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成偏执皇帝的心尖宠 第106章

作者:扇景 标签: 甜文 情有独钟 女强 穿越重生

  绕着后花园走了一圈,快要绕回到前厅时,顾老太爷忽然说着。

  “清筠也是,皇宫不比寻常人家。我们不害人,但也不能任人算计。”

  姜清筠挽着老夫人的手臂,“好,孙女都记下了。定不会败了顾家门楣的。”

  老夫人瞪了顾老太爷一眼。

  “别听你外祖父碎碎念叨,这么多年还没改了朝堂上的那一套。”

  顾文鸢和姜清筠对视一眼,母女俩同时失笑,像是已经习惯这样的场面。

  午膳时,姜清筠去小厨房做了几道菜,刚回到前厅落座时,远远地便瞧见姜承文和姜清时回府。

  谢景寻也来了。

  她一愣,回神后起身迎了上去,自觉走到谢景寻身边,“你今日不用处理奏折吗?”

  “外祖父和外祖母进京,我自然是要来见长辈的。奏折不急。”

  谢景寻牵住她手。今日来尚书府,他特意换了一身月白色衣袍,收敛起平日的威仪,显得更平日近人。

  姜清筠失笑,“若是让人知道了,你不怕被人说成是昏君吗?”

  谢景寻轻轻捏了下她脸,十分宠溺。

  “一日而已,不打紧。”

  前厅。

  顾老太爷见到姜清筠离席,顺着她离开的方向望了过去,自然也看到了谢景寻。

  微微眯眼,老爷子仔细瞧着,即便隔着些许距离,但他还是感觉这人有些许面熟。

  “景寻见过外祖父、外祖母。”

  原本就是家宴,谢景寻也不会端着帝王的架子。到了前厅后,他俯身作揖,朝顾老太爷行礼。

  称呼都随着姜清筠喊。

  老太爷盯着谢景寻看了好一会儿,这才恍然,语气熟稔意外,“是你啊。”

  姜清筠:“……?”

  她刚想开口,说可能是老爷子认错人了

  下一瞬,她就听到身边人的笃定话语。

  “是我,外祖父竟然还记得。”

  姜清筠的目光在谢景寻和顾老太爷之间游移,一脸困惑,实在是没听懂两个人的话。

  *

  “当年在江南,承蒙外祖父照顾。”

  “若我当时知道你会娶阿筠,一定不让阿筠见你。”

  席间,顾老爷子一点儿没给谢景寻面子,即便当年从文韬武略到待人之道,他十分欣赏谢景寻。

  姜清筠坐在谢景寻身边,听得云里雾里,只得戳了戳他小声问道:“你从前见过我外祖父吗?”

第117章 挑明 还送过你一尾玉佩

  “所以当年, 住在我外祖父旁边宅院里的人是你?”

  用完午膳,回松筠居的路上,姜清筠和谢景寻并排走着。一小阵冬风吹佛而过, 冷得她紧了紧身上的披风。

  想起方才顾老爷子一脸诧异又嫌弃地同她说的话,她还是有几分恍神, 万万没想到会是如此。

  “皇上从前在江南,就住在我们旁边。”

  “当时你和你外祖母看书学刺绣, 他在外面同我下棋。”

  而后顾老爷子又说了许多细节, 这才慢慢勾勒出那段早已被风沙封缄淹没的回忆, 姜清筠也终于想起那段并不算长的往事。

  算起来,那已经是她十二岁时的事了。

  又隔了前世的困顿, 便更是模糊。

  她竟然从未怀疑过,甚至从未想起过那段旧事。

  谢景寻低头看她, 又气又想笑, 末了只能无奈捏着她的脸, “当年是我。”

  “若是那时我知道你会忘记,哪怕外祖父动手, 我也该多去找机会见你。”

  当年初春他去了江南,恰好住在顾老太爷家旁的宅院里。他是暗中前往江南, 未曾暴露身份,便也未多问其他人的身份。

  又哪里曾想到那人曾是备受朝臣和文人敬仰的顾老太爷。

  姜清筠轻轻掐了谢景寻一下,“要是当时你这样, 外祖父一定把你扫地出门。”

  即便是到了现在, 顾老爷子还是对她突然成婚入宫耿耿于怀。

  “总还有其他办法的。”

  “当时我临走前,还送过你一尾玉佩,如今也被你忘得干净。”

  听到他前半句话,姜清筠反应过来他说的是什么, 正想要再动手时,转而便听到他的后半句话。

  刚想要脱口而出、问他是什么玉佩时,她像是想到什么一般,猛然顿住。

  停下脚步,正面对着谢景寻,“那块玉佩,是你雕琢的吗?”

  她手中来路不明的玉佩,也只有那一块。

  玉坊的师傅说是南梁的琢玉之数,而淑妃娘娘恰巧是南梁人。若是谢景寻亲手做的,也是十分说得通的。

  只是这个结果,着实在她的意料之外。

  谢景寻点头应着,“是我亲手做的,结果被某个小没良心的都给忘了。”

  若不是在连州客栈,他意外看见那尾系在她腰间的玉佩,这一生的再遇,还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

  思及此,他的眼神又晦暗几分。

  姜清筠则是完全不知该作何反应,她启唇,欲言又止,却又不知该问什么。

  只能先回松筠居,和谢景寻从头到尾都顺了一遍。

  *

  两日后休沐,谢景寻不上朝。而姜清筠在尚书府小住了好几日,也到了回宫的时候。

  一早用过早膳之后,姜清筠挽着谢景寻,同顾老太爷和老夫人告别,出府之后就上了马车。

  只不过不是回宫,马车径直驶离京城,朝禅山寺的方向而去。

  “所以当年,你会去江南,是有人暗中刺杀你?”

  马车上,姜清筠皱眉问着。

  尽管隔着三四年的时光,但是姜清筠只听谢景寻说起从前,就已经感觉到几分凶险。

  即便他的话语轻描淡写,仿若最寻常不过的事,他也早已习以为常。

  说着,姜清筠一手撑起身子想起来时,就被谢景寻揽住,她整个人又窝回到他怀里。

  在她头顶传来男人的声音。

  “若我没记错,先后来过三路人。”

  谢景寻上过战场,也习过武功。南梁和南楚不同,他自然认得出那些人中一路是南梁的,另外两路杀手都是南楚人。

  除却皇室暗卫之外,这么多年他和赵京渡始终没查到另外一路人是何人所派。

  每次寻到的蛛丝马迹,都无法继续往后查。

  和这次的折魂,有诡异的相似。

  姜清筠抿唇,双手环抱住谢景寻的腰身。

  “会不会还是皇室的人?只不过为了掩人耳目,派了两路人。”

  朝堂汹涌,从来都是下狠手。

  况且当年,太上皇在临近退位之际,膝下也只有谢景寻和谢景止两个皇子了。

  恰巧谢景寻在边疆驻守了五年,被称为小战神,一时风头正盛。

  此时姜清筠只恨自己前世,被囿于后宅之中,对前朝了解得甚少,知道的为数不多的,还是萧庭言偶时同她提起的。

  “不一定。京渡和知许还在查。”谢景寻摩挲着手指,而后低头,“不想这些了,一会儿陪你去禅山山脚。”

  之前两个人答应过,出宫后来禅山山脚再祭拜淑妃娘娘。

  “那要去禅山寺见见灵悟大师吗?你的蛊毒……”

  “不是大事了,况且灵悟大师已经出去云游了。”

  姜清筠低声“哦”了一声,低低又问了他几句,这才靠在他肩膀上,阖眼小憩着。

  马车平稳行驶在路上,车内悄无声息,车外只响起车轱辘的滚动声。

  *

  禅山脚下。

  之前姜清筠来过这里一趟,如今也不算是陌生。

  尽管只是衣冠冢,但仍旧有人时常打理着,并无杂乱荒草丛生。

  只不过这次,衣冠冢前却伫立着一位黑衣人,是姜清筠所不认识的。

  下意识地,她抬眸看向谢景寻,也握紧了他的手。

  敏锐地听到身后人的脚步声,黑衣人转身,“景寻来了。”

  谢景寻牵着姜清筠的手走过去,熟稔开口:“卫叔,您也来了。”

  卫颉点头,转而看向姜清筠,微微打量了几眼,赞许点头,“王上听说你成亲了,特意让我来京城看看你。”

  “如今你这般,王上见了必定也会欣慰。”

  “先不打扰你们了,我在外面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