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春 第222章

作者:冬天的柳叶 标签: 欢喜冤家 穿越重生

  薛夫人收拾一番去了薛繁花院子,才走近就听到了争执声。

  “哥哥听了些风言风语就跑来对我说一通,纯粹是给我添堵吗?”

  薛繁山气怒的声音传来:“小妹你怎么这么想?我是让你认清吴王是个什么样的人!”

  “然后呢?”薛繁花上前一步,面色发白,“难不成还能让父母去退亲?哥哥别忘了,这可是御赐的婚事!”

  薛繁山一窒。

  薛繁花冷笑:“哥哥别像个孩子似的想到一出是一出,说话前好歹想想有没有意思!”

  薛繁山张张嘴,憋得说不出话来。

  薛夫人走进来:“吵什么呢,两个人都不是孩子了,这么吵吵闹闹不怕下人们看笑话?”

  “母亲。”一见薛母,薛繁花神色软下来。

  薛繁山语气则硬邦邦:“母亲。”

  薛夫人瞪他一眼:“不好好上学,跑你妹妹这里闹什么!”

  薛繁山咬着牙没吭声。

  与母亲吵闹的力气,早在家里与尚书府退亲的那些天就耗没了。

  薛夫人习惯了儿子这副模样,虽然生气也懒得多说,看着女儿的目光满是怜爱:“繁花,不要听你哥哥胡说八道,父母是不会害你的。”

  薛繁山忍不住道:“吴王那样的人难道能给小妹幸福?”

  薛夫人瞪他一眼:“混账,你以为嫁人只看男人?对方的门第出身才是最重要的!”

  薛繁山扭过脸冷笑。

  要与橙橙退亲的时候,怎么不觉得门第出身最重要了呢?橙橙可是尚书府的大姑娘。

  “母亲,我都明白的。”薛繁花轻声道。

  薛夫人瞧着女儿泛红的眼圈,在心中叹口气。

  男方门第出身最重要不假,可夫君是否把妻子放心上,到底是不一样的。

  她拉住女儿的手,心疼道:“你能明白就好,母亲就知道你是个懂事的。”

  “明明是糊涂——”薛繁山小声嘀咕。

  小妹就是被王妃之位迷花了眼,将来定会后悔的。

  “住口!”薛夫人气得手抖,“你非要扎你妹妹的心是不是?”

  薛繁山不吭声了。

  眼见一双儿女关系越来越僵,薛夫人拍拍薛繁花手背:“裁云坊应该出新样子了,让你哥哥陪你去瞧瞧。”

  薛繁花勉强点了点头。

  无论如何自我安慰,心情不好是真的,出门买买东西或许会好些。

  薛繁山也是心疼妹妹的,自然没有反对。

  兄妹二人气氛尴尬出了门。

  这日秋高气爽,街上熙熙攘攘,两名尼僧混在其中,不敢高调。

  以往她们在俗世中行走,得到的都是敬重,而今却收到了无数异样目光。

  这让两名尼僧难堪又愤怒。

  “静心真是害人!”年轻些的尼僧终于忍不住抱怨。

  年长些的尼僧神色平静些:“静心是梅花庵的人,世人看低梅花庵乃人之常情。好了,不要议论这些了——”

  年长尼僧话未说完,就被年轻尼僧打断。

  “师叔你看,那是不是静尘!”

  顺着年轻尼僧手指的方向,一名脚步匆匆的单薄身影很快被路人挡住,年长尼僧却一眼认了出来。

  “是她!”

  两名尼僧对视一眼,瞬间有了决定。

  追!

  静心闹出丑事已经让梅花庵受尽世人指点,偷了经书跑到俗世的静尘要是再闹出什么丑事,那梅花庵就彻底完了。

  两名尼僧快步追了上去。

  静尘穿梭在人群中,能感到追在后边的人越来越近了,而这番追逐也引起了部分路人的好奇。

第263章 报官

  京城百姓现在对尼僧可敏感着呢。

  一看到年轻尼僧就想到了梅花庵,一想到梅花庵就想到了吴王。

  正愁吴王这么大的热闹过去后会无聊空虚,难不成又有新八卦?

  不少路人默契跟了上去。

  两名尼僧一心追赶静尘,并没留意到这些,这一追就追到了顺天府衙门。

  静尘一边回头看,一边敲响了衙门外的大鼓。

  浑厚的鼓声传开,咚咚咚,落在两名尼僧耳中恍若惊雷。

  “静尘,你干什么!”年长尼僧喝问。

  年轻尼僧冲上去拽住静尘胳膊:“静尘,快跟我们回去!”

  静尘面露惶恐,对着围观众人求救:“救救小尼,他们要害我!”

  众人一听这还了得,纷纷开口相助。

  “光天化日之下怎么胁迫人呢?”

  “就是,还是在衙门口,还有没有王法咧?”

  “差爷们快管管啊,一看这两个尼姑就是梅花庵的,定不是好人!”

  两名尼僧:“……”

  听到鼓声的官差走出来,一看三个尼僧就冷了脸:“是哪位敲响的鸣冤鼓?”

  静尘挣扎喊道:“是小尼。”

  “进去吧。”

  年轻尼僧拽着静尘胳膊不放,对官差道:“师妹犯了错,为了脱身才乱敲鼓。”

  犯了错?

  围观众人一听,更感兴趣了。

  这小尼年轻又美貌,难不成和那位叫静心的尼僧一样,都与吴王——

  被这些揣测的目光打量着,静尘怒火满腔,扬声道:“小尼没有错,错的是梅花庵!”

  一听静尘喊出梅花庵,两名尼僧气得眼冒金星,年轻尼僧怒道:“静尘师妹,你太过分了,明明是你偷盗经书逃出梅花庵,现在反而倒打一耙!”

  偷盗经书?

  围观众人有些失望。

  如果只是这样,那就浪费感情了。

  谁关心一个小尼姑偷经书啊,又不可能是唐僧九九八十一难取回来的。

  “我没有偷经书,是庵主要杀人灭口!”

  众人登时竖起了耳朵。

  梅花庵庵主杀人灭口?

  两名尼僧也愣了。

  她们怎么都没想到静尘会说出这种话。

  官差不耐烦道:“大人已经在堂上了,到底是偷盗经书还是杀人灭口,都进去说吧。”

  静尘迫不及待走进衙门。

  两名尼僧心头乱糟糟,跟着进去了。

  围观众人争先恐后挤进去一部分,没抢过的人连声叹气,只好在外面眼巴巴守着。

  就算进不去也不能走。

  静尘被带到公堂上,顺天府尹一见是尼僧顿觉头大。

  那名与吴王私通的尼僧还在大牢里关着呢,怎么又来一个,哦,不,三个!

  “尔等何人,为何击鼓?”

  静尘忍住紧张,回道:“小尼乃是梅花庵的尼僧静尘,前来告发梅花庵庵主罪行——”

  年轻尼僧一听,急急打断她的话:“静尘,你不要胡说!”

  顺天府尹眉一皱:“你又是哪个?”

  年轻尼僧回道:“小尼也是梅花庵的尼僧,法号静善。前些日子静尘盗取藏经楼经书逃出梅花庵,庵中一直在四处找她。今日我与师叔无意中看到她就追了上去,没想到她为了脱身跑到衙门胡言乱语。”

  顺天府尹看向静尘:“静尘,静善所说可是真的?”

  静尘垂眸,平静道:“假的。小尼自幼在梅花庵长大,近来被安排在藏经楼做事,从没听说藏经楼有珍贵经书。庵中放出这般风声,不过是为了正大光明把小尼找回去杀人灭口。”

  “你说杀人灭口,又是怎么回事?”顺天府尹隐隐觉得不妙。

  吴王与梅花庵尼僧私通的事闹开后,沾上梅花庵就让人头疼。

  静尘咬了咬唇,一字字道:“三年前,小尼被庵中师叔带去药园,本以为是侍弄草药,没想到是以小尼为药——”

  这话一出,顿时引起阵阵议论。

  以人为药——是理解的那个意思吗?莫非听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