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五福晋 第9章

作者:空巢独居客 标签: 欢喜冤家 朝堂之上 穿越重生

  胤祺看着她那模样还以为今儿下午她起码得输个大几百两吧,原来拢共才不到一百两的事儿。胤祺恨铁不成钢的伸手在她屁股上不轻不重的拍了两下,但拍完就又赶紧让顺儿去拿了一盒子来,“里边的银票可劲玩,就有一点,下回不准这么吓唬爷了,还以为你输了半个家去。”

  得了银子楚宁自然是高兴得什么都答应,顺着这股高兴劲胤祺又把东巡的事儿跟她说了,乐得楚宁搂着他脖子不肯松手。不松手最好,胤祺连晚膳都没让叫,扛着人就进了书房里间去了。

第二十一章

  康熙要东巡,他说完这事就算完了,下边该怎么筹谋准备,银子该如何东挪西凑那就不是皇帝该管的事儿了。

  尤其礼部,原本临近春闱要忙的事就多,现在可好还要分出大半的精力来准备东巡的一应事宜,整个礼部都恨不得一个人掰成八瓣用,最后实在没法子竟然只能哄着在礼部当差的老七腆着脸求到胤祺这儿来。

  “小朝,你去前边问问今儿爷还回不回来,不回咱就不等了啊。”自从胤祺说过东巡的事情之后楚宁心就野了一半,平日里总要旁敲侧击的问两句东巡的日子定下来没有。她越是这样胤祺就越爱拿这事逗她,两人因此感情反而是好了不少,就因为这个楚宁已经占了他不少便宜。

  昨天也是这样,趁着办完了事他脑子不清楚的时候,楚宁绕来绕去的还从他嘴里要来好大一个许愿,今儿眼巴巴等了一天,现在倒好天都快黑了人没见着许的愿也没见着。

  “福晋,要不再等等吧。”最近主子们感情好得不得了,后院那位没了大阿哥做筏子,使尽浑身解数也没让贝勒爷多看一眼。这会儿不过回来晚些,还是能再等等的嘛。

  “等多久啊,万一你家爷被人拉着吃酒去了呢,咱还就这么干等着?”以前没成亲的时候,几个丫鬟都比自己的还不情愿自己嫁人,现在可好,比起自己反而更偏心胤祺。为这事楚宁私底下抗议过好几次,可惜没什么效果,用楚宁的话说她们几个就是典型的代替了赫舍里氏,怎么瞧姑爷都顺眼。

  “来了来了回来了。”话音刚落霜儿就堆着满脸笑容掀帘子从外边进来了,后面紧跟着的可不就是胤祺嘛。要不说不能背后说人呢,刚说不等他立马人就到你跟前儿。

  “人呢,东西呢。”人风尘仆仆的从外边回来不好一进门就要东西,楚宁也是等着他换了衣裳鞋子擦了手脸,等人坐定下连茶水都送到他手边,这才把手心往他跟前一送。

  如今出了宫楚宁不像在宫里那般事事随便,头一条要让他明白的那就是说过的得做到,哪怕是甜言蜜语甚至是床上案头的情话。要不然长年累月的下去,自己在他这儿就只剩下个好糊弄了。

  “哟~你瞧爷这记性,明儿,明儿肯定给你把人找回来。”其实这事也是胤祺自己招惹的,昨儿晚上本来常规作战挺好,他非要突发奇想玩个花的,两人差点没拆了半个书房。

  完事之后人五爷又非要搂着人在书房显摆自己搜罗了半墙但是基本没看多少一通到顶的大书柜,倒是真把楚宁看书的瘾头给勾上来了。最后愣是答应她在正院里也给她弄个小书房出来,才算是把事给顺过去。

  “行,那先吃饭吧。”听胤祺这么说楚宁别说一个磕巴,连眉头都没皱一下特爽快的就答应了。可越是这样胤祺反而心里没底,平常少给她带个点心都得挤兑自己几句,今儿怎么这么大方?

  “看什么呢,外边忙了一天不饿啊。”开了春天气就暖和了,桌上的菜色也丰富起来,不再是天天的这肉那肉的叫人瞧着都腻歪。今儿晚上小米专门准备了春饼和素锅子,锅子里大半都是青菜菌菇豆腐,唯一调味的荤口只有切得薄薄的金华火腿,火腿随着汤底是早就熬好的,香味全出来了,往里边放几片小菜豆腐吸收了着汤汁,着实味道又鲜甜又爽口。

  “饿,怎么不饿啊,今儿可忙死了。”胤祺刚看到一桌红红绿绿的素菜还有些皱眉头,这会儿吃上就再不说什么废话了。“今儿老七找我去了,说是礼部忙不过来,兵部的人闲着也是闲着,让我抽些人去贡院考场帮忙。”

  “你大哥不是今年也得下场,要不我找机会把手下相熟的人派到他考间附近去,到时候也好有个照应?”一说这个胤祺突然想起自家大舅哥来,旗人正儿八经走科举的人家不多,他塔喇家在这上边也算是有了传承。

  尤其如今因着楚宁的关系,京中不少人都关注着。有待嫁女儿的人家都想着等科举一结束,甭管他塔喇府上大爷能不能榜上有名,这回若是能把定下来做女婿那便是最好。

  没有待嫁女儿的人家也没闲着,一次科举便是往朝堂之上送一批新人,如今四海平定用人的地方多,翰宁这样的家世背景往后的路差不了,这样的年轻人能先拉拢着一定不是坏事。这样的大舅哥胤祺不能不管,自己现在身边属人奴才不少,还真就缺一能往文人堆里扎的主儿。

  “别别别别别别别,你别胡来啊,这可是科举!”楚宁一听这话吓得话都说不顺溜了,“再说我哥现在考场里边坐什么位置他自己都不知道,你怎么安排啊。”

  作为一名上辈子经历过无数大考小考的新时代好孩子,楚宁最怕就是考场作弊被抓,有时候监考老师往自己那方向多看两眼她都能吓个心惊肉跳。现在胤祺突然说科举考场里边还能照应,楚宁一下子就想岔了。

  “啧,想什么好事呢,我那意思真就是找个熟悉的人看着,有什么事关照一下,别到时候想去个茅房都凶神恶煞的,能考好吗。”自古以来科举便是万千学子一道坎,哪怕学识够了能力足了,一进贡院也得打一折。

  再等到进了考房三天那么一熬,体力好的脱层皮体力不好的直接被抬出来的也不少。尤其看守贡院的兵丁差人可不管什么举人老爷,进了那地儿就得乖乖听话,为了以示考场威严都没个好脸色,都是凶神恶煞的模样,胆子小的吓得直哆嗦都有。

  “再说了,我要是敢在科举上动心思,你信不信老爷子就能狠下心杀儿子。”这些年康熙推崇满汉一家亲,科举一事从来都是南边江浙学子最要紧的一条出仕之路,江浙一地又是最为富庶之地,下边的儿子臣子都是瞧得真真的,谁敢在这上边打主意那就是活得不耐烦了。

  “我信我信,没说不信。”只要不是动了歪心思就好,“那您说该怎么照应啊。”楚宁是的确不想在这事上边投机取巧,毕竟从古自今科举这条路也许就是读书人一辈子相对最公平的一条路了。

  他塔喇家比起皇家许是不显,但比起寻常人家却不知好了多少。哪怕翰宁在科举这条路上走不成,那之后甭管是在正黄旗里想法子,还是花钱补个缺都行。

  “这几天你找个时间回去一趟问一问,有个大概的位置就行,到时候我分几个人过去。不过要快,要不等人定下来,别说是我就是太子在这上边也不敢再插手。”

  要不说论心眼楚宁还是玩不过胤祺呢,这事一说既把正事给掰扯清楚了,又完美的把楚宁的注意力从自己忘了书房事上给扯开。这会儿楚宁已经开始张罗回他塔喇府应该带些什么东西好,胤祺又继续拿起筷子夹菜了。

  既是要快,自然是越快越好。第二天楚宁就已经带着人回了他塔喇府。把这事跟赫舍里氏一说,赫舍里氏简直一刻都坐不住,赶紧就叫下人,要把出去会友的翰宁给找回来。

  “额娘,不着急。”楚宁拦住急吼吼要出门的奴才,“我跟贝勒爷说好了,下午等他从衙门出来就直接来家里,到时候吃了饭再回去。”翰宁还没成家,白日在外边怎么着都成,但晚上一定是要回来的,所以这会儿没必要急着找人去,等下午到时候让奴才出去把人接回来就行。

  “你啊,在贝勒府也别太任性了,上次刚回来没多久,今天又带了这么多东西回来,没事吧。”自从楚宁嫁给胤祺,赫舍里氏是又喜又忧都快成习惯了。有时候听着外边传的说五福晋高嫁进皇家还得宠也高兴欣慰,可转念又愁,愁高门大户里边报喜不报忧,愁这份宠不得长久。

  “没事啊,这事还是贝勒爷跟我提的,要不我怎么能知道这些。”楚宁自从上次在赫舍里氏面前直呼胤祺的名字被训过之后,现在在她跟前简直比在府里还规矩,就怕再吓着自家额娘。“额娘您别操心我,倒是您,现在武姨娘那边没再起什么幺蛾子了吧。”

  “没有,你如今成了亲家中的大事除了你大哥就是秦宁的婚事了。这事到底得我来相看,她不敢怎么样。”况且如今楚宁在贝勒府过得好,打死武姨娘也不敢在这当口闹幺蛾子。

  不光武姨娘不敢,其实连张保对于自己贝勒女婿上门来吃饭这事,也是兢兢战战,还不如翰宁自然。妹夫这般念着自己的事儿自然是妹妹的面子,所以晚上吃过晚饭连楚宁隔着桌点了点翰宁让他别多喝,他都乖乖老实听话了。

  “吃饭的时候你点翰宁做什么。”两人吃过饭没再多留,原本胤祺是骑马来的但晚上多喝了些,这会儿就跟着楚宁一起窝在马车里了。晚上吃饭的时候胤祺就发觉了,楚宁比起在府里反而更像个管家婆些。

  “爷送了这么大一人情给他,晚上爷说要喝酒他那架势都恨不得舍命陪君子了。我哥他酒量一般,真让你喝高兴了他不得趴下啊。”楚宁一回家就习惯了眼观四路耳听八方的管着,赫舍里氏的事她要问,翰宁的事她也得管。

  “噢。”胤祺听了这话点点头就没再说什么,楚宁等了半天没等着他下文不由扭头去看他,就发现这人已经闭目养神了。既是不想说楚宁也就不问,离回府还有段路,她干脆也靠着车壁打起盹来。只剩随车的祈嬷嬷看得直摇头。

第二十二章

  临考试前一天钦天监和礼部也送算是把东巡的日子给定了下来,为了这个日子胤祐不知道领着礼部的人跟钦天监那帮老东西扯了多少回皮。

  礼部看日子要盘算的多,这眼看着就要科考,春闱之后要放榜还有殿试,样样都少不了皇上主持。但钦天监只管日子好坏,此次出门东巡祭祖,半路还得巡视蒙古各部,这要不择个最好的日子出门,万一出门什么差池钦天监谁也担不起这个责任。

  所以到最后两边谁也不让步,还是闹到御前最后让康熙自己圈了日子这事才算完。“四哥五哥,你们俩评评理有这么办事的吗,前一天殿试出状元,后一天就出发东巡去。且不说这依仗规制来不来得及倒腾,就这紧赶慢赶的知道是回乡祭祖,不知道的还以为咱家这是又要回关外去了呢。”

  “去你的,会不会说话。”胤祺伸腿踹了踹胤祐的椅子腿儿,“这话要是被老爷子听见,你就擎等着挨打吧。”胤祐忙就也不让胤祺好过,礼部人不够就往胤祺那儿借人,别看着只不过是守个贡院,真弄起来胤祺觉着还真不如让自己去领兵打仗去。

  这些秀才举子胆子又小心眼又多,打不得骂不得可是也不能和颜悦色,要不转背就跟你想办法夹带小抄。就因为这个胤祺都不知叮嘱了多少次下边的人,别太凶别太吓人,但是也别太不凶也别太不吓人,底下那帮粗汉都快弄迷糊了。

  “老爷子才没时间管我们,前儿进宫你们猜我撞见谁了。”胤祐想起那天在养心殿撞见的事儿就忍不住咋舌,要不是怕这事有别人往外传,他早两天就得把这事跟四爷和胤祺说了。

  “谁啊,养心殿里人来人往的那么多大臣奴才我怎么猜,爱说不说了嘿。”胤祺被老七抓了壮丁没得闲,才懒得跟他玩这些幼稚的把戏。

  “太子。”胤祐都说这话的时候都没敢出声,只拍了拍两个哥哥让他俩瞧着自己才对的嘴型。“我一进去就碰见老爷子发好大的火,茶盏折子扔了一地,太子跪在下边躲都没敢躲。”

  “真的?”四爷原本一直都没出声儿,这会儿总算是忍不住了。以前康熙也有训儿子的时候,但太子跟其他儿子不一样,哪怕皇阿玛跟太子生气,那也总是要背着下边这些兄弟们的。毕竟太子是储君其他儿子是臣子。

  “这还能有假,吓得我眼睛都不知道往哪儿看,最后还是梁九功亲自把人给扶出去的。”胤祐撇撇嘴,“要我看啊,这回出门怕是老爷子又不打算把他给带上。”

  这些日子下边的皇子们倒还好,去不去的总归是皇阿玛说了算,但直郡王和太子不同啊,谁都知道这回出去肯定还是要留个能扛事的儿子守家,那不是老大就是太子。两人这会儿都不愿意,可不争了个昏天黑地嘛。

  四爷听完这些良久没说话,胤祺想说什么也被四爷扔了颗花生米到嘴里给堵住了。“这事到咱们这儿就算完了,钦天监那几个都是老人精比谁嘴巴都紧,这事要是传出去了皇阿玛说不得就得想到你身上来。”到时候皇阿玛气消了跟太子照样是父慈子孝,吃挂落的那就只有胤祐了。

  后半句话四爷没说出来,意思却都明白,虽说都是儿子但太子跟其他儿子怎么能一样呢。有了这个认知后半顿就三人喝得坐实有些闷,四爷本就话不多这下就更不出声了,连喝醉了以后也不吵不闹只一个劲的伏在苏培盛身上要回家找福晋,瞧得两个弟弟都不忍直视,赶紧让苏培盛领着人回家去了。

  “哎哎哎,七贝勒府在那边,你这比四哥醉得还狠啊。”胤祺和老七酒量都比四爷强,这会儿顶多也就是个微醺以上,可出了门瞧着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胤祺扶住跟在自己身后的弟弟,“得,要不我先送你回去。”

  “就是要去你府上。”胤祐啪啪在胤祺胸前拍了两下,“我家那个,不得接回去啊。”一说这个胤祺也想起来了,昨儿不知道怎么回事老七家的突然上门来了。原以为就是来找楚宁说说话,谁知道吃了中午饭又留下吃了晚饭,最后干脆就宿在府里了。

  “那行那行赶紧的吧,你这也是,成亲才多久啊,有什么事不能让着些,这次好在是去了我那儿,下回要是直接回都统府看你怎么办。”昨晚就因为纳喇氏在,楚宁干脆就陪着她在客院歇下没回来。自从开府以来胤祺绝大半的时候都是在正院里过夜,这下可好,自己没她尝到独守空房的滋味,她到先让自己尝着了。

  “还不是后院那点事儿,那拉氏又有了。”说起这事胤祐也心虚,原本成亲前那拉氏就已经生了大阿哥和大格格,这事够让都统府膈应了,没想到这次又来一回,是挺让人不舒服的。

  “怎么又有了,之前不是都跟你说了让你注意着,到底是你的嫡福晋,后边还有偌大一个正蓝旗,你就真不往心里放啊。”胤祺一听这话气得直拿这马鞭往胤祐身上戳。这事自己有经验,哪怕他塔喇家不比都统府可自己照样因为这个心虚,到底是明媒正娶的正妻,这点脸面都不给她留,往后日子还怎么过啊。

  “我也不想啊。”胤祐被胤祺戳得没地儿躲,他自己还觉得委屈呢。“我这一个月大半的日子都宿在纳喇氏那儿了,可架不住那拉氏肚子跟个什么似的,怎么就这么快。”胤祐想了半天想不出合适的形容词,想到的也实在没好意思说出口。

  “停停停你别绕了,再绕我头晕。”胤祺听了半天本来不晕的头这会儿觉得有些晕乎乎的了,怪就怪胤祐,满洲这么多姑娘非要宠一个跟自家福晋姓氏发音一模一样的,胤祺听得都头疼。“反正你就仗着成嫔娘娘惯着你吧,往后有你愁的时候。”

  愁不愁的不好说,但楚宁这边纳喇氏没消气却是实打实的。昨天到了楚宁这儿把奴才们都赶出去,纳喇氏第一件事就是伏在楚宁肩头大哭了一场,哭完了才把事情从头到尾跟楚宁说了。

  楚宁看着她那般模样就明白她为什么会选择来找自己。一是若是这样会都统府去,那这事就真闹大了,到时候甭管是老七还是都统府都不好下台。

  二是自己也算得上是她跟前最同病相怜的人,几乎前后脚嫁进皇家,嫁进来院里就有了庶子,胤祺跟老七关系友好,所以怎么瞧自己都是最佳人选。

  “怎么了这是,不合口味啊,要不我再让人重新做点过来。”陪着纳喇氏聊了聊了大半宿,上午补过觉吃了点东西再过来发现一桌子菜她也没怎么动,楚宁就知道昨晚那些都白聊了。

  “哪有不合胃口,嫂子府上的厨子真真厉害,什么都会做,什么都做得好吃。”纳喇氏一见楚宁进门就赶紧拉着她在自己身边坐下,“是我没胃口,不过嫂子你来了就好,我见着你就什么都好了。”

  虽说是前后脚成亲,纳喇氏还是比楚宁小了两岁。楚宁看她就跟看小孩儿一样,这会儿她撒娇卖萌,楚宁也就照单全收了。“那行,那你先看着,我再吃点。”

  “啊?”纳喇氏坐在楚宁左边挽着她左手臂倒是不耽误她吃东西,就是这操作着实把人给惊着了,“嫂子~您不是刚说吃过才来的嘛,怎么又吃上了。”

  “那不是刚刚吃的吗,再说我一路走过来也挺远呢,再吃点没事,哈~”平常正院里的菜大半都是小米掌勺,今儿吃吃厨房做的还挺新鲜,一下子又盛了碗汤吃了不少东西。

  看着楚宁吃得香,原本没一点胃口的人看也看馋了,可正想拿起筷子也陪着楚宁吃点呢,外边管事的又急急忙忙的进来,说是主子爷和七爷回来了。

  “得,正主儿来了。”一听是老七来了楚宁可算是高兴了,小姑娘说是难过怎么又是纳喇氏先有孕,其实归根究底症结还是出在老七身上。“待会儿别太犟,有什么事回去了还能跟老七掰扯,这会儿闹得不好看,万一真让成嫔娘娘知道了不好。”

  七福晋在五贝勒府过夜没回家,这事想知道的人肯定能知道。反正楚宁早就交代过了,不管谁问就只说是妯娌关系好,昨夜七福晋在自己这儿吃多了酒才宿在府中的,其余的一概不准提。

  道理都懂,胤祐能亲自上门来接就算是给了老大的台阶。纳喇氏便是心中难过,没过多久也还是被胤祐哄着点了头回家去了。

  送走纳喇氏楚宁也算是松了口气,可这气还没松完就被突然从身后把自己搂住的人又给勒回去了。“干嘛呢,吓死了都。怎么这么大个人走路还没动静。”

  “昨晚没回来,你一个人睡得着啊。”胤祺脑袋磕在楚宁肩膀上,淡淡的酒香萦绕在楚宁鼻尖倒是不难闻。这些皇阿哥出门在外什么都是最好的,连酒一闻都知道一定是上品。

  “安慰了纳喇氏半宿我都困死了,还能睡不着?”楚宁身上挂着这么个玩意儿艰难困苦好不容易才挪到榻上,“您这又是干嘛啊。”

  “你就没什么话要跟爷说啊。”胤祺眼巴巴的等着,等了好半会儿也没等到自己想听的话。

  “说,说什么啊。”楚宁半扭头特别扭的看着胤祺,纳喇氏跟自己撒娇卖萌那是可爱,胤祺这么老大个哈士奇跟自己撒娇卖萌,怎么看怎么想揍他。

  “爷这么老实,你也不夸夸我!”胤祺发现楚宁根本没往这事上想,一下子也来火儿了,撂下这么句没头没尾的话转身就走,只剩下楚宁一个人仔细琢磨他到底怎么就老实了。

第二十三章

  老实不老实的这事最后楚宁也没想明白,反正自己如今算是找到了跟胤祺的相处之道,不管高兴还是不高兴有什么说不清的做上一次就行,所以这事到最后也就是这般稀里糊涂的给糊弄过去的。

  “嬷嬷,时辰差不多了吧,怎么还没消息啊。”楚宁来了这么久别的都适应了,就早起这一条还是不大行。哪怕头天晚上睡得早,但只要早上瞧着外边天色还早便怎么都起不来,总觉得起早了就是吃了亏。之前在宫里规矩大就还好些,现在出了宫便又是一天比一天起得晚。

  可今儿不一样,今儿是殿试出结果的日子,楚宁早上起得比胤祺还早,吃完早饭也不让胤祺在家陪着,早早的就把人打发到衙门上去了。“福晋把心放宽些,舅爷放榜时已然中了进士,殿试之时爷也让人去打听了,说是舅爷瞧着就胸有成竹的样子,肯定没问题。”

  “但愿吧。”要不说家中有一个考生一家子就都跟着着急呢。尤其考完之后,只要是一天不出成绩心就一天得悬着,而且还不敢多问,生怕给他压力太大。

  考完之后这么久也就胤祺找他出来喝了两顿酒,回来楚宁一问吧可胤祺也是个怂的,酒是喝够了该问的一句没问,说是话到嘴边不敢开口怕翰宁想多。

  不过怪不得大家都这般小心翼翼,现在的科举说来比后世高考不知艰难了多少倍,而且哪怕是考完了放了榜榜上有名也不放心,历年殿试都有人明明排名靠前,最后却被划到三甲中去的。都说同进士如夫人,若是本就成绩一般便也罢了,要是有那时运不济原本成绩不错又被划过去的,叫人如何想得通。

  “走,咱们到前院去,在这傻等真是要了命了。”贝勒府府大院深,尤其正院卡在当中间,平日里自然是最好的位置最舒服,这会儿楚宁却嫌弃太安静了。到了前院二门上那边,好歹外边报喜敲锣还能听着些动静。

  一屋子奴才拦不住楚宁,就只能跟在她后头往前院去。好在刚到前院门口就看见管事的急匆匆的跑过来,边跑还嘴里边一路喊,“福晋大喜,大喜啊”

  “别光顾着说喜,快说到底第几名。”一说大喜楚宁大半个心就落了地只一个劲的催促追问,之前放榜翰宁就排在一甲十八名,如今大喜就说明起码没往下降。

  “福晋,咱家舅爷是今科探花郎了!”管事的跑得匆忙,都到跟前了愣是脚底一拌扑通一下趴地上给楚宁拜了个早年。不过人是个机灵的,干脆便没起身跪在地上结结实实磕了三个头给楚宁道喜,就为了这个楚宁还多给了老大一个红包给他。

  历年科举都有专门守着贡院等着报喜的人,挣的就是这份喜钱。他塔喇府上大爷得了探花郎的消息,简直就是一路从贡院绕了好大一个圈子,最后才到的员外府。期间不止到了五贝勒府,还绕了一趟兵部,喜得兵部的小吏一边往胤祺那院儿跑一边笑得嘴都合不拢。

  “胤祺,到底怎么回事啊,怎么一下子就成了探花郎了,不是十八名的吗。”历年殿试过后成绩总会有些变动,但从一甲十八到探花的事还是不常见,楚宁喜过之后冷静下来,第一件事就是拉着急匆匆赶回来的胤祺,想让他去打听打听是怎么回事。

  “别急,知道这事我就去问过了。”大舅哥得了探花是个争光的事儿,尤其他塔喇一家本就在正黄旗里边,往后前途绝对差不了。“我让老七去礼部打听的,说是今年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前几名全是年纪偏大的,尤其原本的一甲第三,今年都快五十了。”

  胤祐说这事的时候也直摇头,那人的文章胤祐瞧过,说是着实出彩漂亮,出彩到老三再养一院子的门人文客攒一块也赶不上的那种出彩。

  但再出彩也架不住人年纪实在是大了,朝堂上如今过了六十的都不多,还有好些五十多就告老还乡的也有。他那快五十了才出仕,过几年万一病了老了的动不了了,这几年可不白折腾了吗。

  “这样的人放在一甲外放当官可以,留在京城御前不合适。再说探花郎到时候还得簪花游街,模样太差太老了也不行啊。”历年状元榜眼探花巡街,最打眼的必定是英年才俊貌若潘安的探花,若是今年换上个老大爷,怕是京中那些姑奶奶都不能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