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配手握龙傲天剧本 第62章

作者:昔我晚矣 标签: 女配 快穿 爽文 穿越重生

  ——

  晚饭是简单的白菜豆腐和红薯饭,钟家一年到头也就年节时能吃上荤腥。钟大山又把在县城买的大肉包子给钟母当加菜,还说道,“我今天在县里接了个活,以后送菜给几个餐馆。”

  “我问过七叔家的东子了,他家的电动三轮可以租给我,每天早起把家里种的新鲜菜送进县里卖。”

  国家改革开放后,连他们这边偏远的小县城生活也跟着变好了,许多人吃饭买菜也挑剔了些,餐馆那只要是新鲜的菜那都要,钟大山早就有这个想法了,就是家里的田地缺不了人,还想着供女儿学钢琴,一分钱都恨不得掰成两半花,哪里舍得买电动三轮车。但今天于老师又和他谈了。

  于静说的便是希望保护钟秀的天赋,想让她能有更多的时间练琴,去理解音乐,思考音乐乃至表达音乐,好尽情能发挥她的天赋。

  钟大山咬咬牙一狠心,与老师商量好原来的一周三次改为一周五次去少年宫,哪怕勒紧了裤腰带再辛苦点也要为孩子的前途着想。于老师也表示会尽量和少年宫的负责人商量,争取一间琴房来给钟秀练习。

  在晚饭的餐桌上,钟大山便宣布了这件事。

  钟大山又有些愧疚道,“地里的活以后就要多辛苦你和阿粱了。”

  原主的哥哥钟粱长得浓眉大眼黑黑瘦瘦的,但却很有精神头,满口答应下来,“爸,你就放心去县里吧,家里有我呢,砖窑厂最近也没接到什么活,我也能空出更多的时间来下田干活。”

  抱着儿子的大嫂吕娟皱了皱眉,但公公做的决定,丈夫又答应得快,她也不好再说什么。

  等收拾完了回屋休息,关上房门后大嫂就忍不住狠狠掐了钟粱腰部一把,“你怎么答应得那么快,好好的砖窑厂不待着,回来下地种田多累啊。”

  哪怕砖窑厂接不到活,天天查勤也有点工资,还清闲。大嫂有点私心,钟粱在厂里的工资除了一部分交给家里用,其他都留给了他们这个小家。

  钟粱笑了笑,“我不回来,难道让你和妈两个人在田里干活啊。”他家的田地也有好几亩呢,一年到头的家用全指望着这地,可不能让它荒废了。

  “咱爸对小妹也太好了吧。一周三次还不够,还想着天天送去少年宫,这得花多少钱啊。还学钢琴呢,我长这么大这辈子都没见过钢琴是什么样。”大嫂忍不住埋怨道,“我看咱爸就是重女轻男。”

  “瞎说什么呢。”钟粱听这话就笑了,搂了媳妇的肩膀真心实意道,“咱爹一直希望家里能出个大学生,你知道我又天生读不进书,连初中都是复读的,咱爹不就指望秀秀了么。”

  “而且咱家小妹是真的争气,上回比赛咱爹不是下地腰伤着了吗,我带小妹去市里文化宫参加的比赛。”

  他都不敢相信在台上表演的是自己带着长大的小妹,根本不比城里娇养的小姑娘差,弹出的那钢琴声,他听不出什么来就觉得好听,几个评委都给了高分直接拿下了冠军。钟粱陪妹妹钟秀上去拿奖杯的时候心里别提多骄傲了。

  钟粱后来也忍不住在心里感慨,小妹这天赋生在他们家真是可惜了。他也能理解父亲一心供小妹学钢琴,就是不希望家里耽误了她。

  “以后秀秀出名成了钢琴家,有个这么厉害的姑姑,咱孩子也能跟着学好,变得更优秀。”

  大嫂撇了撇嘴,没再反驳只是道,“下次比赛孩子你带,我陪咱爹送小妹比赛去。”她也想去见见世面。

  “听我媳妇的,下田干活我来,带孩子我也来。”钟粱在哄媳妇这事上还是很擅长的。

  另一方面大嫂吕娟也不是真心胸狭窄的人,家里供小姑子学钢琴也不是吸他们小两口的血,而是公公宁愿辛苦自己,掏自己的腰包。婆家都是厚道的人,连小姑子钟秀平时也懂事乖巧,讨人喜欢,哪怕平时因为供小姑子学音乐这事给家里带来负担太大,偶尔抱怨两句也被丈夫给化解了。

  大嫂语气很快就软了下来,“你下田的时候,也别太累着自己了,天快热起来了,我改天在家煮点绿豆汤给你送去。”

  钟粱笑呵呵道,“还是媳妇心疼我。”

  ——

  在这件事上阿洛反而没什么发言权,哪怕她有跟钟大山说,即便她没有那么多练琴的时间,她也不会比任何人差的。有着绝对音感的天赋和过目不忘的能力,她早已胜过了绝大部分学习音乐的人。

  钟大山抽着旱烟坐在门槛上,听了她的话,只是摸了摸她的头,手上满是粗茧,“爹没什么本事,也什么都不懂,但是爹不信命,咱钟家不会代代都只能在地里刨食的。”

  女儿在音乐上有天分,不止于老师一个人这样说,每次参加比赛拿奖,旁人都这么跟他说。

  钟大山听到的时候都是分外骄傲,因为家里穷,他的女儿学习钢琴的时间永远是班上学生中最少的,但总是遥遥领先,不管什么比赛都能获奖,这些事都在告诉他,他钟大山有一个了不起的女儿。

  女儿特别懂事,知道自己和她娘辛苦不愿多花钱,钟大山心里都清楚,但更知道孩子有天赋有前途,他就是把家里的土房田地都卖了到处背债,也要供她去学钢琴。不能让孩子跟着他一辈子在地里刨食,永远翻不了身,他吃够了那样的苦。

  钟大山看女儿的目光满是慈爱,“别人说山窝窝里是飞不出金凤凰的,囡囡,你就是爹心尖上的金凤凰,你一定要飞出去,飞得越高越远越好。”

  当他决定供女儿学音乐的时候,不曾因为旁人议论笑话的声音改变过。

  当女儿出事受伤失聪后,钟大山宁愿在工地上做着危险的工程活计也要攒钱治好女儿,希望让她能重新学习音乐,连临终前的遗愿都念念不忘。

  这只是一个父亲最朴素的父爱,无论什么也动摇不了。

  阿洛没有再说什么,她明白得到出国留学的资格,就是目前最快速能改变钟家命运的机会。

  钟父开始了几乎每天起早贪黑接送女儿去县城,少年宫那边于老师也尽自己所能给她提供一些资源机会。

  在阿洛适应了新壳子之后,钢琴弹奏技巧也得到质的飞跃,而穿越多个世界已不再是一张白纸的她,对生命和感情有了更多的领悟,看着她每天练琴的于静就像是见证着一颗明珠在逐渐绽放它的光芒。

  过了半个月之后,那场比赛终于来临了。

  因为国内近几年兴起的钢琴热,加上华国有意提升文化艺术方面的形象地位,好与国际接轨,便通过各种关系与国外知名音乐学院取得联系,加上官方资助组织下,就有了这样重量级的钢琴比赛。

  这天,于老师上完课,便发下了报名参赛表,详细介绍了具体规则事项,入围赛和初赛是在市里进行,初赛共分两轮,而最终成绩的第一名可以直接保送进入省决赛组。说到这时,她多看了阿洛一眼。

  并非于静有意偏爱钟秀,只是这段时日的练琴,让她更明白钟秀与其他学生的差距,只要不出意外,钟秀必然能取得第一名。

  宋曼青注意到老师的举动,忍不住心中越发嫉妒钟秀。

  在原主的记忆里,这样好的机会也就只有一次,之后即便有举办过类似的比赛,但也没有这么丰厚的待遇了。

  阿洛很明白,无论是钟家人的期望,为了完成原主的心愿,她都必须赢下比赛。

  因为宋父在县政府机关工作,也早早地得到了这个消息,也更知道这件事的重大意义,仿佛证明着他让女儿学钢琴是多么正确的决定。可以说是心头一片火热,“你一定要拿到冠军。”

  一旦得到出国学习音乐的机会,那就是真的一步登天了。这个时期对于国人来说,外国仿佛就是自由天堂,就连月亮都比国内的圆一些。如果女儿能得到出国留学的资格,他们作为父母也有机会陪同孩子出国。

  “可……可是我怕我比不过钟秀。”宋曼青抿紧了唇,声音有些发颤道。

  宋父强硬地打断了这句话,如下命令般厉声喝道,“不行,你一定要赢。”

  宋父甚至着了魔一般,报名参赛后还给女儿向学校请了假,让她在家里一天到晚所有时间都用来练琴。

  虽说宋曼青弹琴弹得不错,但十几个小时都在不断重复着,大晚上要关灯睡觉了也没停,就是楼上楼下的邻居听了也觉得烦闷枯燥,拍门找宋父投诉。

  然而宋父满心满眼只有女儿取得冠军这件事,哪里会理会邻里街坊的感受,甚至因为他们敲门打扰了女儿练习钢琴而说话格外不客气,吵得气极了甚至动辄扬言别人嫉妒他女儿优秀,阻碍他们全家的前途。

  邻里街坊们纷纷觉得宋父不可理喻。

  然而一周后的市赛初选和复选,阿洛都如原主一样,拿下了第一名的优秀名次。

第77章 荆棘之路(恶意)

  阿洛没有因为怕像原主那样展露过人才华引来嫉妒恶意,而在比赛中隐藏自己的实力。扮猪吃老虎也要有足够的资格,以钟家的条件,阿洛只能倾尽全力,每一场弹奏都发挥出最好的水平,不容有失。

  其实可以说这是阿洛历练的世界中起点最低的世界,无法修行,家庭环境的限制,加上还要完成原主的心愿。

  正因为起点太低了,所以每一次都要尽可能地跳跃,才有可能触碰到原本对于钟家来说触不可及的机会。

  收获也是不小的,阿洛的两场钢琴比赛表演几乎是碾压式的表现实力,评委们不仅给出了高分,在比赛结束后还有不少艺术学校和音乐学院向她友好地递出了橄榄枝,甚至给出了奖学金和减免学费这样丰厚的条件。

  哪怕阿洛最后没能得到出国学习音乐的名额,也可以有机会进入国内更高更好的艺术平台。

  其中还有于静在省音乐高校认识的教授老师,不过她也知道阿洛的前途不止于此,作为将这个孩子带入音乐一途的引导者,于静无比期待着她的未来,将会取得怎样辉煌的成就。

  另一边的宋家显然就是不同的景象了,自比赛结果出来后,小区同栋楼的人就吵嚷议论开来了。

  “前段时间尾巴都快翘天上去了,不知道的还以为明天他们全家就能出国了呢。”

  “天天在家弹钢琴,大半夜一两点了还不停,搞得我家孩子都睡不好。”

  “我家壮壮才两个月大,婴儿哭闹不正常么,宋曼青她爸非找上门来说吵着他女儿练琴了,还说我们就是见不得他家好,可没把我们恶心坏了。”

  “比他女儿钢琴弹得好的人又不是没有,再怎么练不还是只拿了第二名。”

  因为这一段时间宋曼青在家练琴,周围的邻居积攒了满肚子的怨气,这不找着机会就开始冷嘲热讽起来了。

  …………

  宋父脸色难看的很,阴沉得都能滴出水了,宋母听了也不好意思出去争论,这段时间他们家的确把街坊邻里给得罪不轻。

  她也有劝过丈夫说话委婉些,毕竟是住了这么多年的邻居,平日里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可宋父偏说这一切都是为了女儿的未来,等女儿拿到了冠军,他们全家都可以出国了,哪还用待在这破烂小县城,和这群没素质庸庸碌碌的下等人做邻居。

  此时宋家家里气氛一片压抑,宋曼青甚至都不想再去碰钢琴。因为一坐在钢琴前,她感受到的就是巨大的压力和恐惧。长期以来来自宋父的高压式教育逼迫她不断练琴,可是真正到了赛场上,钟秀远远超出她的优异表现还是彻底地击溃了她。

  她已经拼上自己最大的努力苦练了,可还是比不过钟秀。

  钟秀的最终成绩出来时,所有人都惊呆了,她还看到那些据说是省里请来的音乐高校评委们,在比赛结束后都围在钟秀身边,对她毫不吝啬夸赞,夸着她的音乐天分,夸赞着她的音乐感染力等等。

  所有人只能看到第一名,而她和其他选手就被遗忘在角落里。

  天差地别的待遇都在告诉她,她永远也弹不了钟秀那么好。

  宋母强颜欢笑地安慰道,“不是说第二名,第三名也有机会进入省赛么。”

  “你懂什么。”宋父恶狠狠地瞪了妻子一眼,冷声道,“你以为省里复赛那么简单,知不知道多少选手与省赛组委会有关系,就为了镀金加分,咱家没背景没关系,只要稍微差点就会被挤下去。”

  成人的世界少不了潜规则,相比起来省决赛的水分会少很多,毕竟最终拿到去国外进修音乐名额的人选不能太差,否则就丢了官方的脸面。

  只有让女儿保送进入省决赛,才有最大的机会去竞争资格。

  这些还是宋父腆着脸皮各种托人情才求到一位组委会相关工作人员老同学那里打听到的。

  至于让比赛评委对女儿放水,宋家想都不用想。省复赛的时候会多少家权贵富豪的孩子,宋家说白了也就县城里一普通家庭,还比不上别人的九牛一毛,哪什么和人家比。除非靠绝对的实力,但就算宋曼青表现优秀,通过复赛进入决赛,依旧要面对钟秀的威胁。

  这些宋父早就翻来覆去地分析过了,他知道钟秀就是女儿最大的竞争对手。

  宋母听得心里也开始慌张急躁起来了,女儿的前途而是关系着全家的荣耀体面,她忧心忡忡道,“可是短时间里,曼青再怎么练习也不可能超过她了。”

  “唉,要是钟秀能主动退赛就行了。”

  宋母本来念头一闪而过,但越想越觉得可靠,眼睛也亮了起来,“她家不是农村家庭么,肯定很穷,也什么都不懂好忽悠,我们给些钱让她退赛,曼青就能从第二名变为第一名了,直接保送进省决赛。”

  这么重要的机会怎么可能拱手让人呢,哪怕是脑子再不好的人家。

  可宋父听着妻子的话,也不禁抱了一丝幻想,也许乡下人真的这么没见识,只以为是一场普通的比赛。

  宋母娘家有亲戚在派出所专门干查询人口户籍的,所以想方设法打探了一下三河村钟家的情况。至于什么目的,这种事本来就是私下的不好跟人说,含糊了几句亲戚也没有多问,就当麻烦一下帮个忙而已。

  没多久就打听出了结果,宋母说道,“她家父母都是种田的,还有个哥哥,像这种农村家庭肯定重男轻女,我们出多少钱比较合适?”

  宋父沉着脸说道,“先提五万,不够的话可以再加一些,只要撬开口子就好办了。”

  宋母一听这个数字就有点肉疼,“这也太多了吧,家里面也没有这么多存款啊。”

  宋父瞪了她一眼,“花钱买个前途还不好,能让女儿进入省决赛,甚至有机会出国,这是五万块能买来的吗?不够就和亲戚朋友借,再说了又不可能一次性给,比赛前先给定金,等确定了曼青以第一名保送省决赛再说。”

  一提到能出国,宋母也动心不已,五万块钱咬咬牙也能给出去了。说着说着两夫妇浑然忘了钟家拒绝此事的可能。

  在他们看来,像钟家这种乡下泥腿子恐怕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吧。

  宋曼青躲在自己的房间练钢琴,对父母意图帮她扫除障碍的话只当作听不见,心里也同样存在着一丝希冀,如果钟秀家里同意了,她就不用面对钟秀这个强大的对手了,想到这连弹钢琴都不禁轻快了些。

  办这种事宋家夫妇不好直接露面,但也得找熟人来做,免得露了风声。宋母找到便是自己娘家一个远方亲戚堂弟陈东,这人平时有些游手好闲,常在乡下几个村子来回串,也结交了不少朋友。

  宋父还表示若是此事办成了,不但少不了陈东的好处,他还会给陈东在县里找一份正当体面的工作。

  陈东闻言立马拍着胸脯就应下了,不就是耍耍嘴皮子牵线搭桥么,这简单。

  ——