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调 第114章

作者:顾青姿 标签: 市井生活 美食 穿越重生

第116章 一百一十六 崔程出征

  因着两个孩子来了, 院子里热闹了一些,西北的天气明显要冷冽,初冬的天气, 她莫名其妙的感冒, 被吴媪拘在家里不准出门, 来势汹汹的发烧, 让她有些头晕目眩,吴媪一再说, 定是一整年的奔波忙碌, 身体留下了隐患。

  谢奚才不信这种说法,她单纯觉得没适应这里气候, 两个孩子被拘在院子里也不准出去, 清华陪着她们。阿圆已经成熟一些了,教崔晚做针线, 崔晚呆不住,非要和谢奚玩,谢奚让阿图巴找了材料, 做了一套纸牌, 教崔晚斗地主, 阿圆不会玩,清华和崔晚一副牌, 谢奚第一次感觉到赌场上大杀四方的感觉,虽然有些胜之不武,但是心情是真的愉快。

  吴媪见她们窝在谢奚的房间里不出来,阿筚都凑在谢奚身边看着,谢奚把牌递给她:“你帮我来一把,我去厨房找点吃的。”

  她溜出来, 见吴媪正在和面,见她出来,瞪了一眼,进去找了袍子给她披上,训到:“不要不当回事,你看看你如今瘦的。”

  谢奚笑着说:“想吃猪肉饺子了,还想吃鲁伯烤得羊腿。”

  吴媪摸摸她额头,叹气:“阿武也会烤,让他明日给你烤一个。”

  谢奚和她闲扯:“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去,明年开春我就要去贺赖部种田,或者让阿武跟着我一起去。”

  吴媪也不知道她一个小娘子,怎么就过的这么辛苦。

  谢奚看着阴沉沉的天,像是要下雪,回屋给崔邺写信:凉州的天气一点都不亲切,入秋后,就有些冷咧。导致我高热不退,毫无兴致。长安一别,好像就断了联系,我等回头才想起,这是车马不通、书信不达的年代。有些人走散了,一辈子都找不到了。

  你哄哄我吧,太陌生的环境,让我没什么安全感……

  她写完信,又收起来,没有寄出去。

  暖棚里的菜已经出来了,这里比长安要冷的多,烧的柴也多,暖棚里的菜倒是长得不错,吴媪的韭菜已经细细密密的出了一茬,小葱也长起来了。

  谢奚将麦种和稻种种了一畦,她在考虑旱稻,这里的气候显然只能是一茬,若是耐旱的话,也未尝不能。

  实验的周期长,需要人的耐心,她开始乱鼓捣一些新东西,院子里有一棵桃树,她准备开春了嫁接一枝苹果,也不知道能不能成。

  阴沉了几天以后,终于还是下雪了。两个孩子在院子里跑来跑去的,谢奚看着雪天,心里担忧,不知道长安天气怎么样。

  长安的天气晴空万里,崔程出征前,确实声势浩大,安平王亲自践行,他的人马不是没回来,而是一直等在城外。蒋道东在他出发前一日进城与他会和。

  对崔程的战事,崔邺一概不问,崔浩看来,他只管他的生意,依旧每日早出晚归,忙的不见人。

  崔程出发前一晚,让兄弟二人去书房。崔邺回来的晚了,崔敏先去。

  崔程看着幼子,有些紧张,但是站他对面端身持正,不卑不亢。心里有些欣慰,连着问了几句学业,崔敏都答得可圈可点。

  他最后问:“你五哥呢?”

  崔敏答:“我哥有事,出门了。”

  崔程问:“他是不是时常不在家,在外鬼混。”

  崔敏:“不是,五哥每日忙碌,只要回来,必会先看祖母和母亲。”

  崔程又问:“他每日能忙什么。”

  崔敏:“不知,五哥只说让我只管读书,养家的事不要问。”

  正问着崔邺就回来了,见父子二人一坐一站,他开玩笑:“这是做什么?父子说话也需要这样了吗?”

  说着推着崔敏坐在椅子上。

  崔敏的亲事本在八月,结果女方的父亲暴毙,又耽搁了。卢氏伤心了好久,叹自己命苦,和崔邺抱怨,长安城里的夫人们现在看我,都是可怜的眼神,我造了什么孽啊。

  崔邺哄她,好事多磨嘛。

  崔程见他回来,故意端着架子,崔邺丝毫不吃他这一套,只问:“父亲都准备好了吗?”

  此战是平叛,先平河北道。张仪在河北道自立为王,占据渤海一带,进退可守,并不好打,崔邺看过地图,若是崔程领兵进了河北道,难保河南道的冯征,不会从后攻上来。

  京畿道兵马七万,其实最多五万人,而且京畿道兵马,不同戍边的兵马是常年备战,见过血的兵。多半是京城里的世家子弟为了前程,领个虚职。

  崔邺猜,崔程定会有办法转圜,这是他的大事。

  果真他闲话了几句,起身说:“我有事和你二伯商量,你们先歇着吧。”

  说完起身就要出门去了,待到了门口,却又回头说:“柬之,随我来。”

  崔邺起身嘱咐崔敏:“回去歇着吧,晚上莫要看书,仔细你的眼睛。”

  崔敏习惯他有时候的碎碎念了,乖乖点头。但崔程还是觉得异样。

  去崔浩院子的路上,崔程问:“你很看好阿敏?”

  崔邺笑说:“他和阿晚可都是我看大的,我是兄长,看护习惯了。”

  崔程淡淡说了句:“男儿心胸莫要框在这一方院落里,目光放长远一些。”

  崔邺:“我是个没有大志向的人,天下事有天下人操心,我只操心我的家,我的人。”

  崔程:“荒谬。”

  崔邺和他毫无交情的说:“父亲的壮志,我不敢有,也不想有。大哥二哥年少赤诚,我远远不及。父亲莫要辜负了他们。”

  崔程扭头见他毫无情绪,他心里怒火横生,却发不出来,这个儿子和他几乎毫无父子情分。最多也就是情分,因为他姓崔。

  他细无巨细的照顾幼弟幼妹,长幼有序,花心思的给老太太寻礼物,对这个家里的每一个人都肯花心思,唯独对他,像是毫无感情一样。

  连同两个兄长,他都照顾到了。

  他出征在即,他都吝啬嘱托一句。

  到了崔浩那里,兄弟二人谈起朝中的人,河北道的人,这些崔邺一概不问,他只听着,问到他了,他才会出声。

  崔浩见他不上心,问:“柬之,可有什么看法?”

  崔邺认真说:“这些我并不懂,这里面的人,我更是不清楚,若是需要钱、需要粮草,我还能转圜一二。”

  崔浩倒没觉得怎样,倒是崔程听的无端的刺耳。

  崔邺其实有些走神了,他在盘算着谢奚此时在做什么,尤其是河西道如今怕是已经入冬了,也不知道她习不习惯……

  一直到很晚,他还是关于这场平叛之战,说了一二,崔程早年去过河北道,比他们都清楚那里的山川地势,崔邺也没神恶魔可说的,如今的河北道地势宽阔,可不是他知道的那个河北道。

  华北平原可是块种地的好地方。

  零零散散聊了半宿,直到最后,崔家兄弟两都不说话,崔邺依偎他们担心崔鹏,保证说:“大哥的事,你们莫担心,姚家如今就在祖籍淮南道,姚重与我有些交情,我已经托他照顾大哥了。”

  袁掌柜的本事虽说有些邪门,但是他是个从不说大话的人,至于那些前朝旧事,他从来不问。只要事能办成,他从不过问袁掌柜用了什么手段。

  第二日,果真百官践行,安平王在通化门外践行,百官随行,崔邺还是替崔程准备了行李,将东西递给他,嘱咐:“父亲,一路保重。”

  猎猎风起,他深深看了他一眼,经年辗转在沙场的老将,甲胄在身,浑身都是血气。要么功成名就,要么马革裹尸。

  崔邺很不喜欢这样的场景,壮烈的背后都是死亡,是人命,而他只爱和平。

  城楼上内侍围在中间的几个贵人遥遥望着城门外的人马。

  陪着陈贵妃的陈于敏瘦了很多,陈家在先帝驾崩之后,飘摇而后才稳住地位,小皇子体弱,如今养在深宫,轻易不见人。陈贵妃不甘心这样的结局,今日特意带着太后的口谕,也算是来给出征的人践行。武太后和她,两个深宫里的女人,已经达成了默契,在如今的局势里,找到了于自己最好的路。

  陈于敏小声问:“那是崔家的儿子?”

  陈贵妃体弱,披着披风,遥遥望着:“万军前,立如青松,倒是个好儿郎。”

  陈于敏好似听说过,但是分不清那是崔家的哪一个儿子。

  崔家清贵,又是武将世家,轻易不和世族结交,相交的也不过是姚家这样的同是功勋起家的武将。

  崔家门风清正,但不够贵,世家大族并不与之结亲……

  她几乎在心里能背出崔家的状况。

  崔邺并不知自己被人盯上了,仰头看着崔程,年逾四十岁,他若是这一战能破开此局,将来说不准真的能荣登大位,这是他的命数。

  他像个局外人异样,盘算着这些有的没的。

  待大军开拔后,城门外百官散尽,崔邺还是站在那里,遥遥望着东边。

  深秋的长安,秋高气爽,但是这个冬日注定不太平,直到崔敏来寻他,见他站在那里发愣,小心翼翼的问:“五哥,是在担心父亲吗?”

  崔邺拍拍他的肩膀,笑笑,什么都没说。

  崔邺不准他来看崔程出征,他毕竟是孩子,在这个父子君臣严格的年代,若是崔程那些有悖伦常的事情最后败落,崔敏只会遭殃。

  若是到最后,他兴许还能让袁掌柜带着人逃走。

  他满心疲惫盘算的都是,崔程若是败了,后路该怎么走。

  崔家这么多人的人,他哪里能一个一个的救完。

  心里还在盘算着,再不济,崔程退守河西道,将崔家人都辗转到河西道,起码有条活路。

  乱臣贼子就乱臣贼子吧,名声不重要,活着就好。

第117章 一百一十七 陆增

  崔程出征后, 崔家一家人闭门不出,崔邺一改之前整日不着家的样子,每日早起进老太太的院子给她侍奉花草, 老太太坐在厅堂里, 视线开阔, 看着他侍弄那些花草, 她自己则在抄佛经。

  长安城里或许还是一样的热闹,只是少了从前的鲜活。崔敏见崔邺每日都在老太太院子里, 卢氏和阿敏都不在家, 他自己也清楚父亲此战不同寻常,每日下值回来都跟着崔邺在祖母的院子里跟着崔邺干活儿。

  老太太欣慰的看着两个孙子, 其余的孩子被崔浩拘在书房里看书。

  崔邺笑他:“今日崇文馆里不忙吗?”

  崔敏一本正经答:“每日就是修缮书籍, 和前辈老师讨论典籍,政务上的事又用不着我们。”

  崔邺见他像个高中生一样, 莫名其妙有种养儿子的感觉。

  崔敏低沉道:“也不知道母亲和阿晚怎么样了。也不知道舅舅什么时候回来。”

  他至今以为母亲带着阿晚去了南地祭祖。

  崔邺邺不解释,只说:“母亲离乡多年,外祖去世是她的心病, 让她去散散心也好。”

  兄弟两个难得的悠闲的聊天, 崔敏对崔邺很信服, 崔邺说的话他几乎不反驳。老太太问:“你们两兄弟嘀咕什么呢?”

  崔邺顺手剪了枝秋海棠,过去放在老太太的案几上, 哄说:“敏弟问我这几种花哪一种花期最久。”

  老太太心知他们聊的不是这个,也不追问,笑呵呵的拿起,瞧了眼说:“只要相得益彰,一团和气,谁比谁耀眼, 比谁长久,都不是重要的事。”

  崔邺觉得老太太有意思,就是因为老太太说话总是话里带话,她是个很聪明的人,道理都懂,但是从来不用尊长的威严逼迫晚辈,这也是他愿意孝敬她的缘故。

  崔敏问:“今日晚饭就在这里吃吧?”

  崔邺刚准备答应,见文戒站在门外,他出门问:“怎么了?”

  “有位叫陈增的郎君来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