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奋斗记 第17章

作者:耳朵陈 标签: 幻想空间 年代文 穿越重生

  一开始许伟杰以为她是给自己做着玩的,却没想到她是送人的。

  二姐给花店小工二十元,又报了一个地址给他。

  许伟杰才反应过来,这该不是要送给昨天那个小白脸的吧,脸色顿时就不好看了。

  这么个瘦不拉几的小白脸,除了一张脸,不对,还有身高,那小白脸好像比他高一点点,其他别的什么都比不上他。

  他了解二姐,绝对不是那种肤浅的只看脸的人。

  二姐就是见过的男人太少,才会对这么弱不禁风,说话斯文好听的小白脸产生好感,居然还送他花,把昨天得的客串费花光了不算,里外里还倒贴了三十呢。

  幸好,他们今天就回云州了,以后应该也没有机会再见了,就让他犹如一阵风似的烟消云散吧。

  再见,再也不见。

  回去以后,他要睁大眼睛给二姐好好把关,相信有他把关,未来姐夫一定会好上加好。

  因为心上挂着心思,许伟杰都没多看心心念念的漂亮空中小姐,就因为眼睛疲劳陷入黑甜的梦乡。

  后来,他跟柱子吹嘘时每每说到这个,都大为遗憾,直到下一次坐飞机,眼睛直直盯着一个空中小姐看了小半个小时,弄的那个空中小姐差点以为他是变态。

  站在风扇厂门口,许娇娇发现自己居然有一丢丢想念这里,果然雏鸟情节有点点强大啊。

  保卫科的职工见到她回来,出来跟她打招呼,还想替她接过行李箱。

  许娇娇笑着谢过,说行李箱不重,她自己就可以推着走。

  那职工见她自己也行,没再说什么,笑笑,就退了回去。

  回宿舍楼的一路上,见到许娇娇的职工都会停下脚步跟她打招呼,想替她提行李的比比皆是。

  许娇娇心里不禁有点小自豪,看看她这人缘,看看她有多受风扇厂上下职工爱戴。不过一个星期没见,就这样热情,孟厂长都没她受欢迎。

第22章 招收新职工

  回人事科上班的第一天,上至钱科长,下旨苏丽珍都收到了许娇娇从上海带回来的礼物。

  钱科长收到的是个保温杯,造型非常漂亮,保温效果比他那个用了七八年的陶瓷杯不知好出多少。

  他拿在手里爱不释手,皱眉道:“小许,这杯子是不是挺贵的?你赚钱不容易,我可不能让你破费。”

  话音刚落,钱科长就要掏口袋。

  许.大款.娇娇哪里会让他付钱呢,忙阻止他的动作,笑了笑道:“科长,您这么说就见外了,在我遇到困难时,您也出手帮助过我。为了表示长久以来,您对我的照顾,送您一个杯子怎么了?再说,这杯子也没花多少钱?”

  钱科长虽然唯唯诺诺,人倒是不错,以前帮过原身几次。

  “真不贵?”

  见他将信将疑,许娇娇点点头,“真的不贵。”

  钱科长想了想,板起脸道:“就这一次啊,下次可不能这样了。就算送了,我也不收的。”

  “是,是,我保证,绝对没有下一次了。”

  从钱科长办公室出来,许娇娇递给刘大姐一个小袋子。她疑惑地打开袋子,里面是条红丝巾,特别像她在百货商店看到舍不得买的那条丝巾。

  “小许,这是送我的?”刘大姐眼睛发亮,声音都高了两度,手从丝巾上小心拂过,生怕掌心的老茧勾到丝线。

  她还是结婚前收到丈夫送的一些小礼物,手帕,小零食什么的。

  结婚后忙着柴米油盐,忙着抚养孩子,忙着工作,夫妻俩谁也没有这种罗曼蒂克的闲情逸致了。

  许娇娇笑盈盈道:“是送你的,我在上海第一百货看到这条丝巾,就觉得特别配你。”

  当然是假话了,如果就送钱科长那就坐实拍上司马屁,她又不缺钱,还不如做个好人,科室里人人都不落。

  刘大姐连连道谢,倒没有像钱科长那样要自掏腰包,省了许娇娇不少虚伪的客套。

  另一个没有存在感的男同事收到只钢笔,价格不贵,但礼轻情意重,许娇娇能想着他,大老远地从上海给他带礼物。

  受宠若惊下,男同事道了两回谢,算他在科室里的超常发挥了。

  苏丽珍看到人人都有礼物,喜气洋洋的,忍不住撇撇嘴。以许娇娇那小气劲,礼物肯定没有她的一份。

  结果,人家居然也送了她一份礼物,苏丽珍矜持着说了声谢谢,使劲压了压翘起的唇角,故作平静地把礼物装抽屉里。

  实际上,抓心挠肝地想知道许娇娇到底送了她什么。

  其实就是枚发夹,许娇娇买衣服时,营业员为了跟她打好关系送的,款式她不喜欢,这样正好不浪费。

  一时间,许娇娇在人事科人缘大涨。

  桌子脏了或地上有纸屑,刘大姐就抢在她前面帮着擦了扫了。要提重物时,男同事也会过来帮忙。苏丽珍见到她,也不会装看不到,会跟她打声招呼。

  许娇娇当然没忘了小胡,也给他带了份礼物,跟钱科长同款不同色的保温杯。

  而许伟杰回家的当天,就被许顺来胖揍了一顿,就算他很喜欢女儿买给他们夫妻的衣服。

  但衣服归衣服,教训归教训,他才不会颠倒主次之分。

  这个小兔崽子再不好好教训,心就不知道野到哪里去了。他妈好好留给他的工作,不珍惜不认真,总是想走就走,要是哪天厂里不要他了,看他怎么办,哭都没地哭去。

  这些天,小儿子越发得寸进尺,想霸占他的收音机,总是趁他不用时,偷偷摸摸把收音机拿走,还以为神不知鬼不觉。

  被他用鸡毛掸子追着教训了一回,这小兔崽子索性自己买了一台。在他看来,就是钱多的烧荒。

  不仅如此,看到书就头疼的小儿子,居然还订上报纸了,他有时候偷偷瞅两眼,是什么上海财经报,也不知道他看些个什么。

  还经常去电话亭给他二姐打电话,嘀嘀咕咕,嘀嘀咕咕,也不知道俩姐弟说什么,反正他是一点没听懂。

  如此这般悠闲地上了一个星期班。

  这天,许娇娇又被钱科长当人形禁止吸烟指示牌,带到了大会议室。

  会议上,孟厂长客气地推拒了一下,让久未发言的唐书记说话。

  唐书记虽然脸上带笑,心里却暗骂孟厂长一句老狐狸,好事从来想不着他,为难的事就知道让他先出头了。

  但形势比人强,孟厂长如今比他得人心。

  唐书记用浑浊的眼睛,巡视了一通会议室里的在坐人员,咳嗽一声,说道:“事情是这样的,前两天,我和老孟去市里开会,市里的领导说有部分待业青年由于没有工作,整日在社会上游荡,引起极坏的影响…….然后有领导就提出希望盈利好的企业起到带头作用,帮助市里解决这些待业青年的工作问题。”

  唐书记话音刚落,鸦雀无声的会议室犹如炸了锅。各科室科长,车间主任甭管平时有没有矛盾,这会儿纷纷接头接耳,七嘴八舌议论开了。

  这个说市里这样做不仗义,之前风扇厂效益一般,也没见搭把手,现在看到厂里效益好起来了,就想着让厂里帮忙解决就业问题,没门,他们自己还没有富到那个份上。

  那个说云州酒厂效益最好,也没见让他们出面解决,还不是柿子挑软的捏,要是酒厂也招收新职工,那他们风扇厂也招收,不二话。

  这时,一车间主任率先开口道:“书记,厂长,我是个大老粗,有话就直说。真要招收新职工,也要从咱们厂职工子弟里面招,放着待业职工子弟不招,却招外人,咱们有一个算一个会被工人们的吐沫喷死。”

  他刚说完,二车间主任皱着眉,道:“书记,厂长,以厂里现在的产能,根本就没必要招人。”

  他的言下之意就是,现在的工人刚刚够,谁也不知道今年和明后年厂里销售如何,多招来人,到时候反倒把原来的利润福利分薄。

  这个到底,不止唐书记孟厂长懂,在场的所有人心里门清,连许娇娇都知道。

  但没办法,市里下达的任务哪里能更改。再说也是为民办实事,想一举解决待业青年,怕他们成为治安隐患。

  只是这过程中,稍微牺牲一点风扇厂的利益而已。

  要怪只能怪去年风扇厂太出风头,又是打广告,又是发奖金,木仓打出头鸟啊。

  孟厂长拍了拍桌子,等会议室重新安静下来,他说道:“也不止我们厂招收,轴承厂,酒厂,糖厂,还有纺织厂都要求招收一批职工。”

  一听到连工人最多的纺织厂都要招收职工,知道风扇厂还不是最倒霉的,科长们心情总算平复下来了。

  但他们哪里知道纺织厂由于人多因祸得福,只用招收三十人,这点人放在两万人的纺织厂,连点水花都掀不出来。

  孟厂长其实心里也不痛快,好容易厂里眼见着起来了,又要背起包袱。他见会议室里的这群人满腹牢骚,正经出主意的没两个。

  于是,他把目光转向了低头做笔记的许娇娇,“小许,你一贯有奇思妙想,这次有没有什么好主意?”

  被忽然点到名的许娇娇忍不住磨牙,这种场合就不是她一个底下小职工该参与该发言的地方啊,孟厂长真是太高看她了。

  见许娇娇沉默不语,孟厂长笑地就跟狼外婆一样,诱哄道:“小许,不要有心里包袱吗。有意见有想法,就大胆的发言。我们这些思维顽固的中老年,有时候就需要听听你们年轻人的想法。”

  孟厂长都这样说了,许娇娇也不能不给他面子,只见她沉吟了一下,说道:“既然市里的决定无法改变,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化被动为主动,趁机扩大厂里的人才库,笔试面试通通一遍,择优录取,招收一批专业对口的急需人才。各位科长也可以看看科室里是否需要增加新职员。”

  听了她的办法,众位领导恍然大悟,既然要硬着头皮招收职工,那就招厂里需要的人才,事情就是这么简单。

  那刚才怎么没想到呢。这个许娇娇果然像孟厂长说的有急才。

  既然领导们都满意这个办法,接下去的事情就没许娇娇什么事情了,各位科长车间主任讨论着哪几个科室需要增加人员,具体增加多少个。

  技术科因为去年的突出贡献,大幅度提升了厂里的销量,招收既有创新思想,又有丰富知识的技术员成了重中之重。

  销售科也不甘示弱,没有销售科的配合,打通各地的销售渠道,风扇再好也是酒香就怕巷子深。

  所以销售科也需要招收业务员,而财务科趁这个机会要再招两名出纳。

  钱科长看其他科室你一句我一句要招人,心里也有些意动,但一想人事科人员齐备,没必要跟他们争抢名额,也就算了。

  零零总总,各个科室和四个车间一统计人员将将达到五十多两个,把稍微不重要的去掉两个,就是市里要求招收的职工,去掉一件麻烦事,大家皆大欢喜。

第23章 烦不胜烦

  云州几家大中型国营厂招新职工的事情,就像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块石头,涌起了轩然大波。

  许多社会上浪荡的年轻小伙子被父母拘在家里准备着去应聘,他们的父母则像没头的苍蝇,到处打探关于应聘的小道消息。

  云州酒厂贴出招聘启事的当天,就被闻讯赶过来的群众给团团围住,整整围了小半天,不仅堵了装货卡车的进出,还影响了酒厂职工的进出。

  后来还是附近的警察局听说了,派人过来维持秩序,又疏导已经看过启事的人离开,这才没有酿成踩踏事故。

  比起其他自建国后才陆陆续续建起来的国营厂,云州酒厂历史最为悠久。

  清朝末年,云州当地有户祖辈以酿酒为生的小户人家,生得一子,自幼跟在父祖辈身边耳濡目染。长大后,花费数年时间钻研技术,改良酒方,使得龟缩在周边县市的酒畅销省内省外,喝过的就没有说不好的。

  建国后,酒作坊被收为国有,酿酒方子自然也上交国家。

  自建成,酒厂就是云州的纳税大户,没有之一。

  云州人皆以在福利待遇最好的云州酒厂工作为荣,要是谁谁在外面说是酒厂职工,都会被人高看一眼。

  酒厂每年就几个名额,要么内部消化,要么就是分配来的大学生,几乎没有公开招聘过。

  现在酒厂松口了,不要说围观群众了,连维持治安的警察看到了,都有些蠢蠢欲动,哪家没几个头疼的亲戚呢。

  云州风扇厂的情况没有酒厂那么夸张,但也许多人络绎不绝地赶来。

上一篇:我决定去找我亲爸

下一篇:昭华撩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