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奋斗史 第133章

作者:尾桃花鱼 标签: 天之骄子 平步青云 穿越重生

  通过三两句简单的提问就可以看出这些人哪些是真的会,真的不会,但就算如此。也面试了足足一天才勉强把这些热情的京中百姓,初步筛查完。

  此次招聘进行了大概有10天,10天之后,钱庄所选出来了30人,这30人要由赵青昭亲自面试。

  在这30人中,赵青昭发现有两人与众不同。

  其中一人身材修长,气质温柔,但是他脸上有一道疤,从眼角下方一直到下巴处,深深的破坏了整个温润的脸庞。

  另外一个是一个身材魁梧的中年人,看外形更向武将,不像文人,他的年纪应该有四十余岁,在古代这都是可以当爷爷的年纪了。

  这两人其实是不符合赵青昭面试的要求的。不过能走到这里的,肯定都是有真本事的。

  能打动他的那两位同事,让他们破格进行露体录取的,那定有过人之处。

  不出赵青昭所料,其中面容被毁的那一位,他有过目不忘的技能。不仅如此他还是个运算天才,甚至不用算盘,就能飞快的得出结论,分毫不差。

  本来他在第1关就应该被刷掉的,但是在他表现出这个能力之后,两位大人犹豫很久,最后还是决定把他留下来交给赵青昭定夺。

  另一位身材魁梧的中年大叔,他也有一个绝技,他能准确的评估物体的重量,不管是多小巧或者是多重的物体,只要他举过或者是拿过,他便能准确的说出这个东西的重量,误差不过分厘。

  作者有话要说: 祝大家元宵佳节,团圆快乐!!!

第126章

  赵青昭相当的满意,这两个人手都很有潜质,培养出来说不定可以独当一面,以后钱庄的事情就不用他亲自上了。

  之后考试如约举行,每人一张试卷,半个时辰之内作出。

  此次考试采用百分制,80分及格。及格了即可确定为官行的员工,但具体做何工作还要等分配。

  半个时辰之后,考生们都做完了,赵青昭没有让他们在这里继续等待,而是让他们先回去,告诉他们三天之后,大概会有结果出来,与结果一同出来的,还有关于他们各自岗位和待遇之类的一些东西。

  大家听完就各自回去了。

  这次试卷出的非常的不常规,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科举试题,与他们以前做过的完全不一样。

  他们心里有点忐忑,担心自己考不上,这次考试也没有个先例,也无从比较。

  不上不下,十分磨人。

  这次试卷的出题人是赵青昭,他出题目是考察对方的计算能力,而不是四书五经。

  他的算数类问题,占了大概70%左右,还有大概30%是主观题。

  比如说发现疑似□□会怎么做?遇到有人闹事会怎么做?诸如此类的主观题。

  这次考试80分及格,也就是说算数能力十分重要,如果精通算术,前面70分都OK的话,主观题占的分值其实并不重。只要回答的不是太糟糕,那就都能过了。

  所以主观题并不是很重要,赵青昭出主观题的原因就是想大概的摸一下他们的性子,合理的给他们分配工作岗位。

  最后,这次考试只有5个人被筛去了,其他的25个人都留了下来。

  那个面容被毁的叫林诺。他本来也是读书天赋极高的神童少年。若不是因为面容被毁,不能参加科举,想必也能在官场上有所建树。

  不过命运对努力之人还是有所眷顾的,这不,通过官行,他一样的进入了官方职场,可以一展抱负。

  他对此次机会十分看重。并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干。

  赵青昭把林诺放在了后台,主管的是出入帐,记录每天存储的钱数和取出去的钱数。

  这件事对于林诺并不难,不过也是因为刚开始,总要先磨合一下,若是做得好。那自然是令有提拔。

  另外那个四十余岁的中年人叫刘枫。祖辈是干屠夫这一行的。

  他出生时长得眉清目秀,家里人都觉得他有大造化,指望着他改门换庭,但后来他越长大越魁梧,一点也不像读书人。

  于科举一道也实在是没有什么天赋,考了这么多年,也堪堪只是一个秀才。

  科举这条路他是走不通了。

  可毕竟还是要恰饭,不能啥都不干。

  他想想决定还是重拾祖辈的老手艺,继续当屠夫,但是家里人并不愿意,虽然他只是个秀才,在京城一抓一大把,但是这也算是一个文化人呀,还是家里最有文化的人。

  他当屠夫,这不是糟蹋了吗?

  于是刘枫日常生活,除了看书写字之外,便是给家中小辈启蒙了。

  可他总觉得对不起家里人的栽培。

  于是听说官行招聘,便马不停蹄的赶来报名了。

  托这么多些年在家里帮忙算账的福,他于算术一道还算精通。如今他也算是吃官家饭的人了,总算是可以让家里人放心了。

  “ 恭喜各位,获得此次面圣的最终胜利。”赵青昭说完,率先鼓了掌。

  在响亮声中,赵青昭继续说道:“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们能一直留在这里。官行是一个新的组织。是一个让老百姓储蓄的组织。因为没有先例,所以我们会更加严格。若是在这个过程中有人跟不上我们的步伐。那就只能被残忍放弃。当然若是在这个过程中表现优异者,我们也会不吝提拔。好了,我就说这么多。关于官行的员工守则,都已经写在这个小册子上了,”

  赵青昭举起手中的册子,扬了扬。“在正式上值之前,我们会进行7天的培训。这几天时间内,我希望大家能够牢记官行的所有守则,现在就让武大人跟大家讲讲今后各自的职位以及各个职位的职能。”

  赵青昭把这些人交给武大人之后就匆匆的离开了。官行大部分的工程已经全部完成。即刻开业其实也没什么。

  但是还有另外一个问题,赵青昭十分重视,那就是银库了。

  如何让官行所收取的银两保存完好,不被偷盗,这是赵青昭目前思考的问题,历来,大家族都有秘密保存资金的办法,赵青昭根据这些办法再结合现代银行的一些认知,他制定了一个简易版的储蓄屋。

  储蓄屋,顾名思义是将整个房子用作储蓄之用。

  这个房子是特地请墨家制作的。光是进去银库内部就需要经过三道库门。

  这三道库门并不是由钥匙开启的,而是需要转动□□,有点像密码锁。

  罗盘转动只有两次机会,若是两次恩都错误的话,那整个库房就会启动自毁装置。屋毁人亡。

  这个房屋结构图。除了赵青昭没有其他大臣看过。

  就连当初墨家画图的时候都不是一起画的,各个核心的部分都是分开的。

  再加上赵青昭早有意保密,所以在墨家储蓄屋之下还做了其他东西。

  此外朝廷还会派重兵把守,待到官行开业之时,库房会有里三层外三层的士兵,每一个库门都有士兵轮值,务必要做到,不让任何一个可疑之人靠近,不让任何一个可疑之人离开。

  赵青昭在今天如此匆忙的离去,是忙着去取另外一个东西。

  这个东西便是存储柜。此前大魏早已经发现了煤炭,煤炭燃烧的温度高,所以冶炼出来的铁,质地十分的坚硬。

  用铁做出来的柜子比木箱做出来的柜子更结实。

  这个柜子是赵青昭拖工部的匠人精心打造的,今日已经全部做好了,铁箱子拖出来时确实是十分的耀眼,在古代,铁是十分重要的资源。

  因为铁可以作为兵器的主材料,所以铁的管控也很严格,像赵青昭这样直接用来做箱子,没有几个人,奢侈,太奢侈了!

  工部尚书本来是不想给他做这个东西的。本来他就不看好这个官行,如今又要帮他们制作东西,他又不是闲的慌,上赶着找不自在。

  但是经不住,赵青昭手里的东西太吸引人了。所以工部尚书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默许了。

  工部在六部之中的地位有些尴尬。说它不重要吧,他也会负责大魏兵器研究之类的一些重要事务。

  说它重要吧,没有十年八年他们根本就没什么拿的出手的好东西。

  所以工部的日常,就是基础设施的建造,于研究一道却是很难有建树。

  这,没有功绩,自然是没有说话的底气。在六部之中就无形的低了一头。

  再加上工部也不向吏部、户部有实权,油水多。所以工部一向都是比较冷门的地方。

  但现在不同了,如今赵青昭拿出来的这个东西。若是成了,那是可以实打实的作为他们工部的功绩,作为他的功绩的,说不定在离职前他还能再升一等。

  这样一来让工部尚书怎么能不心动,所以对于其他尚书的冷嘲热讽,工部尚书就当自己聋了,没听到。在功绩面前面子算什么,就算他此前说过,坚决不会支持赵青昭,那又怎样?

  赵青昭拿出来给工部的这个东西便是他惦记很久的东西,名叫水泥。

  水泥这个东西并不复杂,但是它的用途十分广泛,能让大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赵青昭此前就一直心心念念的想把这个东西拿出来,可是一直都没有找到好的机会。

  时机是很重要,比如说他不可能上值第一天就眼巴巴的跑到工部尚书面前说我这里有一个好东西,做出来与百姓有利。这样做的结局只有两个,一个赵青昭被当疯子叉出去,第二个是,东西被别人夺走,然后再赶出去。

  这两者都不是赵青昭想要的,赵青昭想要大魏变得更好。但这是在不损害自身利益的条件之下。

  不然,他辛辛苦苦的图啥呢?又不是圣父!

  水泥这个东西很快就在朝堂上过了明路。因为这个东西实惠性好,而且也不会损害他们的利益,甚至有了这个东西之后,还能大大的促进民生和商贸的繁荣。是十分有利的东西。

  有些大臣甚至在心中想,若是赵青昭早点拿出这个东西,说不定此前官行的提案也就不至于这么多人反对了。

  对此赵青昭是嗤之以鼻的,他若是将这个东西提前拿出来了,不仅不会促进表法,反而会使变法变得更加困难。

  水泥能带给他们的利益,估计几年之内都消化不完。

  在这个情况下,奢望他们同意变法那简直是异想天开。

  此时才是最好的时期,此时官行未开业,但是即将要开业。

  水泥这个东西的出现,可以暂时的安抚住他们。让他们没时间,抽不出空来对付官行。

  水泥的的实施要经过工部的先行研究,然后大臣们还要仔细的商议,比如水泥什么时候推出?这个东西在哪里先进行试点?

  这些差不多都要讨论过大半年,而这段时间已经能足够官行发展,然后扎根在京城稳定下来了。

  赵青昭要真的就是一个时间差。

  关于这点,大魏的很多大臣不是不明白。这一手谁不拍板叫绝呢!

  毕竟水泥这么一个巨大的利益就明晃晃的摆在面前,他们当然也顾不得那么多了,毕竟看四皇子的意思,这个变革是一定要搞下去的。

  强来只会两败俱伤。

  有那个力气,还不如来是规划水泥的进度,是银子不够香吗?还是官位不够诱人?非要在那里整那些有的没的,和赵青昭扯皮,呵……是时间太多了吗?

  大魏朝臣们都在全力以赴的推进水泥的进度之时,官行也热闹的开业了。

  官行开业的这一天,赵长松令家中的护卫抬了一箱的银子来官行进行存储。

  这是昭哥儿牵头搞的事业,他作为父亲必须得支持。

  这个银子也不多,毕竟树大招风。他只要当第一吃螃蟹的人就好了。

  这个时候形式更大于内容。

  赵长松领着存款条子,很快就出来了。

  他一出来,百姓们都有些骚动。

  他们刚刚在门外看的清清楚楚,官行确实是给了他银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