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乡里 第152章

作者:青铜穗 标签: 爽文 甜文 穿越重生

  宋湘只当自己是个陪坐的,听到这声音,就不由得扭头看去一眼。

  说话的是东安侯夫人。

  东安侯夫人是个瘦削身材,巴掌宽的脸上堆着笑,随在南平侯夫人身后,不像个贵眷,倒像个来倒贴的。她倒本来也不是什么大户出身,东安侯年轻时放浪不羁,原是许了个大家闺秀,但他婚前房里就收了人,且在婚期临近的时候还生出个庶长子来,这未婚妻就不能忍了,拼着名声不要也跟东安侯府退了婚,后来东安候经这一闹,哪里还能许得着什么好女子?那会儿他们老太太就托京外的老亲戚许了个当地屯营里姓张的千户长的女儿,娶回来成了婚,便是这东安侯夫人。

  宋湘与他们家原是井水不犯河水,可巧,这张氏的儿媳妇,娶的就是佟彩月的干娘的娘家侄女,佟彩月当初百般在京城里嚼她宋湘的舌根,其中一圈人里就有这张氏。

  当然,如今回归原位的宋湘不可能揪着这么点过往还跟她过不去的,但这东安侯府,确实就是一府歪瓜咧枣,让人不能明白她为何会与南平侯夫人一起,更让人疑惑起她此行随着俞妃到淑妃宫里来的用意。

第266章 针锋相对

  “兵部侍郎何桢的夫人求见!”

  这边厢还没有行完礼的当口,门外又有小太监躬着身子进来了。

  官眷觐见需要通过层层通报,安淑妃正要发话,俞妃忙说道:“何夫人方才去我宫中,是与我一道来的,方才落后了点。”

  安淑妃恍然,让人引进来。

  宋湘还是在何琅被刺的当日,在医馆里见到伤心欲绝的何夫人的。听到她也来了,就不免想起何家那宗草草收场了的案子。

  陆瞻这些日子在大理寺案卷中得到的结果,与从苏倡那里听来的一模一样。但这事儿旁人看不出蹊跷,她和陆瞻又如何能不觉得奇怪呢?

  陆瞻前两日也去何家探望了何琅,带回来的消息是说,何家对案子闭口不谈,就是话题绕到了这上面,他们也认同大理寺卷宗中的真相。这就越发让人怀疑何桢是为了息事宁人而故意掩盖真相了。他们掩盖的真相,却恰恰是陆瞻和宋湘想要知道的。

  “看来都是接到圣旨了。”安淑妃笑道,“都是老熟人了,到时候可要好好唠唠磕。”

  宋湘瞄了眼桌上的官眷名单,果然见在座几位都在其中。再看了眼淡然若素的晋王妃,以及眼观鼻鼻观心的俞妃,她也保持了安静。

  从前皇后在时,哪里有后宫嫔妃们大喇喇坐在此地接受官眷觐见的份?晋王妃幼时便在皇后跟前待得多,对安淑妃这番浮到了脸面上的得意自有些不以为然。皇后不在了,她是唯一的皇嫡子王妃,自是立在皇后这边,能乐见后来的妃嫔当着面得意就奇怪了。

  而自皇后薨逝之后,后宫又是时为贵妃的俞妃掌着,因此安淑妃这竟是头一次主持这种事,就是前世,也还是俞妃主持的。先不说后宫妃嫔是不是真有那么和睦,只说安淑妃当着俞妃在此,也能把得意摆在脸上,就不像有她面上那么淡泊。

  而俞妃一个看多了风浪的宫中“老”人,明知道安淑妃会得意,她也还是来了,也是让人看不明白。

  “此番得烦娘娘操劳了!”

  又是东安侯夫人抢先卖起乖来。

  安淑妃垂眸一笑,看向俞妃:“要说这种事,还是容妃娘娘更拿手。我向来不操心这些,只怕要献丑了。”

  得意就得意罢,偏生还要扯上俞妃,给大伙上上眼药。

  只是俞妃倒也淡定:“皇上指派了你来,你就不用谦虚了。只不过我有一件事,想替何家出个面。”

  安淑妃看了眼何夫人,宋湘也看向了她。

  “何事?”安淑妃道。

  何夫人自己上前:“禀娘娘,臣妇的婆母近来身子骨欠佳,正在日夜汤药侍候,臣妇身为儿媳须得就得侍奉汤药,故而奏请娘娘允准臣妇此番留京。”

  “哦?”安淑妃面上动了动,“既是老太君身子欠佳,那是情有可原。”

  何夫人垂首:“婆母素有心疾,前些日子操心着小儿伤情,受了累,近来便有些撑不住了,还请娘娘恩准请辞。”

  胡说,宋湘腹诽,明明前世里年底的腊八节,她都还在相国寺里看到何老夫人去上香,红光满面,脚步稳健,哪里有像撑不住的样子?就算是何琅那事凶险,何家这当爹娘的也没怎么样呢,怎至于儿孙满堂了的老祖母会为他忧心到这地步?

  骗人。何夫人不去围场,一定是有别的事情。

  但是俞妃又为何会替她出面?

  他们俩什么时候搞到一起的?

  “既是这样,那我回头便替你去皇上那儿求个情罢。”

  “多谢娘娘!”

  宋湘寻思的这片刻,何夫人已经谢起恩来。

  东安侯夫人插嘴:“琅哥儿前番伤得那么重,现在可大好了?可怜见的,还没议婚呢。”

  何夫人面上难堪:“大好了,不过皮肉伤罢了,碍不着议婚。”

  “那可没准,谁知道有没有落下别的毛病呢。”

  何夫人是读书人家出身,显然不擅与人斗嘴,只顾绷着脸,说不上话来。

  南平侯夫人清了下嗓子,冲晋王妃笑道:“上次秋狩世子就已在围场崭露锋芒,这次定然又能搏番好成绩出来了。”

  晋王妃扬唇,看了眼宋湘:“才成亲不久呢,我倒还没想着他去争长短呢,看他自己吧。”

  宋湘接收到了来自她的提醒,微笑颌首。

  南平侯夫人这才把目光转向宋湘,欠了欠身道:“世子妃。”

  宋湘回礼:“夫人不必客气。”

  陆昀的妻子钟氏性情温厚,也很贤惠,前世随陆昀被软禁在王府后院时,每每宋湘路过那儿,都能见到她毫无怨言地带着孩子们蹲牢,别的不说,光是这份为人母的耐心,就让如今的她有着共鸣。哪怕前世南平侯也曾为了女儿女婿叫嚣过一阵,也没有彻底抹灭掉宋湘对钟氏的印象。

  对于南平侯夫人,她自然也就多了几分尊重。

  东安侯夫人被南平侯夫人截了话头,不甘寂寞,也朝着宋湘打量过来。

  宋湘不躲不避,轻轻侧首就对上了她目光。东安侯夫人微慌,说道:“还是第一次见世子妃呢。”

  “那是当然。”安淑妃笑道,“朝中贵眷们,除了胡御史夫妇,从前谁见过世子妃?”

  成亲夜里,周侧妃当着众人面揭宋湘的短,安淑妃就只声未出。眼下她又借着周侧妃的话来揶揄宋湘出身不高,不是大家闺秀了?这么说来那天夜里,周侧妃那蠢货竟是让安淑妃给默默看了笑话走了,也就活该被晋王妃打了!

  宋湘不打算在这种场合出风头,但看到晋王妃把茶盅放下来,不轻不重的声音乍然听着有些扎耳,就笑了笑,望向东安侯夫人:“见笑了。听说夫人祖籍也不在京城,想必成婚之前,京中也是没有什么人见过夫人的。所以,夫人没见过出阁前的女眷,岂不是很正常?”

  晋王妃听到这儿也扬了唇:“是啊,这京中命妇不论等级,成婚前没露过面的实在也有不少的。”

  安淑妃脸色滞了滞。

第267章 交了心才能长久

  东安侯夫人是京外嫁进来的,娘家名不见经传,何况东安侯府也是一家子破烂事,论娘家出身确实没有什么可炫耀的。

  而众所周知,皇帝对皇后情深义重,当初纳妃,也不过是为了开枝散叶,皇帝为免皇亲国戚多了惹事,嫔妃们的娘家都不显赫,而且也是来自京外。

  京城人本来就比京外的人多几分优越,安淑妃和俞妃的娘家都是半路起来的,甚至安家还比不上俞家。原本家世也不怎么地,拿这个来说事,那不是反过来打她们自己的脸吗?

  在座最有资格拿出身来踩压人的,除了她晋王妃,倒是没别人了!

  安淑妃虽然身为长辈,但皇帝宠着晋王这个嫡子,晋王妃身后又还有杨家撑腰,她也不能为这点事翻脸。

  “王公公来了。”

  正满脸不自在着,门外太监就禀道。

  安淑妃立刻站起来。

  王池走进屋里,看了眼众人,走到晋王妃面前:“传皇上口谕,此番秋狝杂事繁多,淑妃操劳宫中事务已久,故钦命晋王妃与晋王世子妃协同安淑妃料理承德行宫之内务。”

  话音落下,殿中众人都僵了一僵,安淑妃脸色尤其不自然了。

  “谢皇上隆恩!”

  晋王妃却已经不慌不忙示意着宋湘跪下接旨。

  王池笑望着宋湘:“世子妃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介时就向王妃请教便是。皇上说了,便是犯了些小错也不打紧,年轻人,犯了错才知道长记性,才知道怎么做是对的。”

  宋湘又跪下谢了个恩。

  殿里头更加是鸦雀无声了!

  王池走后宋湘站起来,面对的就是满脸晦涩的众人。

  “湘儿还不来给淑妃行个礼?这宫中的事都是淑妃娘娘在操持,皇上命咱们给娘娘分忧,你就得上心才是。”

  宋湘这才看出来,原来以往王妃与宫中妃嫔往来,这主导权竟都掌握在王妃的手上,安淑妃欺负自己,王妃一句话直怼过去,安淑妃也不曾翻脸。

  眼下皇帝给了这份体面,王妃受得理所当然,竟然还能报复似的言语挤兑!可叹周氏那个蠢货,成日里关在王府里,竟不知王妃的实力呢!

  宋湘依言行事,给安淑妃行礼:“湘儿一定协助好娘娘行事。”

  是协助,不是请教,连皇帝都说她不懂就跟晋王妃请教,她难道还要多事不成?

  安淑妃也是个场面人儿,笑容再浮上来,方才那份不自然便丁点儿也不存在了。

  “好孩子,你是皇上挑中的孙媳妇,自然不会差。”

  就此下了台,便不必再多话了。

  这边厢东安侯夫人脸上讪讪地,夹在南平侯夫人与何夫人的道喜声里也说了声“恭喜”,便不再吭声。晋王妃温和地与何夫人道:“秋狝的事你不用担心,放心照顾老太太便是。”

  何夫人称谢,宋湘顺势道:“我们世子与何公子是打小的交情,若何公子有事,夫人不妨直言。”

  先前王池带来的一番话已令众人不敢再看低宋湘,皇帝让晋王妃协助安淑妃乃顺理成章,一则她是嫡王妃,二则她是世家出身,但连带着宋湘也被抬举了进去,而且皇帝竟还有话单独交供她,言语之中透露着偏爱,这怎能让人不另眼相看?

  何夫人见她重宠之下还提到陆瞻与何琅的交情,心里头也暖意洋洋,立刻屈身道谢,领了她心意。

  殿里接下来便没再说些乱七八糟的了,聊的都是行程上的正经事。

  日光西斜时宋湘与晋王妃从宫里出来,直接就蹭上了王妃的驾辇。

  王妃笑笑,拍着旁侧空位让她坐:“这回进宫,可有什么收获?”

  “简直一眼都不容错过。”宋湘弯唇,“除了安淑妃,看来俞妃也不想再内敛下去了。”

  晋王妃望着前方:“混迹在这个漩涡里的人,哪里有人敢当真内敛淡泊?都不过是形势需要罢了。”

  宋湘深以为然。

  “不过,俞妃有点不同,”晋王妃又往下道,“她一直有亲近晋王府的意思。我与她的交往,倒有一大半是她主动寻我。”

  宋湘凝眉:“俞歆被罢官那事,她也没有怨言?”

  晋王妃望着她:“俞歆被罢官,是皇上的决定,当然跟我们也有关系,她要怨也是怨得上的。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始终没有从她的言行里捕捉到她的怨气。

  “所以我也想,要么是她道行太深了,要么就是她是个真正懂道理的,毕竟,当初也是通过了皇后的检验,并亲自把她推上的贵妃之位。”

  宋湘微颌首:“不管是哪种,总得保持着往来才能有机会探知真相。”

  前世她与俞妃的接触较安淑妃更多些,但也不足以令她看清楚俞妃的底细。

  “对了,”晋王妃忽道,“我总觉得你们跟何家有点事,到底是什么事?他们有什么不妥么?”

  到这会儿了,还有什么好瞒的?宋湘便就把最开始何桢与兴平知县之间的联系,到皇帝夜见唐震,再到她夜闯何家,等等来龙去脉都给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