“王爷,下官与这人犯根本不相识,请王爷和唐大人查明真相,还下官一个清白。”

  唐中智是大理寺右少卿, 十几年下来,审的案子也不少了,若是手段差了, 朝廷也不会让他过来。此案不但涉及秋闱应试举子,还牵扯到了穆王,他不得不慎重。

  他冲着穆王拱了拱手, 没有理会喊冤的向南辰,起身走到周道先身边问道:“周道先,你供词中说至阳县段家村的段青书告诉你苏宝田得罪了向府, 屡次让你落第, 你心生怨恨,将与苏宝田之妻周芸娘往来家书告知向府,想借向府之手杀了苏宝田全家。没想到, 苏家将来客巷的宅子租给了赶考举子梁鸿盛。以至于让向府杀手错杀了秀才梁鸿盛一家主仆十八条人命,此供词可属实。”

  周道先昨日被锦衣卫严刑拷打之下,已然神智昏沉,他拖着两条血肉模糊的断腿,往唐中智面前爬了几步,嘶哑着声音说:“我有冤,我要见向南辰向知府。”

  ”王爷,下官冤枉,这人犯血口喷人,下官于这人犯素不相识,请王爷明查。”

  向南辰怒瞪着周道先恨声说道:“你这人犯,本官与你无冤无仇,何故诬告与我。”

  “王爷”周道先傻愣了片刻,看了看上座的穆王,又看了看与他同样跪着的向南辰,突然之间放声大笑,笑的眼泪都流出来了。笑罢,费力的抬起断手指着穆王道:“原来你就是苏家的靠山,怪不得我周道先会落了个如此的下场,咎由自取,咎由自取。”

  穆王没有理会喊冤的向南辰和失常的周道先,只向侍卫点了点头,示意他们将人证都带过来。

  看着被侍卫拖拽上来的人犯,依次是韦东阳,苏老太,苏老头,段青书,还有向府的胡麼麽以及向老夫人纪氏。

  向南辰脸色瞬间如丧考妣,瘫倒在地,苏老头和苏老太上景阳候府纪氏的家奴,三十年前被除了奴籍。回了至阳县老家,如今出现在这里所为何事不言而喻。思及方才周道先供词中提起的苏宝田,他顿时感到浑身阴冷无比。

  “向南辰,三十年前,你在至阳县为官,偶遇程家药铺的程九娘,见其貌美,便登门屡次求娶。程家不允,你便将其强占,另其生下一子。你唯恐你妻纪氏知晓,便偷偷地将程氏安置在一处农家宅院里,严家看管,此事可属实。”

  穆王冷冷地看着脸色灰白的向南辰再次道:“你身为朝廷命官,强占良家女子本就不该。更不该为了你的前程官位,任纪氏将程九娘折磨致死,可属实。”

  向南辰以头触地,呜咽着道:“王爷开恩,下官知罪!”

  穆王见他伏地痛哭,猛然一拍案几,大声喝道:“向纪氏,你恼恨向南辰宠爱程九娘,将其折磨致死之后,又将其所生之子交于恶奴虐养,另其断腿,可属实。”

  向南辰听闻穆王质问纪氏之语后,蓦然转身,怒瞪着她道:“你……你这愚妇,还做了何恶事。”

  “向府内宅的陈年旧事,王爷也能查的出,真是好手段。”

  向老夫人纪氏没理会向南辰,她脸色惨白,强作镇定的看着穆王道:“程九娘不过是是我家老爷豢养的外室,她不敬主母在先,毒害我儿在后,她该死!”

  “你胡说,明德是溺水而亡,关九娘何事!”

  向南辰突然激动起来,猛然扭身看着纪氏说:“你当年说明德是溺水死后,你看了九娘的孩子心里难受,央求我将她送出去,就答应九娘进门,你到底还做了什么恶事!”

  “恶事!”

  向纪氏突然冷笑起来,盯着向南辰神色悲戚地道:“你可知明德德当初因何溺水,他是因为你宠幸外室被人嘲笑,他身为嫡子,还没有一个外室子受宠。我堂堂候府嫡女,竟然要向一个外室低头,向南辰,你将我置于何地。”

  向南辰脸色暗沉,语气沉重地说:“明明是你善妒,不识大体,要死要活的威胁我,不许九娘进门……”

  “向南辰”

  向纪氏突然激动起来道:“你就是个伪君子,你看中程九娘强纳她进门,不过是听说她有个哥哥的了贵人的看中,想因此为你的官位铺路。只是千算万算,没算到程九娘那哥哥是个逞勇斗狠的莽夫,没等到贵人的赏赐下来,便因给人赌斗,一命呜呼了。”

  “你这蠢妇!”

  向南辰脸色突变,下意识的抬头看了一眼穆王,恨铁不成钢的怒瞪了向纪氏一眼说:“陈年旧事,提他做甚。”

  穆王看着他们夫妻相互指责,声音冷硬地说:“向纪氏你将程九娘之子交给苏敬木虐养了三十年,使其断腿,饥不果腹,贫病交加,掌控他的人生。又让苏敬木苏闫氏的儿子顶替苏宝田私下里与向南辰相认,李代桃僵,已达到你报复的目的,可属实。”

  向南辰脸色大变,指着向纪氏道:“你……妇人短见……可还害苦我了”

  向纪氏情绪激动地看着穆王道:“王爷既然已经查探清楚,何须再问老身。”

  穆王面无表情地看了她一眼继续道:“苏宝田全家迁来奉贤府避开了苏敬木与苏闫氏的三番两次的闹腾。你见其挣脱了自己的掌控,便拉拢韦东阳代你除去苏宝田全家,许诺让你大哥给其安排官职,没想到苏宅租给了赶考的举子梁鸿盛,韦东阳不知,便将其一家一十八口全部杀害可属实。”

第91章 穆王审案(三)

  向南辰没有想到其中内情竟然这么多的内情, 更没想到向纪氏会背着他和韦东阳密谋杀他和程九娘的那个孩子。

  可怜他三十多年来待苏敬木和苏闫氏之子宛若亲生,为其前程费劲了心事,没想到到头来竟然是一场笑话。

  今日若不是穆王将此内情讲出, 他怕是到死还被蒙骗在鼓里。想到自己儿子承受断腿贫病之痛。奴才的儿子却被自己当做亲子抚养, 三十年来花费银钱无数,一时间气怒攻心,张口突出一口血来。挣扎着走到向纪氏面前,狠狠的扇了她一个巴掌:“骂到,愚妇误我……”

  穆王问完话不在理会失态的向南辰和向纪氏,转头冲着站立一旁的唐中智说:“唐大人, 奉贤府举子被杀一案的内情便是如此,人证,物证,供词一应俱全, 你将此整理一下,写下结案书,上报圣上便可交差了。”

  唐中智应了一声, 看了一眼锦衣卫冯少华,裴川,对着两人拱了拱手说:“有劳冯大人, 裴大人。”

  他身为大理寺右少卿,自是知道此案已被穆王查清所有细节。人证,物证, 供词一应俱全, 他只是过来旁听一遍,写下结案书便可。

  至于,此案是否有内情, 便不是他能左右的了,不管向氏是否认罪,有韦东阳和周道先的供词在,她幕后主使的罪名是跑不了了,还牵涉了其兄文远侯,内宅之事不容小觑啊!

  穆王吩咐妥当,冲着身旁的护卫穆田微微点了一下头。

  穆田便将此案判好的卷宗展开念道:“案犯韦东阳身为海湾集码头千户知法犯法,残杀举子梁鸿盛全家一十八条人命,判抄没家财,斩立决。海湾集码头千户其职由边疆归来的魏俊既赵俊生接任。

  向南辰身为奉贤知府,治家不严,导致其妻向纪氏虐杀庶子,错杀举子梁鸿盛一家十八条人命案,罪不可赦,判抄没家财,免其官职。

  向纪氏为此案幕后主使,造成一十八条人命冤案,更是仗着其兄文远侯纪世昌是官位,插手朝堂正事,免其四品恭人,判死刑,因要押送回京与其兄纪世昌对质,暂缓执行。

  恶奴苏敬木,苏闫氏李代桃僵,搬弄是非虐杀其主,判斩立决,即刻执行,其子苏宝山、苏宝河心思歹毒,着革其功名,贬为白身,流放三千里。其孙女苏映月贿赂官差,使其打砸百姓财物,杖责二十大板,流放三千里,以儆效尤。”

  周道先,段青书杖责二十,免其功名,贬为白身,监判一年。

  向老夫人听完宣判,神情冷漠地站起身,猛然撞向案几,企图自杀身亡。

  被穆王身边的护卫拽住住,命侍卫将其押了下去。

  向南辰失魂落魄地冲着穆王磕了一个头说:“谢王爷不杀之恩。”

  穆王将苏宅此案了解之后,便起身回京了,锦衣卫冯少华和裴川紧跟着他形影不离。

  程言中因为苏宝田的腿疾留在了苏家,裴川收拾妥当后便跟苏宝田请辞。

  苏宝田本打算将他和苏桐的亲事定下来,见他毫不留恋的请辞离去,无论如何相劝都不行,不由得有些气闷。

  还是苏桐心细,见裴川和冯少华做事隐秘,联想到锦衣卫特殊的身份,隐约猜测到他此番和冯少华护卫穆王回京恐还涉及朝堂正事。便也不让他为难,只在送他离去之前说了句:“保重,只要他愿意,苏家永远给他留着一间屋子。”

  奉贤府现在有赵俊生留下任职,向老夫人和苏老头苏老太的事情已经解除,以后便也不用担心什么事情了。

  穆王一行人走的悄无声息,周道先被杖责后在苏家住了下来养伤。苏宝田看在周芸娘的面子上没有为难他,也没有为难周家。只是他自己无颜面对周芸娘和苏宝田,伤好之后,便带着周母和卢月菊回了至阳老家,留下了周正林,周正勋参加秋闱。

  来客巷的院子出了人命案,不适宜居住,再加上秋闱将至,周芸娘也身体需要长期调理,一家人决定将那处宅子卖掉,暂且在南坝村居住。

  时间过得飞快,苏桐把重心全放在了学医上,她已经将脉经背的滚瓜烂熟,平时已经能给南坝村里的村民看些普通的病症。

  五百只鹅出了栏,柴旺做主全换成了鸭子豢养,如今鸭子每月能定出去尽两万只,得银约两千两左右,成了家里的主要进项。

  苏桐将鸭舍规划好,画好图,让柴旺着人建了起来,饲养鸡鸭最怕的就是得病,以防万一,她便将南坝村里闲散人都着召集了起来,定时喷洒石灰消毒。

  八月乡试的时候,苏宝田的腿已经能走路了,程言中让他每日晨起练五禽戏,将身体锻炼的强壮了些,免得考场上撑不下,到时功亏一篑。

第92章 苏宝田府

  府试临近, 为了方便苏宝田和石靖读书,两人在苏桐的安排下提前一个月搬到了苏家在府新铺子的后院里暂住。

  这铺子里离青山书院很近,苏桐计划以后要做书生们的生意, 无论古代和现代, 辅导班和练习图册的生意做好了都是爆点。

  她想着在奉贤府城开一家兼卖辅导书和培训班的铺子。便提前让柴旺花了大价钱买下了青山书院旁边一处带院子的铺面。

  这想法暂时在她的计划下,还没有成型,打算苏宝田考过在付诸于行动。

  地理位置好,价格便高的吓人,这处院子花费的银子,足足让苏桐心疼了好几天。

  柴宽将苏宝田和石靖两人的行李收拾妥当, 又按苏桐的吩咐将附近住的人家都打听了一遍。

  这条街离书院近,附近住的大多是赶考的学子。苏宝田和石靖两人虽然经常谈论文章,但对主考官的信息知道的甚少。

  苏桐让两人提前住过来,也存着让他们和别的考生交流感情的想法, 了解一下主考官的爱好,喜欢什么样的文章,词藻华丽的, 语句朴实的。是爱好八股文还是词赋。文章写的入了主考官的心思,便能榜上有名。

  府城的学子众多,大家存着多交友多知道信息的想法。酒楼茶肆里传来的消息五花八门, 什么样的都有,有的还以讹传讹,让人分不清真假。

  苏桐不懂科举, 苏宝田也没有多少朋友, 石靖虽有三两个好友,但他是贫家子弟,也没有多少人脉关系。

  所以, 她打探来的消息都是市面上买流传出来的,经不起推敲。

  书肆里有卖历年府试考题的,苏桐也不知道那个有没有用,便一样给苏宝田买了一本。

  苏宝田这次秋闱是以程宝田的名字报的,穆王断了苏家的案子,免了向南辰的官位。

  他既不愿跟苏家姓,也不愿跟向南辰的姓,便用了程九娘的姓氏程。

  苏老头和苏闫氏三十板子是锦衣卫亲自动的手。人是裴川安排的,苏桐只听说,三十板子没打完,苏老头和苏老太久一命呜呼了。

  苏宝山被罢了功名,抄没家财,灰溜溜的在扶着他爹娘的灵柩回了至阳县。

  苏老头和苏老太的死事情丝毫没有影响到苏宝田的心情。当苏桐告诉她苏家老两口被打死的时候,他也只是应了一声,没有说什么。

  书肆的考题几天更换一次,引得学子们争相购买,薄薄的一本小册子,也就二十多页,被炒到了五两银子一本。

  虽然价格高的离谱,学子们还是争前恐后的抢着买,万一里面的试题押中了呢?不买岂不是亏了。

  苏桐一连给苏宝田买了十几本,加起来花费了尽一百两银子。

  经过苏桐多方打探,得知新上任的奉贤府知府姓林,进士出身,是翰林院的学士调任。

  苦读了一个多月,到了府试这天,苏桐早早起来,将做好的肉干和肉饼煮好的鸡蛋准备了两份。一份给苏宝田,一份给石靖,然后各自给两人准备了换洗的衣物,及御寒的薄棉衣。

  在苏桐看来,石靖作为苏弘文,苏弘武的先生,又是苏宝田的同窗兼好友。他自己孤身一人,自己为他准备衣物吃食天经地义。

  谁料想,当她将准备好的东西拿给石靖的时候。他竟然脸红了,扭捏羞涩的冲着她一顿作揖。末了竟然对苏桐说了一句:“小生定不负小姐相托之意。”

  苏桐伸手便将东西拿了过了说:“石先生不要误会,你是我爹好友兼同窗,又做了弘文,弘武两人的先生,给先生做些吃食和衣物理所应当。若先生做他想,这吃食衣物我便收回来了。”

  一番话说的石靖俊脸通红,尴尬不已,连连拱手致歉,夺过包袱,逃也似得跑走了。

  苏桐瞧着他狼狈不堪的模样,嘴角勾起,露出一个浅笑。

  她本无意儿女私情,只是出于好心,不料让人这般误会。看来以后她得改一改乱发善心的毛病。

  奉贤府辖区有四个县,至阳县,泗水县,文安县,隆中县,其中三个大县一个小县。四县加起来三百人应试,名额却只录取五十人,淘汰率可是相当的高。

  苏桐知道,考到最好,拼的是学子们的体力和耐力。

  苏宝田是身子被程言中鞭策着锻炼了三个月,中药调理了两个月,已经恢复的很好了,但要在府院里待上三天两夜还是让人担忧的。

  看着排在队伍后面的苏宝田,她忍不住暗自叹了一口气。她不知她这便宜爹的选择到底对不对。科举之路异常艰难,不但费银钱还费时间。

  就算是考中了进士,朝中无人想帮,还不是一点一点的往上熬资历,运气好了能爬的官位高点,运气不好,十几年还是个芝麻绿豆小官的多的事。

  况且,官场上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事情多的很,一不小心就被算计了,怎么想怎么不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