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调 第88章

作者:顾青姿 标签: 市井生活 美食 穿越重生

  蒋道东见了开荒的人,有些不解但是不敢多问,而崔程心里明白,崔邺将粮种都送来了。新粮种只要收成好,就是他的本钱。

  他看了良久,问蒋道东:“罗信芳的信到了吗?”

  “还没有,听三郎说,罗信芳到处腾挪,但是没人敢帮他。”

  崔程面无表情,看着远处的田野,淡淡说:“不用催,他凑不到粮草,这批粮草我已经给他垫上了。但是下一批就未必了。”

  蒋道东应了声。

  崔程骑着马,瞭望了一眼远处,最后吩咐:“加紧进程,不能误了春耕。”

  两人回来已经是晚上了,崔鲲见他回来忙说:“四叔的信到了。”

  崔程解了披风,拿起桌上的信打开,崔冕的信写的含蓄,关于他的职位,怕是有些变故。尤其是陛下抢先点了三十名长安学子。

  崔家的崔敏被点进了崇文馆。

  陆家的陆益之授了中州别驾。

  崔冕在信最后写的是关于对崔邺事,称崔邺行事乖张,颇有诡道之术,但对崔人心怀善意。少了豪雄的心性。

  崔程看着信,脸上有淡淡的笑,崔鲲问:“四叔要来了吗?”

  崔程收起笑意,淡淡说:“怕还是要些波折。”

  崔鲲看了信有些惆怅说:“有些时日没见五弟了。”

  崔程回头看他一身莽直,问:“柬之之前偷偷找你们了?”

  崔鲲得了崔邺的一匹马,心里正美,自然给他说好话。

  不在意的说:“五弟做生意,难免遇上难说话的人,我们也不过是替他说一声。再说了敢为难他,不就是和咱们过不去嘛,五弟看着文文弱弱像个读书人似的,但是酒量是真好,像咱们崔家的人。他之前在伊州回来遇上兵乱挨了一刀,差点丢了性命,我在瓜洲接了他,他差点就没命了,就那么上药一声不吭的挨着,像条汉子,起来了和我照样喝酒……”

  崔程听着面上越发温和,心里倒是欣慰,崔邺这些年背着他在河西道上做生意如鱼得水,求的是两位兄长,和他这个做父亲的有嫌隙,和两个兄长倒是亲近。

  胸怀、谋略、气度、胆识,他全有了。

第89章 八十九 春耕

  崔鲲不比崔鹏性格温和, 最是爽直,见刘彰进来,就说:“父亲忙吧, 我回去吧。”

  刘彰回头看了眼出门的崔鲲, 和崔程说:“三郎在马场挑了匹头马, 这几日整天在放马。”

  崔程笑笑不以为意。

  刘彰又说:“三郎性格爽直, 少了些拘束。”

  崔程淡淡笑说:“我明日嘱咐他。”

  刘彰顺着说:“贺赖部的人已经将马群大部分都迁移过来了,今日我去看了一趟, 马场的那个主管倒是有些凶悍。”

  崔程难得的赞赏:“他的人, 倒是个个忠心耿耿。”

  说完又说:“春耕的事不能耽搁,烽火城修好后, 到时候向北三十里尽收眼底。突厥人一个冬日都龟缩在北面的山下, 春天是他们养精蓄锐的时候。”

  刘彰听着他闲聊,舒朗的笑说:“今年冬日太平, 城里也比之前热闹。”

  崔程等着崔邺的一万担粮食。

  崔敏回来那日,崔邺正好回去了一趟,正赶上清明前夕, 崔家要祭祖, 崔敏从宫里出来, 崔邺一早叫了他来院子里,仔细问:“三十人都授了官?”

  崔敏一板一眼答:“不曾, 只有九人外任,剩下的都在长安的大小衙门里。”

  崔邺问:“陆益之呢?”

  “陛下改了之前的委任,让他去了江南东道任县令。”

  崔邺皱眉问;“哪里?”

  “吴江。”

  崔邺听的一顿,他的滩田就在吴江。沿着长江海口一带,江南士族自古是出文臣的地方,前朝的几位司空, 都是来自吴兴之地。

  他问崔敏:“陛下可还和你们说什么了?”

  “陛下和我单独说的是崇文馆管天下典籍,让我潜心向学……”

  崔邺猜,这三十人中大概有几人是那位细心挑选的人。混在一群人里方便行事。

  崔敏回来,崔浩领着崔家子弟回长安县祭祖,老宅在南边,卢氏要管一家人的出行,崔邺让五书给她帮忙,他自己则安排崔敏照料好这帮小的,他自己陪着几个长辈。

  谢氏有些身体不适,一路上面如菜色,回了祖宅,因为久不住人,难免有些不适。崔邺花钱雇人里里外外清理了一遍,点了熏香,卢氏见他贴心遗憾的说:“我儿除了心思不在功名,比起其他人,不知强过多少。”

  崔邺听的失笑,崔家族人聚集,每年崔邺都会给族里送钱来修缮祠堂,族里的妇人爱打听,一听崔邺还没成亲,大多心思活络。崔敏是典型的读书人,他定亲早,族里的人对他也没有想法,刚到晚上,卢氏就悄悄和他说:“族里的几个婶婶打听你。”

  崔邺回来取酒,忙推辞:“母亲切不可胡来,有事一定要和我商量,知道吗?这几日我要照顾几位叔伯,等回去要张罗阿敏的亲事。”

  卢氏听完愁的眉头都皱了。

  乡下的房子拥挤,谢氏自回了老宅就不舒服,卢氏丧气的说:“那你去忙你的吧,我去看看你五婶,她今日一直都不舒服。”

  崔邺玩笑说:“是该多看看她。”

  卢氏被他的玩笑话搞得莫名其妙。

  族里几位叔伯都是爷爷辈的儿子,还有两位爷爷活着,崔邺为了听故事,从头陪到尾,老人有个普遍的爱好就是讲古朝,平生所见,毕生所闻,都能讲的清清楚楚。

  崔邺听了一天,他们有的喝多了,有的是晚辈不能喝酒,整整两日,等祭祖之后,崔冕的调任终于下来了。

  任甘州别驾。罗信芳粮草亏空的事,到底没瞒住,陛下知道了。

  罗信芳辈一撸到底,崔程上书极力保他,陛下念在他守甘州数十载,不曾懈怠,护百姓有功,让他回京听候发落。

  这处罚听着好似严重,细品又觉得里面有写文章,至始至终都没有提他的罪过。

  甘州备守的空缺,陛下并没有点人。

  崔冕更回来就收到了信,和崔浩在书房里谈了一上午,两人俱是面色如常,崔邺知道的晚一些,是听崔逸说的,崔逸好风雅,崔邺有时候淘换的小物件都送他了。

  崔邺得了好的字画也舍得送崔邺,早上崔邺正在书房,崔逸带着字画进来笑说:“久不见你在家。今日也算是遇上了。”

  崔邺笑说:“五叔若是有事找我,只管和文戒说一声。我就知道了。”

  崔逸年少风流,不算上进,但也不是纨绔,爱好捣腾些小文物,对做官没什么兴趣。在礼部挂了闲职,俸禄养一家人大概是有些不够。

  崔邺做生意后,几位叔叔的俸禄都自己留着,家里的产业在崔浩手里,大家都花那些钱,不够的由他垫着。

  崔逸将画给他,邀功似的说:“你打开看看。”

  崔邺开了一半,是长安春景,手法和技艺不算多精妙,剩在写实。他端详了片刻,笑说:“好巧的心思。”

  崔逸笑说:“我不喜欢这样平铺直叙毫无韵律的画法,觉得你应该会喜欢,就给你送来了。”

  崔邺这才说:“五叔今日不忙?”

  “四哥的调任下来了,我这几日也就不出去了,说不准他什么时候就要走。”

  崔邺惊讶的问:“今日出来的?”

  “今日一早出来,我也是同僚说起。你四叔的性格和你阿爷一样,闷不作声的。”

  崔邺不动声色的问:“也不知四叔调任到了哪里。”

  崔逸有些欣慰的说:“去了河西道,和你阿爷也有个照应,甘州别驾。”

  崔邺心里叹,崔程好厉害的本事。

  等崔逸起身要走,崔邺顺手将袁掌柜送他的两颗核桃给了崔逸。

  “五叔留着把玩吧,我平日里也没时间。”

  送走崔逸,他去崔敏院子里躲了一中午,崔敏院子里书多,兄弟二人一人在看书,一人躺在书房里翻地图。

  晌午过后文戒过来叫他,崔邺看了眼崔敏,说:”你看你的,估计是四叔找我。”

  崔敏却说:“五哥虽不在朝野,但是大家都在听你的意思。”

  崔邺笑说:“胡扯,不过是和我多说一声。”

  崔邺过去后,崔冕和崔浩都在,崔冕见他进来就说:“你近日陪我去凉州走一趟吧。”

  崔邺一听,这家人都什么毛病,有话不能好好说吗?

  拒绝:“这怕是不行,我要在中秋之后才有时间。四叔的调任下来了?”

  崔浩说话温和,先说:”你父亲还是想让你去凉州。”

  崔邺也不藏着掖着,既然崔家心思不纯,目前来看他们未必谋划的就是争天下,但是雄霸一方是肯定的。

  若是局势一旦有变,崔家必会随风而起。

  “我在长安做周转,父亲缺粮缺马,我还能转圜一二,该给的我都已经给他了。剩下的确实无能为力了。我手里能用上的,也就是粮草和马匹,其他的我就没办法了。”

  崔冕听的绷着脸看着他,崔邺也不想藏着掖着,这事早说早处理。

  崔浩笑说:“你看你,说话这么横冲直撞。”

  崔邺也不说其他的,跟着说:“听说四叔出任甘州别驾,给四叔道声喜。”

  崔冕问:“你大哥的调任也下来了,你可知他被点在了哪里?”

  崔邺看了眼崔浩。

  “兵部做了一个小吏。”

  怪不得,崔家的崔逸、崔敏、崔鹏,都被留在长安。

  崔邺提了句:“今年春季缺雨,若是入夏之前还是少雨,怕是要出事。”

  崔浩一时没反应过来他风马牛不相及的话,但是崔冕在南地做过县令,一句就懂了。

  崔邺继续说:“南地遭水灾,北地遭旱灾。总归不是好事。”

  崔浩警告他:“柬之说话需谨慎!”

  崔邺笑笑,收下他的警告了。

  叔侄三人一直聊到上灯,崔浩留他吃饭,崔邺起身说:“我还有事,要出去一趟。二伯四叔慢用,改日再陪你们。”

  说完头也不回的走了。

  谢奚这几日正在盯着灌溉,水稻的田要早准备,灌溉施肥要到位,这是她的新代粮种的试种,不能出差错。等晚上回来她已经累的腿疼。

  李氏和刘媪婆媳将家里收拾的妥妥帖帖,开春的花草从暖棚里搬出来,给她房间里也摆了几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