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乡里 第224章

作者:青铜穗 标签: 爽文 甜文 穿越重生

  “什么时候能到呢?”

  “人在京外,估摸得十天半月。”

  宋湘点头。十天半月,倒也等得起。

  陆瞻坐了会儿,忽然又问道:“当时我们猜测这凶手,符合些什么条件来着?”

  这话虽提得奇怪,宋湘却也给他总结起来了:“事情最初先发在太子还在时,首先从年龄看,那怎么说也得四十往上了。

  “其次,他们对宫闱动向十分了解,朝政也很有数,那么他们必然在朝中有人。

  “或者,他自己就在朝中做官。再次,他们曾经私挖铁矿,基于大量的铁矿用途只能是造兵器船只等,我倾向他是个武将。

  “以及,他们对宫闱动向很了解,但又居然没能发现到咱们母亲的下落……这要么是母妃行事太缜密,做到了万无一失,要么则是他们在京的人手也有限,没有料想到她就住在跟前。另外还有……”

  “还有什么?”陆瞻望着她。

  宋湘深深凝眉:“我总觉得,当日抢在你前面来截胡楼参的人,速度快的有些惊人,就像是身在围场看着那件事发生,然后知道秦王妃逃不脱了,便立刻下令让人来截楼参一样。”

  陆瞻若有所思点头,赞同了她。

  宋湘继续道:“他们当然不知道我派了人提前回京的,所以他们必定认为能得手,但结果失了手。所以我又在想,这件事出现意外,他们私下必定是乱了阵脚的。那么近日就该有些表现才是,——所有奉旨进京的将领,还没有离开吧?”

第409章 处处有疑

  “除了背景实力确实不可能有疑的,比如南平侯等,其余的都还在京师。”

  宋湘深深思索:“这些人里,到底谁符合条件呢?”

  一看陆瞻半天没有回应,正坐着不知发什么呆,便拍了拍道:“你想什么呢?我说话你听到了吗?”

  陆瞻回神,眉头又蹙了蹙:“今日臻山跟我说了件事。”

  “何事?”

  陆瞻沉了沉气,便把先前在茶馆外头遇见萧臻山的事,并且把他所述之语尽皆说了。“萧祺是长公主的抚子,与我们家素来也关系密切,我很不愿意猜疑他,但是你方才说的这些条件,却与他有着很大程度的契合,关键是,他们父子在臻山面前都有隐藏的迹象,这让人难以理解。”

  “萧祺?”

  宋湘敛色。坦白说,她手上有着花名册,当时山上每个伴驾的将领她都揣测过了,萧祺自然也在她默默考察之中,但萧臻山是站在陆瞻这边的,他也不过是长公主的养子而已,论身份,还有永安侯排在前,萧祺一个蒙长公主收养才有了如此身份地位的人,胃口没道理会有这么大。

  但此刻陆瞻转述的萧臻山的疑惑,却也在情在理。

  萧臻云明明是揣着信,为何要说是买东西的单子?萧臻山明明听到书房里聊天,为何萧祺说没有?他只是在读书?

  “你要知道,萧祺是抱养的。”陆瞻深深看过来,“他与晋王同岁,皇上当年与楚王交手时,已经有了两个儿子,也就是说,当时楚王自尽之时,世上也已经有萧祺了。最关键的一点是,长公主与皇上并非同胞亲姐弟。”

  萧祺的身份一直都不是秘密,但末尾这句话在这个时候点出来,信息就大了,虽然楚王与长公主以及皇帝也并非亲兄妹,但至少长公主与皇帝的关系不会在这三者之中变得尤为亲密。也就是说,长公主就算抚养的是楚王的儿子,也没有什么说不过去。

  宋湘静默半晌,说道:“那你如今是怀疑长公主与萧祺是背后元凶?”

  陆瞻站起来,在屋里躲了两步:“早前我们也曾经这样怀疑过晋王,也曾满心笃定他就是凶手。当错过一次之后,我如今并不想轻易的下结论。”

  宋湘想了想:“的确如此。纵然萧祺有着种种疑点,长公主这边却仍有些说不通。如果长公主与萧祺是元凶,我竟不知道长公主图什么?萧祺并不是他的儿子,难道她是想通过扶立萧祺上位来提拔萧家?那她为何不告诉臻山?以如今臻山与你的交情,难道她不怕将来在臻山这边出意外?”

  “正因如此,我也不敢轻率。这一次若再弄错,那便是给敌人再一次争取了时间和机会。而这些巧合,谁知道又是不是敌人故意使出的障眼法呢?”

  陆瞻语气里没有任何急躁,与当初听说晋王很可能就是凶手时的反应截然不同。

  宋湘深思说道:“既是有疑,那也没有放过的道理。眼下臻山不是自己都怀疑上了吗?咱们就且先关注他,看看他看到的结果如何?他们住在一个屋檐下,比我们探查要方便的多。”

  陆瞻站了会儿:“我还想到一点,据汉王叔说,萧臻云从围场开始,就曾多次与汉王叔私下饮酒,这一点,倒是与凶手擅长套近乎,然后从中挑拨离间的手段如出一辙。如今秦王已经倒了,剩下一个汉王,又且是母亲因罪而待惩治的庶出皇子,这种背景可真是太好下手了。倘若他们以俞妃为饵,挑拨汉王与我们作对,也不是没有成功的机会。”

  “所以皇上或许想到了这一点,先前才向你提出来,问你对要不要告诉汉王、母亲已经回来的看法。”

  宋湘道:“不要管那么多了,把他们盯上吧,哪怕是为了帮臻山找出原因来。”

  陆瞻点头:“看来,让他能够如愿留京的奏请,明日也该向皇上再去提一提了。”

  “没错,留京任职是他自己提出来的,倘若这只是个误会,那我们便算帮成了他的忙。倘若他当真还有别的身份,那么有京官不得随意出京的王法在,他想逃走也不会那么容易。”

  陆瞻微微点头,手搭上窗台,阴郁目光里又透出了两份深凝。

  ……

  汉王被陆瞻请走了,萧家兄弟与沈楠坐了会儿,也散了席。

  出了茶馆后,萧臻云便掉转马头,往侯府的方向走。萧臻山提醒道:“三婶不是还交代你要买东西吗?可别望了。”

  萧臻云闻言掏了掏衣袖,皱眉道:“遭了,那单子竟不见了。”

  “怎么这么不小心?”萧臻山打发人:“快回去屋里看看,有没有落下来?”

  萧臻云道:“别麻烦了,也不是多重要的东西,无非是些针头线脑。我直接去买便是了。”

  萧臻山点头,也没多说:“那走吧。”

  兄弟俩跑到针线铺子买了几样东西,同路回府。

  在二门下分道,萧臻云进了三房,直去萧祺书房。

  萧祺还在案后读书,香炉里的香早已经燃尽冷却了。看到萧臻云来他抬起头:“怎么样?”

  萧臻云缓缓摇头:“世子来了,半路请走了汉王。”

  “这么巧?”萧祺凝眉。又问:“信呢?打发人送出去了。最迟明日夜间,应该就有回音。”

  说完他看到萧祺书里露出来一角信纸,也问:“哪里来的信?”

  萧祺递给他,缓沉气:“世子何事把汉王请走?”

  “好像是皇上赐了汉王一柄什么玉莲花,世子过来传送的。汉王看到之后就招呼世子走了。”

  萧臻云边说边看完了信,还了给萧祺。

  这时候外面传来声音:“三太太在屋里吗?殿下那边缺个人抹牌,大太太让奴婢来请三太太去凑个趣儿呢。”

  萧臻云收回目光:“大伯母对母亲倒是照顾得很,隔三差五不忘来关照一下。”

  萧祺没有回话,慢慢把手上的书和信收了,然后起身道:“难得赋闲无差职,走,陪你祖母说说话去。”

第410章 还记得那些信吗?

  陆瞻派了人守在萧家外头,同时又打了几个侍卫前往萧祺驻地。这一切进行得悄无声息,除了陆瞻与宋湘自己,并没有一惊一乍地惊动其他人。

  连日风平浪静。王府这边因为宁王妃的归府却热闹了一波,云侧妃是认得宁王妃的,晋王妃把人召集,在栖梧宫把来龙去脉简单说过,就提到了陆瞻的身世。云侧妃眼里顿时就绽出了火花,陆曜先是震惊,后来或许是又了悟了,与妻子秦氏连道了几个“难怪”。陆昀因为没去围场,很多事情不知道,却始终都在怔忡之中。钟氏反应淡然。直到宋湘说到希望将来搬出去后大家还能如常往来,她才略有些慌,开口的第一句是问宋湘:“你们要搬出去?”

  云侧妃看过来:“宁王府独瞻儿这一根独苗了,自然是要回宁王府。”

  钟氏想说什么,抿了抿唇,又不再做声了。

  晋王妃最后一脸严正:“宁王与咱们王爷乃为同父同母的骨肉至今,宁王府的冤情能否昭雪,跟我们府中上下每个人都有关系。如今宁王妃虽在我们王府,但这件事仍是无谓大肆声张,告诉你们,是因为希望我们晋王府能齐心团结,所以我们自家人知道就好。”

  众人领会下来,接下来每个人都去随喜堂拜见宁王妃,如宋湘所说,不过行个礼,说几句话,很快就出了来。

  云侧妃回了房,陆曜与秦氏就来了。

  “三婶竟然还在世,四弟居然是三叔的遗腹子,我们居然一点都不知道!”

  秦氏是最震惊的。

  “别说你们不知道,我不是也不知道?”云侧妃叹气。又道:“不过如今回头看起来,难怪王妃对瞻儿这样上心爱护,他是你三叔的儿子就说得通了。他不但是宁王儿子,还是宁王嫡长子,比起咱们府上你和昀哥儿来都要尊贵,要是你三叔还在,他就是不折不扣的宁王世子了。”

  陆曜与秦氏深深点头。一会儿秦氏又迟疑道:“四弟若是归了宁王府,那咱们府上这世子之位……”

  云侧妃看过来:“这是皇上与王爷王妃该定夺,不该你我提起。”

  秦氏赧颜:“我只是有些好奇。”

  “也不要好奇。”云侧妃声音温淡,“该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强求也不会有好结果。”

  陆曜从旁点头。他是眼见着秦王与秦王妃下场的,侧妃这话令他深有感触。古往今来那么多皇子皇孙,有那野心争权,并且还争成功的到底少数,大多数有歪心的都没有落得什么好下场。或许从前他也不忿过,凭什么都是庶子,陆瞻就能有那么好的运气得到王妃青眼?如今看到秦王那样的下场,便觉得一切争夺都是自寻烦恼了。自己也不是什么非凡之才,哪里就一定有得胜的把握?虽然目前看起来就他与陆昀,排行为长的他被封世子的希望更大,但决定这件事的还有皇帝和晋王,轮不到他说什么。

  “看来此后我不但不能过问这件事,还需更低调些了。”

  “倒也不必。先前没听王妃说吗?眼下宁王府的案子正是用人之时,你若有余力,大可也帮帮忙。就是帮不上忙,听话照做总是可以的。”

  陆曜也应下来。

  他们夫妻俩出了去,云侧妃拿起桌上的佛经,细细地念读起来。

  钟氏回了房,坐着半天不做声。

  陆昀觑着她神色,试探道:“你怎么了?”

  钟氏叹气:“我在想,二哥与你都不属天赋好的人,四弟他们搬回宁王府,你们俩谁能接班把晋王府顶起来呢?”

  当初周侧妃作妖那回就看出来了,陆昀只会欺负老婆,陆曜缩在宫里不露面,只有陆瞻和宋湘甚有担当地赶了过来。

  陆昀想道:“世子之位肯定是二哥的,到时候咱们得另开郡王府,晋王府好不好,与咱们又有什么相干呢?咱们自己把日子过好就成了。”

  钟氏坐了阵,叹道:“那倒也是。”

  晋王府里便且各自安定。

  宁王妃作息如常,不消多话。

  宋湘歇了几日前往沈家,一面看宋濂在沈家表现如何,一边也为着打听柳纯如之事而来。上回沈宜均曾经跟陆瞻提过这件事,后来沈家也没忘继续与柳家那边联络,但这些日子并没有新的进展。

  皇帝下诏翻案的通告陆续发往各地,近日朝野上下谈论得最多的就是这件事,很多人不管有用没用,都已经往官府递消息了,而与骆容交往最近的何家这边,却仍就没有动静。

  陆瞻便直接造访了何家,先看望过正在康复中的何琅,然后找到何桢。

  “听说何大人曾在洛阳任职多年,洛阳当地的世家骆家,不知可有结交?”

  何桢道:“在下在洛阳任职期短,与骆家不熟。”

  陆瞻点点头,说道:“年初兴平县那个案子,前不久好像查出点眉目来了,丢失的物件是些书信,听说早前的失主兴平县令是大人的亲戚,方便的话烦请大人转告一声,东西我们已经在手上了。”

  何桢神色微动,目光明显滞了滞。

  陆瞻也不多留,起身就要告辞。

  “世子且慢!”何桢跟着起身,“我那些信,现在何处?”

  陆瞻扬眉:“在皇上处。”

  何桢怔然,随后又浮出了一丝了悟。当时放在兴平的那些信,可不就是他与骆容往来的信件?信在皇帝手上,自然什么都没有隐瞒的必要了。

  “我与骆家二爷,确实曾是至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