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成偏执皇帝的心尖宠 第91章

作者:扇景 标签: 甜文 情有独钟 女强 穿越重生

  前面的马车缓缓驶停,陈还要事在身不敢耽搁,只和姜清时寒暄一句,便匆匆跑着上前,站在马车旁把袖中的信笺给了姜清筠。

  不消片刻他折返,马车又悠悠地往前走。

  陈还和姜清时一同回了围场当中。

  “平元王明日进京?”路上,没插手聊后宫的事,姜清时反倒是问着朝堂之事。

  秋狩原本就是一年中难得的放松时刻,今年也本该如此,可是平元王忽然进京,全然打破了这份享受。

  尽管平元王已经淡出朝堂十多年,端着与世无争的姿态,但到底是人心不古。

  谁也说不准,京城之后会发生什么。

  陈还点头作答,“是,王爷明日进京,只不过今日世子已到,送了东西过来,皇上这才没能过来。”

  以为姜清时是在间接问皇上今日怎么没来,陈还也就没隐瞒,透露出了原因。

  平元王世子……姜清筠一手负在身后,察觉都一种不同寻常的感觉。

  *

  围场距离京城不远不近,等到姜清筠在副统领回到姜府时,天色已经从白昼轮转到暮色低垂。

  从后门回到松筠居时,辛夷和茯苓无聊地坐在石凳上翻花绳,见到姜清筠回来,两个人连忙放下手中的花绳。

  上前替姜清筠拿着东西,辛夷问道:“小姐,你怎么今日就回来了?”

  她记得,秋狩不是十日吗?如今将将过半,她家小姐怎么就回来了?

  莫非是小姐向皇上求情已经成功,这才放心地回府一心准备嫁给谢公子?

  辛夷一喜,变化太过明显,就连茯苓都奇怪地看了她一眼。

  “我不会骑射,去了秋狩也是在营帐中看书,还不如回府。”姜清筠慢悠悠走向卧房,熟悉的环境,才让她感觉到彻底的放松。

  歇息了一盏茶的时间,见时间差不多了,她就带着信笺了顾氏的小院,茯苓和辛夷都在松筠居中留着。

  这几日她假装称病留在府中,府医日日来,没让其他人打扰她。秋狩的消息尚且没传回京城,一路上的丫鬟小厮见到她行礼,也只以为是她病愈了。

  进到顾氏的院子里,丫鬟刚摆上菜肴,见她赶了个巧,顾氏好笑着点点她的头,“你这丫头,来得到是时候。”

  这几日大房只有顾氏一个人在,她时常忙着也忘了吃饭,午膳和晚膳的时间相对往后推了推。

  姜清筠回来之后,副统领也来禀告过顾氏,而后又马不停蹄地赶回围场。

  “娘肯定都知道我回来了。”只等着她过来。

  姜清筠挽上顾氏的手臂,“这几日在围场,还是感觉府中的饭菜好吃。”

  顾氏拉着她坐下,丫鬟提前准备好了碗筷放在她面前,而后自觉关门退了出去。

  “你啊,只想着吃。”顾氏笑骂了她一句,但还是给她夹了好几筷子的菜肴,都是她平日里最喜欢吃的。

  却没立即问围场秋狩的事。

  姜清筠也替顾氏布菜,静谧之中,只有碗筷碰撞声音。

  丫鬟撤席之后,姜清筠和顾氏坐在榻上,桌案之上烛影摇红,姜清筠把信交给顾氏,“娘,这是临走前爹让我带给你的。”

  “爹还说若是尚书府布置好,让我们先搬过去;爹说秋狩后他就回来,让您不用担心。”

  顾氏摩挲着手里并不薄的信封,没直接拆开信封,反倒是问着姜清筠:“你去秋狩,见到皇上了吗?”

  转变得太快,姜清筠还想着尚书府的进度时,乍然被问了一句,回神之后她垂眸,低低说了一句:“见到了。”

  “爹的信里应该都写了,娘你看过就知道了。”

  说到信笺,她忽的想到谢景寻那封信中的内容,对上顾氏探究的视线,她又羞赧低头,“娘,我想绣一身嫁衣,您私库里有合适的布匹吗?”

  嫁衣?顾氏瞬间明了,难得同辛夷想到了一处,都以为姜清筠和姜承文是说动了皇上,可以不进宫为妃。

  “那娘明日给你送去。”

  姜清筠点头,又陪了顾氏一炷香的时间,见天色不早,她也就回了松筠居。

  待她走后,顾氏才终于打开信封,好好看完姜承文写的内容后,她却恨不得这个时候把姜清筠重新叫回来问个清楚。

  *

  回府之后,第二日姜清筠就继续和顾氏布置着尚书府,秋狩前本就已经筹备得差不多了,她只再添置了些小物件。

  只等着姜承文和姜清时回京之后,再一起搬过去。

  而松筠居里,姜清筠闲暇时就开始着手准备绣嫁衣,花样谢景寻都在信笺里提及过,她女工本就不差,勾好花样选好丝线后很快就上手了。

  “你啊,平日里看着乖巧,却在婚嫁上给了娘这么大个惊喜。”

  松筠居里,姜清筠低头绣着嫁衣,听着顾氏的话,没敢开口。

  自从那晚顾氏知道真相之后,翌日差人来送布匹时,她也亲自来了,让姜清筠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好生都交待清楚。

  从回府之后姜清筠就做好了准备,况且以前已经说过一次,再开口就没有了太多的不好意思。

  之后几天,顾氏都在缓神。知道自家女儿和皇上两情相悦,她一时间也不知道到底是良缘还是孽缘。

  但至少,如今的结果才是最好的。

  “娘,我知道错了,以后肯定不隐瞒你们了。”她说着,手上翻飞着丝线,鲜少会有松懈的时刻。

  仅是半个月的时间,绣一件嫁衣本就很赶时间,她虽精于女工,但到底还是有些受限。顾氏也知道这一点,时不时来松筠居帮着姜清筠。

  让姜清筠忽然有一种小时候顾氏看着她练习女工的感觉。

  顾氏一手整理着丝线,语重心长地说道:“娘知道阿筠长大了,原本想着等你出嫁时,娘再叮嘱你一些事,但入宫毕竟不同,在宫中你定要护好自己。”

  “即便有皇上和沈贵妃在,你也要万事谨慎。深宫禁庭,娘不希望你走到最后限于争斗之中,迷失了自己。”

  姜清筠刺绣的动作一顿,抬眸看向顾氏时,才发觉顾氏眼中是从未有过的认真和心疼。

  深宫是囚笼,是泥沼,进去了就很难再出来,千秋轮转物是人非也是再明显不过的。

  “娘,我答应你,万不会走到那一步的。”

  若是无人招惹她,她也定然不会主动招惹别人。后宫之中,比起精于算计,更难的是如何自保。

  顾氏握住姜清筠的手,轻轻安抚着,“娘只希望你平安,不求太多。”

  “若有事,让辛夷出宫去尚书府,爹和娘还都在你身后。你也切莫忘记,你是姜家之女,也是你外祖最疼爱的外孙女。”

  姜家和顾家之人,皆是一身坦荡清骨。忠于南楚,却也不勾连朝堂党派之争,独善其身。

  姜清筠听出自家娘亲的言外之意,严肃点头,没有半分含糊其辞的意思。

  见顾氏笑了,她才放下心,而后试探着问了一句:“娘,哥哥什么时候才能遇见我的大嫂嫂。”

  “这样就有人能管他了。”

  之前姜清时为了找人,日日来松筠居看她,她回想起来还是有些无奈。

  顾氏轻轻戳了戳她脑袋,“你这丫头,等你哥哥有中意的人了,自然会说的。”

  “娘只希望,到时他别再想你这般惊喜了。”

  姜清筠笑了一下,低头继续绣着嫁衣。

  *

  十日的秋狩结束之后,姜承文和姜清时就如期回了府中,只不过两个人面色都有些不好,却也没在府中细说。

  姜家大房和二房分家,早已经知会过姜二爷,分好家产,把大部分都留给姜二爷和姜太夫人,姜承文一家搬走时也只带走了这么多年自己的部分。

  没有多拿分毫。

  姜二爷对此没表现出任何的喜悦或者是异议,平静如水,仿佛是再寻常不过的事。

  秋狩后,姜清筠入宫的时间也逐渐临近,嫁衣她绣好了大半,只等最后收线再整理一番,其中顾氏也帮了她一些,外衫则是由她自己亲手绣成的。

  尚书府中也早已布置好一切,松筠居中也挂满红绸。

  入宫当日,姜清筠一早被顾氏叫起来梳妆,虽是入宫为妃,不如大嫁时那般繁琐风光,但顾氏也不肯太过委屈她。

  “一会儿陈总管和兰翠姑娘来接你,让你哥哥背着送你出阁。”

第103章 入宫 封为惠妃

  姜清筠坐在铜镜前, 任由顾氏替她梳着发髻,“只是入宫而已,娘你不用这样的。”

  她毕竟只是入宫为妃, 并不是封后,如果弄得太过张扬, 御史们怕是又会拿这个来说事,上折参她爹和兄长一本。

  顾氏没好气地看了姜清筠一眼, 也不知道自家女儿是不是真的还没开窍, 没察觉出皇上今年旨意的不同。

  今年入宫的几位, 都是由宫中派人以宫轿迎进宫中的。安宁郡主本就住在宫中,而另外三位小姐则住在宫中特意安排的别院里, 也只有姜清筠,是真的从娘家入宫。

  更何况, 宫中来姜府接人的还是陈还和兰翠, 一位是大内总管, 一位是沈贵妃身边的心腹,只两个人来, 就足以表明宫中的态度。

  况且,这些也都是皇上默许的, 姜承文也再清楚不过。

  “你安心出阁便好,辛夷和茯苓都收拾好了,你哥哥在门外也该等得着急了。”

  顾氏的动作很快, 没多久就替姜清筠梳妆好了。今日入宫是大事, 太上皇封她为昭容,位列九嫔,在衣着服饰方面都有讲究。

  宫规还在,姜清筠今日所穿的并不是前段日子所绣的那件嫁衣, 而是宫中按照规矩送来的一套宫装。

  “娘,你在府中不用担心我,辛夷和茯苓也都在我身边,况且还有徐嬷嬷在,不会有事的。”

  临了要出松筠居时,姜清筠紧紧抱住顾氏,在她耳边说着,“等女儿能出宫了,就回来看您。”

  顾氏抱着姜清筠,轻轻拍了她背两下,眼眶发红,却忍住泪水,“去吧,到了宫中万事小心。”

  “娘过段日子进宫去看你。”

  姜清筠重重点头。

  松筠居外,苏未和姜清时都在外面等着。

  今日入宫,姜府并没有请人,来府中的人也只是和姜家交好的几位。

  “原本以为我定亲早,成亲也会比你早,没想到如今却是我送你出嫁。”苏未紧紧握着姜清筠的手,话语中却带着几分哽咽。

  “宫中若是有人欺负你,你同我说,我进宫替你撑腰。”

  “好,那苏姐姐你以后有时间也要来宫中看我。”

  越是临近入宫的日子,几乎是所有人都要叮嘱姜清筠一遍,姜清时跟着也听了不少遍。见时辰已到,两个人还没说完,他就出言打断了两个人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