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乡里 第220章

作者:青铜穗 标签: 爽文 甜文 穿越重生

  二进小院门前安安静静。陆瞻招呼了一下侍卫,侍卫立刻吹响三长两短几声口哨。哨音落下,小院门前还是安安静静。

  陆瞻不再耽搁,挥手让他们叩门。

  侍卫手重,一手下去,院门竟然顺势就开了,院里头空无一人,靠近屋檐的地方有两架翻倒的花盆,冲进屋里再一看,一地狼藉,四处散落的纸张之中,横躺着一个人,穿着长衫,是个年轻的男人!

  陆瞻走过去一探鼻息,立刻抬起头来:“传大夫!”

第401章 你若保不住我怎么办?

  侍卫之中有人应声出去,余下的人围了上来:“世子妃说楼参身边有个年轻的书生,想必就是这个人了!但是除他之外没有别的人了,难道楼参已经跑了?”

  地上的人口鼻流血,但仍有呼吸,看模样只是晕了过去。

  “看地上这模样,人走得十分匆忙,世子妃派来的侍卫一定追上去了,赶紧派个人出去联络,看看人在哪里!”

  侍卫称是起身。

  刚走到门下,他立刻扬声回头:“世子,吴彰回来了!”

  吴彰便是宋湘派回来的侍卫之一。陆瞻听到这立刻扭过头来,果然自外头冲进来一个人,看清楚屋里情形之后,立刻走到陆瞻身边:“世子!楼参在东城门下,他妄想逃跑,兄弟们已经在城门下拦截,但是对方来人众多,身手也不弱,兄弟们不一定难得住!”

  陆瞻站起来,扯下腰间圣旨塞过去:“所有人立刻去东城门!传我的话,就说皇上有旨,现要捉拿钦犯,命关闭城门,再着城门下所有将士协助围剿,一个也不许放走!”

  说完他问道:“为何他们会人手众多?”

  “楼参住的这小院里,原本就暗中有人看守,昨夜半夜我们到达城中,按照世子妃的吩咐,先暗中证实了楼参身份,然后天亮时分准备动手,突然快马来了几个人,直接闯进去就把楼参接了出来,我们团团围上,只把他身边的这个书生拦了下来,楼参则被他们带走了!”

  “突然而来的这些是什么人?”

  “不清楚,但肯定是楼参一伙的!小的方才听到哨声,猜想是世子找来了,于是赶回来接应世子!”

  陆瞻转身指着地上:“已经有人去请大夫了,咱们不等他了!你把这人带到宋家药所去,留个字条在这儿,告诉后来的兄弟到哪里来找就成!我往东门去看看!”

  把话撂下,他即刻就翻身上马赶向东门。

  ……

  虽然时候尚早,但经过侍卫追捕这一路,东城门下早已经乱成一片,城门将士认得晋王府侍卫,好在是机警地先把城门延迟没开,宋湘只派来四个侍卫,按说对付楼参已绰绰有余,但此时围在楼参身边的人却已有近二十人之多!

  侍卫们紧咬不放,楼参他们到底目标甚大,城门不开,出城便无望。便思索着转道南城门出去,但此刻城门将士堵住了道路,要走得痛苦委实也不可能。

  吴彰带来的另三名侍卫分三方攻杀,楼参被逼无奈,登上了路边一间店主早被吓跑了的小茶楼,推窗望着下方,只见三岔路上,三边路口都已经被堵住,自己这方十八个人正在奋力厮杀,老百姓们四散惊走,动静早已经传遍半个城!就这势态,用不了多久肯定四面便会围得水泄不通!

  “怎么会失败?怎么会这样?”

  楼参忧急地指着下方,冲着屋里的护卫说道。

  “一切原本在主上意料之中,后来不知为何陆瞻竟然会猜到皇帝会有危险,危机时刻恰好挡了那一箭,而后事情就一发不可收拾了。主上临时改变策略,猜到秦王妃事败必会暴露先生,故而命在下即刻前来接应先生!”

  “陆瞻又非神仙,他如何会知道皇帝会有险?”

  “在下不知。陆瞻对手中的羽箭十分谨慎,几乎不给人浑水摸鱼的机会,秦王妃的人在夺他的箭无果之后,他立刻去寻找皇帝,刚刚好就撞见了那一幕!”

  楼参懊恼地沉气,转头又看向楼下,然后说道:“眼下有何机会可离开?”

  护卫锁紧双眉,沉吟片刻后望着他:“在下会尽一切努力保护先生撤退。”

  “你也不能保证。”楼参像是从他的回音之中得到了答案,无措地走了两步,忽又回头:“若是走不了呢?”

  护卫扶在刀柄上的手轻轻转动了一下,而后抬眼:“那大概,就只能委屈先生了。”

  楼参顿住:“什么意思?”

  护卫定立在原处,幽声道:“先生也知道,主上卧薪尝胆这么多年有多么艰难,每一个守护在主上身边的人都是甘于为主上献出生命的,若到了危难时刻,还望先生能体谅主上的难处。”

  楼参望着他缓缓拔出来的闪耀着寒光的刀,不觉地后退了一步!

  “他要你杀我?!”

  “毕竟万一先生落了活口到他们手上,也难逃酷刑。到那时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才是真痛苦。”

  楼参咬紧牙关,眼内怒火雄雄,但随后他这火光渐灭,整个人又像是接受了所有一般,归于黯然……

  陆瞻赶到东门内,老远就看到这里已经混战成一片,早前便自觉围过来的官兵,此时已经接到圣旨,更是卯足劲地围攻起来!

  “楼参呢?”他逮住个侍卫问道。

  “应该在楼上!”

  侍卫指着旁边一座茶楼。

  陆瞻看了眼,旋即飞身上去。

  楼参望着屋中的护卫,沉了口气说:“无论如何,眼下我们总得试试想法子撤走吧?”

  “那是自然。”

  护卫把刀插了回去,躬身道:“方才上楼的时候在下探得院后有条小路,只是极窄,不知能不能走得通。若是能走通,自然不必委屈先生了。”

  “那快走吧。”

  楼参抬步。

  刚走没两步,却听后方传来破窗之声,未及回头,只见一人如箭一般掠进来,寒光一现,一柄长剑已经抵在了他胸前!

  “楼先生?”

  陆瞻眯眼,看了眼对面的护卫后,又看回楼参。

  楼参脸色一变,骇然道:“……陆瞻?!”

  “你居然认识我,看来果然是从未远离过朝堂!”

  对面的护卫见状,厉眼一瞪,当下便举刀朝陆瞻削过来!

  陆瞻左手伸出去将楼参脖子精准一勾,持剑的右手不错分毫地往前刺出去,只听一声呜咽,当胸中剑的护卫立时栽倒在地!

  楼参脸色煞白,立时六神无主!

  陆瞻却将他一挟,转身便跃出了窗户。楼下侍卫见状立场弃阵围上来,陆瞻押着人道:“去大理寺!等候皇上回銮!”

第402章 时隔十八年的案子

  皇帝启驾之后,弃车辇而择马匹,奔驰一日,酉时末刻到了京城。

  陆瞻早已经遣人在城门下接应,等到了人之后,立刻将皇帝迎到了大理寺。

  楼参已经被押入天牢,皇帝与众皇子直接步入,楼参隔着牢栏与皇帝相见,目光停顿了一下,随后别开。

  “住处搜过了吗?”皇帝问。

  “已经搜过了,住的时间不长,东西不多,有用的一件都没落下。”

  陆瞻接过侍卫手上的包袱递过来。

  皇帝接在手上,打开看了看,说道:“卢崇方到了吗?”

  “臣在!”

  大理寺正卿卢崇方挤上前来。

  “稍候待胡潇抵京之后,即刻三堂会审,提审楼参!”

  卢崇方领了旨。

  晋王汉王以及陆瞻便随皇帝回了宫。

  百官闻亡,早已经在宫门下迎候,皇帝直入太和殿升朝。

  大殿里众人三呼万岁,皇帝望着下方,说道:“秦王与王妃不轨,与案凶犯皆已入牢。追溯事因,全与十八年前宁王犯事一案相关。朕给你们一夜时间,明日早朝之前,将目前已知的宁王一案所有证据,证人,全部收集送到乾清宫。

  “钦命胡潇与卢崇方二人主审,陆瞻陪审,宁王秦王两案并查!倾巢之下无完卵,诸位大人,我大梁山河安宁不过三代而已,秦王不轨,根源不仅仅是争权,太平天下滋养起来的欲望才是罪魁祸首!今日没有秦王,改日也会有别的人,望储位多加自勉!”

  说完这席话,皇帝便退了朝。

  余下满朝文武面面相觑。

  末尾几句话说的十分客气,但客气的话能从皇帝嘴里出来吗?皇帝一客气,事情定然就不简单了!

  而脑子转得快些的,已经敏锐地捕捉到了宁王二字,打从宁王死后,皇帝不提他,满朝人也没人提及,都以为这是颗碰不得的雷,没想到皇帝去了趟围场,猛地就下旨要翻案了!

  到底发生了什么?

  每个人都在内心打鼓。

  面上不说什么,回府之后却私下议论到如同烧开了锅的沸水,同时纷纷派人出去,向去过围场的臣子和武将打听。

  宋湘是夜半到府的。不相干的官眷们在半路行宫里扎营歇下了,秦王妃一入狱,为宁王翻案就步入了正题,作为宁王的儿媳妇,陆瞻的妻子,她怎么可能慢悠悠地随着车马在路上折腾?仗着会骑马,也有几分防身工夫,出发后她就驾马带着侍卫,先行走了。

  刚进王府,陆瞻也回来了,问了她路上安否,便边走边把事情经过跟她说了。

  宋湘听完只觉后怕:“我只当自己反应够迅速,根本还没确定是不是楼参就先着人捉他,不想还有人半路截胡!他们为何这么厉害?他们猜到秦王妃会交代出楼参?”

  陆瞻闻言停步:“也许是。”

  话说到这里彼此都停在庑廊下,目光晶亮亮地望着对方。陆瞻道:“仁寿宫里审问秦王夫妇时,没有外人在,他们的同伙一定是在围场里,在秦王府的侍卫被抓获时,他们就知道了楼参很可能会被供出来,所以提前防备,让人抢在我之前回京截走了楼参。”

  “没错。”宋湘点头,“围场里的阴谋,也不全是秦王妃一手成就的,秦王妃敢有这样的胆子,多半是楼参怂恿,而背后的人在知晓秦王妃动手的基础上,暗中替她促成了这件事——倘若不是你预见会出事,皇上便中了箭,那动手的护卫也不见得会捉住!”

  “侍卫是萧祺捉住的。去围场的武将和大臣全都回来了,我方才已经提议皇上去拿昨日进围场的名单,无论如何,先把人圈出来,心里有个数。”

  陆瞻说完,然后又看了看她旁侧:“濂哥儿呢?”

  “跟着母妃和大姐她们呢。”

  陆瞻也放心,遂与她回了房。

  宋湘他们归府之后,晋王府里外便也热闹起来了。

  云侧妃自然从陆瞻夫妇处得知了经过,陆昀无从得知,只能上延昭宫来问询,等陆瞻把来龙去脉说完,陆昀也震惊了。再跟他们打听为宁王翻案的事,陆瞻就不言语了。陆昀倒也没把他身世联想到宁王头上去,但听朝上传来后话。

  翌日上晌,晋王妃等是带着随后捉拿到的侍卫进城的。皇帝离开围场之后,仍留了人下来搜捕剩下的侍卫,晋王妃他们到达途中行宫,就有将领押着已经被打到半死不活的罗培到来了。

  嫌犯人证都到了,审理也紧锣密鼓地开始起来。

  陆瞻连日奔走乾清宫与大理寺之间,萧臻山和胡俨等人看他忙碌,纷纷过来陪伴,从旁待命打打下手。

  长公主日夜期盼萧祺留京的事情能落定,没想到先等来的却是秦王犯事的消息,她也十分关注案情,每日萧臻山回府,她都要传他过来问问。

  到了要出京的时候,皇帝还没有传旨给萧祺留京,萧祺大约也为此而紧张,每日萧臻山向长公主禀报的时候,他也在侧,关注着皇帝对此事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